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我的母亲】
每个人都有无法割舍的牵挂,我的牵挂便是我的母亲,这使我无论身处何地,在做什么,也每时每刻去挂念她。她给予我温暖的港湾,在我成长的路上披荆斩棘。
据说母亲在生我之前是一个面容清秀,丰韵娉婷的女人。称之为“美女”一点也不过分。湖南的女人个个都是小巧玲珑,颇有小家碧玉之风。我母亲就是湖南人。小巧的个子,温柔又聪明。但是她生了我之后,身材就有点走了样,不过依旧清秀好看。我总是听她吹嘘自己原来是“班花”,也时常听她抱怨我的出生使她的身材不如从前,但是说这话时,眉目间,唇角边都洋溢着浓浓的满足与幸福。
母亲是十分爱美的。爱美本是女生的天性,我母亲亦是。看见好看的衣服会驻足许久,也会在化妆品专柜细细挑选化妆品,但最终会因为它相对昂贵的价格而恋恋不舍地离开。母亲从怀我的时候开始就不再化妆打扮,十分简朴。那时父亲在外面读书要钱,父亲打工赚的钱自己用都不够。母亲怀着孕,什么都得自己做,她工厂里发的工资还要寄一部分给我父亲,每个月的钱仅能保证温饱,春夏秋冬就是那么几件衣服一直穿。生我的费用都是借的,但我生下来之后家里的开销更大了。母亲身体不好,我一直喝不了母乳,所以那时家里的绝大部分开支都是用来买奶粉。我每每听到这些,总会红了眼眶,我不能想象母亲在那种情况下是怎么撑下来的,我对母亲的敬佩也因此加深。后来家中经济状况逐渐好转,我们过上了不愁吃穿的生活。母亲又恢复很喜欢买衣服的习惯,不过不是给她买,是给我买。她会给我挑各式各样好看的衣服,只要把我打扮得漂亮,她就会十分开心,仿佛给我搭配衣服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认真又执着地做着。而她自己的衣服则是在大卖场淘来的,廉价又粗糙,花花绿绿的,极不好看,但她总是笑眯眯地说:“我穿着舒服就成。”
六年级时。我报了学校旅游团出去玩,母亲整天给我洗脑:不要跟陌生人讲话!不要到处乱跑!这种小孩子都知道的事。还乐此不疲地每天给我讲。每一次我听得不耐烦时,看见她溢满担心的眸子,想说的话全都被堵在嗓子眼。出行前的行李她也会帮我细心整理好,衣物的分类得井井有条。这细致入微的关心让我深深感受到了母亲无微不至的爱,内心是满满的感动,
这就是我的母亲,那个温柔又坚强,美丽又大方,爱美又朴素的人。母亲,我爱你!
【篇二:一位阿姨】
我有一位阿姨,她不是湖南人而是湖北人。
这位阿姨很漂亮,有一双亮晶晶的大眼睛,高高的鼻子,红红的樱桃小嘴,还有一头黑黑的头发和一个聪明的大脑。
这位阿姨说话的速度很快。她有个女儿和姐姐一样大,说话的速度和我们湖南人差不多。可阿姨就与我们大不相同,阿姨说话有好几次我都没听懂。
阿姨对我们很友好,她带我们到电玩城玩,一下子买了130个币供我们玩,阿姨还带我们一起吃了自助餐!
阿姨也很照顾我们,有一天我的肚子很痛,阿姨她很关心我,还安慰我。阿姨对我们说,以后带我们一起去湖北玩,带我们吃肯德基,去大型游乐场,汗蒸房……我们还听了阿姨唠叨湖北的事呢!
