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一个香香甜甜的梦】
夜深了,还在写作业的我混混沌沌地点入红色电脑,正准备搜索资料,“嗖!”我一下子进入了美丽的“梦中城”。
一位年轻的女孩为我带路,一阵阵扑鼻的清香从一个花繁叶茂的花园飘来,将我们带到了“桃花园”,一股风拂面而来,朵朵花瓣星星点点地飘落,像一只只粉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一片花瓣可以揉成团挤出一滴香水,这滴水可以使一个人五年不洗澡!”向导笑眯眯地说,我大吃一惊,立刻抓住了一朵在空中飘落的花,放入了口袋里。
我们来到了“蝴蝶园”,一只只五彩斑斓的蝴蝶在我们头顶飞舞,像一位位舞蹈家,每个人的头顶都有一只在转着圈,突然消失了,变成了三个愿望礼盒,让大家实现愿望后变成一只小蝴蝶,在花丛之中穿梭。
接着来到了碧绿的“柳园”。“一根干净的柳条可以变成一根碧绿的长绳,那根绳子不管用多长时间都不断哦!”我摸了一下柳条,这棵柳树仿佛是一位美丽的姑娘,在清澈的河水里洗着她那又长又密的绿头发……
“啊!”我一下子惊醒了,妈妈正怒气冲冲地瞪着我,一根长长的竹鞭打在背上,“啪!”桃花花瓣是一张张小小的纸片,一只只蝴蝶是一个个端正的字,而那长长的柳枝就是那妈妈的软竹鞭!
【篇二:一座城市的记忆】
九月十四日这天,一场可怕的“莫兰蒂”风伴着肆无忌惮的雨悄悄地来到了。
“莫兰蒂”台风像神话里的魔鬼作法时那样,天空里顷刻出现了烧焦的破棉絮似的云块,变得天昏地暗、混混沌沌,灰蒙蒙的一片。台风在桅杆、支索上、天线上打着呼哨。暴风雨像瀑布似的,风流直下地倾泻下来。风把雨和水搅拌在一起,像密集的子弹噼噼啪啪射来,打在人的身上像针扎一样,痛到了极点,这台风真是来势凶猛呀!
风,放肆地咆哮着,雨狂虐着侵袭着大地。风雨加交,犹如鬼哭狼嚎一般,让人感到心惊胆战。风,呼呼地刮着,雨连继不断下着。这场景,使多少人失魂落魄,可是更可怕的,还在后面呢!第二天起来,整个厦门立马就变了个样,成百的树木被刮倒了,就连最粗壮的苍天大树也不例外,有人整个房子的阳台玻璃都被吹走了,台灯和玻璃都碎掉了;洪水泛滥着,露出了它那狰狞的面目;走在路上,公交车站的招牌玻璃全部都碎了,广告纸也被吹走了。沙发被台风吹到了树枝上,一辆辆小汽车被风吹翻了,或者被刮破了,压扁了的都有,如果在“莫兰蒂”登陆时走在街上,那么一棵树也会要了你的命,厦门——这个美丽的鹭岛城市,瞬间就变成了一个道路堵塞的城市。
人间处处有真情,人间处处有真爱。听到这个消息,解放军叔叔和志愿者们立刻火速赶往厦门,为我们做好防护救灾的工作。解放军叔叔冒着树林随时倒下来的危险,边搬走倒下的树木,将碎玻璃一块一块细心地捡起,他们连续几个日夜不眠不休地防灾防护中。几天下来,无论是狂风暴雨,还是炎炎烈日,他们依然任劳任怨,为厦门的美丽做出一份贡献。还有路边的交警们,他们默默地维持着。许多的爱心妈妈和那些无私奉献的学生及社区里自发献爱心的叔叔阿姨们,也默默地奉献着。“雷锋叔叔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这些献爱心的叔叔阿姨们的精神不也值得我们学习吗?
一座城市的台风记忆,让大家铭记在心,刻骨难忘,我永远不会忘记这次“难忘”的中秋节!
【篇三:醒】
灰蒙蒙的颜色笼罩着整个天空,我低着头站在桌前,心里也犹如天空一般混混沌沌,我醒不来,不明白。
妈妈眼睛瞪得比铜铃还大,怒气冲冲地指着我试卷上的一个半钩:“这道题怎么又错了上次不是给你讲了一遍了吗?”妈妈全身都在颤抖着,愤怒地仿佛要生吞了我。我低着头看试卷,这次试卷我考的很好,满以为妈妈会夸我两句,但是面对的却又是妈妈生气的神情。我摇了摇头,醒不来,不理解,心里混混沌沌,妈妈怎么总是对我不满呢?
妈妈怎么总是对我不满呢?第二天早上,妈妈余怒未消地拖着我去上课:“那么简单的题都错,得好好学!”我认真地听着妈妈的话,一不留神,“砰”地砸在了地上,妈妈拉起我后只是简单地看了看伤势,就继续拉着我走。我醒不来,不懂,心里和腿伤一般痛。揉了揉红肿的膝盖,不解地望着妈妈,妈妈不关心我吗?
