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木相关作文

【篇一:生命底色】

春意阑珊,繁花落满地。幽幽三里巷,樟木风姿绰约,清雅芬芳。灰褐色的树皮有细致的深沟纵裂纹,枝叶茂密,冠大荫浓,树姿雄伟。

简约的书房里,爷爷微埋着头,发髻间夹杂着根根灰白的发丝。躬着的背,恰好让落下的阳光流泻到地板上,安静不躁,只听得见笔尖扫过宣纸的声音。樟木映着斜阳,投下一片绿影。从未发现,原来沉浸于作画的爷爷竟是如此雅致的风景。

缓缓走近,脚步轻轻,却还是使得爷爷转身回望:“丫头,过来看我作画。”语气里尽是满足与自豪。

想起当初没有上过学的爷爷,一辈子面朝土地背朝天。年逾古稀,尽想学画。他说:“人老了,不能什么也不干。”于是,备齐了笔墨纸砚,认真学起画来。

窗外的香樟树上盈盈轻绽着几粒独特的小花骨朵,含蓄却似乎努力生长着。温和的风送来一丝樟木清香,掀起爷爷整洁的衣角。这时,爷爷已执起毛笔轻轻蘸取,缓缓落笔,一套动作如行云流水,令人赏心悦目。

时过半晌,爷爷的画作已近完工。

布满裂痕却依旧遒劲的树干,翠绿的叶相互紧挨,隐隐约约可见几粒绿豆大的花苞,这正是窗前的樟木。春末,曾争艳一时的桃儿,杏儿,李儿,此时皆化作成泥,随风扬去,不复昔日盛景。唯有那年近百岁的樟树,不华丽,不妖艳,历过寒来暑往,依旧挺立,芳香淡雅。

我再次凝视着爷爷:年逾古稀,却不沧桑。年轻时看过的春花秋月,听过的大江东去,感受过寒夜里暖人的红泥小红炉,弹指一挥间,皆远去。此刻的爷爷,生态是长者固有的云淡风轻,可这墨迹里却分明透出少年人挥斥方遒的气概啊!

一幅画虽无名家的精雕细琢,却有蓬勃不息的生命力,给我震撼与安慰。

我将这副画挂在了书房最显眼的地方,爷爷看着我,微笑着点了头。又站在窗前,深情地凝视那樟树。我明白,那是和爷爷一起老去,却同样不向日落认输的象征。

秋的季节,香樟不惧狂风扫叶的强势,不受五彩缤纷的诱惑,始终如一淡定自若。它不因季度而改变自我,迷了方向、乱了阵脚。香樟的每一天,是那么热爱生命、勤劳朴实。吐故纳新是它每日的功课,纵然是落叶知秋的时节,它也像往常一样不断长出新叶,更新随时掉落的老叶。

或许,爷爷就是那棵香樟,人生暮年,纵使余年不多,却依旧淡定自如,每一天向着生命的高度攀升,展露出坚强的生命底色!

【篇二:外婆的传家宝】

外婆家有一个年代久远的传家宝--竹提篮,据说这是太婆当年出嫁时的嫁妆。光阴荏苒,从太婆到外婆,从老淳安到开化,从旧社会到新中国,到今天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不觉间这件“传家宝”已经陪伴我们家88年了。

那天,外婆小心翼翼地从大樟木箱子里捧出了这个“传家宝”。这个竹篾青编制的提篮,别看它已经是88岁高龄了,可是“颜值”绝对不输给现在那些“小鲜肉”的物件。它浑身散发着铮亮的光泽,一股沉甸甸的厚重感油然而生;扁圆的身子像一个大大的月饼,身子两侧的提柄如彩虹悬空,手感甚是圆润。细看之下,提篮处处匠心独具,篮盖上编有各种各样的精美图案和文字,中间一个“双喜”字,格外引人注目;即使在细长的提柄上,也有纹理点缀其间。

