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致青春】
一阵暖风吹来,吹动了舞水河边的杨柳树,吹响了起航的号角,也吹醒了我混沌的头脑,拨动了心弦。
正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在每年的清明节后,就是乡下人家耕田播种的时节了。
我生在乡村,长在乡村,年幼时,家里过了清明节就要准备一年的农活儿,那时山腰的田里已经溢满了水,长辈赶着牛儿犁田。你说这看似强壮、倔犟的蛮牛竟也会“听懂”人的命令,让它“拐”它就拐,让它“走”它就走。其实牛之所以可以做到这样是因为收到了训练,教它三遍就可以听命令了。我们物理老师也常说“那牛教三遍也会转档了,你们呢,教了七八遍都还不会!”
犁田时还要将稻谷用水泡几天,然后要将稻谷抛洒入田,尽量让田里被均匀撒到。等到禾苗长出来长到一定高度时就要拔起来,一捆捆的捆好,重新有秩序有规律地插秧。这虽然是一个辛苦的过程,但为了有饭吃必须认真对待,而且在夏季时,早晚还要给水田引水放水,还要定期杀虫,为的是秋季有一个好收成。
其实,我们的学习何尝不是如此,我们每天都早早来到学校学习,晚上回到家中,匆忙的吃完饭,又埋身投入学习中,我们在“水田”里播撒下知识与智慧的种子,一直悉心照顾它们,不就是为了收获属于自己的那份成果吗?
起航的号角正在吹响,响彻整个大地,一艘艘乘风破浪的纸帆船准备扬起白帆远航,一架架色彩斑斓的纸飞机准备鹰击长空,一位位莘莘学子准备展开翅膀遨游天地与海洋。
或许每个人会选择不同的路,不管这些路又多么艰辛,但千万要不忘初心,因为不同的路上一定有不同的美景伴随,最后的终点一定最美!
【篇二:家乡的傍晚】
红日西沉,天色已暗。此时,西边的天空已燃起了一片火红火红的血色,美丽的晚霞,红通通的、金灿灿的、美不胜收。
村边有一片池塘,大妈、大婶们正在院子里忙碌着,有的在洗菜、有的在做饭、有的在洗衣服……她们名忙各的,却忘不了互相帮助,拉家常。犁田归来的叔叔、伯伯们,赶着牛,打着犁头。他们在池塘边放下犁,拴好牛,然后就一屁股坐在石板上,抽起烟来。那累了一天的牛,正在凝望着远方。池塘中间,一个养鸭郎正在划着小竹筏子,鸭子便拍着翅膀“嘎嘎”叫着向岸边游去。
在那条通向泉水井的小道上,热闹极了。挑水的,洗菜的那些年轻的姑娘们,你来我往,不时响起朗朗的笑声。
村南路口传来了一阵阵的“哞哞”的牛叫声,我回头一看,放牧的小伙子被远远地落在了后面。
一会儿,太阳下山了,天色渐渐的暗了下来,星星显现出来了,调皮地冲着人们眨眼睛。月亮也悄悄地出现在空中,像刚从银河中沐浴过似的,一尘不染。草丛里,蛐蛐唱着动听的歌,犹如一首催眠曲,水田里听取蛙声一片,好像在诉说丰年。
村里却呈现了一番热闹的景象,家家户户的房顶上都升起了袅袅炊烟,每家每户的厨房中飘出扑鼻的饭菜的香味。
晚饭后,劳累了一天的人们放松下来,有的在听收音机,有的在外边乘凉,有的在聊天,时而传来一阵美妙的歌声。
啊!家乡的傍晚多么迷人啊!这种境界真使人心旷神怡,回味无穷啊!
