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共享】
时光飞逝,无数幢低矮的楼房逐渐化成一座座高耸入云的大厦;一张张厚实的纸币变成了手机上跳动的字;一封封书信成了微信上的千言万语。如今的人们共享着时代带来的便利,有还有多少人愿意继续共享那些传统文化的魅力。
红墙黄瓦,这是北京,是故宫。
酷暑时分,火热的阳光直直地照在故宫那饱经风雨而凹凸不平的石块路上。抬头仰视那梁脊上精美的图案,翘角上那排列整齐的九种神兽,黄瓦上工匠们细致的雕刻。耳边却传来游客们“咔擦咔擦”的声音。还有许多游客兴奋地发朋友圈。故宫的美,就这样定格在了手机上。
故宫的游客们共享的是手机中的那份美好。
窄道小径,这是上海,是弄堂。
正直爽秋,金黄色的梧桐树叶早早的为大地换上了一件新衣,在这窄窄的小弄堂里,四周的墙壁紧紧地包住了我,头顶的蓝天也被电丝锁住了。而就在正前方,是两个3、4岁的孩子兴奋地在那滚铁圈,嘴中更是唱着“卖糖粥,卖糖粥。”弄堂的美,就这样被定格在了回忆中。
弄堂的居住者共享的是回忆深处的一份美好。
金黄剔透,这是糖人,这是文化。
严冬已至,凄厉的北风呼啸而来就在七宝古镇某个不知名的拐角处,有一个老爷爷卖力地吹着糖人,糖块就在老爷爷手中慢慢变大,不知不觉一个活灵活现的小猪形象突然出现,会有人来买老爷爷的糖人吗?不知道,但他一定会永远坚守下去的吧。糖人的美,也就这样被定格在了心中。
糖人手艺者共享的是心中那份对非遗的坚守。
如今,科技在飞速的发展,信息共享时代早已到来。越来越多的人会在手机上共享信息,人们往往只注重外表美,对于传统文化的关注也在慢慢变少。而那些传统手工艺却只能静静地享受着文化带来的美好,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和他们一起共享这传统文化,让文化永远传承下去。
【篇二:路与行】
天空是鸟儿的路,只有行走在天空之“路”上,鸟才会自由;森林是雄狮的路,只有行走在“森林之路”上,雄狮才会强大。路只有行走,才不会荒芜;路只有行走,才会愈宽;路只有行走,才会愈平坦。
两千多年前的孔子,没有如今盛名加身的荣光,在那个诸子百家的时期,他却提出“仁者爱人”,那个年代,不需要仁者,但他为了自己的理想,游说各国。他的路,因他的行走,而变得光明,他的路,因他的行走,让“路”有了抵抗世人的轻蔑和否认的力量。
心灵的呼唤,让他放弃官场,行走在田园小路上。“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对陶渊明人生态度的总结,也是陶渊明行走风范的高度概括,他放弃纷繁红尘中的诱惑和热闹,行走在宁静平和中,他的路是悠闲的,在他的行走中,有灵魂的清越之声在激荡,这是命运赐予行走者的享受。
梦想的呼唤,让他可以直面数千次的失败,行走在发明的路上,发明大王——爱迪生,一生发明过数以千计的产品,他可以为了寻找适合做电丝的材料而反复实验数百次,他的行走,充满韧性,充满着战败与再战的神话,他是最抗击打的行走者,他征服了“路”,也征服了我们。
天再高又如何,踮起脚尖就能靠近阳光,路再远又如何,鼓起勇气行走就能向前接近宝藏。
17岁时,她就以全额奖学金进入新加坡国立大学,24岁,她已走过亚洲,欧洲、北美洲和非洲的37个国家,她是孙一帆,一个勇敢有计划的行走者,她有很多“白日梦”,却并没有让这些梦一想而过,她制定了计划,一个一个地实现,当然,在完成梦想的过程中,她也遇到过各种各样的危险和意外,但这并没有阻挡她的脚步,她说不能因为20%的不完美而放弃80%的精彩。是啊,行走在路上,怎么可能没有危险,怎么可能没有阻碍呢?但正是这些,让我们更能体味征服后的喜悦与精彩。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条条大路通罗马,但前提是你是否在行走。
路只有行走,才不会荒草疯长;路只有行走,路才能体现其价值;路只有行,路走才会越来越平坦。
你要知道,旁观者的名字,是永远也爬不上记分板的。与其拥有美好的梦,不如行动起来去做一件小小的事;与其在一旁勾勒鸟语花香的路,不如踏上一条羊肠小道。既然已选择了远方,就让我们坚定地行走在我们的人生路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