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蕊相关作文

【篇一:秋去春来,海棠花开】

云在飘,飘向未知的远方,用自己的身躯,点缀湛蓝的天空;风在吼,吼着它的心酸苦雨,用自己的旋律为大地伴奏;花在开,开出一片缤纷的天空,用自己的色彩为人间添一抹亮色。

打开窗,依偎在窗边,自然的清新秀丽,丝毫打动不了我。内心的焦躁无法弥散,因为那将至的考试。手中的茶索然无味,不知它是否懂我。

在这个时节,鱼米之乡的地方,总是多雨的。花开花落,叶难伸,鸟儿在鸣叫,忧它道不尽的愁,唱它说不尽的烦恼啊。这儿,是否有懂我的人来安慰我,是否有属于我的天地,不用为考试烦躁、焦急。江南那么美,素净的女子,油纸伞的调儿,是否令我安心呢?

信步走下楼,在一片花海中漫游。多想撑一叶扁舟,向青草更青处漫朔,忘却那满腔的烦恼,消去那世俗的尘埃。可我躲不了,也逃避不开。那无趣的指尖划过幽香的花丛,找不到心灵的慰藉。

忽的,一丛高大的树,挺立在我眼前,移不开眼也挪不开步我终于发现了你,你就在我面前。我想是人间的天使送你来的吧。你那洁白的花蕾,白的透明,白的耀眼。你宛如素净的江南女子,不,你本来就是。金黄的花蕊,在层层叠叠的花蕾里绽放,吸引着传播的精灵。你在绚烂的花丛中,是那么无瑕,淡雅从容。

你的从容淡雅不知迷了多少人的眼,艳了多少人的心。

自古文人墨客喜吟你。《红楼梦》中,众人在春意正盛的时候,吟诵你高洁的品质“玉是精神难比洁,血是肌骨更销魂”,吟诵你淡雅的花色“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吟诵你的独特“偷得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你的从容淡雅不知迷了多少人的眼,艳了多少人的心。

轻轻抚摸着你,你的柔婉清凉在我指尖盛开,忘不掉,也解不开。你的花语是从容淡雅,你的魂魄通过那丝丝的缕缕的香,占据我心田,在我心田绽放。

你的从容淡雅不知迷了多少人的眼,艳了多少人的心。

是啊,要从容淡雅的面对生活。考试吗?那只是一次对学习成果的测验罢了,害怕、恐惧和焦虑有用吗?

喜欢,万紫千红中的这一抹淡。这份淡,是一份淡定,是一种心境。它会让一颗浮躁的心,渐渐归于淡定。知道,做人保持一份淡定,处事固守一份淡定,懂得平和心态如云,轻看名利淡如海棠。相信,盈一杯淡定的人,有能力去争取自己的一切。

秋去春来,海棠花开。海棠,咱们相约未来。

【篇二:独步潇湘】

提锄挽篮,收一方落红,抉柳洒泪,送一池飘絮,流水落花春去也,潇湘妃子独徘徊,也许水做的你又在感怀身世了,看到随水漂流的落红,你想起了“花自飘零水自流”,水载着你的眼泪,也载着你的感情,流向了远方,留下的只有无尽的凄美。

“山中高土晶莹雪,世外仙姝寂寞林”。一曲红楼悲歌因黛玉你的凄美而悠悠响起,让世人思绪万千,而黛玉你的风采更是一道美丽的风景,海棠诗社中,你道出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其情其景,缠绵雅致,众人惊叹,菊花诗社时,你终胜蘅芜,一举夺魁“一样花开为底迟?”你问菊菊无语,问人人皆叹,还记得有一年,中秋之夜,你与湘云共赏月,即兴联句,湘云道出绝句“寒塘渡鹤影”。你思虑良久,几乎败下阵来,但是最后你脱口而出,“冷月葬花魂”,何等自然,何等雅致,你的才思,你的灵秀,可见不凡。