妈妈真的不关心我吗?晚上到家,我开始奋笔疾书,而妈妈则安静地走在旁边,时不时过来帮我讲解不懂的题。时钟嘀嗒嘀嗒地走了好几圈,天空也变得黑漆漆一片。妈妈看了看表,然后蹑手蹑脚地回了屋。过了一会儿,妈妈小心翼翼地用一只手拖着另一只手扶着一杯热腾腾的牛奶进来了,轻轻放在桌上,生怕吵着我,然后又给牛奶盖上盖子。待我抬起头妈妈才小声地用轻柔的声音说:“孩子,不早了,写完作业早些睡吧,先喝些牛奶。”妈妈又紧紧地按了按牛奶盖子,“喝的时候再打开盖,别凉了。”说着,妈妈把牛奶杯子递给了我。
接过牛奶,打开牛奶盖子,牛奶仍旧是暖的。它在这个寒冷的晚上,给你我温暖。一股浓浓的醇香钻入了我的鼻子。我喝了一大口牛奶,感觉全身都充满了温暖与力量。抬头看妈妈,妈妈也满脸满足地望着我,仿佛在说:好喝吧!牛奶的醇香钻进了我的心底,望着妈妈脸上的笑容,心中变得豁然开朗,我猛然醒来。
原来妈妈是关心我的,一直关心我的。考试后的严厉是为了我更好地学习,不骄傲;跌倒后简单的察看,实则妈妈一看就明白了伤势不重,在锻炼我的坚强;而这杯看似普通的牛奶中,母亲小心翼翼地端来生怕洒了凉了,又担心吵着我,原来那最醇香的味道叫做母爱与关心。其实,妈妈一直在默默地关心我、爱我给我鼓励,帮助。就像现在,妈妈笑着看着我等我把作业做完。我猛然惊醒,发现了深藏在母亲心底的爱。
那黑色的天空仿佛一下子就亮了,照亮了整个房间,房间里相视微笑的我和妈妈,以及我的整个心灵,原来,它叫做母爱,我猛然惊醒。
【篇四:我在运动中得到快乐】
快乐的因子总是在空中洋溢着。我们可以在写作中得到快乐;我们可以在阅读中得到快乐;我们还可以在游戏中得到快乐。而我,总是在运动中得到快乐。
犹记还是小学的时候,下课了总是喜欢趴在栏杆上,看着老师或三五成群的高年级学长学姐在篮球场上挥洒汗水。他们的每一个转身,跳跃,三步上篮总是显得那么潇洒,帅气。他们脸上的表情总是变幻无穷,有中篮的喜悦;抢球的得意;失球的叹气……于是,我便一发不可收拾的热衷于篮球运动。
初中的体育,总是有不同的新尝试。活跃的女生,也挑战起了篮球。我还有些忐忑:啊……自己可能做不太好,会不会让别人失望呢?不会的、不会的,好歹我也参加过篮球队的呢。
不由我多想我们这边已经开始了,同学A想我喊道:“嗨,接着!”话音刚落,篮球就向我飞来。我一跃而起,接过球,弯腰运球从对方队的两人的空隙中一溜烟钻了过去,我不假思索跑近篮球架,右手抬起成90°,手肘用力,把球想着球篮跑了过去。“咣”篮球碰撞篮板发出沉闷的声响,在我队听来,仿佛是一篇悦耳动听的乐章,但是“敌队”顿时像霜打了的茄瓜似的,仿佛一下子矮了许多,与我们的欢呼雀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的心像喝了蜜般甜滋滋,天,蓝得更澄澈了;树,披着绿衣,随风而动裟裟作响,好似也在为我喝彩鼓掌。我心里一下子被装得满满的,看什么,都觉得比平常还要靓丽。队友个个向我竖起了大拇指,喜悦之情不扬而溢。
我也喜欢跑步。那天的800米长跑测试里,一圈过后,就已经筋疲力尽。感觉脑袋混混沌沌的,似乎还有许多小星星绕来绕去。听不到周围的任何声音,只听见心脏在一个密室中“咚咚”地沉闷跳动。尽管忍不住想放弃,但却执着的坚持。身体好像快要散架了般,嗓子像要被撕裂般生涩,但当冲过重点的那一刻,还是忍不住扬起了嘴角。
运动,让我收获了成功;运动,让我懂得了坚持;运动,让我学会了合作。因为通过了不懈的努力,才会得到成功的快乐。
我要去运动,彷如一只鸟儿要学飞。
我要去运动,彷如一只蜜蜂要采蜜。
我要去运动,彷如一座钟要去运作。
【篇五:告别】
再见,我的母校;再见,我的伙伴……
当脑海中再次回响起那个铃声,思绪便向平静湖面上荡起的涟漪,我便又想起了那一天。
那天,我们像往常一样来到学校,脚步声还在校园里飘荡,微风携着一壶老酒,把树灌醉,蝉鸣伴着微风,轻飘飘的,萦绕在我的耳旁。
