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尽相关作文

【篇一:一路有你,一路花开】

书,不过是遗失在前尘往事的一个梦;阅读,不过是在追忆那时的天真无邪,我的生命因为文字,而无端的美丽起来。

捧着书,轻噢唐宋元明清时风,感受古道西风之凄凉。体味,渭城潮雨的不舍,一书一世界“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在那不经意的俯仰看到了人生的豁达。古往今来,又让多少人钦慕“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道尽千载离人之情,又道出多少人的离愁。“人生芒只如初见,何是秋风悲画扇。”道尽人生多少悲凉,道尽人生多少无奈。有人道:“心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群不知”追忆“岂不我思,子不我即。”花开花落本无意,只是太过匆匆。有人书:“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长”;遗恨“山盟虽在,锦为难托”,用一生金戈铁马,回忆梦里红袖添香,谁又解那“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究竟乱了谁的眼,谁又慕芳华魏晋文骨:“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书,是凡尘最美的莲花,不染纤尘;书,是冬日里的一抹暖阳,温暖人心;书,是黑暗中的一盏烛火,照亮路途。

与书结缘,于小时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与它相识、相知,就这样,一缕书香在我的生命里飘散开来。记得那时,夕阳的余晖还未曾退去,独自翻开姐姐那已泛黄的书。那首诗我至今都未曾忘却“响晚意不知,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幼年的我被一本又一本的书,一句又一句的诗充实的满满的。从书中了解到李白的浪漫,苏轼、辛弃疾的豪放,李清照的婉约,杜甫的沉郁。古今中外,书将多少名人豪杰那份描绘得淋漓尽致地内心独白,展现在我们面前。

与书相识时,不过是一次偶然,后知后觉,早已与书相知相伴,将所有的愉快,所有的孤单,所有悲伤都静静流淌进文字里。在那一字一句里抚慰着所有的悲欢离合,再也不受打扰,也没有牵伴,然而是否,我将书注入生命中。

因为有书相伴,我的生活多姿多彩,我的生活处处开满娇艳的花。因为有书相伴,无论今后还有多少坎坷,还有多少挫折,我都会勇敢地、好好的走下去……谢谢你,伴我多年。

一路有你,一路花开。

【篇二:破镜,重圆】

破碎,或者说碎片化,似乎是我们这个时代独有的定语。微博、简讯、表情包以及手机不时的振动将我们的生活切成碎片,我们在碎片中不停地被充满又感到无比空虚,在科技的进步中收获又不断失去。我们迷失在破碎中,却忘记了破镜还需重圆。

什么是碎片化的生活?一言以蔽之,即为当今大都市中人们的生活。时不时登高远眺、泛舟绮梁的古人,自然无法理解如“233”、“101”之类的只言片语背后的含义,无法赞同以段子、鸡汤取代诗文的做法,更无法懂得每隔3、4分钟便划几下手机的意义。这样的生活,带着极强的时代感,在历史上确实还是头一遭。

正如其特征为时代,也是时代催就了它。21世纪初,互联网的来临如滔天巨浪,开始冲刷我们固有的生活。最开始,我们不再“望故乡渺邈”,只因家人短讯即刻便到;而后,我们不再阅读,只因“3分钟带你读完XXX”的方便;最后,我们放弃了“行万里路”,只因在家中也可在虚拟的“东西市”买卖“骏马”与“鞍鞯”,看到山河表里,阅尽人间沧桑。这样的怠情与不再读书后引发的理解困难,是碎片化潮流中人们在心态与观念上最大的退化。而二者综合后,当代的人们也更懒于表达,借助惯有的短语与表情包,仿佛能道尽心中百味,却在真正的理解无能中,拉远了各自的距离,将人也隔成“碎片”。

既然碎片化生活导致了如此严重的后果,我们能否逃避它?答案却是:“破”是必须经历的过程,快节奏、信息爆炸,这些早已成为我们生活的主旋律。由于信息快速处理的需要,碎片化阅读和快速甄别成为现代人提高生活效率的利器;而在社交中,最简洁的表述也成为帮助人们“逃脱”信息“渐欲迷人眼”这一乱局的帮手;对于时间的分块规划以及对细碎时间的利用,也符合了这个社会对于“唯快不破”的追求。

但我们终究无法欣赏一朵被解剖后的花,“重圆”恰恰是对已破之镜的最好利用。于个人,我们无法在标签中真正认识他人;于社会,我们无法靠单纯的科技或经济发展即在国际上站稳脚跟;于文化,唯有综合各部分,方可看到其中精髓。完整与全面是审美的必要条件,这用“碎片”的技巧,又从碎片中抽身,有才之士才可物尽其用,优秀的文化才能被人赞美。

破镜须重圆。一味返古是不可求的精神洁癖,盲目逐流则是不负责者的愚昧表现。既能与洪水猛兽共舞,又可纵观江海之去势,才是这个时代可遇可求之品格。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