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家乡的味道】
我的家乡罗田,地处吴头楚尾的大别山腹地,秋冬季节,气候清寒,自古以来就有围坐火塘吃吊锅的习俗。说起家乡的味道,除了脆脆的板栗、甜甜的柿子、鲜嫩的野菜,最让我念念难忘的就是罗田吊锅了。
山乡土菜招远客,吊锅美名天下传。隆冬腊月,正值农闲,是乡亲们一年中最享受的时候,因为可以开始吃吊锅了。近几年“罗田吊锅”作为特色美食亮相于黄州的街头。城里的吊锅从土吊锅推陈出新,吊锅下面是由一个铁架子,铁架子中间的火盆里燃烧的是无烟,无污染的人造碳。架子上面的铁锅挂在升降自如的铁钩上,锅里煮的食物五花八门,蒸腾的美味香气扑鼻。
每每在黄州吃着家乡的吊锅,就想起老家三叔公家的土吊锅了。三叔公家的吊锅我觉得是最最正宗的“罗田吊锅”。三叔公家在楼房旁另砌了一间厨房,厨房靠墙的一角,用土砖做了一个火塘,火塘上方的桁条上安一根能升能降得滑钩,火锅就吊在滑钩上。土屋的另一角有很多大大小小的树蔸子,这些硬柴可是烧火锅专备的。每逢回老家,亲朋好友围坐在火塘的四周,一碗自制的老米酒下肚,一股暖流涌遍全身。接着,话匣子一打开,家长里短,乡间趣闻,无所不及。三叔公一边拉着家常一边往火塘里添树蔸子,火塘里的火越烧越旺,吊锅里肥嫩的野干笋、美味的熏腊肉、腊鱼,地道的肉糕,金黄的炸豆腐,滑嫩的鱼丸子,再添上一碗香浓的土鸡汤,一起被锅下的柴火烧的咕嘟咕嘟热气腾腾,香气四溢。
屋外大雪纷飞,寒气逼人。屋内炉火正旺,美酒飘香。我一边心满意足地享用着美味的火锅,一边自然而然地想起了“老米酒、蔸子火,除了神仙就是我”这句家乡人尽皆知的歌谣,用在此时是多么贴切!
家乡的春夏秋冬都有各种各样的野味美食,春天的地菜、香椿芽、春笋、荆芥茶叶;夏天的蕨苗、苦菜、马齿苋、枞树菇;秋天的板栗、甜柿等;冬天的吊锅、糍粑、各种干菜和野味等,它们具有家乡特别的味道,深深的印在了我的心里,走到哪里都不会忘记。
除了美食,我常常会想念家乡的青山绿水:神奇险秀笔架山、醉人秋色九资河、避暑胜地天堂寨,无不令人魂牵梦萦。千里大别山,美景在罗田。欢迎朋友们来罗田赏美景,品美食,点赞我们家乡的味道!
【篇二:读《蓼花鼎罐》有感】
2014年世界读书日收到儿童文学家邓湘子老师的大作《蓼花鼎罐》,让我倍感高兴。很少有人给我赠书,更少有大名鼎鼎的作家给我赠书,第一次得到出自本土本乡的大作家的签名赠书,真让我感动了多日。
当今社会物欲横流,确实少有人读书,打牌的多,K歌的多,喝酒的多,相比爱学习的犹太人,当下我辈成了世界上啊不喜欢读书的民族。没有全民的足球运动,哪有国足踢出亚洲的希望;没有全民的爱书读书,哪能培养出获诺贝尔奖的人才。邓湘子老师似乎在提醒我:教师不能不读书!
书的封面是一个四方火塘,一个三脚撑架,一个鼎罐,一个煨盛,加上熊熊燃烧的火苗,勾起我童年时代一个个幸福的印象:我在火塘边度过无数个寒夜,有多少次卧睡火塘边长板凳上不肯上床。听父辈讲过:1945年日本鬼子入侵绥宁,武阳老街被烧,唐家坊老街被烧,瓦屋官路老街被烧。父亲十多岁被抓去给鬼子兵当脚夫,被抓的33天里,挨打挨饿,一直走到邵阳的九公堂才逃回家,祖母在这些日子里茶饭不思,夜不能寐,落下疾病,以至到后来疯癫了。所以在我的记忆里见鬼子兵父老乡亲是躲而远之。当看到书中鼎罐师傅陈心和用乌铁笛勇斗三个全副武装的鬼子兵,用乌铁笛把鬼子兵一一捅死,让我涌出对英雄陈心和无比崇敬,苦难的绥宁人也有铁血汉子。
当然我最喜欢的还是书中再现的战争中绥宁人的人性美,人情美。
抗日战争中从邵阳逃难来的安生举目无亲,姑父姑妈热情地收留他,像对待侄儿端午一样疼爱他,没有两样。绥宁人是一个多么好客的民族啊!
