劣处相关作文

【篇一:有比较才有提升】

有人说,比较会使人流于平庸,可我却不这么认为。“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比较在生活中起着无法忽略的作用。只有通过比较,我们才能发现自我的不足,从而提升自我。

生活需要比较。井底之蛙的故事我们都很熟悉,其中的主人公青蛙因为一直生活在井底,认为井底的世界就是最广大的,认为井口上方的一小块天空就是最浩瀚的。见识过大千世界的其他动物嘲笑他目光短浅,他却对其他动物的说法嗤之以鼻,认为自己才是对的。而造成青蛙目光短浅的原因,是因为他没有比较,没有将井底狭隘的世界与外界的多彩进行比较,最终失去目标和追求。由此可见,生活需要比较。只有通过比较,我们才能发现自己生活中的不足,树立更远大的志向。

学习需要比较。成绩是在比较和努力中提高的。曾经有两个水平相当的学生,其中一个常把自己的学习方法与他人对比,并在比较中发现自己的缺陷与不足,进行改正。后来,他的成绩不断提高,拥有一套合理完善的学习方法,成为一名尖子生。而另一个同学认为比较会产生压力,每日只照着自己的方式学习,不与他人竞争,也不求进步,安于现状,最终越学越差,再也追不上别人的脚步。两个学生不同的结局告诉我们学习需要比较。只有通过比较,才能看见自己的劣处,才能改变自我,取得更大的成功。

发展需要比较。在新中国刚成立时,中国因为连年征战,经济发展还很落后,这时候,如果不加快发展的步伐,将有无数人吃不饱、穿不暖。于是,我们的领导人将我们的国情与外国进行比较,学习外国的正确方法,改变我国落后的方面,终于在比较中建立起了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引领中国人民走向富强。中国发展的成功证明发展需要比较。只有通过比较,才能发现更好的发展道路,从而更快地迎来成功。

由此可见,不论是生活、学习还是发展,都离不开比较。比较使我们明确自己的优劣与高低,从而更好地改变自我,提升自我。

【篇二:认识自己】

既然已注定了是小鸟,就不要去羡慕雄鹰的翱翔;是小草就不要去仰慕大树的伟岸;是石子,就不要去嫉妒水晶的晶莹。要正确的认识到自己,对待自己,找准自己的位置,寻找到专属于自己的人生航道。

世界广阔,万事万物千奇百怪,就如一棵大树上永远找不到两片相同的叶子一样。没有任何事物有着完全的统一,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特点,优势和劣处。而我们要做的,也就是看清这一点,正确认识自己,把握自己。

有一次,A参加一个十道题的答题竞赛,前五题是初级水平,后五题是高级水平,当A答对前五题,主持人问其是否继续时,A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是”,虽然他挑战困难的勇气可嘉,但是因为他只拥有初级水平,所以结果只能铩羽而归。

其实许多人都是这样的,在成功的时候,往往会过高估计自己,将一切有利因素都误认为是自己的身价,仿佛一切所求都触手可及似的,喜难自胜;然而在不得意的时候,又对自己估计过低,把困难和阻碍当成是自己的无能,以至于把安分守己、与世无争当成是有自知之明,但实际上却又被自己的逃避妥协深埋,迷失了自己,不能自拔。

认识自己是一个瓶颈,也是一道坎。只有越过了这道坎,才能与真正的成功结缘。有许多的人之所以能够成功,就是因为他们在除了努力之外还正确认识到了自己。有一个著名的指挥家,他在刚出名时,认为自己很了不起,非常自负。一次,他去乐队排练时,发现自己忘了带指挥棒,正要派人去拿,秘书却告诉他“不要紧,向乐队其他人借一支就行了。”指挥家愣了一下,以为秘书糊涂了。明明只有自己才是指挥家,其他人怎么会有指挥棒呢?但他还是问了一句,出乎意料的,大提琴手、小提琴手、钢琴手居然同时拿着一根指挥棒递了过来,这时他才知道了,原来自己并不是什么必不可少的人物。于是,在以后的事业生涯中,他常用这件事来提醒自己,终于成了一代大师。

