叨唠声相关作文

【篇一:有一种幸福叫“叨唠”】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世上绝大多数子女都想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虽然各人有各人的方式,但他(她)们的出发点都是一样的——让父母有一丝舒心的微笑!

有人说,母爱是甘露,滋润着干涸的泥土,它用细雨的温情,用钻石的坚毅,培育着泥土里的幼苗茁壮成长。其实,我们的母亲就是这样,她们自己宁愿勤俭节约,也要给自己的儿女最好的。她们不计较自己的辛劳,却在乎儿女的得失。

回想以前,令我感受最深的是母亲的叨唠。母亲的叨唠虽然罗嗦和烦人,但很温暖,就像寒冬里的一缕阳光,温暖着我的心田。

七岁的孩子是淘气的,那时我不知什么叫文静,只会贪玩,是一个十分顽皮的小女孩。每当这时,母亲便提起嗓子叫我坐在她的身旁,开始听她的唠唠叨叨。8岁的我就懂得不甘落后,每次的考试成绩都不错,可卷子发下来带回家给家长看时,母亲都皱着眉头叨唠起来,说我这里粗心大意写错了,那道数学题计算错误被扣分了,叫我以后不要这么粗心大意,随后又给我讲述那些因粗心大意而失败的故事。

9岁的我常因骄傲自满而成绩下降。母亲的叨唠更多了,常不厌其烦地给我讲“骄兵必败”的道理。

10岁时我开始有自尊心,却事事不懂装懂,常因一知半解而误事。此时,我又会被母亲“捉”着去上叨唠课,一、二个小时下来,老虎也变成病猫。

11岁的我又犯了贪新鲜的毛病,不用所母亲又要给我上“节约是美德”的政治课了。母亲要我不要追赶时髦,说养成这种习惯以后对我没有好处,要我用功读好书。叨唠之声不绝于耳,我感觉真烦死人了。

13岁的我虽然懂事了一些,但耳边还是少不了母亲的叨唠声……现在我长大了,才知道母亲的叨唠声是如此的可贵。我懂得了一个这样的道理:如果没有母亲以前的唠唠叨叨,就很可能没有我以后的成功和幸福。

母亲啊,女儿真的很感激您!

【篇二:忘不了的叨唠】

叨唠是我每天必不可少的音乐。

每天,从那“叮铃铃”的闹钟声响起,叨唠声就开始了。

“快起来,快起来,再不起来就要迟到了,老师骂你可别怪我。”妈妈开启了“河东狮吼”的模式。在妈妈的唠叨声中,我迷迷糊糊地起床、穿衣、洗脸刷牙,然后一路小跑地向学校跑去。在妈妈的叨唠声中,我能按时起床、按时到校。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你们怎么都死气沉沉的呀,打起精神,大声朗读,习惯了就好!”英语老师听着我们蜜蜂般的读书声生气了。“英语不但要会背还要会读,不但要会读,还要发音准确,你们可不能学哑巴英语。”老师一遍又一遍强调英语怎样才能学好。而老师对我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不是学不会,而是没有用心学,如果你好好学,你的成绩很快就会提上来。”

晚自习放学回到家,爷爷和爸爸又开启了叨唠模式——“晚饭吃了没?你天天晚饭都不正常吃,迟早要把你的胃给弄坏,再说了,晚上睡觉前吃那么多,你体重不重才怪。”吃水果都能长胖,这是什么鬼逻辑呀?当我拿着苹果洗洗要吃的时候,他们又开始叨唠了:“苹果洗干净了没?苹果上有农药,不洗干净就吃对身体不好。”他们的叨唠是神圣又不可抗拒的命令,让我养成了好习惯,也让我有了一个健康的身体。

当我洗漱完毕,复习之前的几分钟,又回到了妈妈的叨唠:“在学校有没有什么新鲜事?在学校有没有什么不愉快的事?凡事都不能小气、自私,要多为他人着想……”妈妈的这些叨唠可真应了一句话——忠言逆耳利于行。

伴随着这些叨唠,有来自亲人的,有来自老师的,但这些叨唠都是因为他们对我的关爱,这些叨唠是我最爱听的旋律,是我心中最美的旋律,我会一直珍藏着它们,永不遗忘。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