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试相关作文

【篇一:游科举博物馆】

2月30号,一大早,我和同学们来到夫子庙的科举博物馆,参加小营小学雏鹰假日小分队。

我们来到了科举博物馆门前,领队的阿姨就带着我们进入了科举博物馆。一进博物馆就看见三座高大的牌匾,上面分别写着:“解元”“会元”“状元”。这时一位阿姨走了过来,她就是我们的讲解员。讲解员阿姨带领着我们边往下走边讲解,先给我们讲以前的考试分为四种分别是:“童试”“乡试”“会试”“殿试”。其中“殿试”是最高的,是由皇上亲自监考完成。

慢慢的我们来到了负一层,这一层摆放的全是有名的文物和对一些皇帝的详细介绍。通过讲解员的讲解,我知道了以前的考试叫的科举,考试的地方是號舍。接着我们来到了负二层,一进到负二层就看到一个,写着大大的“水”字的號舍,走进去里面是分为一个一个的小隔间,每个小隔间也就两平方左右。这时讲解员说:“你们可以进去体会一下,一会还有一个小活动,那就在里面写春联”。我们听到后,就各自迫不及待的找着自己喜爱的小隔间,钻了进去。讲解员阿姨也拿出了对联给我们每人发了起来。我和同学们都拿起了毛笔,认认真真地一个一个字的描写了起来,不一会我们就写好了。

通过这次雏鹰假日小队的活动,那我们知道了古代的考试等级和制度,还让我们体会了中国春节写春联的乐趣!

【篇二:给自己点赞】

我要给自己点个赞。

你们知道吗,一个月之前,省团委组织的首届“国学达人”大赛中,我获得了全省第二名的佳绩。

刚接到通知时,离开赛只有5天时间了。在这短短的5天内,要背熟《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论语》等一些儒学经典和其他国学知识,难度之大显而易见啊。可我一点也没放弃,而是积极准备着。

比赛分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四个组进行,比赛分为会试和殿试两种形式。在会试比赛中,我竟以小学组笔试第一名的成绩直接进入第二天的殿试。

第二天,殿试开始了。殿试分为两轮,第一轮是抢占先机。因为我是第一个登场,内心紧张,又没有经验,我错了5题,得到150分。我本以为150分已经算高分了,没想到高手在后面,2号选手比我多10分。第二轮是三甲争夺战,有三种类型题:10分图片题,20分情景穿越题和30分价值判断题,选手可以任选一题,限时3分钟,答错扣相应分数。当时,我对情景穿越题感到既陌生又好奇,所以选择了20分情景穿越题。题目是“清明时节雨纷纷……假如你现在穿越时空到唐朝,会看到哪些情景?”我几乎傻了眼,不知从何答起。看到台下黑压压一大片观众,心里更紧张了,额头上也沁出了粒粒汗珠……

蓦然间,我发现爸爸在人群中微笑着向我点头。从爸爸赞赏的眼神中,我仿佛听见他在说:“儿子,你大胆地想象,大胆地回答吧。”我心中顿时平静了很多,于是,我将《清明》在大脑里迅速过滤一遍,思索了一会,然后鼓起勇气回答道:“我仿佛看见了唐朝细雨霏霏的清明节那天,路上的行人个个神情哀伤,其中有一个叫杜牧的人,为了借酒浇愁,就问一个牧童哪里有酒卖……”当我一说完,台下立即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特别是坐在第一排的评委老师中,有一个慈眉善目的阿姨还朝我点点头。

最后,经过评委老师的认真评比,我非常荣幸地获得了全省第二名。你们说,我该不该为自己点个赞呢?

【篇三:考状元】

我考中状元了!是不是很惊讶,很想知道发生了什么?且听我细细道来。

最近太博广发英雄帖,邀请大家去考取“状元”。这么精彩的活动,当然少不了我们太仓的先锋部队太报小记者团了。一群小伙伴在太报老师的精心组织下,29日下午如约聚集到太仓博物馆。新年将至,我想肯定有很多的小朋友都许下了“好好学习,明天三好生”的美好愿望。突然看到能有考状元的机会,用欣喜若狂有点夸张,但是那份跃跃欲试的神情却早就“暴露无遗”了。

