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这让我无法拒绝】
月明、星稀。
楼下菜市场的叫骂吆喝声也在这时候此起彼伏的响起。时间已是凌晨了。而我依然奋笔疾书地写着试卷。左边是母亲送来的牛奶,每一滴都包含着对我殷切的希望。
这让我无法拒绝。
不知不觉我就告别了小学,来到了初中;又在眨眼间初三的生活已经来到;现在,中考正在一步步向我逼近。我身上的担子也越来越重了。
我是家里唯一的女儿,自我出生起,就受尽了家人对我的宠爱以及殷切的期盼。有时这些期盼压得我喘不过气来,但是依然无法拒绝。我的性子也因此喜怒无常起来,但又拒绝与父母沟通,我们之间的矛盾也愈加明显了。有时候就像火药一般,只需要一星点的火苗,就会“呯”的一声,爆炸了。
许是如此,我的成绩一直在下滑,让我抓都抓不住。老师也多次把我叫到办公室谈话,外界的期盼一次比一次压抑。心中的压抑无处诉说,外界的期望又如山般沉重,那段时间我又怎是不颓废呢?
从小,奶奶就是我的避风港,所有的委屈不满都可以向奶奶诉说。那是一日的午饭后,周遭没有其他人,只有我和奶奶。奶奶轻声询问着我的境况,脸上尽是和蔼的神色,我开始时漫不经心地答复者。后不知怎得,眼睛酸酸的,涩涩的,在奶奶面前哭了起来。我哭着向奶奶诉说着我的痛苦,他们的期盼让我不想接受,却又无法拒绝。
像小时候一样,奶奶轻拍着我的脊背,安扶着我,宽大的手掌充满了温暖,一股暖流流进我的心房。我明白了为何不多看一看父母的劳累呢,为何不愿将期望变成动力呢?
我悄悄地观察起我的父母。母亲在不经意间流出的劳累让我不由地心中一涩,乌黑的头发中夹杂着些许白发,让我的心像针扎了一般疼,原来母亲早在不经意间正慢慢变老。
我在心中更是咒骂着自己,受到:“万千”宠爱的我有什么资格去埋怨,去不满呢?这是上初三以来,我第一次与父母敞开心扉地谈话,也是如此,我心中的压抑一下子烟消云散了。
“咔嚓”一声,房门打开了。母亲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时间不早了,早点睡吧!”母亲的声音透着疲惫,也将我的神一下子拉回了。
我握紧了手中的笔,又放了下来,轻声嗯了一句。既然无法拒绝他们的期望,就让期望成为我前进的动力,成为我的翅膀,助我翱翔!
【篇二:碎片时间,让我欢喜让我忧】
一天24小时,一日三餐,每个人的生活大多相似又绝不雷同。有人把这24小时过出了48小时的效率,也有人晃晃悠悠视时间为粪土,碎了一地的鸡毛。
碎片时间这个概念一直有,而现在网络信息科技的时代,在为人们提供诸多便利帮助的前提下也将我们现代人的生活更加碎片化。生活被碎片化有主动的也有被动的,人是有喜怒哀乐的情感动物,不可能像一部机器那样可以永不停歇的操作,不可能只工作不休息,不可能只做大事不干小事。在当下快节奏的人人焦虑的年代,假如没有这些碎片化生活,我们将更无处喘息,不得片刻的放空。不管是学生族还是上班族,都会在学习工作之余需要稍息片刻;需要在放学或者下班回家之后有一段娱乐时间;每个人都会有充满激情忘我的学习和工作的时刻,也会有倦怠需要缓冲一下、重新积蓄能量的时候。我觉得最幸福的事情莫过于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而不被打扰,我们既要上课学习知识,也要与朋友一起玩耍,还要参加运动保持健康……,所以我的时间就被自己主动分割成了一个个的段落,这是我对健康生活的主动安排;当我在难得的休息日阅读着一本书,沉醉在那奇趣无比的情节而无法自拔时,邻居家的小弟弟过来敲门要跟我下一盘棋;当我用手机听一则英语新闻来“磨耳朵”的时候,一个推销电话打断了我的学习;亦或者我正绞尽脑汁思考一道数学难题时,一份送上门的快递打断了我的解题思路……,这些是被动的分割。
生活中有鲜花也有砖头,我们没有灵丹妙药解决所有问题,不能只选择其中好的部分,不面对其中不好的部分,我们不能拒绝亲人、朋友、邻居善意的交往,也无法拒绝网络、电话、微信、快递这些为我们带来的便利,那就只能承受便利之外的打扰甚至是骚扰。
在我看来生活中的这些碎片时间没有好坏之分,他们只是用途不同而已,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智慧地把时间合理分割,且时刻保持对自己目标的清醒认识。每一个人都无法拒绝碎片时间,我们既然无法拒绝这些很重要的碎片化的生活,那就选择与它好好相处,把这些碎片化的时间当作是生活中的一位好朋友,扬长避短,为我所用,不为所困,一寸光阴一寸金,知之非难,行之不易,且学且玩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