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秸相关作文

【篇一:第一次生火】

我是一个爱劳动的小姑娘,生活在青岛的一个小农村,那黄土地就是我美丽的家乡。农村生活恬静,没有什么可以娱乐的项目,但我却能到在这份悠闲的日子中找到生活的乐趣,你知道是什么吗?告诉你吧,那就是帮妈妈生火,做一顿可口的饭菜。

亲爱的朋友们,你们知道生火是什么意思吗?相信在城里的你一定没有见过,就让我告诉你吧!在我们的农村主要靠大锅做饭,烧炕取暖,田野里的麦秸、玉米秸和树枝都是生火的材料,我可是在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就会生火做饭了哦。记得很小的时候,我总是对锅洞里那一团火苗充满了好奇,终于有一天,我恳求妈妈叫我生火,妈妈却笑着对我说:“生火很危险的,你现在还小,等你长大了再学习好不好?”“不嘛,妈妈我想学,这样就可以帮你生火做饭,我一定会小心的!”妈妈经不住我的死缠烂打,终于同意了。

我高兴地从门外抱来一捆木柴,按照妈妈的吩咐,放进了锅洞里。妈妈开始叫我打打火机,只记得我听从妈妈的指挥大拇指往下一摁,“呼”的一声,一股黄黄的火苗冒了出来,可是好像要烧到我的样子,我害怕极了,“啪”的一声,扔到了地上。妈妈看到我的窘态,笑了起来,轻轻的拉过我的手说“珍珍,别怕,这点火苗的温度不高,不会烧到你的,勇敢点!”听了妈妈的话,我顿时又有了信心,拿起打火机,大拇指勇敢地摁了下去,顺势把火苗移到了木柴底下,“哗”的一声,木柴烧起来了,火苗旺旺的。妈妈看到我成功地生起了火,露出了灿烂的微笑,欣慰地摸了摸我的头。我继续往锅洞里填木柴,虽然火烤的我热乎乎的,我依然留在灶台旁,坚守着我神圣的事业。等烧热了锅,妈妈开始倒油,准备炸油饼。

我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喜滋滋地不断地往锅洞里添柴,这时,妈妈却大声喊道:“珍珍,不能再填木柴了,火势很大,再填锅可就要被你烧糊了。”我一看锅里,确实有一些馅饼糊了,我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只好静悄悄地守在锅的旁边,看着妈妈忙碌的身影,心里有点酸酸的。我一直以为烧火做饭很简单,没想到会有这么多讲究,做一顿饭要这么辛苦,自己还那么挑食,要这要那,太不应该了,火红的火苗映红了我的脸。

这件事过去了很久很久,但依然留在我的脑海里,那顿饭吃的很香!

【篇二:秋天的田野】

金秋十月的小长假里,天高云淡,风清气爽,我们一家人驾车去吕梁山风景区田野里领略浓浓的秋色。漫步在秋天的田野里,到处弥漫着一派丰收的景象,散发着诱人的气息和成熟的金黄色。

秋天的田野是金黄的。瞧,田野里一波波成熟的稻浪,此起彼伏。金黄的稻穗,沉甸甸的,微风拂过,发出沙沙的响声,响声在开心地说着悄悄话儿。那些脱了叶子的黄豆杆上,结满了黄豆荚,一簇簇的拥在一起,绿里透黄,个个都鼓起胖胖的黄肚皮,正在等着农民伯伯把它们抱回家呢!一颗颗粗壮的玉米秸上,缀着好几个金灿灿的玉米棒,有的已经咧开了嘴,露出一排排金黄的牙齿,非常招人喜爱!

走进秋天的田野,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田野的不远处,是满目青翠的吕梁山,那苍翠欲滴的林峰凝成一堵黛绿的长墙,衬托着金色的田野分外妖娆。好美啊!

【篇三:童年趣事】

孩子的心灵是纯洁的;孩子的梦是甜的;孩子现在的一举一动,过了明天,将会变成童年趣事。

记得有一个夏天的日子,烈日炎炎,炽热的太阳烘烤着大地。我们这些小孩子可不怕热,一会儿从玉米地里蹿出来,一会儿又蹿回去。一眨眼,已经又飞也似的到了树林子里,好不快活。那天,我们一群小孩儿没事儿干,有个小伙伴出了个馊主意:要不咱们去偷玉米吧,偷完玉米回来烤着吃……小伙伴都点头表示同意。我说,如果让人家抓到咱们怎么办?另一个小伙伴说:“要不我们打扮打扮!”回到家,我们把一些已经穿小的衣服套在脑袋上,接着又每人戴上一顶帽子,每人骑辆自行车,啊,好快活,美滋滋的……

来到玉米地,看到那些惹人爱的大玉米,我们都不禁流出口水,仿佛已经吃到了玉米。先下手为强,三下五除二,我们齐心协力,哈,车筐瞬间就满满的了。

回到家里的院子,我们先把“装扮”卸掉,这时候才觉得有些燥热。赶紧到门口张望几眼,插上门。

架上几块砖,把玉米插在筷子上,还挺沉呢。从奶奶家抱来一捆玉米秸,点着了火。忽然听到有人“咚咚咚”的敲大门,好紧张。小心翼翼的从门缝里往外看,啊,妈妈回家来了。妈妈见到我们狼狈的样子,气笑了。

几天以后,玉米地主人得知是我们这帮“小贼”作案,见我们就追,我们也不示弱,我们一边给他闹啥样儿,一边跑,都气得人家快哭了吧。可有谁知道我们有多么快乐!