活动刚刚开始,我们都是一群小秀才。小秀才们只要不断成功完成“主考官”布置的“考题”,就可以最终获得状元,跟古代状元稍稍不同哈。

第一个任务是:在展厅中找到有“状元及第”字样的文物。我拿到考题后,立刻进入展厅,一个接一个地仔细看过去,不一会,我就用我“犀利”的眼睛找到了三件宝物。就在这时,我突然发现旁边有个“三元及第”字样的物品。所谓三元及第不是会试,乡试和殿试都第一名的吗?那自然也包含了“状元及第”了。于是,我迅速地在我的小本子上记录下来。果不其然,在交卷核对答案时,有一半人因为没有想到“三元及第”,无法写出全部答案,与状元失之交臂。我顺利通过乡试,成为了解元。

会试题目是抽签的。我抽到的是根据“十年窗下无人问”写出下句。真是天助我也,古诗可是我们小学生的强项。我毫不犹豫地写下了“一举成名天下知”。但是,为了确认我写的是跟这次考试是相符的,我还是仔细地阅读了一遍展厅里关于“科举取士”的介绍,果然发现了一模一样的答案。顺利通过会试,是会元啦!

决定性的时刻来了,现在是殿试啦。这个也是抽签的。我抽到的是“考生常用的东西是哪三样?这个简单,我迅速跑到展览古代考生用品的这块,一会就在介绍里找到了全部答案。完美交卷,成为状元。考你一考,我的答案里面有个叫“笈囊”的是什么东西呢?

通过这次考状元的经历,我获得的不仅仅是一张状元证书和奖品。更重要的是,我了解了古代的科举考试制度;知道了古人从“十年寒窗“到”一举成名“的艰辛的历程;懂得了学习的过程是需要思考和努力的。这次考状元的活动对于我来说,真的是太有意义了!

【篇四:在寂寞的日子里】

古来寂寞何处是?一片幽情冷处浓。

三百多年以前,一位惆怅的男子在病榻上写下深沉的寂寞、忧伤和哀怨,穿过百千的风云沉淀到如今,成为一段倾倒无数后人的传奇。这个人叫作纳兰容若,浊世中的惆怅过客,八旗贵族中的性灵诗人。

“一片幽情冷处浓”化用了王次回的“一片幽香冷处浓”。可在意思上却大不相同。后者是吟咏梅的品格,而前者呢?当时的容若年仅十九岁,但却拜名师门下,才高过人,十八岁中举,在那年春闱的成绩也是十分可喜,接下来就要迎接科举的终点——殿试。对于读书人来说,这是仕途的开始,是平步青云的前兆。而且,以窜若的才学,志在必得。然而天不遂人愿。就在临考之前,窜若的寒疾发作,无奈的留在病榻之上。

“桃花羞作无情死”“飞入窗间伴懊侬”,无限的烦恼与恼悔伴随着他,于是这一句“一片幽情冷处浓”的含义不言而喻。正是抒写自己殿试无望后寂寞无聊之感——尤其是在友人高中一派欢天喜地的时候,自己却只有一人,与吹落的桃花为伴。数年寒窗苦读,盼望一朝得志平步青云,却错过了。

人在不同阶段,会喜欢不同的诗。因为我们爱诗,往往不是爱诗的本身,而是怜惜从中看到的自己。人的情怀更改、处境变迁,使我们都改变了。所以我爱这首诗,实在怜着从诗中照见的我。我的寂寞是“羞作无情死”是“幽情冷处浓”,而我与容若,在相似的境况里惺惺相惜。

在寂寞的日子里,我们喟叹无常,暗自垂泪。我们强颜欢笑,讳愁而学忘情。这些苦闷的情绪不可避免地出现在我的心里。但同时我发现了一点欣喜之处。一个人的进修,头脑易专注地做一些事,独立地思考,使分析更有条理。渡过了苦闷期之后,我开始感激和享受这一种孤独与寂寞。有些事情要一个人面对,增长勇气与能力。越是难过的时候越是要开心,不能让别人看扁了。事实证明容若与我不谋而合。他病愈后,更专注地读书,终于在二十三岁那年赐进士。这是一个完满的结局,而我的结局,现在还在我自己手里。

享受寂寞,是一咱情怀与勇气。在寂寞的日子里,我会变得更清醒与坚强。过去的美好回忆在我心里的书页中已翻过去了,过去的困苦艰难,也再不会扰乱我。我在寂寞中前行,孤独求索。

过去的,都成了亲切的怀念。

未来的,都在我手中紧握。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