【篇一: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
“在肖申克监狱里的任何人都是无罪的。”主人公安迪因法官误判被指为杀死妻子及其情人的凶手,因而进了当时最黑暗的监狱—肖申克。遇到了一群无罪却被律师陷害的人以及残暴的警官,贪婪的监狱长。
在肖申克监狱中,所有人每天都过着相似的生活:吃饭、工作、睡觉,没有兴趣爱好的他们只能从挖苦别人身上寻找短暂的乐趣。而安迪却对生活充满着希望,即使狱友不断提醒:不要对现在的生活抱有任何幻想与希望,那将是一件徒劳且恐怖的事情。可安迪却用行动证明着:冒着生命危险买来了钳子,每天雕刻着象棋与其他玩物;每天坚持读《圣经》,只因“拯救之道,就在其中”。就在其他人开始渐渐麻痹自我时,只有安迪仍保持着激情与信仰。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便是安迪的一个老友—在监狱中生活了50年后的一个老人出狱了。老人出狱后,被分配到超市工作,最终却选择了自杀。只因为他早已习惯了监狱的生活,就像一只井底之蛙般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恐惧,离开了监狱的他就像失去了什么东西一般变得焦躁不安,惶惶度日。或许是他早已失去了对生活的热忱,失去了失望与信仰。而没有信仰的人大概也就只能独自慨叹,抑郁而亡了。
“圣者渡人,强者自救”安迪用自己的行动渐渐感染着监狱中的每一个人。从向政府投递几百封信,只为获得捐赠书目以及修建图书馆开始。每天教不同的人如何学习、识字、阅读,这让生活变得更有意义,而不至于在出狱后茫然的面对外面的世界与人。
看完影片,真正让我感慨的不仅仅是社会的不公,我敬佩着在那“死亡之地”仍能努力寻找幸福的安迪。试想,我们是否也在这三点一线的生活中逐渐迷失了自我?对待生活中的大小事物不温不火,失去创造力,每天所拥有的仅是一个不剩任何东西的躯壳。
当然,安迪着一类人是迥乎不同的。在他们遭受苦难时,仍保存着自己的尊严,心存信念,充满希望,并积极采取行动,即使躯体受了禁锢,灵魂却从未被套上枷锁。
我想,实际空间上的大小并非所谓的自由,真正的自由在我们心中,只有拥有希望,才不会迷失真正的自己。
【篇二:雨的联想】
我一向是喜欢雨的。我喜欢雨的声音,喜欢雨的味道,喜欢雨水在窗子上作画时的艺术感,喜欢下雨时泥土的芬芳,喜欢雨滴在我胳膊上流下,搔搔痒痒;喜欢雨泪在瓦片上溅起,回荡悲伤。
后来我发现,喜欢雨的不只是我。“北风其凉,雨雪其雱”,“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早在两千年前,东亚大陆上的伤兵孤魂,痴男怨女就懂得借助那如眼泪般止不住要落下的雨表达自己的悲伤,希望他们如雨水一样,最终流向远方,消逝不见。何其之悲!
然而,那种悲痛在西方便可能成为矫揉造作。在亚欧大陆的极西之地以及更西边的美洲土地上,雨水是圣洁的,时时洗涤着人们的罪恶。当那满身污秽的男人终于逃出肖申克那间牢笼,他撕开上衣,向天空伸出双臂,雨水滑过他的面庞。从那一刻起,他不再罪恶;在暴雨中,“垮掉一代”的青年向天呼喊;但丁也在雨中祈祷……那是多么圣洁的雨水啊!洗去罪恶,擦去狂骄。
可这也不是雨的全貌。
下在美国东部的一场四十年代的雨,对亨伯特不怀好意——他又不能与他的洛丽塔野营了;猝不及防的一场暴雨毁灭了一个老臣的梦想——人们说那场雨下在五丈原;某天早晨的雨让你迟到了——多么讨厌!
