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祥语相关作文

【篇一:我最喜欢的节日——春节】

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有很多传统的节日,比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等,其中我最喜欢的节日就是春节。在我们中国,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过春节。

春节前夕,妈妈带我去市场买年货。市场里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妈妈买了很多年货,有瓜子、花生、鸡、鸭、鱼、肉,还有各色的香烟名洒。我们还买了许许多的烟花。哈哈,我闪满载而归,高兴极了!到了家里,爸爸妈妈忙着为家里搞大清洁,哥哥连忙把春联贴上。春联上面写着“恭喜发财”、“吉祥如意”等吉祥语。妈妈也把窗花给贴好了。妈妈为了迎接春节,甚至把墙壁也刷得白白的。这时爷爷走过来装着一本正经的样子说:“这个年我们好好庆祝一下。”这时,妈妈还拿出了为我们准备好的新的红衣服,因为红色代表吉祥红火。

春节还有一段神话故事的。听奶奶说,古代有一只怪兽叫“年”,经常在春节的前一天出来作恶,四处破坏,还吃小孩子呢!但是“年”并不是什么都不怕,据说,“年”有“三怕”:怕火、怕炮、怕响,所以人们在一年最后一天时都纷纷放鞭炮、贴对联、穿红衣服,以此来驱赶“年”。于时,“过年”这个名字就是这样子来的。

春节为我带来了一个美好的回忆,带给了我们团圆幸福和欢乐!

【篇二:家的味道】

亲情是一坛陈年老酒,甜美醇香;亲情更是一首经典老歌,轻柔委婉,永生难忘。

——题记

新年到了,全家人坐在桌子旁,穿着漂亮的新衣裳,就连平时最省吃俭用的奶奶也穿着一身红衣裳,这可真是“新年新气象”啊!

中午,全家人在一起吃团圆饭,桌子上有说有笑,外面放着鞭炮,家家户户的门前都贴着金灿灿的“福”字。门旁的一对对春联喜气十足,趣味横生。福到了,“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饭桌上有许多美味佳肴,吃团圆饭,鱼是必不可少的,代表年年有余。而且每人都要吃一碗汤圆,代表团团圆圆。

过年了,压岁钱是必不可少的。午饭后,爷爷把我们姐弟俩叫到面前,给我们压岁钱,可是拿到压岁钱,得说吉祥语啊,我已经想好了吉祥语,可是没想到“半路杀出个程咬金”--弟弟。他冲上前,用手挠了挠头,边笑边对爷爷说:“爷爷,我祝您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爷爷笑了笑,说:“我们的小宝贝长大了!”一边说,一边把准备好的红包给弟弟,弟弟拿着红包,一边乐呵呵地笑着,还不忘跟爷爷说谢谢。轮到我了,可是我早已把吉祥语忘得一干二净了。我尴尬地走到爷爷跟前。心想:“我可不能说得太平常了,让爷爷刮目相看。”忽然,我茅塞顿开,想念一副对联送给爷爷。我说:“爷爷,我祝您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也祝您身体健康,笑口常开!”爷爷听了,开怀大笑,全家人都笑了起来。

这是一个充满亲情的,和谐的家庭。这是三代人幸福的结晶。这洋溢着新年的味道,充满着爱的味道。团团圆圆过新年,家家户户笑开怀。

【篇三:写一件事的作文】

就在今天下午,丫丫、姨夫和姑姑来我们家拜年。

拜年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呢?想知道吗?那我就告诉你吧!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的一种方式。我们通常知道的.是正月初一家长带领小辈出门谒见亲戚、朋友、尊长,以吉祥语向对方祝颂新年,卑幼者必须叩头致礼,谓之拜年。

姑姑、丫丫、姨夫一来到我们家,手里拿着东西,有两条鱼,好大一条,有我们腿这么长;有小鱼,只有我小拇指这么长;还有一个就是鱼干。仔细一想,全部都是鱼。

之后,我和丫丫便跑去玩跳舞毯。跳舞毯的毯子上有8个方向,只要哪个方向到达顶上就踩一下哪个方向。除此之后,还有其他玩法。

玩好之后,就该吃年夜饭了。一来到餐桌,我就被那桌子上的香味迷住了。我看到桌上有10盘是用高脚碗放的。每一盘菜上都有一片生的胡萝卜。哦,对了,第一盘菜是年糕,可能就表示年年高升。第二道菜是牛肉,这又表示什么呢?

