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软件相关作文

【篇一:遇见碎片化的生活】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在社交网络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大为发展的今天,我们逐渐都被碎片化了——碎片化的时间,碎片化的阅读,碎片化的社交、碎片化的购物,……简而言之,我们已经进入了碎片化的生活。“碎片化”,顾名思义,与整体化、系统化相对立。自从微博现世后,许多人在睡觉前、卫生间、地铁上低头刷手机,也就是我们所称的“低头族”。他们认为这是在碎片化的利用时间,以防止浪费时间。但事实上是否真的达到了节省时间的目的呢?这很难说。因为大家更多的时候都是在看一些无关紧要的碎片信息。

所以碎片化的生活是否真正提高了我们的效率、有益于我们的生活,这值得我们深思。

由于各种各样网络社交媒体的兴起,我们的确获得了更丰富多样的信息资讯,但是这与真正的深阅读可以同日而语吗?显然不能。阅读需要思考,思考需要时间。仅凭吃饭的时间亦或是地铁上的时间,如何能静下心来好好阅读和思考,只不过是走马观花的获取表面的文字信息罢了。

随着QQ、微信等社交软件的出现,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的聊天,可以说无时无刻不在碎片化“社交”。但实际上真的有利于增进朋友之间的感情吗?我承认因为QQ、微信的存在缩短了朋友之间的地理距离,但是我并不认为朋友之间的交往仅凭社交软件中抢抢红包、发发表情就可以很好的维系,朋友之间需要约一个时间约一个地点一起坐下来吐槽打闹来联络感情,所以碎片化社交并等于真正的社交。

因为网络购物的出现,随之而来的就是各种省钱软件,但实际上,这种碎片化的购物并没有达到省钱的目的,反而会使你花的钱越来越多。有许多东西,原本你可能并不需要购买,但是因为感觉省钱或者以后会用,于是还是下单,结果每当月底账单出来时就会疑问,感觉没买什么,钱去哪了呢?由此可见,所谓碎片化购物的省钱实际上就是别人的商机。

碎片化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每当我在写作业时,正准备定下心来认认真真的写作业时,手机微信震动提醒有新消息,可能该消息不是关于我的,但我还是忍不住摁开手机去看一下,本来心想就看一下就放下手机的,结果等到放下手机半个小时已经过去了;有时候本来只是想打开手机看看现在几点了,结果打开手机,微博提醒新的动态,于是不自觉手又背离了最初的目的,等放下手机时,发现我依然不知道现在几点了……

所以,在某种程度上,碎片化并没有节省我们的时间,反而使我们浪费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碎片化的信息也弱化了我们深入思考的能力。因此学会管理时间,学会专注对于现在的我们是一件很重的事。因此,如何应对碎片化的生活,答案是学会管理时间,提高自控能力。

【篇二:享受真正的阅读】

之前在网上看到过一份调查,现代人平均两分钟就要看一次手机。毫无疑问,我们的生活进入了一个碎片化的时代,每天都从手机、网络上得到海量的知识,而且篇幅都很短,这让人们的注意力越来越不集中,导致我们很难有耐心坐下来安静地看一本书。

产生碎片化阅读的根本原因是现如今的科技发展十分迅速,人们可以通过QQ、微信等社交软件了解到新闻,但是在我看来,社交软件上的短文并不能代替我们书籍,反而会善用自己的时间,影响日常学习。

其次,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也是导致遇上碎片化生活的原因。在上海这种国际城市当中,快节奏的生活让人们没有耐心坐下来读一本巨著,只能寻找短小轻松的短文让自己放松。

人们在车上,在工作、学习上的空闲时间,都可以进行碎片化阅读,这刚好满足处于快节奏城市的我们的需求。但是,碎片化阅读的同时需要读更多的经典书籍,不能放弃真正的阅读。

所以,我们应该想办法让自己慢下来,改变成悠闲的生活方式,不去阅读短文,而是读名著,享受真正的阅读。之前看到了一个乔布斯的介绍,处于世界科技领先地位的人,他却依旧保持内心的平静,他曾经说过,“我愿用我所有的科技去换取与苏格拉底相处的一个下午。”我相信,乔布斯不会只满足于社交软件所提供的碎片化阅读,也就是因为这样,让他获得了成功。