但依我之见,雨都是相似的,不同的只是人而已。
“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王国维早懂了。那些悲伤也好,圣洁也好,没经历过,不感同身受的人体会不到。一本好书、一篇精妙绝伦的文章,有人为之落泪,也有人无动于衷。雨也是这样。
同时,雨还具有可贵的普遍性。无论你在何方,都能感受到雨的一切,和那文人常唱的月一样。月有满缺,雨有静躁。可既然苏东坡都不惜牺牲真实性,将月搬到斗牛之间,我们又何尝不能加以修饰,让雨成为我们心中的雨呢?可见雨的情感,皆在人心。
其实,人生中很多事也是如此。我们总会看到我们想看到的,如果不能,便是悟性不够。
上次下雨,我欢喜地跑出门外感受雨水。结果病了两周。
雨,你这个可爱的坏家伙。
【篇三:读书的烦恼】
有着上星期余闲老师的讲座作为背景,这篇周记也就迎刃而解了,“读书”。
从《三国志》中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再到现在的抵制盗版书籍;从文言文到白话文;从纸质书到电子书,科技与社会相结合,二者再与文学相搭配,阅读得到了完美的执行。但古训中的“开卷n有益”与“书中自有黄金屋”放到现在就有点令人迷茫了。
《盗墓笔记》,《鬼吹灯》《如何与异性相处》,《高效说话》……
这些书有好处吗?有什么好处?有,或许后2本可以教会我们一些人生的技巧,但其他的呢?让我们愉快,还是从中学到一些有价值的东西。虽然我的看法有偏见,但是这些书仿佛并没有多大的意义,但倒是可以用来证明“读书无用论”。
当《山海经》在“烂大街”时,在书店“压箱底”时,那些书便趁机热卖着,一本,两本,三本,四本……我的同桌,他买下《史记》全册与《山海经》图册,对于平时不怎么爱看书的我,看那些书反而对于我来说不怎么乏味。
从刘慈欣的《三体》中科学家们的自杀,再到《肖申克的救赎》中出狱老头的自杀,观后负面情绪油然而生。但那便可证明那本书与作者的成功。如果对于一个作者,他著作的书口碑不好,甚至受人厌恶与心烦,最大的悲哀莫过于此。好的书用《肖申克的救赎》中的话来讲便是“有些鸟儿是关不住的,他们的羽毛太鲜亮了”或者用中国老话讲:“酒香不怕巷子深”。
我们不求“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也不求做个秉承中庸之道的人;我们不读《周易》与《道德经》什么的;也只知道《四书》《五经》而并未涉猎;更没有古代的八股取士与文字狱,但是现在那些“形态泛滥”书正在“侵蚀”着我们。我没有屈原的“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本事与才能,但我感觉那些书不该“侵蚀”我们。
或许我的看法是有偏见的,有个人主义参杂与其中,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没有身历其境就指指点点或有点过分,说不定那些“千里马”遇到“伯乐”正高兴呢,或像伯牙与子期那样?谁知道呢!或许——我错了。
【篇四:《肖申克的救赎》读后感】
如同这本书的封面——冬天里黑暗,凄清的早晨,内容也一样:在黑暗浑浊的氛围中,肖申克监狱里那些或是无辜,或是十恶不赦的人在沉默中消亡着。
时间的力量是强大的,几十年不过转眼一瞬。每天按部就班的生活轻飘飘是,像一粒尘埃。不觉时光的流逝,近万个日夜的堆积,是人生重量的一半,即使雷德这样在监狱里神通广大的人,也经不起时光的摧残不经意间,那头浓密的青丝熬成了稀疏的白发,才逐渐意识到他一逝去的几十年,仔细想来,好像只是一个昨天。当作者的笔轻飘飘地写下一九五八,我们的视线快速地扫过一九五八,那却是监狱里的人的一九五八。那些时光究竟是如何逝去的?当我们面对不停息的时间时,那些平凡无奇的日子时,会郁闷的无处发泄。安迪墙上的海报有换了几张,摆在窗台上的石头又被磨了几次,更令人心痛的书是,年轻的雷德进入肖申克,却佝偻着背,拖着无力的双腿缓缓走出监狱,走向自由而又陌生的社会继续消亡他的生病,等待死亡的一天到来。
人的一生如此短暂,从出生那一刻起,一天一天,我们等待着死亡的渐渐逼近,或许在几十年之后,当我们年老体衰,脸上铺满皱纹,死亡几乎将我们涅没之后,会后悔:人生几十年自己为何如此荒废?时间之长,为何我只有短短的一帧?
