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燃相关作文

【篇一:预防火灾】

小时候,爸爸妈妈经常对我说:“小朋友千万不能玩火!”那时的我并没有把这句话放在心上。记得有一年春节,我和邻居小伙伴一起到空地上放烟花,我们玩得很开心。一个不小心,我们把放在旁边的干柴引燃了,火势越来越大,如同凶恶的狮子一样,大口大口吞噬着干柴。我被眼前的景象吓呆了,心里害怕极了,连大气都不敢出。完蛋了,这下闯大祸了,弟弟妹妹被吓得大哭,大哥哥连忙捡起一片大纸皮想把火扑灭,可是火更大了,把纸皮也烧掉了。这时我发现地上有一堆沙,我连忙捧起沙来往火上撒,这一下好像管用了,大哥哥也提来了一桶水倒在火上。经过大家的努力,大火终于被扑灭了。

这件事传到了妈妈那里,妈妈把我狠狠地训了一顿。这时,我才真正明白“小朋友们千万不能玩火”这句话的意思,火能给我们带来帮助,使用不当也会给我们带来灾难。在生活中,我们要处处小心,要懂得使用灭火器和认识消防标志,才能更有效地预防火灾。

【篇二:难忘的第一次】

有一次,我到爷爷家去玩,爷爷和奶奶都出去干活去了。我一个人在家做作业,不知不觉就到了中午,我的肚子已经在“咕噜咕噜”叫了,我再看墙上的挂钟,已经13:00点了。但是爷爷他们还没有回家,我在家等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难受。

“我何不自己动手生炉子做饭呢?”一个念头在心中产生。

这是我第一次生炉子,虽然原来看过爷爷他们生炉子,但自己心里还是没有底!我先找来一些干柴和一些不要的废纸,把炉子搬到了坝子里。我小心翼翼地将纸引燃,然后倒入一些干柴,等干柴燃后,再倒入一些木炭,又等木炭红了,就放入一块蜂窝煤。燃后我再去找来一把扇子,便使劲得扇起来。但无论我怎么扇,始终没有把蜂窝煤引燃,还把我弄得灰头土脸,真没有想到生炉子还这么难。突然使我们老师说起的一句话“说起来轻松,做起来难!”

于是我又准备重新来,正在这时候,爷爷和奶奶回来了。爷爷看见我这熊样,不禁哈哈笑了起来,问我怎么回事情。我说我在生炉子,但没有引燃。爷爷过来看后,笑得更厉害了,说“傻孩子,炉子里面的灰你怎么没有弄出来呢?里面的灰已经堵死了,让空气无法从底部进入炉子,火怎么能燃得起来呢?这点常识你不知道?哈哈。”我心想“怪不得,还弄得我满脸灰。”

我接下来就先除掉了炉子里面的剩灰,然后在爷爷的指点下不到8分钟就把炉子生起来了,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经过了这次生炉子,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不管做什么事情,要知道方法,要讲究技巧,要亲自多实践,才能把它做好。

【篇三:成功了的作文】

世界上,许许多多的成功,来自于,坚持不懈、百折不挠的精神,有这种精神的人,一般都取得了成功。当我在做一次小小的实验的时候,就是因为我有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所以我这个小小的实验做成功了。看来这种精神十分重要。

在我7岁的一个周末,我闲着没事干,就想出了:怎样才能使鞭炮的威力加强变大。我先在家里准备一下材料,材料有:一串鞭炮、一个打火机。

开始做威力大的鞭炮了,先拔出可以引爆鞭炮的引爆线,把里面的炮灰倒入另一个鞭炮中,把两个鞭炮的炮灰拌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大胖子、体型较大的鞭炮,我以为这样子就成功了,没想到好戏还在后头呢!放入土堆中,引燃引爆线,马上爆炸了,威力跟以前没什么两样,还是那么差。我失败了,但是,我没有泄气,继续开始第二轮实验,因为我知道,坚持就是胜利,还有失败乃是成功之母。

第二次实验开始了,我准备了原材料:鞭炮5串,打火机,我取出鞭炮的引爆线,我把三个鞭炮的炮灰注入第一个鞭炮中,鞭炮再次变成胖胖的大胖子鞭炮,我闲炮灰还不够,再注入两个鞭炮的炮灰,塞入土中,再次引燃引爆线。霎时间,沙土飞扬,夸张点就是“沙尘暴”。威力实在太大了,太强了,如果有人在场的话,一定会被这壮观的景象所震撼。

我终于成功了,经过一番努力,我终于成功了,在我成功的同时,我悟出了一个道理,失败乃是成功之母。

【篇四:积累,为成功奠基】

谁终将声震世间,必长久深自缄默;谁终欲引燃闪电,必长久如云漂泊。成功之前的缄默并不是无所作为,而是为成功打下坚实的路基,老子曾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是啊,不做大量的积累,又如何能实现质的飞跃?我坚信:积累,是为成功筑路。

