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志清相关作文

【篇一:碎片化阅读】

离开家,走在路上,浏览着手机里的条条新闻又打开了电子书阅读起来;来到地铁站内,乘上地铁,再次开始了阅读,突然被好友发来的微信打断:“你晚上有空吗?”;到了学校,中午休息时间再次打开电子书,不一会儿铃声响起,只好再次关上……

对于我来说,这是多么平凡的一天,但其实在这短短的几年中,生活早已发生了‘智’的改变。记得小学时,独自坐在书房的木地板上,在阳光的映射下,读着一本又一本的书,完全忘记了时间。而现如今,在这个充斥着信息碎片化,快节奏的时代,阅读已经碎片化,利用了一天的碎片时间来阅读,看似多于通常认为的睡前阅读时间,但实则效果却远远不如。

阅读的碎片化似乎让阅读易化,但它的泛滥真正导致了阅读的困难。碎片化的时间使我们思绪停滞,无法深入思考,更无法获取文章中作者的意图。倘若我们一直如此,我们所获得的反是成堆的空洞文字。我们也将会在碎片的海洋中迷失自我终而窒息而死。

阅读的碎片化也似乎让人懂得利用时间,但却让人们学会了浮躁。地铁上,人们都在低头阅读手机上的内容,将一段段文字在脑海中扫过,却又能留下些什么?又有多少人会再回头品味一番?这种一味求效率,以消磨时间为目的的阅读方式会使人变得空洞,直到只剩下浮躁。

阅读的碎片化也似乎让人们了解更多信息,其实它给人们也带来了更多的困惑。碎片的时间使人们的思绪不断被打乱;而大量的碎片信息使人们变得木讷,不再质疑。长期的一知半解将使我们不再有深入思考与研究的动力。终会造就一个缺乏好奇心、创造力的民族。

若朱志清生活在现代,看见荷塘的优美,拿出手机一发朋友圈,那么《荷塘月色》就不复存在了。科技的进步便捷了生活,但却阻碍了人们的思维。人们说一味否定是顽固,但一味接受则是愚昧。在传统和科技中只有把握其度,才能够让碎片化的生活碎片重圆。

【篇二:读书伴我成长】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似乎从我5岁时,书就悄悄走上了我成长的道路。往后回忆,成长的脚印多不胜数,时光慢慢随着我的记忆倒流了,回到了刚刚开始接触书的幼稚时光里。

对书籍一窍不通的我在妈妈激励下,我决定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妈妈把一本《安徒生童话》送到我手中,我像得到一件稀世珍宝,喜欢得不得了。但“开花期遇暴风雨——结果不好”,有许多字我都不认识。我当时想着∶我不能随便放弃,我要克服困难。于是我就每天不耻下问,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一段时间,我一直沉浸在美丽的童话里,读了《卖火柴的小女孩》让我对小女孩不幸遭遇深切同情;读了《丑小鸭》让我知道勇于拼搏就会完成理想。我一遍又一遍翻看《安徒生童话》,一次又一次进入美妙的故事中。

伴着童话故事成长的我又认识了我国的一位大文豪∶他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短短的头发刷子似的倍感精神。想知道他是谁吗?他,就是鲁迅。鲁迅虽然没有拿着枪炮在战场上英勇杀敌,但他却用笔作为武器,为中国人们战斗了一生。鲁迅曾经说过∶“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太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这句话时时刻刻告诉我要广泛阅读,不能只纠结在一处,或许你想找的答案在别处。

“火车就要开了,我就要走了……”一首《背影》让我想起了朱志清的散文《背影》,它深刻地让我懂得父亲对我们默默的付出。从一件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小事,呈现出父亲的关怀和对儿女的呵护。从书中我懂得父母亲对自己的爱和伟大的付出,让我更加觉得自己要好好孝敬父母。父爱如山,他用坚强的后背为我们遮风挡雨;母爱如水,她用温柔的双手呵护着我们。

俗话说“一本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读书,在我的成长中它已经变成一个不可分离的好伙伴,见多识广的老师。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4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