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我努力读懂你】
已经不记得与你初遇是什么时候,只是感觉这几年身边有你的陪伴,你在树下娇人掩泪悲痛地葬着娇美的花瓣,一遍而一遍的沉吟着对干花的悲痛之情;在于宝玉离别时,你虽伤感,却依旧拖着孱弱的身躯坚决的将曾经的少女情怀,推入熊熊燃烧的火炉,思绪烟飞云散……那一个个身影不断出现在我脑海,我在你的身上学到许多!
初识时,认为你就是个绣花枕头,虚有一个美丽漂亮的外表,整天到晚只知道哭哭哭,不像宝钗,外表漂亮又很干练,就连泼皮货都比你好。因为她能扛得住重担,而你在贾老太太走了后,你的反应依旧是经典,哭这不禁让我厌烦你。
再遇,我已有一些文学底蕴,也读了一些名著,对于你又充满了好奇,再一次捧起了你,再一次开始阅读起来。我又一次重新认识你,你有着深闺的优雅,对一切都能平静对待。而我又不解你的痴,一个男子而以,有何让你去恋。为何不像史湘云一般,痴爱不得便不再想,宝玉哥哥既不是你的良人,聪慧如你,想必你早知,为何还为她心痛?
这一次的相遇在你的身上我学到了很多:你待人处事态度平和,不与他人同流,还有平时的一些待人接物和文学知识。
12岁时,我再一次翻开了你,又一次尝试读懂你,发现了你的敢爱敢恨。在知道宝玉要娶宝钗后,你并未哭闹,只是将曾经写的诗,全部丢进火炉中,自己却带着忧伤逝去。你一向清高不愿为任何事低头,可最终却落了个此等下场,怎能不让人怜惜?为了一份恩情,你堵上了多少,可以说是倾其所有。奈何,奈何?一代佳人最终烟消云散。
这一次读懂你让我学会了遇事果敢果断,待人敢爱敢恨,不犹豫。如此人生哪怕只有一次也会精彩!
我一天天长大,可我仍会试着读懂你!
【篇二:拒绝冷漠,从拒绝做“旁观者”开始】
2018年10月28日上午,重庆万州区公交车上,乘客刘某因自己要求未得到满足,便对司机辱骂并殴打,车上乘客大多选择旁观不语,视而不见,正是因为乘客的冷漠,本可以避免的悲剧发生了,就在司机松开方向盘回击刘某时,公交车失控,与迎面汽车碰撞后坠江,车上15个鲜活的生命瞬间消逝。
纵观这次事故,刘某不顾规则,并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其行为已严重危害公共安全,触犯《刑法》。其行为自私至极,令人发指,但反观来看,车上乘客十余人在事发之前皆旁观不语,更无人出手制止,这也是造成事故的可悲因素。若乘客出手制止刘某偏激行为,或许这个悲剧就不会酿成。
可悲的是,这种“旁观者”却并不仅存于这辆公交车上。他们可能是我们身边的某个人,甚至可能是我们自己。很多人的普遍心理都是若发生的事情与自己无太大关系,不会危及到自身利益,故此我们往往会自动忽略,视而不见,或许内心有些过不去,但通常一句“又不关我的事,我管它干吗?”就能应付过去。
压死骆驼的不是最后一根稻草,而是每一根。“旁观者”以它的冷漠去无视这一切,别人的呼求,呼救以及其它行为均视而不见,他们将这本来悲凄之事又蒙加一层阴暗,将还有一丝希望的火苗彻底扑灭,更为可悲的是,大错铸成,他们却还不知道是自己的“无视”带来的如此严重的后果。
在校园暴力事件中,被欺凌者不仅要忍受着施暴者对其心理及生理上的打击,更要忍受着“旁观者”们的冷漠,每个人都认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但殊不知,正是他们这种纵容与无视助长了恶,使得备受摧残的生命烟飞云散。但若大家共同抵制这种暴力行为,或许结局就会改变。
少一点无视,多一点行动,在面对事情时不要一味扮演“旁观者”的角色,拒绝对生命的无视和冷漠,从自我做起,共同努力,打造属于我们的没有痛苦,没有悲剧,温情,和谐而又美好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