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这个“胡闹”家】
都说人如其名,可事实是:只要他在的现场,往往大大不妙。
他好动,属于“猴屁股坐不住金銮殿”的类型。无论他走到哪儿,那一股子放荡不羁的气氛便随他到哪儿,似乎他就是一根能让人变轻松的导火索,不消十字数,便能将人身上的快乐因子点爆了呢!
他的说辞,范围可真是广。上到宇宙时空,下到基因科学,也不知脑袋里装了些什么。那张连珠炮似的嘴不分时间地点的狂轰乱炸,能把你炸得晕头转向,这可真是神奇呢!
那次他从我旁边经过。我正要走,他却伸脚绊我。我不注意,摇摇摆摆地要摔倒。他又装模作样的来扶,一边还大言不惭地说:“快谢谢我!在你危难之际,我挺身而出……”我正要谢他,看到他那一脸诡异的笑,才醒悟过来!
他走到哪儿就要说到哪儿,那个叫天花乱坠,我觉得可以去给人洗脑了呢!
他超爱表现。有一回,老师正讲课呢,讲一句,他接一句,“这个是三分之一!”“不对不对,五分之六。”我们都冲他使眼色,可他自顾抢戏,连老师都变了脸色也没发现,最后,连累我们都挨了骂。
这人谁呀?一猜一个准!
【篇二:读《培根随笔》有感】
昨日趁着阳光慵懒,倚在大树旁,绿荫掩着脸庞,指尖轻抚书页,《论青年与老年》自顾呢喃:我的青年时光是否也会转瞬成为老年,两鬓斑白?
《论青年与老年》这新颖的标题让我为之深深触动,青年与老年似乎是两盏截然不同的灯,一个闪着强烈而火热的白光,另一个却泛着淡雅柔软的暗光;一个让人活泼,一个让人沉稳。青年与老年正是如此,两个不同的时期,两个不同的观念。
青年必要变为老年,而老年也曾是青年,看似相互对立的两个时期,其实他们都经历过那段岁月,但岁月沉淀下来的并不是青年的创新而是老年的守旧。青年也好,老年也罢,他们都是不同时代的产物,我们不应该反驳任何一个,我们要渴求他们宝贵的特点,要将他们慢慢磨合,最后融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我们不必感慨青年时没有老者们的成熟与稳重,而老者们也不必在年老之时驳回青年们的一腔热血与炙热情感,只因要相信青年是你早期的的模样,老年是你被塑的样子。你们必定不要成为敌人,因为你们万万不可仇恨过去的你和未来的你。青年与老年应成朋友,若还不是,那只是尚未互相了解与汲取罢。
阳光散去,飒飒风声吹得满树叶落,合上书,“青年时我处处碰壁,老年时我怨恨自己,当然,那不是我想要的。”
青年是能量,老年是方向。
【篇三:慢一点更好】
时间过得太快,一分一秒,兢兢业业,宽了我的肩膀,白了你的头发,模糊了你的记忆,却也终于成熟了我的心智,我终于学会舍弃年龄所特有的快节奏。慢一点,陪你,爱你,更好。
人群熙攘的机场,所有人都步履匆匆的走过,只有我,在安检通道门口,忘记了刚刚的急躁表情,忘记了要赶时间,回头看看那个不知所措的老人,为刚刚说的无数次“快点……”而懊恼。
毕竟这个老人,曾用她所有的耐心,慢慢带我走过了所未知的陌生的恐惧。
多少年前我第一次坐飞机,新奇和恐惧参半的心情,小小的身子坐在大大是行李箱上,直到姥姥把我抱下来,指着那个闪着光亮的“门”让我走过去,我忐忑地挪过去,却在听到头顶“哔”声后,“哇”的哭了,不肯再往前动半步,身后排队的人群开始不满和骚动的催促,只有姥姥慢慢地把我抱了起来,走到一边她用轻柔的语气告诉我:“你看每个人走过它都会叫一声,代表通过了。”她用了5分钟的耐心,抹掉了我对飞机的不信任,她又用了十多年的耐心,抹掉了我对未知世界的恐惧。
可在我快步成长的同时,把她落的越来越远,时间的公平早让这个老人因为安检未合格,站在原地,如那年的我一样,不知所措。
我放下手中的包,走到她面前,拉到一边,我用记忆中的声音问她:“姥姥,你身上有没有金属的东西?”姥姥的脸急的通红,却又想不起来,怯怯的看着我,我看着手表中立飞机起飞越来越近的时间,却道:“没事,不着急,慢慢想,”我知道,慢一点,更好。
五分钟后,姥姥把腰上的计步器取了下来,她不好意思的对我说:“都怪我,浪费时间了。”我抓着她的手,走到安检的门前,看着她再一次走过,听见我说:“没事,慢慢来。”
我听见姥姥笑了,幸福而满足。也看见了众人的赞赏与微笑,理解而赞同。
时间过得太快,你是否跟不上了,不要着急,我会牵着你的手,陪你慢慢老去,时间和你教会了我,慢一点,更好。
让我们停下自顾自爱的脚步,陪伴亲人慢慢老去,懂得了“慢”,才会去“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