有一次,阿姨刚回到湖北就给我们打了一个视频电话给我们问了好,说湖北的交通很方便,从火车站到家只要10分钟,你肯定会觉得非常快吧。
还有一次我们和阿姨的女儿是好朋友,我们想让她在我们家睡,可阿姨说睡不下,我们又开始了绝招拍马屁,说阿姨“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做的菜是“此味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尝”如花似玉、貌美如花。可都不管用,看来我们只能回去好好锻炼拍马屁的功夫了。
我和姐姐都希望能早日踏上去湖北的征程,早日见到阿姨。
【篇三:我爱湖南的小吃】
一个“吃货”到任何地方都会尝尝当地的美食,所以,这次暑假我们到湖南的第一个晚上,我这个“吃货”便大饱口福。
刚到长沙我们入住的宾馆,我便激动不已。为啥呢?因为今晚,我们决定吃路边的小吃,这也是对于自我的一种挑战,因为湖南人的口味只有一个字——辣!
我们沿着马路旁的人行道走,没有几分钟,前面便热闹起来。只见灯火辉煌,热闹非凡。有摊主的吆喝声,有行人的欢笑声。哈哈,这就是我梦寐以求的小吃一条街,我两眼发光,猛向人群中跑去。
都说长沙臭豆腐是湖南的招牌,我们立即买了几份。这些臭豆腐一寸见方,有乳白色的,有黑色的,色泽鲜美,外皮脆脆的,里面软软的,还有些发亮,我看后,不禁“口水直流三千尺”,忍不住叉起一块,咬了一口,里面竟流出些汤汁,味道美极了。“啊,辣死我了,快给我水!”辣味的汤汁,立即溢满了嘴巴。我不停地哈气,喝水,眼泪一会儿就出来了。我一鼓作气,不管那臭干有多辣,还是坚持大品特品这“人间美味”。
“哈哈”“咕噜咕噜”“啊”,跟我们一起来的同伴们也纷纷发出这些声音。我吃得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但嘴里还不停地嚼着,嘴已经变成了香肠嘴,还有点儿歪,那样子可真是狼狈不堪呀!
随后,我们还吃了许多小吃,有凉皮,有烤肉……吃完后,我的嘴里火辣辣的烧人,甚至觉得可以把辣变成火,都喷出来呢。
湖南的山高大雄伟,湖南的水清澈见底,湖南的山歌悦耳动听,湖南的小吃更是香辣美味。我爱湖南的小吃!
【篇四:何处是家乡】
家乡,在百度百科上的释义中,所谓家乡,便是离开这个地方后,才知道这里是家,非常想念,想家,家想,谓之家乡。
我生于湖南这个江南水乡,却在京城度过了我的大部分童年。爸爸妈妈为了给我一个更好的成长环境,成为了“北漂”。虽没成就什么大业,却也能够让我衣食无忧而小小的我也跟随着爸妈奔赴京城。我在北京呆了八年,回来是因为我的户口让我没办法在北京参加高考,爸爸妈妈怕我回来晚了,就跟不上湖南这边的学习进度,到时候考大学可就真的成了“梦想”了。而今年,恰是我回湖南的第八个年头。我在两个不同的地方,呆了相同的时间。按理说,一个人的童年在哪儿,家乡便在哪儿,可如今自己的情况,让从未考虑自己家乡在哪儿的我,仿佛在那一瞬间,丢失了所谓的归属感,一份只有那个被称为家乡的地方,才能给予的温柔环绕。何处是家乡?