在我们的日常学习中,只要仔细观察,其实就可以发现,那些成绩优秀的同学,往往是能静下心来阅读的人。

为了人破碎的生活重新变为完整,让我们静下心来,放慢生活的节奏,停下手中的事,拿起一本书,去享受真正的阅读。

【篇三: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互联网之所以这么受欢迎是因为他很多方面都是按人性化标准来进行的;任何一个有个性的人,互联网还便捷了我们的交流和购物生活,互联网上不分地段,好,省财。虽然我们都在使用着互联网给我们的种种便利,但我们的生活逐渐被碎片化了。碎片化的购物,碎片化的阅读,碎片化的社交……碎片化的生活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的心态和认知。

众所周知,现在有很多手机和电脑的软件都可以购物,因此,就多了这么两个职业:快递员和外卖员。现在,购物都是碎片化的。上街购物无疑是一种最为传统的购物方式,互联网的出现让上街购物成为了“历史的延续”,网购慢慢变得越来越普遍。现在,很少有人专门为了购物而逛街。人们在上街购物前,可以通过网上商城搜索商品价格,充分发挥互联网商家“货比三家”的优势,之后再选择买或者不买、在哪里买;或者干脆在网上完成购物过程,不再选择到实体店购物。

以前,我需要买东西时,都要去购物超市买,而且,一买就是一大堆。现在互联网发达了,我可以在网上购物了,于是就天天上网看购物软件。有一次,我在家里玩手机,忽然想起要买鞋子,就在手机上用软件搜索,看到合适的,就收藏,然后购买;又有一次,在公交车上,我发现自己的包破了,就又在网上购买了一个;又一次,在地铁站上,想吃好吃的东西,就到网上买吃的;还有一次……

一个星期之后,我买了各式各样的零食,百货,不下300元。几天之后,断断续续的,一袋零食来了,一双鞋子来了,一个包来了……

碎片化阅读作为新媒体融合语境下比较突出的一种阅读形式,受到了很多阅读爱好者的青睐,当然,我也不例外。我最近迷上了一部几年前看过的小说,以前在图书馆借来的,几乎每天晚上都要抽出一点时间来看,一看就看到凌晨两三点钟,3天就看完了,不然就不能定时归还了。现在,我在网上下载了阅读的APP,一有空,就看一看,过了一个月才看完,而且不用花钱。

以前,还没有那些社交软件时,我们要联系朋友时,都是要打电话的,而且一打就是一个小时,还要话费。现在,有了微信等社交软件,只要联网,就可以互发信息,而且还可以视频通话。

之前没有互联网时,我们的生活是多么有趣,但是现在,遇上了碎片化的生活之后,虽然很便利,但对眼睛不好,对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构成潜在威胁。所以,希望青少年尽量少接触网络。

【篇四: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我没有想象过,如果哈利波特没能幸存下来;如果丑小鸭没能变成白天鹅;如果王子没能找到公主,我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但我知道,当人们通过手机、网络进行碎片化的阅读时,也许他们已经无法领略生活“完整”的美好。

随之时代的进步,纸质书籍的舞台,渐渐落寞,而电子书籍、网络文学的帷幕已然拉开。如今,地铁上,能从包里拿出一本纸质书开始阅读的乘客,伊然少见。取而代之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包括我亲爱的爸妈)都成了低头族。在公共场合,把手机捧在手心,刷着朋友圈,看着网络热剧的随处可见,人们似乎淡忘了那些名匠巨作曾经带给我们的感动和思考。

在繁忙的生活和逼厌的压力下,属于我们的时间似乎都是碎片,因此,人们似乎没有时间再去看一些长篇巨作了,公交车上,随意地点开微博浏览几天热搜新闻,下班后如饥似渴的看几集IP剧,图书馆里,人们借走的以漫画书,言情小说居多,那些名著被遗落在角落,无人翻阅。人们在朋友圈或微博上不断翻看这热门网络小说或是些所谓的心灵鸡汤,想要在其中寻找些心灵的藉慰。还有多少人完整的看过四大名著?又有谁看过《老人与海》?有多少人能说出《小人国与大人国》的作者呢?