大观园中,才貌双全的女子极多,而黛玉你身处其中,恰似闲云野鹤,飘逸不凡;又像三春蒲柳,至柔至善,你没有宝钗的圆滑,没有湘云的开朗,而你的灵秀,你的率真,又独是一种美。《红楼梦》中,众人俱多泪,但我知道,黛玉的泪是最真的,你的泪承载着你的感情,那是一种纯真的,不含一点世俗杂质的感情,宝玉挨打后,黛玉大哭一场,眼睛红肿如桃子一般,而宝钗却只是红了眼圈,她的矜持是不允许她哭的,从中,我看到了黛玉你的追求,你的执着。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在大观园的浮华下,你选择了落红,你洒泪甘做葬花人,从此,那一地残红有了归处,于是,你轻叹“侬今葬花人笑痴,他日葬侬知是谁?”此情此景,令人潸然泪下,“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而你也只能空对着高山流水,无语泪先流,只叹奈何无缘份,泪尽而逝,你静静地离去,留下的只有那千年的遗憾。

古人云:“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月明星稀之夜,我常会想起这句,千百年前,黛玉也曾对月长吁,临风洒泪,千百年后,我也在此月下,挥墨如水,为你吟哦。

【篇三:陪你一起葬花】

春暮下,一女子倚花锄泪暗洒。几只不知名的小鸟在枝头啼叫,树下的葬花冢尤显凄凉。

——题记

《红楼梦》中女子众多,且形态各异。闺秀般的宝钗,率真的湘云,温柔体贴的袭人,强硬倔强的晴雯,冰清玉洁的妙玉……吾独爱黛玉,或许说清楚一点,是疼爱,是怜爱。

或许在封建礼教下,黛玉不是长辈眼中的好儿媳首选。高傲且尖酸刻薄的她让旁人不敢轻易接近,但就是这样一位与众不同的女子,让我这般痴迷。她体弱多病,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她两弯笼烟眉,一双含泪目,娴静时娇花照水;她淡然脱俗,志趣高雅,正是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一首《葬花吟》诵得如凄如诉,一纸《桃花行》令人如痴如醉。

“不是愁眉,就是泪眼。”黛玉总是这样,总有令她流泪的理由。触景伤情,多愁善感成了她的专属名词。看到她的愁眉,见到她的泪眼,我的心头总涌现一种疼痛。看到黛玉焚稿断痴情那一回,我心疼得更是如刀割。这样一个女子,是让人来心疼的。不是让人排斥让人遗忘让人忽视最后香消玉殒的。纵使她是来还尽一生的泪水,可她对宝玉的爱终究无错;纵使金玉良姻是上天的安排,可木石前盟难道又是凭空滥造?纵使宝玉最终削发为僧,大彻大悟,可黛玉临死前那声未完的“宝玉,宝玉,你好——”还是那么让人揪心。宝玉啊,宝玉!不管你是混世魔王也好孽根祸胎也罢,在这辈子,你终究是欠了黛玉的。她的郁因你结,她的愁因你生,她的泪因你流,她的心为你绊,她的魂也随你游……

曹雪芹先生用笔墨塑造了这么一个痴人形象,可在世人眼中,大多说林黛玉这人总哭哭啼啼神经兮兮的,让人看着就晦气。可谁又理解这样一个生性敏感的人儿在荣华富贵的贾府中寄人篱下的那份苦楚。黛玉,一代潇湘妃子,就该落得这样一个结局吗?未免有些残忍吧!

黛玉,你总说“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但你可知千百年后的今天在芸芸众生中也有一人在默默心疼你祝福你。若你仍是“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我会告诉你,在葬花时,我陪你一起去!