我疑惑地问外婆:“它真的有您说的那么长的历史吗,能和我们说说吗?”外婆摸摸我的脑袋,一边微笑一边回忆:“外婆小时候的老家,现在千岛湖湖底咯!那时候,为了新安江水电站建设,我们全家从老淳安移民到开化。来开化的一路上,你太婆死死地抱着这个提篮,因为它里面装着一家人几天的干粮,说是干粮,其实无外乎番薯干、米糠饼之类的充饥物。”后来,改革开放了,家里条件好了,每逢过年过节,太婆总会亲自做一些美味的老淳安特色米粿,米粿里有肉、豆腐、笋干等,然后用提篮装着,送给外婆和她的兄弟姐妹们,一大家子其乐融融。说起这个,妈妈还不自觉地流下了口水。

10多年前,94岁的太婆安详地离开了,这个“传家宝”就传到外婆手里,外婆一直珍藏在大樟木箱子里,只有在喜庆日子,外婆才会请出它来。而提篮也似乎失去了它往日的作用和存在的意义。今天,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外婆叫上我们一家子,再一次翼翼小心地捧出提篮,开心地对我们说:“今天是个喜庆的大好日子,我们做米粿吃!”

【篇三:因为有了期盼】

随着春风的蹁跹,整个城市都换上了一身绿色的新装,而那棵香樟树,仍是我的期盼。

奶奶家的阳台旁长着一棵枝叶繁茂,生机勃勃的香樟。也正是因为它的繁茂,影响到了奶奶家阳台的采光。去年春天回奶奶家,突然感到眼前一片敞亮,再定睛一看,原来那樟木高大的身影已消失的无影无踪,只剩下一个孤零零的木桩立在那里。放在一旁的电锯沾着木屑,像是一个刚刚行完凶的恶魔在舔舐着嘴角的血液。我赶忙跑去问奶奶香樟的踪迹,原来,奶奶把它移植到了宽阔的后院。我跑去后院,果然,一棵树孤独地立在那里,树冠已被砍了下来,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原本生机勃勃的香樟毫无生气,与这充满绿色的春天大相径庭。春风的吹拂激不起它的一丝波澜,像一潭死水一样只是立在那里。我对奶奶说:“它不会再发芽了。”这时,奶奶只是笑着说:“等着看吧!”

回想着小时候和全家一起在树荫下乘凉的情景,这棵香樟树便成了我心中所念。

上了初二,学业加重,一门门科目像五指山一样压着我。上个学期每每考试的失利,使我心灰意冷。想着自己长大的碌碌无为,想着父母为自己付出的一切,一股不服输的劲在心底升起,因此,取得好成绩便成了我的期盼。终于在我的不懈努力下,上次考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再回奶奶家,走进后院,我惊愕的发现,那棵我认为已经不会再有生机的香樟,已经悄然抽出嫩绿的枝条。他们像一个个小拳头,向天空展现顽强的生命力,也震撼着我的心灵。不知什么时候,奶奶已经走到我身边,抚摸着我的头说:“孩子,你期盼的事情是不是奇迹般的发生了?其实,每个人的命运都将会握在自己手里。你的心中有所期盼再付诸努力,还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实现的呢?”

是啊,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呢?因为有了期盼,才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因为有了期盼,才有了看到那棵香樟重新焕发出新的生命;因为有了期盼,才会使我在成功的路上越走越远,扬帆起航!

【篇四:感悟时间】

在时间的长河中,我们只顾一味地前行,当沉下心来,静静的回忆曾经,才会真正感悟时间的真谛。

母亲的床下,有一个樟木箱子,那个箱子中便承载了我儿时的记忆。才记得,母亲将箱子打开,箱内整齐地码放着我儿时的书籍,最显眼的,是一本破烂的新华字典。当我翻开它时,一股时间的味道便扑面而来。字典明显少了很多页。那些飞走的纸回去哪里了?是变成纸飞机,拿去折纸元宝,又或是被我拿去作画了,但最后终还是变成甜蜜,永远融进了我儿时的记忆之中。