互联网时代,不只是阅读被碎片化,就连社交的方式也变了。

从前,我们理解的社交,应该是家人或朋友之间的见面,面对面的交流,或者书信的往来,亦或是通过电话热聊。但是随着这个社会的快速发展,我们对于社交的定义,也已经发生了改变。越来越多的社交软件面世了,qq、微信、微博、陌陌……这些都是我们社交中常用的。有点显而易见,信息都可以不用拼音,可以手写输入,还有更省力的语音输入,网络那头的人,即时或是延迟一两秒就能接收到并回复。而书信的话,就算同城,隔天才能收到。各类社交软件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也有不足之处。书信虽慢,但是字里行间能品出家人的谆谆教诲,殷殷关切之情,朋友之间的随意、默契。软件虽快,但是消息是冷冰冰的,表情是可以选择的,其实只是两台机器在对话。同时,这些方便快捷的新事物也有可能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也许,和你聊天的那个“好朋友”,根本是个素昧平生的陌生人,年龄、性别、姓名这一切都有可能是杜撰的。慢慢的,被消磨殆尽的是人们之间的信任了……

碎片化的阅读、碎片化的社交、碎片化的购物,这些事时代的趋势,使我们进步。我们不要排斥它,害怕它,只要善用它,我们的生活一定更加的完美!

【篇五: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

“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歌是这么唱的,网友是这么说的,可日子却好像没有这么过的……

手机,大街小巷上人人都有,已经是见多不怪的了,功能也挺多的,可以用各种社交软件与人聊天,可以玩游戏,可以看视频…几乎可以干一切电脑可以干的技能。可是在十几年前,手机只能打打电话,可能连短信都发不了!随着手机的发展和网络的发达,碎片化的时代来临了!

现在每个孩子也都是人手一部手机,玩的不亦乐乎。技能的增多随之带来的是巨大的吸引力。试问在做作业时有一部手机放在旁边,有谁会没有去看一眼的冲动呢?即使是自制力极好的,也会忍不住拿起来,哪怕只是漫无目的的翻翻而已。可是,就是在这种漫无目的的“翻翻”中,又虚度了多少时光呢?有些学生甚至会因为看手机的时间过多,导致作业做不完,晚上睡觉很晚,第二天上课又很困……这其实是个恶性循环。做作业时看手机在学生中是经常发生的事,可是却没有人想到长期这样子下去第二天的听课效率会大幅减少,今后的学习会变得更加困难。所有人都在注意着眼前的手机、眼前的“苟且”,把作业分成碎片化来做,却没有人想到日后的学业、“诗和远方”……

另外,在众多功能中除了所有人都爱玩的游戏外,还有种类缤纷的社交软件也是深受人们喜爱。可以同时间和多人聊天,不用顾虑是否有人会被忽略、被无视;速度也是极快的,这边这个打字聊完立刻切换到另一个界面与另一个人聊;可以很自由自在地与人谈论,不用注意自己的身份,即使是个十分腼腆的人,也能在社交软件中通过打字表达自己的感情。看似好实用呢!可是,不知是否有人注意,在现实生活中的人交流的次数越来越少了呢?先不说过年时全家团圆却都在玩手机的例子。经常听到有人说:“嘿!你和网上的那个你完全不是同一个人啊!”是啊,其实在网上的“那个”并不是真正的自己,但他可能才是所有人都认识的那个“自己”。许多人都在网上聊天,可聊着聊着却又慢慢封闭了自己的内心,在现实中不会去过多的与人交流,总是想着要回家上网找人聊什么的……非但如此,同时与多人聊起来也确实很舒服,会聊得很开心,感觉有了很多朋友,可是真正的能交心的朋友又有几个呢?答案或许是少,越来越少了。大家都注意着网上聊天,却忽略了日常中的交流,真正的朋友不是靠网络聊聊就聊得出来的,真正的关心也不是随便聊聊就有的。许多人都喜欢眼下马上能聊的网友、眼下的“苟且”,喜欢这可以同时开启并切换多人交流的碎片化社交,却忘了需要一起玩耍直至未来的那些真朋友,需要的“诗和远方”……

手机固然是有用的,碎片化生活也固然是方便的。可是,这个碎片化生活总是停留在眼前的“苟且”,真正的未来还在“诗和远方”呢……

“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我是这么认为的,日子也需要这么过的!

【篇六: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科技的发展让我们遇上碎片化的生活,很多人将日益丰富的娱乐生活、受众广泛的社交平台、丰富扩大的知识来源归功于如今碎片化的生活。然而,这样的生活方式真的如我们所愿吗?

