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唐代医学家孙思邈】
孙思邈是唐代著名医学家,陕西华原人。原著名道士、医药学家,著有《千金要方》等八十几本药书,被人称为“药王”。他不求富贵,专为穷人医治。一次,孙思邈肩挎药包,翻山越岭去长安一带采药,路过一个小村庄时,一阵悲痛欲绝的哭声传入他的耳朵,他抬头一看,只见四个人抬着一口棺材往墓地走,而那哭声正是从那位抱着棺材的老妇人那发出来的。于是,他加快脚步来到老妇人身边,关心地问:“请问您哭送的是何人?”
老妇人悲痛欲绝,无心回答他的话,几滴血从棺材落了出来,于是他连忙叫抬棺材的人停一下,说:“棺材里的人还有救。”老妇人喜出望外,但脸上的喜悦之情很快又被悲伤替代,她哭着说:“你有所不知,小女难产,已经死了两天,就算有救,恐怕也晚了。”
孙思邈走到棺材边,把它打开。只见那产妇脸色暗黄,嘴唇苍白,没有一丝血色。他又拿起产妇的手进行把脉,发现脉搏还有微弱的跳动。于是,他回过头对老夫人说:“放心吧,还有救。”说完,立即拿出银针,对准穴位,扎进产妇身内,两指捻提转动,大家都很好奇的围了过来,用一双怀疑的眼光看着孙思邈,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棺材里的人并没有苏醒的现象,就在大家绝望时,那副人的手忽然微微动了一下,这时,孙思邈拂起衣袖擦去额头上的汗珠,转身从药包里拿出药来,又向人家要了一些水,一起向产妇灌了下去、。过了一会儿,只见产妇睁开了眼,望了望周围的人们。
就在这时,一阵婴儿的啼哭声伴随着产妇的呻吟划过了天际。顿时,人群沸腾了起来。老妇人扑通跪在地上,含着欣喜的泪向他连连叩头道谢,他转身过去,扶起老妇人说:“这是她命该如此,如果我晚来一会儿,她必定性命难保。”孙思邈一针救二命的消息不胫而走,很快轰动了整个长安城。从那以后,人们对孙思邈以药王相称。后来,孙思邈又把自己在行医过程中所积累的药方整理成《千金要方》等八十余本书,成了唐代著名的医药学家。
【篇二:游新邵龙山】
清晨,爸爸驾车,带着我和妈妈,历经几十分钟的颠簸来的了新邵森林公园——龙山脚下。
在巍峨高大的龙山面前,我们显得多么渺小。昂首望去,山顶上的电力风机像是巨人,手中的风车片悠悠地转着。一条条山涧小溪顺势而下汇流到一条马路旁的小河中,水清澈见底。
弯曲的山路像一条懒龙懒洋洋地盘在绿树蔽荫的山肩。沿着蜿蜒的盘山公路,我们来到了龙山之顶。山顶上的雾层如同电影之中的仙境之地。沿路俯视山下美丽的景色,给人一种古色古香的味道。
我们终于来到历经千年岁月沧桑洗礼的药王殿前。进殿,我一眼就瞧见了“药王”孙思邈的雕塑。相传,唐贞观年间,一代名医孙思邈曾来龙山采药、医病,并撰写《千金要方》,留下了世代相传可歌可泣、悬壶济世的功德。
更为神奇的是在右厢房有口“圣水仙井”,万人饮水不竭,一人饮水不溢。于是,我们也买了几瓶水喝,甘甜清凉可口,凉意直入心脾。
喝着“圣水”,望着远处的美景,不由得想起习近平爷爷在“乡愁”关键词中的一句话“看到你们美好的生活,我颇为羡慕,舍不得离开”。
愿龙山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