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午后捡板栗】
今晨,妈妈说要去捡板栗。我一听高兴极了,像弹簧一样从床上蹦起来。妈妈又说:“十二点再去。”吃过午饭,我就呆呆地坐在那里等十二点的钟敲响。“铛、铛……”十二点的钟敲响了。我像风似的去房间换衣服、裤子、鞋子,戴上帽子就出发啦。
到了一片种植着板栗树的山坡上,那就是捡板栗的地方。我禁不住吓了一跳,这个地方杂草丛生,像荒野的森林似的。不过看到农田,我心里也就踏实了。我拿出一个袋子,和妈妈一起在地上寻捡了起来。我们也幸好都戴了帽子,否则,风一吹来,万一有一个毛栗球从树上吹落,我的头还不被扎成刺球了呢。
包着板栗的是一种刺圆球,上面布满了细细的针刺,刺很扎人,但我没戴手套,后悔不已,因为没戴上手套,遇见吹落在地的毛栗球,捡起来的难度很大。那刺球儿很小,平均约有半个一次性塑料杯那么大。一个刺球儿里有1个至4个板栗果子,平均一个刺圆球儿里藏有两个半板栗。
午后,阳光强烈,我们不怕热,沿着板栗林探寻着板栗子的踪迹。我拨开草丛一看,竟看到了一个沉甸甸的大刺球儿。我随手捡了一块石块,先砸开毛球,再用一根棍子,将那刺球儿撬开里面的果实。哈哈!我居然白捡了一个又白又嫩的大板栗,它有五分之一香蕉那么大。
地上的果实不多,我们继续向前边走边探寻。一路又看见零零落落一些大大小小的板栗果子被风吹落掉落在草丛中,我们都把它们一一捡进了袋子。我们两个人都汗淋淋的,感觉有些累了。辛苦了两个多小时,只捡到几斤板栗子。
虽然收获不多,但看着自己午后的劳动果实,我心里还是蛮开心的,因为毕竟是亲自体验到劳动的乐趣。
【篇二:好朋友】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一幅非常精美的剪纸,这幅剪纸使我印象深刻。
第一眼看,它是这个样子的:两个小男孩和一头牛,一个小孩骑在牛背上拉另一个小孩子上牛。这看上去没什么特别的,可是它的背后有一个小故事呢!
这两个男孩子住在一个村子里,是邻居,从小干什么事都在一块儿,互相帮助,是一段让人羡慕的友情。他们分别叫赵文和李毅。
直到有一天,因为一点小小的误会,使他们之间产生了嫌隙,然后慢慢地就绝交了,两个人就算见了面也不打招呼。原因是这样的:有一天,他们班上有一个叫王进的男生叫赵文去城里玩,赵文当然答应了,他还问了:“能不能带上李毅?”“那恐怕不太好办,因为只有那么大的座位。”赵文犹豫了会儿:“好吧,那我去!”要知道,他们那时候一年都进不了一次城,要是那么好去的话,那赵文为什么要弃下李毅自己去呢?赵文没和李毅说,怕他误会。
赵文就和王进进城了。他们玩回来了,赵文看见李毅在村门口等着他们……赵文回来之后和李毅大吵了一架,然后他们就绝交了。
他们就这样一直“冷战”到秋天。秋天到了,山上都结满了柿子、板栗等好吃的东西。每年一到这个时候,孩子们都去山上摘柿子、捡板栗。赵文和李毅也不例外。一天,赵文骑着牛从山上下来,看见李毅背着一个很重的篮子,走得很慢。赵文看见了,赶着牛追了上去,对李毅说:“上牛吧!”利益当然不干,他也是有自尊心的,赵文就把当天的情况全部说了一遍,还说了一句:“对不起!”李毅明白了真相也说:“对不起!”
最后赵文拉李毅上了牛,他们两个和好如初,一起坐在牛背上唱着歌回到了家。晚霞映红了天空……这幅剪纸告诉我们:朋友之间要互相体谅,不能因为一点点小事就绝交。要让你们的友谊从弱不禁风的小草,变成高大粗壮的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