我们的时间正在碎片化。信息爆炸的时代,每个人都难以免受这股洪流的影响。而获取的信息增多,也就意味着我们原本整块的时间正在被逐渐碎片化。如今有许多人回忆起儿时的生活,总是充满了美好的回忆。跳房子、跳皮筋,简单的道具,几个邻家小伙伴,就可以打发一个下午的光景。然而,反观如今的孩子们,即便是周末,也要在老师组建的微信群、学习软件中完成各式听说读写的任务。看似是信息化便利了孩子的教育,但实际上则是剥夺了孩子原本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

我们的社交正在碎片化。社交软件大大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我们看到许久不联系的老同学,能够凭借一个群重新认识彼此;远隔重洋的家人孩子,可以借此方便地交流感情;志趣相投的人们,可以轻易找到一方分享快乐的天地。因此,我们的圈子原来越多,人脉越来越广,列表越来越长。但殊不知,社交媒体也正入侵着我们的生活,增加着我们不必要的感情负担。我们真正需要交流的朋友也许并不多,但社交软件却紧紧推着我们回应别人的寒暄、表情包、带有目的的请求。我们的私人空间在被不断吞噬,同时我们也习惯于从社交媒体中窥见别人的生活。而这在很多时候都是不必要的。

我们的思维也正随之碎片化。伴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如今我们的身边,充斥着大量繁多而又碎片化的信息,我们习惯于在地铁上囫囵吞枣地翻完两篇公众号的文章,我们习惯于把目光瞄向电脑桌面一角不时弹出的社会新闻。而这些信息,往往都是生活中细枝末节的那一部分。碎片化的生活让我们走马观花地看到事物的表面,而不去思考为什么。这导致了我们缺少整体的思维,也因此更容易被一些标题、文字所迷惑,看不到碎片化信息的本质所在。

碎片化生活的尽头,是对人们整体性思维的呼吁。在碎片化的浪潮之下,我们唯有站的高一点,与所谓时代的前沿保持一定的距离,才能找到我们个体生命的整体目的和意义,从而看到其他事物的整体所在。在碎片化的时间、社交中,我们的整体思维不能丢失。在生活中留一点空间,留一点时间,留给整体的思索和反思。

【篇七: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如今我们的生活逐渐被人为地碎片化了,“碎片化”会给你一种错觉,让你觉得你是在高效利用时间,不知不觉中,它偷走了你无数的时间精力与金钱,让你的生活都成碎片化。

碎片化的生活,并没有为更多人争取到有意义的食物,却是把我们曾经完整的生活在不自觉中的切割成了小块生活。

碎片化的阅读不等于读书。碎片化的读书尤其是网络上提供的信息资讯,并不能真正代替读书。碎片化的阅读大多时候收获的都是一些没用的资讯信息,与真正的深阅读不可同日而语。有些人认为碎片化的阅读能让他们了解世界动态,关注许多大事情,自己也能分享自己的快乐,而读书是了解知识并获取知识,多数时候是为了更了解自己的内心。

碎片化的购物不等于省钱。现在的手机里省钱或购物软件越来越多,你花钱也就越多。有许多东西,你根本不需要买,买了也不过是堆在家里用不到,还占地方所以用不到的东西就不要买,网购的东西很便宜,让你在不动声色地时候花几百元,等到账单一出来就会傻眼了,没觉得自己买东西啊,怎么花了这么多。这些购物软件其实都是碎片化购物的利器,根本就不是省钱。

碎片化社交不等于社交。社交软件不断增多,让人离不开手机,伴随着社交软件的出现,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的聊天,导致他们很少跟身边的朋友说话,甚至有些人开始不敢和身边的人说话,只在社交软件上和别人聊天。在春节时不少人在群里发红包,以增进朋友感情,增加群里的热闹气氛。可是小部分人在任性地发红包,大部分人在埋头抢红包,说句话的功夫红包就会被抢光,所以没人交流。

碎片化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和习惯。遇上碎片化的生活,让人们变得不爱动脑子去,不爱深入思考,整个人都会变得无精打采像失去了灵魂一样。我们应该拒绝碎片化,培养专注力,让我们完成高效率的工作和高质量的生活。

遇上碎片化的生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越陷越深,意识不到这种碎片化的生活。所以我们要果断拒绝碎片化,让我们有一个完整的生活。

【篇八:碎片化生活】

现在,互联网发达了,几乎每家每户都有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互联网的存在也让生活都碎片化了:碎片化的阅读、碎片化的时间、碎片化的社交……碎片化的生活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的心态与认知,但是,碎片化的生活也会有弊端。

碎片化的阅读,人们对于电子书籍、手机、电脑的要求逐渐增长,阅读也会选择在电子设备上进行,这样可能既省钱又便利,可当人们在阅读时,往往会忽视设备的光亮,如果使用不合适的亮度继续阅读,那对于眼睛的损害是相当高的,但又有几个正在用电子书籍的人会注意到这点呢;其次,电子设备上的书籍来源经常是通过复制黏贴而得来的,谁又知道他们复制的那个网站上面书籍的内容是否完整呢,而当你读的是本名著的话,你会发现,你读完这本后再看书上面的原著,你可能会发现有很多你在电子书里都没看过,也就是说电子书籍有些是残次不全的,往往会遗漏一些重要的知识。