【篇三:蜜蜂】
周末,我和爸爸妈妈行驶在回外婆家的路上,车窗外是蓝蓝的天空,山水如画,空气是那么清新,天空是那么明朗。
这里远离城市的喧哗,一切是那么宁静祥和,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达我这满心的愉悦。
汽车在公路上缓缓地行驶着,为了闻到这来之不易的“田野之香”,我打开了车窗,“嗡,嗡嗡”,这时车窗外飞过一只蜜蜂,停在了路边粉色的小野花上。我急忙叫爸爸停了车,在路边蹲着,仔细地观察起蜜蜂来。瞧,小蜜蜂采蜜可真专注呀,我离它那么近,它居然没有察觉。
可别小看这个可爱的小东西,它虽然没有蝴蝶那么绚丽的外表,但是细看又别有一番趣味。它毛茸茸的身子上有着和老虎相似的条纹,金子般颜色的翅膀好像是上天给它的奖励,尾巴上带着一个尖尖的“刀子”,好像在时候防御着敌人的偷袭,而那不停地颤动的触角,一定是在召集它的伙伴了。
不一会儿,小蜜蜂“吃饱喝足”后带着香甜的蜜,扑扇着翅膀飞向了远方。也许,小蜜蜂走得那么匆忙是想快点把采集的花粉送回家吧。蜜蜂们一辈子酿造的蜜自己肯定是吃不完的,它们把蜜储存起来,让后代得以繁衍,也让我们人类尝到了美味的蜂蜜。
我轻轻吟诵着罗隐的《蜂》:不论平地与山间,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酿成蜜,为谁辛苦为谁甜。
我不禁想到了我的外公,他不正是这样吗?他是个平凡朴实的农民,外公一辈子都“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干着农活。每次我来到外婆家,外公总是在田地里劳作着,直到吃饭时,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来。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正是农民最忙的季节。我的外公高高的挽起裤腿,在田地里不辞辛苦地劳作着,犁田、插秧……外公只是成千上万普通农民中的一员,可正是他们用辛勤的劳动养育了我们。
啊,我欣赏你——勤劳朴实的蜜蜂,就像我的外公,都是平凡而又伟大的代言人!
【篇四:美丽的乡村】
乡村是美丽的,是多姿多彩,是一道绚丽的彩虹,是一副风景画,是农民伯伯绽放笑容地方。也是我喜欢的地方。
乡村的早上空气清新,鸟语花香。卖早菜的声刚刚去,鸭群“嘎嘎”的声音又传了,远处两只狗汪汪的叫,好像在说:“我饿了,我饿了,我们要吃饭!”还有几只小羊咩咩地叫,好像在责怪主人不给他们饭吃。
农民伯伯下地啊!有的农民伯伯用喷雾器在田野打农药,有的在犁田,有的在收果子,还有的人在地里除草,他们拿着镰刀不停地割起来。这时候,采茶的姑娘采茶去了,他们每采一颗茶叶,就是一份希望。那一颗颗茶叶都是姑娘辛勤劳动换来的。
傍晚的乡村是美好的,村头,有的在打篮球,有的在打乒乓球,有的在踢足球,他们你踢一脚,我踢一脚,踢来踢去。还有的在打羽毛球,那“噼噼啪啪”的声音听起来很舒服。
夜幕降临,那些劳动了一天的人们终于可以休息了。喝上一杯水,抽上一支烟,这一刻是他们最美好的时光。
【篇五:我成长中的一件事】
“阿公阿婆!割麦插禾!”布谷鸟在天空中自由地飞,不停地告诉我们,现在又到了插秧的季节了。
农民伯伯们都在忙着车水呀,犁田呀,插秧呀,几乎连吃饭的工夫都没有。他们从微弱的晨光中,起身出外做劳动,一直要忙到天黑才回家休息。
我家也是务农的,我看见我爸妈忙碌的情形,心中不免有几分惭愧,很想在课余时间,尽力帮助他们,以分担他们的辛劳。一天下午,我正好没事,就跟着我的妈妈和姐姐等人,一同到田间去插秧。
刚走到田坎上,就看见田中,已东一束西一束散布着捆好了的秧苗。我的心喜悦得怦怦地乱跳,我便叫妈妈先下田去,插给我看一下,使我好照样地插。我站在田坎上,一面卷起我的裤脚管,脱下鞋子,一面望着我妈妈插秧。
我看见妈妈一走下田,便从田中拿起一束秧苗,握在左手里,然后用拇指和食指,将手中的秧分成另外小小的一组,大约四五根,接着弯下了腰,将这已分好的一组秧苗,插下田去。等到手中的秧苗插完了,便再取一束,照样插着。不过,在插的时候,要使每组的秧苗,距离都差不多远,约六七寸左右。并且要一行一行排得很整齐。我照着妈妈这样插,开始只是觉得插得太慢,秧苗也排得没有妈妈那样整齐好看,心中很着急。大约过了半个小时后,比较以前插得好一点,排得整齐些,但腰部又酸痛了,腿部埋在深水烂泥中,几乎没力举起。而我的姐姐,又在我的下行,很快地插着,赶上我来。我急慌了,脚向后退的时候,一不留神,跌倒在水中,弄得浑身是泥,好像落汤鸡一般。妈妈笑了起来说:“竹!你回家去吧!不用你插。快回去将衣服换掉,免得受凉。”于是我就从水中爬起,红着脸回到家里去换衣服。
这次,我虽然吃了很大的苦,腹部、腿部以及全身骨头,都疼痛了好几天,但我并不气馁,并不畏惧,以后又跟我妈妈她们插了好几次秧,现在居然已被我学会了。
【篇六:最美人间四月天】
四月,是一个多彩的季节;四月,恰似一幅生机勃勃的画卷;四月,又是一个充满欢声笑语的月。就让我们踏着轻松的步伐去寻找一个又一个神秘的四月吧!