从龙烟山死里逃生的端午和安生,沿着泡洞冲走陈家湾,一路上,遇人有饭吃,遇屋有住宿。鸟屎冲的黄贵生给他们熬麂子肉粥充饥,6天不见米饭的两个孩子吃到了热粥,山洞只有两个碗,先吃热粥的是端午和安生。塘弦湾的陶老爹接过接力棒,做蛋汤、熬南瓜粥,祖孙三人在陶老爹家相逢。一路上难忘檀山庙富爷爷的包谷粥,孙婆婆的芥菜粥、酸萝卜丝、猪血丸子,陶老财家的鸡肉香。一路走来祖孙三人不像是在躲战逃难,倒像是在走亲戚,过农家乐,秀丽的绥宁山水,养育了纯朴厚道的绥宁人民。
更让人感动的是陈心和师傅魂归故里,路途中,红岩村“关记铁铺”给设路祭,李熙桥铁匠铺备晚饭,鼎罐行的兄弟们安排丧事,修葺战火中毁坏的万福桥。虚构的小说中,再现的是绥宁县活生生的民风民俗。“蓼水滔滔,滋养众生;心和万福,国泰民安”,但愿长眠龙烟山的英雄永垂不朽,绥宁人民纯朴的民风万古流芳。
《蓼花鼎罐》是邓湘子老师献给家乡土地上英勇抗击日寇的先烈们的一份祭奠,也是献给武阳、献给泡洞,献给家乡绥宁的一份珍贵的礼物,我由衷的感谢邓湘子——绥宁人民的骄子。
【篇三:猫的祈祷】
哎,上帝呀!为什么我必须服从狗这个大笨蛋呢!
想当年,我多自由,无忧无虑,像风一样自由奔跑。可现在呢,自从被人买走,我就成天无事可干,那小球一点儿也不能引起我的好奇心,每当那球搁在我身旁,我就很忙,我恨死球上那两只老鼠了,不能吃还要天天干看着。
唉!我又失眠了。为什么呢?因为那狗欺人太甚,它不仅占了我的主人怀中的座位,还让我被主人踩在脚下当垫脚石。我看着温暖的火塘,忍不住想:何时才能去到它的身边?
我真心不明白,我多么漂亮威风啊,光滑的皮毛,像绿宝石一般的猫眼,就这样的长相,就足够狗们自惭形秽!还有我的皮毛,那还用说吗?它们那毛,想在我波斯猫面前卖弄皮毛,简直是不自量力,班门弄斧。
最令我生气的还是饮食,之前,我可真的比王公大臣还爽:生炸、红烧……我的小鱼食一天变一个样,几乎是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保证看得让人走不动路,看一眼让人口水直流三千尺。可是现在呢!那简陋的鱼食熟里夹生,让人大倒胃口。这还不算,那狗居然在我旁边喝着香喷喷的排骨汤!
以前,我和主人一起睡在床上,每天都能睡个囫囵觉,让自己轻松一下。现在囫囵觉就不用说了,连我的卧铺都被那狗给占了,更可恨的是它还在我的小床周围又撒尿又拉屎,分明是在标记它的领地。干完了这一切,它还不够,还强行把我赶下楼。现在的我,只能每天被门口的汽车大喇叭吵得头昏脑涨。
唉!上帝啊,您老人家最慈悲为怀了,快救救我吧!
【篇四:我的音乐老师】
“同学们,已经上课了,请带上自己的鞋套,到外面来站队。”耳边传来一阵动听的声音,像美妙乐曲的前奏。
她呀,是我们的音乐老师,名叫马菲菲,我们都亲切地叫她小马老师。她是一位长发及腰的美女老师,乌黑的头发闪着缎子般的光泽,她的眼睛大大的,水灵水灵的,像两颗玛瑙。粉红的嘴唇涂着闪亮的唇彩,好看极了。走近小马老师,你准能闻到一股淡淡的花香。
她说话的声音动听,唱起歌来,声音就更加迷人了。“侗家的晚上,最迷人的是火塘,弹起那琵琶……”起伏的歌声像溪水一样随着琴声流淌而出,流进我们的心里。小马老师正在一边弹着钢琴,一边给我们范唱,脸上露出了陶醉的神情。我听到这歌声,不禁腿都软了,觉得整个人都融进了歌声里,忍不住跟着音乐一起摇动着身体,似乎来到了侗家的火塘边,听着琵琶,唱着歌谣,围着篝火舞蹈。我们在小马老师的带领下,很快地学会表演这首歌。
因为小马老师特别温柔,所以我以为可以在她的课堂上开开小差。但是我想错了。一天,我侥幸地带着几块磁铁进了音乐教室。上课的时候,我将磁铁分开吸在音乐书的上面和下面,自在地玩着。一节课安然无恙地过去了,我收起磁铁,站在离开的队伍中,思忖着下次音乐课带什么来玩呢?
正当我得意之时,小马老师叫住了我:“刘梓阳,你留下来!”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紧紧地看着我的手。我赶紧将磁铁交了出来,完了,小马老师以后一定不会喜欢我了,我后悔极了。可谁知,小马老师竟亲切地说:“音乐是人类的第二语言,你只有投入进去了,才能学到更多。你以后不要在上课的时候玩了,好吗?”我看到小马老师的目光里满是真诚和期待。“好!”我低下了头。小马老师走近了我,我闻到了她身上淡淡的花香,觉得小马老师是天底下最好的老师。以后,我无论上什么课都不会开小差的。我在心里默默地嘱咐着自己。
小马老师,您满意我给画的像吗?我多么希望温柔、善良的您可以一直教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