我们也是一样的,留一只眼看看吧,不要去学夸父盲目逐日;也不要去学精卫费力填海。要做一个真实的自己,不要妄自菲薄,也不要夜郎自大。就是小草,也会在包含生命的绿色之中展现出属于自己的清新;是石子,也会具有坚硬的实质。好好看看吧,看到自己的优点,正视自己的不足,正确地认识自己。扬长避短,找到正确的位置并对自己准确定位,在青春这道明媚的阳光下,驾起生命刚劲的风帆,向着前方无悔地驶去。

【篇三:碎片化生活】

镜子打破,散落一地,无法再次复原。如今,生活的“碎片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曾有新闻报道:将会投放近百本图书,以供人们随时借阅。另外,范围仅限在地铁内,目的是充实人们日常花费在交通上的大把时间。有人拍手叫好,我则不然。

这便是“生活碎片化愈演愈烈”的现实体现。将生活切割成一个个碎片,每一个碎片时间用来完成生活的方方面面,生活将变得不再连贯。

近十年来,互联网发展速度令人咂舌。从一开始只能在家中面对电脑“上网冲浪”,到如今,一个人若是没有一部能上4G的智能手机,便已经足够让人侧目。这更促进了生活的碎片化。

当然,我认为,其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时代性的人们心态的转变。现代人们越发浮躁,凡事强调“效率”。也正因此,手机上刷朋友圈、微博等能快速积累愉悦的社交方式为人所推崇。

其实,细想之下,我们便能发现“碎片化生活”的极大劣处。不仅其带来的愉悦是短暂且表面的,它甚至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更因为缺乏深刻思考,从而导致了无根文化的蔓延。每做一件事,都需要“静心”,即长时间的投入全身心的精力,目的单一地完成自己既定的目标。这样,沉浸于一件事情时,人们的思考也是持续且逐渐深入的。故,即使一段段平凑起来的时间总和一样,所做的事也很难有相等的功效。正如,在嘈杂的地铁车厢内,人们是很难细细品味一本好书中的优美文字、感悟作者写作意图与每一个文字背后的作者的心情,这岂不是浪费了一本好书!

再比如,体育重大赛事后常有精彩瞬间集锦,这确实让我们大饱眼福,得到了视觉上的享受。但它无法让我们感受到观赏完整赛事时的紧张、忐忑等饱满的情绪。这样的体验过于单一。碎片化的生活逐渐让人感到麻木,人们难以沉淀自我,来变成更好的自己。

人们逐渐意识到生活的“碎片化”,及其对认知、甚至心态的影响。这虽不能为人所改变,但我们能改变自己。尽量提前规划,分配好时间;同时调整好各个任务的顺序,以此来确保“碎片化时间”的最大利用。我相信,长时间这般坚持,我们定能发掘更全面的自我。

【篇四:那个日子到来了】

八月一日是我们的“返校日”,虽然已经过去了一天的时间了,但是返校的那一天却还让我”记忆犹新”。

让我倍感诧异的是:竟然还分课程!我听初二的学长们说只是光检查检查就完事了,怎么还分课?我带着这个疑问到了学校。

在临近八点时,历史老师果真到来了,我信誓旦旦地拿来出历史暑假作业,谁知老师却说:“我们不检查作业了,说一下历史的要点!”听到这句话后,我相信会有一些的“异类”同学会感到十分的侥幸!接着,老师说:“历史在初一阶段时你们可以让态度松懈下来,可是一到初二时,学习历史时必须得有一种劲头,因为中考时,历史初一阶段所包含知识的题,往往只有几分!”听到这里,我明白了,我们学所有副科也要提劲头,因为历史也同其它副科一样!

在班会中,谢老师也将随笔加以“改革”了,废除“不固定专栏制度”,增加了许多一定的专栏!在周二,必须写“谈诗论道”,在这专栏中,我们需要写诗,可以模仿;周四,我们得写”书香致远”,即读书感悟和好书推荐;周五,是“热点点评”,可以写你在何处看见的国之大事,或是发生在身边的事对它做评论;周六,可以写”开心或自省驿站,开心驿站就是好玩的事,自省就是反省自己一周做得不好的事;这解决了我们”题材穷”的劣处!

返校真的很棒!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