回到湖南后,许多情况发生了转变。在北方,我随便吃几个橘子,当天晚上必然鼻血不止,可在南方,我已经记不清楚鼻血有多久没来拜访我了;在北方,家里的暖气片总能把衣服考得干硬,可在南方,身上的衣服似乎总是带着湿气;在北方,人们的性情豪爽随性、不拘小节,可在南方人们总是细声细语、温婉似水……回到湖南的这几年,家里的主食变成了米饭,虽然这听上去没什么大不了,但总是觉得没有馒头吃起来令人心安、踏实,就连过年的时候也只是象征性的吃几个饺子。而那剔透如翡翠的腊八蒜、表皮金黄的烤鸭、浓厚春香的炸酱面几乎消失再来我的生活里。院里的大松树,儿时视如珍宝的蝉蜕,伴随着我的离开,模糊在了记忆的深处。
但在百度百科的释义中,家乡还指的事自己家庭世代居住的地方。这么说来,于我便是湖南,从爸妈嘴里得知,那时还只有八岁的我,仅仅只用了不到两个星期的时间,就从一口漂亮的京城话变成了满嘴的方言。每每提及此事,他们都还惋惜地说,当时怎么没在当着我的面的时候教普通话,可我知道,就算是这样,我还是会变得满嘴方言,以至于现在说话还带着一股乡音的气息。因为这是血脉的力量,那种融入血水中,抹不去,灭不了的传承。就算在北京生活了八年,已然算不上土长,但骨子里仍还是一个土生的湖南人。以至于回到南方后,我还是一下就陷入了辣椒的诱惑;我还是至今没长出北方姑娘的高挑身材,我还是没能留住我的普通话。我的祖辈们,代代都生于湖南,代代都爱吃辣,代代都会说乡音。“少小离家”如我,就算再怎么习惯于馒头配黄酱,饺子配大蒜的日子,这骨子里终究是个湖南人。现在的我习惯了湿润潮湿的衣服,吃米饭能安然享用,过不了没有辣椒的日子……这一切的一切都令我焕然大悟。
八年北方,八年南方,我怀念着在北方的童年,却更留恋着家乡的碧波江水,大概是因为我的血肉便是用这南方的湿土和着湘江的流水捏成的,离不开,忘不掉……
【篇五:沩水春秋观后感】
看了这部电视纪录片,我深深感到祖国的强大和人们的聪慧。他们不仅爱学习,而且爱祖国。我认为这才是正人君子。
奋进新时代,奋勇新担当,奋发新作为。纵览千秋历史,记录魅力宁乡。有一句话“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这把湖南人在中国近代史上举足轻重的地位描写得淋漓尽致。湖南人之所以那么重,是因为有一种人文精神“经世致用,知行合一,敢为人先。”
在宁乡就有这样一所书院。它是“五四运动”前后,宁乡反对封建礼教,传播新文化的中心。这就是拥有150多年历史的云山书院。这里群山环绕,双流交汇。青砖黛瓦的书院内传来朗朗读书声。书院因位于横市镇水云山下而得名,为清代陕西巡抚刘典倡建,距今已有150多年历史。云山书院建成前,宁乡的三大书院:玉潭、灵峰、南轩,现仅存玉潭。在西部地区没有一所学校,刘典有感于西部学子求学艰难,就萌发了捐资办学的念头。
刘典也是宁乡人,他一生跟随左宗棠南征北战,是赫赫有名的湘军将领。湘军虽是清政府与太平军作战的主要军事力量,但湘军将领大多是传统儒生,执着追求“圣贤之学”与“豪侠之质”。当时晚清政府的外交因风雨摇摆,他们对国家民族的未来和前途深感忧患,因此十分重视对人才的培养。一大批湘军将领,如:曾国潘、左宗棠、彭玉麟和胡林翼等都先后创办学院,招纳贤良。1864年,刘典结合宁乡实际办学情况,倡建云山书院,当时书院的设计也得到了宁乡知县郭庆飏及许多乡绅的大力支持。
1867年这所集全县之力的云山书院终于落成,我想刘典一定很开心吧,还有当时那些老百姓也应该非常激动,他们的子孙后代也可以去那读书。要是我能当刘典的学生就好了,也许再能培育出一个人才来。
我们的宁乡可真美,有那么多的人才出现过在这儿,很感谢刘典,虽然以前很贫穷,但是仍然不惧困难,为他们坚持读书的心点赞。看现在的条件优越,还有大部分小孩儿不知道读书的重要性,真是可怜了老长辈们的教导呀!
古时的人们虽然贫穷,但是他们热爱读书,有爱国之心,希望现在的我们可以奋发努力,使祖国再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