一切,是如初的平静。
走进教室,有的同学已经在教室的窗口张望,张望着老师来;张望着毕业,张望着暑假……
同学们都到了,面貌如初,不过,多了一丝愉悦,又多了一丝留恋。
老师手中握着一把卷纸,带着轻快的脚步声款款而来。白的有些昏黄的纸上,红和黑在上面随意的舞动着。老师开始念分了,她念着,风吹着,透过窗的缝隙,吹在大家的脸上。
七月的风,带着暑假来临的气息和告别的气息。
老师念完了,大家或欣喜或忧伤,可无法改变的是,分数无论高低,它也不过是告别的预备键。
之后,是最后的大扫除,最后的相见,最后的告别,最后的快乐……
这个学校发生的一切,对我而言,都是最后一次了。
大门开了,我混混沌沌而又满怀不舍地走了。
离开吧,至少还有一丝留恋;告别吧,至少,记忆的美好还已存在心底……
【篇六:朦胧的魅力】
没有往日玻璃墙的刺眼,缺失霓虹灯的绚烂,只是一片朦胧飘渺,却有着无尽的魅力。
在北国的冬日,太阳也偷懒。每天我已奔波在路上,它才掀开一点被角。就在这虚幻中,太原的清晨,现出了无与伦比的魅力。
眺望远处,却疑心是眼镜带雾,一切景物都被那迷离的“云”所隐藏,天上宫阙也是这番感觉吧。曾经在书中读过“…罩在乳白色的纱中…”却毫无体会,见此景,着实有这份感受。如纱巾,穿过高楼大厦,又飘过大街小巷,萦绕,盘旋,遮掩起远处的一切,在光与影的变幻中,流落出一丝乳白。前方许多光柱,近前才发现是汽车。行人好像漂浮在空中,渐渐消失。刚想尽兴欣赏太原这难得的景致,朦胧的魅力却已经改变。
太阳已然出现,但不像早晨富有穿透力。金色的利刃奋力切开厚厚的云雾,但又输给了一层薄纱。乳白色中混入一摸金黄,不耀眼,只是韵味悠长。
当我踏进校园,那朦胧又换了一副妆容。天的蓝已经初步展现,薄纱也化作白烟,若有若无。一切都笼罩在迷蒙中,既清晰,却又说不出的朦胧。仿佛是清晨的缘由,一切都还懵懂,寂静。没有活力,但不失生机,混混沌沌间天愈来愈蓝,白烟也悠然直入天际,最后无影无踪。
霓虹灯的闪烁固然好看,怎奈这自然的、朦胧的魅力要更胜一筹。这魅力,没有高山飞瀑的雄壮,也没有无际大海的宽广;没有大漠孤烟直的凄凉,更没有那烟雨迷离下江南的柔美,可就是这种魅力,属于独一无二的太原城。
飘渺混沌,塑造出云海翻腾,让我享受朦胧的魅力。
【篇七:会玩才好】
玩是人的天性。但在如今课业愈加繁重之时,要想玩中有妙,绝不是一件易事。
闲暇的时候,我习惯于和母亲一起包饺子来寻找乐趣。切好的饺子馅里混着嫩黄色的鸡蛋沫、筋道滑腻的小肉粒、间或夹杂着些星星点点的绿色——韭菜屑。
饺子馅儿安安稳稳地躺在白瓷碗里,一刻不停地散发着令人垂涎的菜香味儿,再和一边的案板上摞着的白乎乎的饺子皮儿相应和着,引得我忍不住吸足了气,使劲儿一嗅,那诱人的香气就都进了自己的肚子,不叫别人占了便宜。
吞吞口水,我从案板上拿起一片饺子皮,薄薄的、滑滑的,好像是只活蹦乱跳的小泥鳅,稍不留心就会从手里溜出去。
再从面粉罐里捻上一撮白面粉,抖抖手指,白花花的粉末就窸窸窣窣地落了下去,均匀地撒在饺子皮上,好像打了层霜似的。如此,包好的饺子才不会黏在案板上,否则即使是离了案板,也一定是被扯得“惨不忍睹”了。
接着,就该包饺子、煮进锅了。拿起小勺,小心地挖几勺饺馅儿放在饺皮上,再一手托起白嫩嫩的饺皮儿,略曲起手指,从左到右,一点一点地将皮的边沿黏在一起,黏的时候要注意好间距和深浅,深浅一致,间距齐整,粘好后的花边儿才漂亮,勾人食欲。捏好之后,就将溜圆的胖饺子投进锅,“滋滋啦啦”的声音顿起,仿佛是饺子们七嘴八舌的议论声。热腾腾的雾气顷刻间充斥了整间屋子,熏得我忍不住低声咳嗽。
锅里的饺子孜孜不倦地在面汤里打着圈儿,似乎是在热气蒸腾的“面海”里迷了路,兀自地横冲直撞着。
我拿着汤勺,轻轻搅动着锅里混混沌沌的面汤,氤氤氲氲,香闻数里。会玩,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