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锅相关作文

【篇一:家乡的草锅】

小时候,我经常会回到老家去,总是觉得老家的饭香些,总是缠着爸妈带我回老家吃那草锅饭。

草锅一般分两种:一种是地锅,一种是高灶锅。地锅,锅下面就是锅灶,烧过的灰直接落在灶里,烧锅时要注意把柴禾用火叉蓬起,以便于通风燃火。比起地锅,高灶锅复杂些,它分为两层,中间有炉条,上面烧草,下面盛灰,有时还可在旁边加一个风箱,拉起风箱来,火就烧得更旺了。

草锅很干净。每个草锅都有一个大大的烟囱伸出屋顶,这样,就不用再担心烟尘多少。锅台上贴起了瓷砖,稍微有一些油滴就会被擦去,天天都是锃亮锃亮的。

一个锅灶上有大小两口锅。大锅往往用来烧菜炒菜,小锅呢,往往用来煮饭。用草锅做出的饭菜也确实好吃。我最喜欢吃草锅做的鸡肉锅贴饼。其做法很有讲究。先要烧鸡肉,待鸡肉熟了,满锅喷喷香的时候,把擀好切成块的饼沾些水,贴在锅上。然后,把锅盖盖上,笼布罩上,继续烧锅。注意,不可烧时间过长,一两分钟即可。烧好后,稍稍停顿一会儿,就可揭开锅铲饼。这时,饼的下方油汪汪的,饼的上方脆酥酥的。伸口向下方咬一口,啧啧,那鸡汁泡出的味道,别提有多美了。

贴饼好吃锅难烧。记得在老家时,我看见哥哥在烧草锅,就也要去试试。哥哥禁不住我的软磨硬缠,就答应了。我拿着火钳,往里添草,一会儿火大了,一会儿火又小了,稍一愣神,火又灭了,真把我急得大汗淋漓。柴禾在锅灶里也有讲究,不能过分朝里烧,如若不然,锅里侧的饼糊了,锅外侧的饼还生呢。还有,做不同的饭菜所用柴草也有讲究。烀牛肉用时长,要用木材;烧菜火要烈,最好用豆干;烙饼须文火,最好用干草。

草锅能做出煤炉电气锅所不能做出的食品,比如说锅巴。在老家,吃完饭四娘总是把剩下的米饭铲出来,然后再点上文火在锅底慢慢地烧。起先锅里有“咔、咔、咔”的声音,慢慢的等到这种声音逐渐减少了,之后再等上几分钟,揭开锅盖,不用锅铲,用手轻轻一提,一个黄亮亮的锅形的锅巴就起来了。然后我们就一起掰开吃,这时,小院子里满是“咔吧,咔吧”吃锅巴的声音。

有时,我们还把花生放进锅灰的余火里焖。这时,你要在一旁静心地听。当你听到“啪嗒”一声,就证明花生烧好了,可以出“锅”了。这时,你就要把埋在锅灰里的花生一一扒出来,稍微晾凉再剥开吃。这时的花生米,清香油亮脆酥,好吃极了。

草锅,给了我美味,给了我知识,更让我这个出生于教师家庭,长在学校大院的孩子一点一点地接上了生活的地气。

【篇二:家乡的草锅】

小时候,我经常会回到老家去,总是觉得老家的饭香些,总是缠着爸妈带我回老家吃那草锅饭。

草锅一般分两种:一种是地锅,一种是高灶锅。地锅,锅下面就是锅灶,烧过的灰直接落在灶里,烧锅时要注意把柴禾用火叉蓬起,以便于通风燃火。比起地锅,高灶锅复杂些,它分为两层,中间有炉条,上面烧草,下面盛灰,有时还可在旁边加一个风箱,拉起风箱来,火就烧得更旺了。

