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征军相关作文

【篇一:腾冲之旅】

暑假之旅是跟着爸爸妈妈去一个群山环绕,空气宜人,四季如春的地方—腾冲。

经过一千四百多公里的车程我们终于来到了美丽的腾冲。首先我们来到了“国殇墓园”滇西抗战纪念馆”。走进纪念馆之前,我和妈妈向矗立馆外镌刻着10万多中国远征军名录墙前敬献了菊花。这时我心情突然有些沉重,原来这些都是为国献出自己宝贵生命的英雄们。

走进纪念馆大厅,三尊巨大的雕像映入眼帘,而在三面墙上,则嵌满中国远征军使用过的各种各样的钢盔,密密麻麻整齐的排列着,像是站立整齐的将士。我被耳边传来的清脆响亮的普通话吸引过去,原来是导游姐姐在为我们讲解,我赶紧凑过去认真的听。

顺着导游姐姐指引的方向我们来到了纪念馆陈列室,在走廊上,我看到了一幅幅非常让人震惊的画,全是受苦的老百姓,他们遭受了日军残酷的摧残。画的旁边虽然没有写什么过多的内容,但却写出了抗战时期百姓遭受苦难和日本侵略者迫害人民的真实画面。日本人用排枪射杀,用汽油桶活煮死老百姓、还吃人心肝,活剥人皮、还投放细菌弹,造成数万人死亡,日军真实凶残至极。

我心情十分沉重的走出纪念馆,左侧就是“国殇墓园”,走到后山就看到密密麻麻的墓碑上刻着阵亡将士的名字和军衔,他们都是卫国勇士,抗日英雄,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现在美好的生活,我举起右手向英雄们致敬。

通过这一次的腾冲之旅,我们要铭记历史,为了自己的祖国,我们现在就要努力,用自己的行动来报效祖国。

【篇二:腾越殇魂观后感】

五千载泱泱大国,三千里滚滚黄沙,国仇家恨,壮怀激发,有多少深沉的痛苦,就有多少不屈的呐喊……

1942年4月,日军占领了缅甸,打开了我国的西南大门,紧接着直逼腾冲。由于部队的撤离,腾冲毫无兵力。已满花甲的张问德以“保全腾冲三万民众之性命,我万难诿辞”的豪言壮语担任县长,带领着百姓转移,组织全民抗战,配合远征军最终收复腾冲。

其中的历程艰险无比,士兵们用手中的大刀匹敌侵略者的刺刀,许多村民们却因手无寸铁,毫无反击之力而被杀害,甚至就连几岁的小孩子也未能幸免。逃亡出来的村名,男子参军,女子运粮。他们参与到全民抗战当中,再苦再累都毫无怨言。这是这种坚韧的精神,中国人民才打败日本侵略者,赢来和平。

最令我震撼的是张问德的《答岛田书》。那一个个字是那么地铿锵有力,那么地富有感染力。一字一句反映了中国人民所遭受的苦难,以及要求日本人返回东京的强烈要求,展现了中国人民的骨气以及抗战的悲壮与惨烈。

那一幕幕战士不顾一切地奋勇杀敌的场景浮现在我眼前,令我震撼;那些用生命捍卫和平,保卫祖国的战士,让我肃然起敬;那些为了抗战牺牲的战士,让我无比敬佩。

回想我们现在和平幸福的生活,那么地宝贵。那是先辈们用生命换来的,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珍惜?我们应该学习这种热爱祖国的精神,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铭记那段刻骨铭心的历史,坚决不让历史的悲剧重演。

勿忘国耻,振兴中华,是每个炎黄子孙的责任。让我们加倍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努力学习,为祖国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篇三:初中作文秋意浓浓】

车窗外大片麦田连着远处模糊的山,游人们纷纷驻足拍照,拥挤不堪。但是不远处那座孤立的建筑却显得冷清无比,比起窗外的游人如织,却多了一层悲凉的意境。

这里是和顺镇,一个旅行胜地,也是我们本次行程的目的地。我下车好奇地走向那栋建筑物,迎面而来的秋风随意地钻进我的身体里,我不禁缩了下脖子,再向屋子里看,一个人也没有。抬头一看,只见一个大牌匾上有几个不太醒目的字“和顺镇滇西抗战纪念馆”。

我走了进去。里面是一些抗战时期的照片及介绍,还有一些展台,只是被清空了,里面已经没有东西,只有空荡荡的展厅和墙壁上有的照片与文字。我只好又向介绍看去,再看一遍已经模糊了的历史知识,虽然已经在之前有了解,但我心中还是被远征军的爱国救国所感动了,心情沉重地看完了我所不知道的一些抗战细节。其实纪念馆还是挺大,我看着看着入了迷,就像和先烈们一起去经历了那些事情,心中也与他们一起爱着恨着一般。来到了纪念馆的后院,看见了一个纪念碑,碑虽有几朵黄菊花,但因为长时间没有人养护,已经不成样子,颜色暗得发黑。风一吹,它们微微摇晃,就像在感叹着昔日英雄被人淡忘的悲凉。我也长叹一声,取了花筒里供人纪念的快倒的菊花,缓缓放到碑前,对着碑鞠躬致意,回到了纪念馆门前。

门前的游人如织,与门里完全是两个不同的世界。偶尔有几个人停下看看这栋屋子,然后摇摇头,走开了。我更是感叹:最重要的东西被遗忘了,不重要的东西反而被重视了。他们曾经改变了历史,使民族重获新生,而现在,他们被淡忘,得不到人们的尊重,只是一座座无人瞻仰的丰碑罢了。

遗忘,总是人的本性啊……麦田仍在摇晃,而我的心情却不似当初那么好了。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4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