这次玩得可真开心啊!我要好好珍惜。

【篇四:过年】

不知怎的,我对过年的感觉越来越淡了,就连以前认为极有趣的放烟花,爆竹都渐渐看淡了。年味从儿时的浓,竟也渐渐随着年龄的长大而淡化了。

大年三十,一大清早,祭祖,吃团圆饭,下午贴对联,给先人坟上送亮,吃完晚饭后,我便坐在沙发上,一边等着一年一度的“春晚”到来,一边盯着手机屏幕,准备在微信中抢几个红包,奈何乡下信号不好,收入惨淡。

“啪!”“咻——啪!”“啪啪——”门外的爆竹声仿佛不知疲惫,我也应和着他们,匆匆放了几个爆竹,威吓一下所谓的“年兽”,便不再在这腊月寒风中多待,匆匆回屋看“春晚”去了。

今年的春晚形式上也与往年无二,无非是小品、相声、魔术、歌舞、杂技等。然后便是一曲“难忘今宵”作为春晚压轴终曲。

在大年三十十二点时,还与爷爷放了一串长鞭炮,这也是过年的习俗之一,也就是除“夕”,“夕”便是年兽之流。

说了几句吉祥语,便得到了“压岁钱”,据说,有一种叫“祟”的年兽之流,会吃掉小孩子的智商,使这个小孩子变痴傻,但他很怕用红线串起来的铜钱,于是为驱赶他,便以此压“祟”,“祟”又与“岁”同音,误传后成了“压岁钱”。

大年初一,新年第一餐,一大早就被父母叫起,一起敬祖,叩谢祖先,感恩,保佑我们一大家子平安健康,学习工作进步!饭后,给先人坟上拜年,之后提了一个空袋子和父母一起给村邻拜年。在我们那,如果有邻居来拜年,主人会给成年人递烟或槟榔,而小孩子则是一些糖果、牛奶、小鱼崽等各种各样的零食。全村拜完年下来,就会满载而归,满满一袋子零食。

接下来的几天,就是给亲戚长辈拜年,你来我往,交流情感。真正的年应到元宵节才结束,其间玩龙灯、狮子、打花鼓等很少有人玩了,现在都是踏青览水,享受春天的气息。

【篇五:年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新年的脚步渐渐向我们走来,浓浓的年味吸引着人们。

年味一:恨购物。除夕前几日,人们就开始忙着置办年货了。所谓“新年新气象”嘛,什么东西都想买新的。大街小巷,人声鼎沸,热闹非凡。我和妈妈去超市购物,还没进门,就被如潮的人群挤得透不过气,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才从人缝中挤进去。放眼望去,超市里也全都是人,琳琅满目的货物一应俱全,比平时多了好几倍。最热闹的要数生鲜部和果蔬区,抢肉、抢菜、抢水果……一声比一声高,好像打架似的。超市里的“灾难”比门前更胜一筹。在艰难的购物过程中,你不仅要时时刻刻提防扒手的袭击,还要避免被人群挤成“肉饼”。好不容易购物完毕,却又在收银处卡了壳。看着排的像一条长龙似的队伍,只能无奈地在人群后默默等待。终于轮到我们时,这才松了口气。

年味二:喜团圆。过年就意味着家人团聚,所以,在外工作的人们都会赶在除夕前陆陆续续地回到家中,提着大包小包,见到许久未见的亲人,高兴的话儿说不完。除夕夜,在此起彼伏的鞭炮声中,全家人围坐一桌,吃着丰盛美味的年夜饭,看着精彩的春晚,笑语盈盈,其乐融融。等到凌晨12点,钟声敲响,礼炮轰鸣,新年终于来到了!

年味三:乐红包。过年对于我们小孩子而言,收红包是最快乐的时刻。“新年快乐”“恭喜发财”“万事如意”等吉祥语是百说不厌的,只要拍拍马屁,钱自会“走”近你的口袋里。可是有些大人,给了压岁钱又反悔了,或者总想替你“保管”,千方百计地“敲诈”,甜言蜜语地“哄骗”你手里的钱。这时,千万要提高警惕,否则,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钱去包空”了!

年,在欢声笑语中渐行渐远。有些人又准备外出打拼,离别的伤感又一次扑面而来。年味里有悲欢离合,正如月亮有阴晴圆缺。这就是家乡的年味。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