草锅很干净。每个草锅都有一个大大的烟囱伸出屋顶,这样,就从不再担心烟尘多少。锅台上贴了瓷砖,稍微有一些油滴就会被擦去,天天都是锃亮锃亮的。

一个锅灶上有大小两张锅。大锅往往用来烧菜炒菜,小锅往往用来煮饭。用草锅做出的饭菜确实好吃。我最喜欢吃草锅做的鸡肉锅贴饼。其做法很有讲究:先要烧鸡肉,待鸡肉熟了,满锅喷喷香的时候,把擀好切成块的饼沾些水贴在锅上。然后,把锅盖盖上,笼布罩上,继续烧锅。注意,不可烧时间过长,一两分钟即可。烧好后,稍稍停顿一会儿,就可揭开锅铲饼。这时,饼的下方油汪汪的,饼的上方脆酥酥的。伸口向下方咬一口,啧啧,那鸡汁泡出的味道,别提有多美了。

贴饼好吃锅难烧。记得在老家时,我看见哥哥在烧草锅,就想要试试。哥哥禁不住我的软磨硬缠,答应了。我拿着火钳,往里添草,一会儿火大了,一会儿火小了,稍一愣神,火灭了,真把我急得大汗淋淋。柴禾在锅灶里有讲究,不能过分朝里烧,如若不然,锅里侧的饼糊了,锅外侧的饼还生呢。还有,做不同的饭菜所用柴草也有讲究。烀牛肉用时长,要用木材;烧菜火要烈,最好用豆干;烙饼须文火,最好用干草。

草锅能做出煤炉、电锅所不能做出的食品,比如说锅巴。在老家,吃完饭,四娘总是把剩下的米饭铲出来,然后再点上文火在锅底慢慢地烧。起先锅里有“咔咔咔”的声音,慢慢的,等到这种声音逐渐减少了,之后再等上几分钟,揭开锅盖,不用锅铲,用手轻轻一提,一个黄亮亮的锅形的锅巴就起来了。然后,我们就一起掰开吃,这时,小院子里满是“咔吧,咔吧”吃锅巴的声音。

有时,我们还把花生放进锅灰里焖。这时,你要在一旁静心地听。当你听到“啪嗒”一声,就证明花生烧好了,可以出“锅”了。这时,你就要把埋在锅灰里的花生一一扒出来,稍微冷凉剥开吃。这时的花生米,清香,油亮,脆酥,好吃极了。

草锅,给了我美味,给了我知识,更让我这个出生教师家庭、长在学校大院的孩子一点一点地接上了生活的地气。

【篇三:我的奶奶】

我奶奶人胖,身材矮小,脸色红润,脸上泛出许多皱纹。

她是一位农民。

她每天都要去自家门前的小菜地看看,再到大田里去。

早晨,奶奶经常一手提着粪桶,一手在空中摇晃往地里去。她先是背倚门框,吭哧吭哧地翻过门坎,然后缓慢地走向菜地。到了菜地前,奶奶先用那苍老刚劲的手撸起袖子,赤着膀子,将粪桶上的竹竿抓住,身子微微颤颤地往下坐,我真担心她老人家一不注意打滑,那老骨头岂不要散架?但她执意要这么干,我也毫无办法。她费力地将粪桶抬起,移到几棵瘦弱无助的青菜上,缓缓将粪桶倾斜,让养分浇灌大地。施完肥后,她一手拎起粪桶的把手,缓慢走到门坎前,皱眉,将不利索的一条老腿抬起,迈入门内,另一条腿也蹒跚地挪过来。

这时候,奶奶的额头总是针线一般的挂着大大小小的汗珠,但脸色依然红润。

我的奶奶已年过花甲。但每次家中“兴师做饭”,奶奶总是最有热情的。

奶奶特别会烧饭。农村用的是那种大灶锅。她总是搬来一张老旧的“工”字型小板凳,在灶口坐下。当大妈在炉前炒菜时,奶奶便放下手中的闲活,一手抄起打火机,一手抓起一捆蓬软的芦草,用左手一按打火机,引燃一小把芦草,再捏住芦草的末端,引燃一捆芦草。右手再随手将它扔进灶口,刹时,锅炉内燃起熊熊大火,照得奶奶“红光满面”。奶奶丝毫不露惧怕的神色,一看就是烧锅的老手。引火罢,她抄起火钳,将一捆又一捆地芦草捅进灶内,边烧火边与大家谈家常。不用烧火时,奶奶便在灶前用粗燥的双手握住细细的芦草,一截一截地扒开芦草的软皮,似乎在沉思着什么……

我的奶奶在生活中从来都不服输,她很要强,也很朴实。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