绿染田野
我爱那寒意犹存在又不乏温和的春风。她似慈祥的母亲,轻轻抚摸着我们。迎看灿烂的的阳光,在路边,在田头,撒下了许多绣花针似的小草,染绿了一望无际的原野。树枝上探出头的点点嫩芽,迎着温暖的春风,颤动着,左右摆动,宛若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为春的来临表演着婀娜多姿的舞蹈……
春闹枝头
随着四月的到来,花儿们都争先恐地绽放属于自己的风彩。枝头上挂满了含苞欲放的花蕾,在缀满了花骨朵儿的绿丛中已绽开了早开的几朵,红的像燃烧的火焰,粉的像绚烂的彩霞,白的又赛雪欺霜。
春之乐章
鸟叫,蛙鸣和一切充满话力的可爱的生灵,尤其是那可爱的小燕子。它们微斜着身子,来回穿梭于田野上,织出一片春光。和着“唧啾”的叫声,田野里传来了农夫犁田的吆喝声,茶山上传来了姑娘们的欢笑声……这一切动人心扉的声音,使山野、田园顿时热闹了起来,仿佛在鸣奏着春天的第一篇乐章。
春之希望
人们都从紧闭许久的大门里走出来,眺望江中奔流的春水,眺望两岸透绿的丛林,呼吸着如此清爽的气息,感受那剧烈跳动的脉搏。再看,湛蓝的天空中,柔柔春风她竟把飘飘摇摇的风筝送得又高又远,渐渐攀升到渺远的天空。
啊,最美人间四月天,你让一切都变得那么温暖可爱、清新美妙!
【篇七:田埂上的暑假】
今天,我决定学习开拖拉机耕田,到了农田,我不熟练的开着小型拖拉机,犁了一会,我累得快不行了!休息时我直接瘫软在田埂上,索性仰面躺着休息,看着天空,忽然觉得好刺眼啊!太阳像个火球,晃得睁不开眼,面颊生疼!刚刚专注犁田,突然觉得口干舌燥,但是忘了带水!真够糟糕!
这时候,爸爸来了!我忽然觉得他的身躯在烈日下显得很弱小。他左手拿着草帽右手提一桶水。我翻身起来接过水桶就大口大口的灌。我没有和爸爸说话,他也没有说,只是默默的给我戴上了草帽!我喝到打饱嗝!爸爸叫我:“你休息,犁田,我来!”
他下田,启动了车子!他将车子抬起来在原来的基础上往上挪动,用力拔出垅上,然后左手拉离合器到一档的位置,加大油门后,拖拉机“隆隆”的往前慢慢移动!他的每一个动作都那么连贯,熟练,隆隆声中,他和拖拉机越来越快,人机简直快融为一体,我不禁看得呆了……
果然不到两个小时,爸爸把一块大田都犁好了。
刚才我可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都犁不到十分之一呢!爸爸好像看出我的疑惑,他走过来说道:“犁田首先要把犁放在合适的高度,什么位置比较适合这块田?旱地土太硬放浅,水田泥太多也不可过深,深了走不了,……其次控制好行驶方向,最后快慢起决于油门的把握!”我恍然大悟!农家一块泥田,藏着大学问啊!他衰老的身躯一下子高大起来,那么多年的田间劳作,他从未叫过一声苦,我想作为农民的儿子我是时候承担一些责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