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我的寒假生活】
寒假将至,新年的气氛已被悄悄抹去。
整个寒假似乎在白驹蹄间穿过,一去不复返。又好像在弯腰的一瞬间飞去,如梭又如箭。
回顾整个寒假,最令人咀嚼难以忘怀的便是春节期间,妈妈的几个妹妹和我们一同回家,外婆则是最高兴的。面对一群孩子,不知怎么做才好。被岁月折磨,饱经风霜的脸上洋溢着笑容。也只有在这新年,才可以放下担子,舒口气。
除夕当晚,我们在炕上烘火,闲谈。
外祖母此时将一年中的琐事倾泻出来,似乎是一大麻袋,母亲则认真地聆听,按老家的规定,除夕夜要守岁,我们一直聊到凌晨,才上床休息。
春节是甜蜜的,却是短暂的;是长期的,却是宝贵的;是质朴的,却是充满亲情的。
晃眼,正月初五了,母亲让我们好好收心,明早出发回合肥,外婆这时安静的不像话,像一座孤岛屹立于喧嚣之中。第二天早上,正准备回家时,发现包不见了!古灵精怪的我不一会儿便把包找出。外婆看着我们,眼神几乎哀求。转身走到门外,轻轻的用指尖来回擦试眼角的泪水,母亲说:“中午吃完饭再走吧。”
春节,亲情之节。
也许寒假对一些人来说必然重要。以及说寒假包括春节,不如说春节占满寒假。一个形象的比喻:将春节放入糖浆里,拿出来再放入嘴,尽是甜蜜。
我的寒假生活因为春节,灌满了蜜……
【篇二:清点梦想】
梦想,一个我一直不太懂的词,一个在我看来貌似遥远但只要努力却又不遥远的词。从小到大,我的梦想有很多,从刚开始理解这个词时,我便有了第一个梦想。
人民教师,是我梦想的起点。那时还小,每次看老师在班上呼风唤雨,好不威风!还可以制定班级班规,但我却不知道老师的艰辛。到后来,知道了当老师要兢兢业业,还要时时刻刻为他人着想,但我的梦想还是坚持了半年,只是觉得当老师十分光荣。好的老师,会让他人信服、喜爱,收获的自然也会很多。
后来,发现老师其实也并不是我所喜爱的职业,于是我便有了一个新的梦想。
主持人,因为换了一个语文老师,她十分漂亮,声音也很柔和,特别是她十分青睐我读书,于是一个新的梦想出现了——主持人!每个月凭着微薄的工资去支撑着自己,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长大后,真正懂得了梦想的含义,梦想并不是为了自己,而是要为了国家,不是吗?于是,我又有了一个新的梦想。
志愿者,这是我第三个梦想,我认为这次的梦想将会是长久的,救治灾区,这是我做了一个暑假的思考,因为我亲眼目睹了灾区人民的苦难,发自于内心的情感以及那些无家可归的人而做出傻事的不可思议,让我觉得可怕。所以,这个梦想,值得我去实现。
到后来,我还是不想去坚持,不是说怕辛苦,也不是怕麻烦,而是认为先树立小梦想,再完成大理想吧。现在,我的梦想是——好好学习,为校争光。先从小做起,再完成我的大梦想吧!该舒口气好好学习了,不要在去想那些错综复杂的事了。
我的梦想很多,但逐个完成似乎是做不到的。所以,坚持做自己最值得去实现的梦想!为我加油,也为你们加油!
【篇三:粗心的经历】
我总是改不掉粗心的毛病,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中。而这次的经历,令我深深地记住了粗心的下场。
一个周六的晚上,为了能够明天回老家游玩,我决定提前把作业写完。这周的作业很少,我便信心满满地投入了战斗。当我开开心心地把英语作业写完后,拿出报纸准备写数学作业时,顿时傻眼了。这不是昨天晚上的报纸么?这周的作业哪去了?我的脑袋瞬间嗡嗡作响,紧张地翻了无数次书包,每次都带着一点点希望,可把语文书、英语书、作业本翻了个遍,可每次都失望至极。不可能!我记得带报纸了啊,一定是放在家里的哪个地方了。嗯,一定是的!我又把家里翻了个底朝天,而报纸却像和我捉迷藏一样,感觉还是个高段位玩家。我急忙打开手机,和同学联系,让他们发张照片,能看到报纸上的作业题。可结果却五花八门,同学一号不回消息,同学二号已经写了答案,同学三号更是奇葩,懒得发照片,竟把答案发过来!没错,只有答案,一道作业题都没有。她语重心长地叮嘱我,一定要把答案抄下来,等周一到学校了再写!哎,真是无奈,我又给另一个同学发微信。她很爽快地发了照片,而且没带答案。正当我要舒口气时,妈妈却说:“照片打印效果不好,你得问她在哪儿住,明天咱们去取,然后去打印。”这句话犹如晴天霹雳,震得我瘫在地上,一脸绝望。本以为今晚好好写完作业,明天可以开开心心去玩,结果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等到周日一早,我便急忙赶到她家。让我万万没想到的是,因为在家闲着无聊,她竟然把报纸的题给做了。最后的结果是——还是回家静静地手抄一份吧!
这次的经历,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粗心的下场。原本想着玩耍的计划,也因此兴趣全无。由此可见,粗心带给人的麻烦,实在是太大了!
【篇四:微笑的礼物】
路上,雨一直在下。雨汽升腾,缭绕,氤氲。滴在黑墙白瓦上,溅出一份江南的梦。一池琉璃是谁给谁的期待。我撑一把青色小伞,慢走在无序的青石街上。这春天的雨,可以涤去一个冬天的颓废。谁在追寻?
走着走着,到了一座青石桥,看着水长东,品着江南风。沉浸之时,突然被一个轻轻的叫喊,激起了层层涟漪。这声音明明有些沧桑却不失一种干脆,有一种红晕感。原来在桥的那头,有一位卖糖画的老婆婆。婆婆头发苍白,却用梳头油整理的整整齐齐。脸上略显出的皱纹,是被岁月所涤洗。整个人打理的井井有条,不像是市井小贩的粗俗与嘈杂。远处桃花交印,映出老人的温柔面庞,她曾是一位丁香般的女子,在幽怨的桥边追寻?
我见她坐在有丝丝破旧的小木车旁,在车前青玉板上安静端坐。有了顾客,细细问清了要求,便开始作画了。只见她拿起沾匀糖丝小勺开始作画了,手悬在半空,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时而抖动,时而悬停。在必要时还会停顿一下。手指也在有轻有重的提按,手腕也灵活地转动,最后小勺一转,最后一滴糖落入画心,不一会,一幅糖花就完成了。花很漂亮,虽是半合,却仍不失一种张扬的幸福与甜蜜,栩栩如生。
周围的人都在拍手叫好。而老人却只微微一笑,长舒口气,包好糖画,又静静坐下,开始下一幅佳作的创作,从容不迫,自得其志。在这个追名逐利的时代,人们无法静心,而老婆婆却将清雅包裹在糖画里,送出了自己的青春与一份对人们的劝勉啊。
我不禁走近了那位老婆婆,走近了,才发现老人枯槁的双手,留下了老茧。而她的腰也是弯成了半月,我也买了一份糖画,只为了这老人微笑的礼物。
置身于十里优雅,我自要把这优雅珍藏下去。盼得礼物,我不禁打开……雨仍然在默默下着,在这雨中,落出了一片芳草连天生。问故人,何时归来,比肩看?
我曾经在追寻自己心中的淡雅,在钢铁森林中寻找,在迷雾之森中盼望,我相信,路,就在我的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