童年是美的,童年是快乐的。我愿无忧无虑的闹傻样儿,我愿去捉蚂蚱,我愿去逮知了…。

我也愿经历风风雨雨,长大成人,长大成才。

【篇四:捉蛐蛐】

童年是诗,童年是歌,童年是天边的梦,童年是云间的彩虹。

童年是女孩淡淡的忧伤,童年是男孩坏坏的恶搞。

到了收玉米的季节,妈妈和爸爸带着我和弟弟去帮他们收玉米。那个时候我和弟弟很小也很贪玩。妈妈让我和弟弟把玉米放到前面的大袋子里面,我们抱着玉米的时候,小手一直在颤抖。

突然我看到了一只蛐蛐站在玉米上,我和弟弟很好奇,把手中的玉米丢到一边,便轻手轻脚去捉蛐蛐了。结果一不小心被旁边的玉米给绊倒了,我们一下子趴到了地上,弟弟忙爬起来说:“蛐蛐呢?蛐蛐呢?”我们起身一看,原来蛐蛐被弟弟给压死了。

一会儿我又看见一只蛐蛐在玉米秸里蹦来蹦去,我们屏住了呼吸,吓得不敢喘气,我用双手捂住了它,为了不让它跑,我用小手抓着它的两个大腿,吩咐弟弟找了一个小绳,绑住它的腿,把它拴在未收割的玉米秆上。过了一会再回来看,蛐蛐呢?原来蛐蛐逃走了,绳上只剩下一个大腿。

我们很失望,妈妈却笑着说:“如果蛐蛐不逃走,还不被你们捉弄死。”

这件事至今想起来还挺搞笑的,它是我童年中一段最美好的回忆。

【篇五:掰玉米】

去年秋天,我给爸爸妈妈打工掰玉米,彻底体会到了“劳动最有滋味”这几个字的含义。

我的家住在农村,农村大多数人家都会种玉米,每到金秋时节,爸爸妈妈总是忙得不可开交,累得筋疲力尽,我决定要给爸爸妈妈“打工”,以减轻一下他们的劳动负担。

我一进玉米地,里面好闷好热呀!半绿半黄的玉米叶子的锯齿边缘剌地人胳膊、手、脸生疼,蜘蛛和蜘蛛网不小心就粘在身上。还不时有很多小飞虫撞到我头上、脸上、身上来“作客”。真讨厌呀!这时,爸爸走了过来,一见我,便拿我逗乐了:“呦!小乔来了呀!这可真是‘稀客’呀!”。我朝爸爸做了个鬼脸,说出了我在心里“酿”了一星期的“蜜”:“爸爸,你们不是忙不过来吗?我要来给你们‘打工’,工钱一天两元,不满一天也两元,怎么样?”爸爸听了,乐呵呵的对我说:“好啊!也让你锻炼锻炼,吃吃苦,体会体会这两元钱好挣不好挣。”我一听爸爸答应了,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接着,我便开始了我的打工生活。一些看似简单的活,真正干起来并不容易。就拿掰玉米来说吧!那些小个的玉米,喀嚓一下就掰下来了,可是那些大个的玉米就像粘在玉米秸上一样,怎么掰也掰不下来,手拧着玉米不停地转圈,简直是气急败坏。我想:“这可真是一穗‘倔脾气’的玉米呀!唉……还是不理你了。”接着我又去寻找下一个玉米了。所以每看到大个的玉米,我都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落下了许多玉米,害得妈妈说了我好几次。

初秋的骄阳炙烤着大地,晒得我的脸上、胳膊上火辣辣的疼,加上妈妈的唠叨,我心里越来越烦,真想不干了。但我转念一想:不可以的呀,这可是我主动要求干的,干这么一点就不干了,多丢脸呀!我只好耐着性子干下去。

一天下来,我的手指打颤,手指肚上也磨了好几个水泡,连拿筷子都有点力不从心了,碗也端不住了,但我毕竟坚持了下来。爸爸为了鼓励我,破例给了我十元钱,我只觉得沉甸甸的,真舍不得花。

第二天,我掌握了一点窍门,碰到大个的玉米,不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见到它们,一要狠,二要急,要使出全身力气一下去就掰下来了,同时学会了防止被划破手,因为玉米席篾有时非常的锋利。妈妈见我长进不少,一直夸我,我心里美滋滋的。

这几天,我挣了好多钱,假期结束后,我将钱全部退给了爸爸妈妈。这次“打工”得到的收获是金钱无法衡量的。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