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蓝拨动了我的心弦】
蓝,是秋日的天空特有的颜色,是诗人笔下沉思的代词,是拨动我心灵的一根弦。
今天,天空还是那么的蓝,就好像被女娲精心打造过一般。她挥着柔绵的丝带,在天空中飞舞,她用脚尖轻轻踮一下,一朵绽着笑脸的冰纯的蓝花就已跃于天幕之上,思绪像一艘穿越时空的小船,将我拉到了一年前的某一个下午。
我迈着沉重的步伐踉踉跄跄地走出办公室,手上捧着一张年级排名单,就好像捧着无比沉重的石头,随着每一步而加重,加重,心顿时成了搅拌着的咖啡,苦涩苦涩的。心的某一隅突然裂开了一条口子,网丝线形地灌进去,很快就占领了?的每一个角落,它又迅猛地抵达了我的喉部,让我无法呼吸,无法释怀。我缓缓地闭上眼睛,泪水顺着脸颊滚落下来,我知道其中饱含着我的懊悔、自责和失落。
我抹了抹脸颊上的泪水。牙齿紧紧地咬着下嘴唇,不经意地抬起头,我赶紧用手挡在眼前,下午的太阳还是那么刺眼。我小心翼翼地将手拿开,眼睛慢慢睁开。此刻,零星的浮云在幽蓝的天空中调皮地游来游去,它像一股炊烟游进了我的鼻腔,舒舒地降落到我的心田。天空像是一个个蓝精灵凝聚在一起,蓝得那么彻底,似一面镜子照着我的心,蓝得那么调皮,似一滴水洗礼着我的心;蓝得那么深沉,似一句励志的话语陶冶着我的心。不知不觉那股炊烟已将风驱逐得干干净净,我开始了对蓝的思索,对生命的思索,人生时时刻刻都潜伏着挑战,而我们应该具有蓝的精神——沉着、冷静、乐观、自信的精神。
蓝,拨动了我的心弦,它时时刻刻都在警示着我。它告诉我其实我想去的地方并不远,可同时它又在告诉我,更大的理想也许会因我的选择而离我越来越远!
蓝使我快乐,使我理智,使我成长!
【篇二:昆虫记读后感】
《昆虫记》是世界上极为特殊的一部经典,从第一卷到最后一卷,整整跨越了30年。作者笔下的昆虫,它们捕猎、相爱、生儿育女,它们诈取、被杀、朝生夕死……昆虫的世界从不绝望,它们永远生机勃勃。《昆虫记》宛如一曲奏响在美丽田野中的昆虫之歌。
当我看完《昆虫记》时,我正坐在书房里。窗外是那永不变的高楼大厦与城市那灰蒙蒙的天。我问自己,当我蹲下来认真观察地上蚂蚁搬家时,那是多久之前?当我静静享受着夏风,听树上的蝉振鸣时,那是多久之前?当我拿捕虫网笼住蝴蝶再放飞,与蝴蝶嘻戏于山间,那又是多久之前?好像,那真的是很久很久之前的事儿了。或许当很多人看完这本书之后,也和我一样心中纷纷响起对过往惬意生活的无限向往。
这也就是《昆虫记》的魅力所在,它是用悠悠的30年时光,一点一点慢慢“熬”出来的。30年,10950天,法布尔日日都在观察昆虫,并记载于书中。在我认为,《昆虫记》就是一部昆虫研究长卷。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法布尔观察昆虫,了解昆虫,记录下昆虫不为人所知的一切,向读者展现出一个奇妙的昆虫世界。他将昆虫的多彩生活与自己的人生感悟融为一体,用人性看待昆虫,引导我们对生命、对大自然的尊敬和热爱。法布尔与《昆虫记》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中,也永远留在了昆虫们的心中。
闭上眼,细细回味书中的内容,更加向往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时光。此刻,或许薄翼金蝉在窗外高树上伴着夏风长鸣,或许舞姿翩翩的蝴蝶在阳光下忽飞忽落,或许清透网丝上露珠晶莹透明。回望世界,如此多彩!
【篇三:揭开蜘蛛神奇的面纱】
学校北边操场上,有很多棵大树,棕黑色的枝干之间张着不少蜘蛛网,我每天放学都会经过那里,常常驻足,抬头仰望那八卦阵,总觉得蛮有意思,尤其对于蜘蛛是怎样捕食的探究,我颇有兴趣。
蜘蛛属于节肢动物,圆圆的脑袋上长着四对足,腹部还有一对钳子,它的腹部下方,有一个突出的地方,是用来吐丝的,捕食的。我曾经用钳子把蜘蛛的嘴扒开,里面却没有牙齿。这下,我就产生了莫大的疑惑:蜘蛛没有牙齿,那么它是怎么吃它的美食——昆虫呢?
前几天,我亲眼所见了一只蚊子,正飞得起劲,突然落入了蜘蛛恐怖的“落网”。蚊子死命挣扎,最终动弹不得,片刻之间,便成了蜘蛛的口中之食。这一切,显然发生得太快,太顺利,我似乎看得不过瘾,期待着下一次有更大的收获。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看见了一只苍蝇在到处乱飞,于是把它赶到了那个蜘蛛网巢里。终于,如我所愿,苍蝇一不留神掉进了网里。由于苍蝇的撞击和挣扎,网丝抖动一阵,难以平静。突然,从树洞里走出一个黑影,是那只黑色的蜘蛛。它沿着晃动的网丝,迅速爬到那只苍蝇身旁。苍蝇死命挣扎,可根本来不及了。眨眼间,蜘蛛用自己的“钳子”狠狠按住了苍蝇。顿时,苍蝇像没了灵魂似的,全身不能动弹。我知道,蜘蛛的钳子就像一只麻醉枪一样,会使昆虫动弹不得。
然而,为什么蜘蛛自己却不会被网的黏性给粘住呢?带着这个问题,回家以后,我快速查了一下资料。原来,蜘蛛的身体构造特殊,它的外皮很光滑,不会被黏性给粘住。也就是说,这些网跟本不会对它带来任何阻碍,它可以来去自由顺畅,丝毫不会磕磕绊绊。
这个发现,如同揭开了蜘蛛神奇的面纱,让我对了解昆虫神秘的世界越发兴趣勃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