当我翻到一半,忽然有一种糖纸掉了下来,这是小时候很流行的一种糖,每次都是我再三央求母亲才买的。但是它为什么会在这里,是夜晚在家预习中随手夹进去的,还是这是一款很珍贵的限量版,还是哪一个好朋友送给我的,时光荏苒,我真的记不得了,但它留给我的记忆,我始终忘却不掉。

犹记得,儿时天天缠着让母亲为我买糖,而母亲两三句将我打发走。一次我又向母亲要钱,母亲与我不知为何发生了口角,于是追着我打,我深知只要我跑出了院子,母亲便不会追出来。可谁想母亲那一次真追了出来,可见她已经十分生气了。当我奋力跑到了路口处,回头看母亲,却发现母亲已不见了踪影,仔细一寻,便发现母亲瘫坐在地上。我忙上去扶她,母亲却一把抱住我说:“咱现在就去买。”我的虚荣,不知道曾多伤母亲的心。

或许,这就是那天的糖纸吧,它的甜融化在我们母子二人心中,是母亲亲手夹进去的。这种甜,不会因时间而消逝,它是母亲用心留下来的,尽管时间将她无情地摧残,但她对那段时光,对我的爱,就深藏在这糖纸中,藏进时间的长河中。

望着这张早已泛黄的糖纸,正如望着母亲愈发黯然的面孔,愈发无神的双眸,也正如望着流逝的时间。在这糖纸中,我感悟到了时间。

【篇五:不曾起舞的时光里】

从我记事以来,爷爷的腰间就别有一大串钥匙,走起路来‘’咣当咣当“地响个不停。我仔细端详过,其中有一把铜质钥匙非常特别:那铜钥匙的凹槽里泛着各种油腻的污垢,岁月磨平了钥匙桀骜的棱角,一条条弧线变得温柔而有温度。

爷爷卧室里有个偌大的樟木箱子,朱红色油漆的那种,经时光的淬炼,上面翘起了皮,摸上去,很粗糙,还挂着一把铜锁,锁扣上斑斑锈迹,阳光照上去,失去了锁扣应有的光泽,但岁月也为它镀上一层不可侵犯的气息,一副横亘千古的模样。我不禁将钥匙和这锁联想到了一起。

我问过父亲,但父亲提起那把锁和那个箱子也都是满脸的好奇,因为爷爷从不允许任何人提起和接近它。

那天,泡桐树下,爷爷敞开外套,挺着胸脯,单手插腰,浅酌清茶,轻哼小曲儿,乐呵呵的。我仗着爷爷对我的偏爱,挪着碎步,一点点往泡桐树下移。小手揪着衣角,仰望着爷爷,问起他那只樟木箱子的事情。没想到,他对我竟毫无戒心,悠闲地用嘴对着茶壶嘴,吸了两口细细品咂着,环顾了四周,弯下腰神秘兮兮地附在我耳边,手掌微曲挡在腮边,生怕别人听到似的,轻声说:‘’那里有给你奶奶的防老钱。‘’然后,抬起头,意味深长凝视着田间干农活的奶奶,五月的清风将奶奶头上的花头巾撩起一角,露出里面灰白的头发和沟壑纵横的脸。

爷爷的眼里充满了爱意,好像要将爱全部注入奶奶的皱纹里,只是充满怜爱和不舍的双眸变得苍老而浑浊。他轻叹一口气,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如果,‘’他顿了顿,眼里掠过一丝泪花,“如果哪天我走在她前面,她也不至于伸手和儿女要钱啊。”他继续说道。陡然间,我心被紧紧地揪住了……

金黄的麦田里,个子矮小的奶奶被淹没了,她直起腰,上半身烙入我们的双眼中,汗水顺势滚落下来,她吁了一口气,四处望着。我知道,她一定是在寻觅爷爷!当四目相对那一刻,爷爷像个孩子咬着茶壶嘴,傻乎乎地笑了,奶奶见他那憨样,也笑了……

几年后,当我再次回忆,我忘不了他们双眸交错后的那一刻,含情的眸子为此不再混浊!这许是经岁月峥嵘后的迟暮之爱,那个连度过每个不曾起舞的日子仍是诗意的那一刻……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4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