晨曦中,凉风习习,远方的草地上两人席地而坐。你谈天来我说笑,风在树梢,鸟儿叫,漫天飞舞的落花中蝴蝶将舞跳。

【篇四:给喧嚣和忙碌留些空隙】

忙碌于喧嚣中的绝大多数人,最常挂在嘴边的词语莫过于“累”字和“苦”字。然而,若我们在匆忙的一生中只会不停地追求一些令我们痛苦的事情,那么我们的心灵深处就会缺少一份恬静与安宁,就享受不到那些简单的快乐。学会给喧嚣和忙碌留些空隙,你就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惬意。

久居城市一隅,成天在钢筋混凝土中工作学习,缺少绿色缺乏活力,面对冷若冰霜的钢筋混凝土,整天和毫无表情的高楼大厦相处。若此时此刻,你可以在辽阔的草原上驰骋奔放,在潺潺的小溪旁静静垂钓,在灿烂的花丛中恬然酣睡,在湛蓝的天空中闲云野鹤般游弋,在无垠的荒漠上放声歌唱,在浩淼的星空下聆听天籁之音,你会感受到这该是多么的惬意风流,你会顿时感悟:原来我们的生活也可以如此美丽和自由,所以,在喧嚣中,可以保持一颗热爱自然的心,留点空隙给生活,才可以让自由放逐在快乐的海洋之中。

汪国真有首诗是这样的:无忧淡泊地生活/并能以淡泊的态度对待生活中的繁华和诱惑/让自己的灵魂安然入梦/这样的人/予自己是云朵一样的轻松/予别人是湖泊一样的平静。这大概就是告诉我们在喧嚣与繁华中,给心灵放个假,人才会活得轻松、宁静。这倒与会“诗意地栖居,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潜一般。时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时而发出“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感慨,这是何等的闲适。

其实,人类本身就是自然之子,虽然我们已经习惯现代文明社会,但在我们人性中的某一个不轻易被触及的角落里,一定还残存着大自然留下的印记,所以找个合适的时机,给喧嚣与忙碌留些空隙,那么自然就会主动地陶冶我们的心灵,我们同样会收获意料之外的惊喜,这恰也与曹翁笔下的林妹妹的生活相似。一语“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便是咏海棠的绝唱。若非放下喧闹的宫廷生活,到院中细赏花蕊之色、花瓣之姿,又怎么会有畅快淋漓之意,以花剖白心中所感?《早梅》中“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诗人正是因为学会给喧嚣留些空隙,给心灵放假,才会在凌晨独放的一枝里,看到了无限春光旖旎。

人活在世上,不在于拥有多少金钱和权势,也不在于拥有多少声望和荣耀,而在于能否给喧嚣的生活留些空隙,去拥有宁静和淡然,放下永无止境的欲望,在喧嚣中给心灵找到歇脚的驿站,你会发现:人若给喧嚣松松绑,该开的花自然会开,人生原来也可以如此丰富美丽而阳光无限。

【篇五:给曹雪芹的一封信】

亲爱的曹雪芹

您好!

我是公元2017年的一名学生,我可是你的粉丝哦!在这,我是来拜你为师的!

我发现,在您的书中,所有人物都描写的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在我自己看到红楼梦的一半时,我突然发现,我和湘云有很多地方简直一模一样!我从史湘云说有一个戏子像林黛玉这件事发现,我和她一样,没心没肺,做什么事情都不想后果,并且性格活泼,喜欢交朋友。但,我最关心的史湘云和其他人结果如何,现在已经有许多红学家在考证中,不仅如此,现在有很多研究建筑,研究画画,研究食谱,研究服装等等行业的专家从您的著作里吸取精华。

但是,正因为如此,我才会如此痴迷于您的著作——《红楼梦》。我虽然没有多大才华,但是,我还可以像金陵12釵她们学习写诗填词。在此,我想拜您为师,请您同意。在这,我还想告诉您,我非常喜欢林黛玉在诗社中写的海棠诗里面的一句:“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这句话体现出林黛玉的孤独,她就像梅花一样,冷冷清清。她又像梨花,淡淡清香。

当然,我拜您为师,并不是为了做大官,考试之类的事情,我是想把您的学问传授给我的子孙,让他们知道,有一个名字叫曹雪芹的人,曾读懂过他们的童年生活,读懂过他们童年生活的点点滴滴……

最后,我想把我自己写的如梦令送给您,希望您喜欢。

如梦令

己是春风露露,却又秋寒夏暑。回身空想来,懵懂万物之处。也罢,也罢。早回起始之处。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