行无疆者,方能脚踏实地,梳理大地的脉动;揽万事者,方能一叹千年。凝望岁月的光影斑驳,一人,一桌,一椅,一笔,一纸,这便是对文革时期余秋雨老先生的生活写照,为摆脱批斗,他只身一人逃到了深山里的一座破旧书屋,他不甘中国文化被如此蹂躏,他只恨自己能不足。于是,他在这书屋中潜心钻研文化散文,不但积蓄自己的力量,"空山松子落,秋日水潺潺“他却无心欣赏,十年如一日,他只是一味的钻研,有谁能体会他的寂寞,有谁能感觉他的艰辛?当《文化苦旅》、《千年一叹》横空出世,他也总算引燃了中国文化的”闪电“。积累,为余秋雨先生筑起了成功大道。

静水流深沧笙踏歌,灯火星星,人声杳杳。当人们早已进入甜美的梦乡,他却仍伏身案前,用笔尖在心灵敲出火花。他是路遥,他心里有一个宏篇大作,可要将这大作落实在纸上他要做太多的准备工作,为搜集资料,他细致的阅读了文革十年所有的《人民日报》和《参考消息》,此外,他还阅读了几十部中外长篇小说,分析他们的缺点,做了近百万字的笔记,这些积累共耗时三年。人们可能会想,一个作家怎能三年内一篇新作也没有,可是他们不知道这些积累为路遥的成功筑起了大道。当《平凡的世界》出版,社会各界的赞誉如潮袭来,一切显得理所当然,也许,矛盾文学家并不能定义它的价值,可路遥让我们看到了积累的重要性。

积累,是王羲之用尽的十八缸墨水;积累,是钱钟书“横扫清华图书馆”的壮志;积累,是李时珍访遍全国寻药草的足迹;积累,是毛竹四年只长三厘米,而在第五年冲至十五米的冲天之势……积累还是别的,它是通往成功的大道。

谁终将声震世间,必长久深自缄默:引燃闪电,必长久如云漂泊。积累,筑好漫漫人生路,做好积累吧!

【篇五:妈妈我想对您说】

一些并不深刻的记忆往往会被时光的流水很快冲散,但一些深刻的记忆却会根深蒂固地印在脑海中。

在我牙牙学语时,经常缠着您。您的笑容,成就了我一小段的美好童年。渐渐的,我长大了一些,那时是我最调皮的时候,我什么也不懂,偏偏好奇心又很强。打火机为什么可以点燃东西呢?于是,我用打火机引燃了床单,以至于差点造成一场火灾;暖气边上有一个水龙头,为什么不可以打开呢?于是,我把它打开了,将里面的水全部放光,家里顿时成了水的天堂;去超市购物,自以为能记住父母在那里,便自己去逛超市,不料,当我回来后,却发现您们不在了,急得我团团转,脸色发白,嘴唇发紫,好不容易被您找到了,裤子也湿了……

在这里,我向您道歉:妈妈,请您原谅当时年幼无知的我。现在我已长成大男孩了,也可以分辩是非、丑恶、美好……

感谢您对我无微不至的关爱。不论做什么,您都是将鼓励和批评结合在一起作为对我的评语。这样,我既有压力,又有前进的动力。

妈妈,我长大了,再不会让您来担心我了。您好像是月光,照亮我夜间前行的道路,感谢您!

【篇六:我的奶奶】

我奶奶人胖,身材矮小,脸色红润,脸上泛出许多皱纹。

她是一位农民。

她每天都要去自家门前的小菜地看看,再到大田里去。

早晨,奶奶经常一手提着粪桶,一手在空中摇晃往地里去。她先是背倚门框,吭哧吭哧地翻过门坎,然后缓慢地走向菜地。到了菜地前,奶奶先用那苍老刚劲的手撸起袖子,赤着膀子,将粪桶上的竹竿抓住,身子微微颤颤地往下坐,我真担心她老人家一不注意打滑,那老骨头岂不要散架?但她执意要这么干,我也毫无办法。她费力地将粪桶抬起,移到几棵瘦弱无助的青菜上,缓缓将粪桶倾斜,让养分浇灌大地。施完肥后,她一手拎起粪桶的把手,缓慢走到门坎前,皱眉,将不利索的一条老腿抬起,迈入门内,另一条腿也蹒跚地挪过来。

这时候,奶奶的额头总是针线一般的挂着大大小小的汗珠,但脸色依然红润。

我的奶奶已年过花甲。但每次家中“兴师做饭”,奶奶总是最有热情的。

奶奶特别会烧饭。农村用的是那种大灶锅。她总是搬来一张老旧的“工”字型小板凳,在灶口坐下。当大妈在炉前炒菜时,奶奶便放下手中的闲活,一手抄起打火机,一手抓起一捆蓬软的芦草,用左手一按打火机,引燃一小把芦草,再捏住芦草的末端,引燃一捆芦草。右手再随手将它扔进灶口,刹时,锅炉内燃起熊熊大火,照得奶奶“红光满面”。奶奶丝毫不露惧怕的神色,一看就是烧锅的老手。引火罢,她抄起火钳,将一捆又一捆地芦草捅进灶内,边烧火边与大家谈家常。不用烧火时,奶奶便在灶前用粗燥的双手握住细细的芦草,一截一截地扒开芦草的软皮,似乎在沉思着什么……

我的奶奶在生活中从来都不服输,她很要强,也很朴实。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