碎片化的时间,人们往往会将一件事情分散开,一段时间做这件,另一个时间做那件,最后再做剩下的那件。这样虽说分工合理了,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有些人往往会忘掉自己一开始如何分工的,导致于重复已经做过的事情而遗漏掉其他事情。有的人做一件事情,比如写作业,他先写了语文的一项,然后跳过了后面的语文作业,做数学的一项又跳过了数学的作业,认为这样可以让大脑更换思维,但往往会忘掉跳过的语文、数学作业。因此,我认为:什么时间做什么事,而且一件事不要分散开,这样既不会忘掉其他事也不会做不好自己正在做的事。

碎片化的社交,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交变成了成年人必不可少的一项社会活动,人们往往通过微信、QQ等社交软件来进行社交,如今人们很少使用手机短信了。那为什么短信被人们“抛弃”了呢?现在的社交软件更方便更省钱了,而且聊天也变得丰富了:表情包、图片、转发的链接……各种各样的功能像一颗颗珍珠,贯穿在社交这条银线上。但有利必有弊,如此丰富有趣的社交怎么能不吸引很多人不着迷在用这些软件呢?因此,导致了目前有很多人摆脱不掉对于社交软件的依赖。而功能较少的手机短信也同样能够完成发送信息、图片,为什么就要选择手机软件呢?

在这里,我呼吁大家,不要依赖于碎片化生活,碎片化生活并不是十全十美的,对于碎片化生活的好处,我们可以多加应用,但那些缺点,我们要适当的“绕行”而避开!

【篇九:碎片般的生活】

碎片,顾名思义,一块完整的东西破碎成无数片,再也无法回到当初的模样。

那么,碎片般的生活呢?

就像阅读,如果成了碎片般呢?从前,人们阅读的时候,总是会把长篇大论的一篇篇文章从头到尾地看完。而阅读碎片化了后,所谓的阅读,很有可能只停留于类似蜻蜓点水般地一扫而过,……面对长篇大论的阅读,更是没有了以往的耐心,往往从第一页直接翻到最后一页,只浏览开头和结尾,过程根本不感兴趣,所以就直接略过。

当我们的生活成了碎片般,除了阅读的方式会改变,社交等等其他方面也有着不可忽视的改变。

当然,社交这一方面是最轻易就能看见的。就比如说是现在,碎片化式的社交方法已经慢慢地开始在人群中蔓延。人们很少用以前流行的写信,发短信的方式来交流,就连面对面的谈话都比以前要少很多,而现在都流行的是一些像微信,QQ,微博等等……之类的社交软件来进行聊天。由于这些社交软件的出现,打电话也被视频聊天,语音聊天,QQ电话所代替了……如果写信,那么所写的文字几乎也只有短短的一两句话,至于一些稍微长一些的文字,在写之前只觉得脑海中空空荡荡,什么东西也没有,便只能依靠百度的搜索,协助你来完成。

百度,谷歌,QQ浏览器,很有可能会成为我们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有不了解不明白的问题在搜索引擎上一搜便知,这类的软件一定会成为我们最大的依赖。可能一些最简单的生活常识也一定要经过百度的确认才敢下结论。网络,会使我们的反应越来越慢,又或者可以说,人们不经过大脑的思考就直接去网络上查询答案。

这很有可能只是碎片化生活的第一步,说不定以后越来越多的东西会随之而碎片化。

那么,碎片化的生活到底是利还是弊?

回答准确一点的来说呢,应该是有利有弊。

一个电脑的显示屏几乎已经将一整个世界都装进去了,而能将一整个世界装进去的正是一整个世界的“信息碎片”。随着网络过分快速的发展,过于依靠网络导致人们的记忆力也会有所下降,忘东西的速度也会越来越快……当这些弊端一一开始呈现时,有些人终于慢慢地发现了……当人们手忙脚乱地想要去抗拒网络时,已经无法将它全然拒之门外。时代总是在变化的,现如今,网络只可能让人们更加依赖,却绝不可能脱离网络。要想脱离碎片化的生活,那是不可能完全实现的,网络让人们难以拒绝,更何况它对我们确实有利处。

现如今,碎片般的生活看起来是不可避免的了,虽然有利有弊,但我们还是要控制自己,不要让碎片化在人们中得到更深的蔓延。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