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望相关作文

【篇一:故乡的桥】

世界的每个角落都有桥,然而,对我而言,所有的桥都比不上我故乡那桥,在那,珍藏着我童年的回忆。

故乡的桥是木桥,岁月无情,它已没有往日的光辉。尽管不能像赵州桥那样历史悠久,也不像卢沟桥那般雄伟坚固,但它依然坚守自己的岗位,为过河的人们提供一条路。

冬天,寒风呼啸,人们都怕这冷天气,待在温暖的家里不愿出去。桥呢,他依然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在他旁边,小草枯萎,看不出一丝绿意;杂树丛生,却只剩下光秃秃的枝桠;连昔日快活奔腾的河水,也只剩下涓涓细流。桥,难道只剩下你站在寒风中吗?不,还有它身旁的那些翠竹,与他一起引颈翘望来年的春天……

春天,在桥的盼望下悄然走来。一场春雨过后,小草顽皮地钻出地面,杂树也忙着吐出新芽,随后,燕子翩然归来,这又是一幅草长莺飞的景致。桥沐浴在春雨中,望着底下流水,享受着这充满绿意的一切……

春去夏来,骄阳似火,猛烈的阳光把大地炙烤得像一个蒸笼,就连风,也是热的。这倒使桥成为避暑的好地方,笑声伴随它走过整个夏天……

秋天还是来了,小草渐渐枯黄,杂树的叶子亦开始一片一片地凋落,大雁也排着“人”字队列往南飞去,桥望着与日俱瘦的河水,不禁孑然落漠,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暑假期间,我总喜欢与朋友们一起到桥那儿玩,我们一起到桥上钓鱼,我们会从桥上纵身跳入水中,在水中尽情畅游,于是,河面上水珠飞溅,但桥在战后显得更美丽了;一座质朴的木桥,在夕阳的映照下闪闪发光,一串串的、因欢笑而流成的“泪水”溅落在河上,泛起了一圈又一圈的涟漪……

故乡的桥让我流连忘返,钟爱且难忘!

【篇二:秋游飞英公园】

在教师节这个特殊的日子,我和妈妈来了个秋游飞英公园。

站在飞英公园大门前,我们就看见了三扇红色的带着门钉和狮子头门环的古色古香的大门,门与门之间还有大幅的石雕图案,气势逼人,匾额上还写着“飞英公园”四个大字,红底黑字,分外显眼。

一进门我们就看到了一棵巨大的樟树,向右伸展的繁茂枝叶遮住了我们大部分的视线,从叶子的缝隙中隐隐约约能看见红棕色的飞英塔。我们往前跨了几步,抬眼一看,雄伟的飞英塔立在我的眼前。飞英塔不施彩绘,红墙青瓦,但飞英塔的瓦当上有一朵漂亮的荷花。在每一层的每一个上翘的角上都有一个铃铛。

绕过飞英塔,一棵银杏映入眼帘,粗壮的一棵大树干要多人合抱,树干周围还长出一些小银杏树,小树围绕着大树,真壮观。我们继续向前走,前面立着一个巨大的牌坊,牌坊的后面是一个巨大的荷花池。荷花池一眼望去,都是绿色的荷叶,荷花已经枯萎了,走近一看还有许多个咖啡色的小莲蓬。我还走到了池塘的石头上面,看到了两朵仅存的粉嫩嫩的荷花亭亭玉立在那荷叶当中,让人顿觉惊喜。一阵风吹过,荷叶起舞翻飞,真是一幅美景。

这时,路分两条。我们走了右边这条,沿着鹅卵石和砖块铺成的路向前走。走到半路上,我们见到了一棵神奇的树,它的树根从泥土里一直伸到山坡上。它旺盛的生命力让我们惊叹大自然的神奇。不一会儿我们走到了一座小桥上。从小桥望下去,有一艘木船,还有建在河中心的凉亭!有人在里面喝茶聊天,还有的在这静谧的公园里静静地看书,一片和谐景象。

我们继续沿着小路走至后门,正对后门的是一座巨大的假山,草木环绕,上面还写着四个大字“飞英揽胜”,最后,我们沿着左边的路,边走边赏,还参观了飞英堂,霅溪馆,西亭……最后又回到了大门面前。

飞英塔的历史气息让我觉得震撼,也为我们的中华的历史感到骄傲!

【篇三:胡杨林一日游】

在十月一日国庆节的时候,爸爸妈妈带我和妹妹坐火车去胡杨林玩。

去胡杨林的路上,海拔渐渐变高了。在七点的时候太阳慢慢的露出半个身子,我一刚一回头,太阳就已经跃了出来,我还以为它会慢慢的跃出来,真是出乎意料。

到了胡杨林,大门的下面有两只骆驼,神情严肃,好像在保卫胡杨林,不让任何伐木人来砍伐树木。进了大门就是第一道桥了。桥的两旁栽着珍稀树木——胡杨树,沙地里的沙子特别热,像刚从饭锅里蒸出来的一样。我想如果光着脚在上面走的话,肯定特别舒服。第一道桥特别长,要走上半个小时才能走到第二道桥,第二道桥是水的领域,水清澈见底,像一块无暇的翡翠,还有小鱼小虾在河里游来游去呢。

第三道桥是骆驼区,还有真正的胡杨林。骆驼在沙地上慢慢的行走,绕着胡杨树走……胡杨林里的树奇形怪状,有的树躺在另一棵树身上,有的树干上有个洞,树枝又像干枯的手一样特别吓人。有时还可以看到松鼠在树上蹦来蹦去,还有的像军人一样直直地站着……

第四道桥是梦境花园,那里有牡丹花、月季花、樱花,还有小蜜蜂在花中采蜜呢!我们躺在花丛里,就像躺在床上一样舒服。有的蝴蝶把我的衣服上的假花当作了真花,就落在我的衣服上停歇了下来……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就到了下午。妈妈喊:“回家了,回家了!”我只好依依不舍得从出口坐船离开这里。我还时不时回头向胡杨林第四道桥望一望。啊,真美啊!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