在世界几十亿人中,有一个以''你“的思想控制着的躯体究竟是为了什么而活?悲观地说:人生就是一趟通往坟墓的列车,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旅行的意义只是为了看看风景,‘’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这种程度。毕竟,从昔至今,这个一直被思考的问题并没有正解,我们能做的是在这短暂的时间里开心就好。
人生是属于自己的世界。人生之短,贵在抒胸臆。
【篇五:观《肖申克的救赎》有感】
夜里在床上左右来回翻滚的我,趁着晚上睡不着觉打开了手机准备做些什么。
忽然,我无意间看到了一部电影名叫《肖申克的救赎》,我看了它的简介。大体上是讲一个人犯在监狱里的故事。我最初以为真的是讲在监狱里的故事的,没想到,我还是太年轻了。
电影刚开始是,是主角在车里面喝的似醉非醉,他的一只手拿着一瓶铁罐似的酒壶另外一只手紧握着一把手枪,后来我才明白,原来主角的老婆出轨了,主角是去抓他老婆的。
后面主角就被逮捕了,被送到法庭受审,最后主角就顺着电影的进度来到了“肖申克监狱”,从这里开始了他的故事……
原来主角的名字叫做安迪,他是一位银行家。
刚到肖申克的安迪并没有那么一帆风顺,他遇到的各式各样的凌辱跟欺负。这其中的过程实在是令人害怕。
过了一段时间后,安迪认识了瑞德。瑞德在肖申克待了很多年了,申请过无数次的假释,都被拒绝了,因此他对假释不再抱任何的希望。瑞德虽然出不去外面的世界,但是在监狱里混的也是可以的,因为他是一名商人。
电影在中间部分的时候,安迪为监狱长洗黑钱。有一次,安迪偶然在一次谈话时,了解到杀害他老婆的人不是他,他兴奋的跑到监狱长那里去跟他讲,希望监狱长跟他翻案。但是监狱长拒绝了安迪,后来安迪决定通过自己的救赎去获得自由!行动之前,他给瑞德留下了神秘的留言。
安迪通过努力成功“越狱”,他的越狱工具就是那本圣经里面的“救赎之道”,那把小小的石锤。他领走了典狱长那些没有任何污点的钱,并且将典狱长贪污与谋杀的证据寄给了报社,典狱长在案发后绝望自杀。
当瑞德获得假释后,他找到了安迪为他留下的礼物,并克服了假释后的心里危机,找到了安迪。两个朋友最终相遇,潸然泪下的结局。
从中我学到了,不能做坏事,不然会遭报应的。
【篇六:放下便是新生】
生命流成一条河。人生的轮,碾过无数沼泽泥泞。你总以为前方是五彩缤纷亦或是人间天堂,可当你磨平胎纹到达那里,却发现不尽人意。于是你开始埋怨,悲愤,无法自拔。终究,大地变为了沼泽。
你开始拼命挣扎,悔恨当时的坚持。但是你也许忘了当时是什么力量维持着你的坚持。是放下,是放下了一切的抱怨和失望。
学会放下,放下就是等待。当人生噩梦正在侵蚀你的意念,让你痛不欲生时,不要绝望,放下屈辱与悲愤,静静等待。正如越王勾践,当他从一代君王沦落为忍受胯下屈辱的奴隶时,他的心中不是懦弱,不是绝望,而是希望。因为他知道,等待才能给他希望。于是,他隐忍,却从不怨天尤人。他卧薪尝胆,却从不挣扎放弃。放下了尊严去等待,最后他得到了天下。假如勾践放弃了等待,还会被载入史册,名垂青史吗?
学会等待,是一种睿智的人生态度。人生如梦,难以预测。当美梦变为噩梦之时,痛苦,落差,绝望像是在冥冥之中呼喊着你。你只是听着,然后忘却了时间。你开始烦躁不安,开始怨天尤人,你还是停在了原地。这是你该学会等待了,等待新的人生起点。正如肖申克一样,当他因冤判而关进牢笼之时,似乎他的一切都失去了意义。但是他,没有放弃,选择了等待,去发现监狱里新的生命意义。他用他的金融学识,冷静的头脑,还有无人能及的惊人信念为他的等待换来了真正的希望。他坚信他能逃出监狱去揭发这个灭绝人性的灰色地带。他等待,等待着那一天,他一点点的以等待作为行动一点点的用小锥子凿穿监狱的高墙厚土。度日如年又度年如日,就这样,二十年过去了,他的等待终于为他迎来了新生,化作监狱高墙外伴随雷声的一声仰天长啸。这是自由的长啸啊,随着几十年的屈辱一起化作烟雨,消散,。肖申克的救赎不是上帝的恩惠,是等待的新生。
生命就是如此,在无数次的拿起与放下间徘徊,在无数次的绝望与希望间摇摆,在无数次的拥有与失去中蹒跚。但是没想要前进就必须学会放下,因为,只有放下,才能让你重获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