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童谣】
“月光光,照地堂,年卅晚,摘槟榔。”昏暗的小路,稀疏的几盏路灯,又听到这首熟悉的童谣,我又回想起从前的时光……
夏季炎炎,而我偏又因贪凉发着烧,不能开空调,午间躺在凉席上,我翻来覆去怎么都睡不着,外婆拿一把蒲扇在一旁为我扇凉。我又抱怨说无聊睡不着,缠着要她讲故事唱童谣。故事很多,但我记得最熟悉的这首旋律却始终萦绕。歌词稍繁复,我总记不全歌词,便缠着外婆给我一遍遍的重复,她一遍遍耐心的教我,时常是教着教着我就没了动静,回头一看,我已经睡着了。想必那时的梦里,定然有它常伴。
“槟榔香,买子姜,子姜辣,买菩达,菩达苦,买猪肚……”待到真的年卅晚,去逛集市,我对词中五花八门的食材充满了好奇,执着的拽着外婆去寻找,怕忘记嘴里还不停的念叨着它们的名称。晚上,大人们都忙着张罗晚饭,唯有我悠闲自在,去逐一品尝那些食材。有很好吃的菱角、猪肚,也有我吃一次就不愿再吃的子姜和菩达,这些滋味伴着童谣印在脑海。每当想起它,嘴中便似回忆起各种滋味。
“刀切菜,买锅盖,锅盖圆,买只船,船沉底……”之后我便很少再听童谣了,更多的是戴上耳机,与世隔绝的听音乐,歌词从我记忆中淡忘,只隐约记得一点旋律。偶尔走过一条旧路,看天色渐沉,几个小孩还在路上嬉戏打闹。一旁的老奶奶推着摇篮,慈祥的注视着他们,嘴里唱起那首熟悉的童颜哄小宝宝睡觉。我下意识的跟着唱起来,却怎么也回忆不起那段歌词。原来,我已经许久没听过了。
我回到家,急忙向外婆询问歌词,外婆轻轻吟唱……我有些恍惚,时光匆匆而过,悄然带走童年的天真,除了徒添白发,外婆还如当年一般,陪着我。
“月光光,照地堂,年卅晚,摘槟榔……”旋律在陪伴中,散在夜间风里。而撒满月光的一个个记忆,定格在脑海之中。
【篇二:仰望幸福的角度】
秋风带着落叶,一步一步走进八月。天上的月亮越来越圆,——中秋来了!
落叶是她的请帖,秋风是她的标志,而明亮的月光则是她华丽的衣裙。带着落叶,寻着秋风,我们一家来到海边的一个城市。
八月十五,是一个团圆的日子,一切都是和和美美的。在这一天中,我独爱那满天繁星也比不上的明月。
它的夜格外的不宁静,到处闪烁着耀眼夺目的光芒,彰显着它的繁华与喧闹。灯光使月亮看起来有些暗淡,在这繁华的街道上,隐藏着一丝不为人知的惆怅与空虚。
此时,我们正在驾车前往莲花山。
到了!这是一座被开发成公园的山。走下车后,小道旁昏暗的灯映着远处的几个人影,迎面扑来的秋风夹杂着青草、泥土的独特气息——自然的味道。草地上只有几家人在嬉笑打闹。我们展开垫子,铺放在草地上,拿出饮料月饼。
月亮沿着树梢爬上天空。我昂起头,左看看右看看,总觉得似乎角度不太对,月亮缺了点什么,不太完美了。我仰着脖子看累了,于是双手交叉放在脑后,躺在了草地上。我闭上眼,听到人们的欢声笑语,听到风吹过树的“沙沙”声;感觉到小草在生长,感觉到月亮披着薄纱飘过后,洒下一地亮闪闪的月光。那一刻,所有的惆怅空虚都被这闪亮替代。
我忽然想起小时候妈妈哄我入睡时唱的童谣,“月光光,照地堂……”。歌词我已记不太清,只记得一些朦胧的调子。记得最清楚的是,那时我从妈妈怀中探出头来,仰视着妈妈,看着她嘴角微微的笑。想到这,我情不自禁地哼起歌谣。突然,像是想到了什么似的,猛地睁开了眼。
月光如瀑布般泻下,落在草地上,落在我身上,落在我眼里,烙在我脑海和心上。有那么一瞬间的失神——那一刻,我的心中便只剩下这皎洁而美好的月光了,再也容不下任何其他的。
我惊住了,这不就是最完美的月亮吗?她包含了所有的美好,她带来幸福与美满,她照耀着我们,注视着我们。幸运的是,此刻,我也在与她对视,这难道不是一种幸福吗?原来最美的角度是仰望,仰望月亮,仰望母亲,仰望幸福。
淡淡的光晕笼罩着她,让她多了几分神秘的美。我仰望着——
仰望着,圆盘似的月儿。
仰望着,母亲哼歌谣时的样子。
仰望着,那份独属于我的幸福。
【篇三:令人感动的话语】
“别吵醒她了!”
“我就看她一眼!”
门外传来一阵窸窣的声音。
“吱嗄”一声,门开了,一道刺眼的灯光射了进来,“嗒嗒嗒”的脚步声越来越近。“爸爸回来啦!”虽然还睡眼惺忪,但我心里却乐开了花。一个念头在我脑海闪过:我要装作熟睡。我急忙紧闭双眼,周围好安静,只剩下爸爸的皮鞋声缓缓移来,似乎还夹着我那急促的呼吸声。爸爸蹑手蹑脚地走近我的床沿,用那长满老茧的大手轻轻地抚摸着我的额头,他那怜爱的目光似乎也注视着我,因为我分明感到来自爸爸的慈爱正包围着我。
那双大手很暖和,像冬日里的一缕阳光,头上的疼痛瞬间灰溜溜地“逃跑”了,正如那阴暗昏沉的天空,突然迎来温暖耀眼的太阳公公,一下子浓密的阴霾都跑掉了。“女儿啊,是爸爸太忙了,没照顾好你。”那话语很轻却又很沉重,包含了爸爸满满的担心和沉甸甸的爱。
爸爸沉默好一会儿,他悄悄站了起来,小心翼翼地拉起我的棉被,轻轻盖在我身上,还用手压了压被角,然后又蹑手蹑脚出去了。我慢慢地睁开眼睛,在黑暗里的一丝亮光中,突然发现,爸爸从前硕大的背影竟变得如此沧桑,如此瘦小。那么多年来,一家人生活的重担都压在他身上,又怎能不衰老呢?
亮光越来越小,随即门也轻轻合上了。门后的我,泪水不争气地像调皮的孩子蹦出来。那一刻,我很庆幸,我拥有这般爱我的爸爸。
爸爸工作很忙,我的记忆里藏着很多爸爸深夜里看我的镜头。小时候,我总会嘻嘻哈哈迎接爸爸的到来,直到爸爸用他那浑厚的男低音唱曲子哄我睡,还记得是这样唱的:“月光光,照地堂……”再稍大些,我总会乖乖地闭着眼情,享受着爸爸的“探望”,甚至会留下眼泪。爸爸如此起早贪黑,还不是为了养家糊口,而我却帮不上忙。每想到这里,总会鼻子一酸,心里便开始规划要努力读书,考上大学,赚一大笔钱,养活一家人……
如今,生活条件好了,爸爸不再熬夜加班了,而我却离家住校了,我是多么希望在深夜听到那温暖的话语——
“别吵醒她了!”
“我就看她一眼。”
【篇四:成长足迹】
晨光微熹,一抹淡淡的阳光刺破了晨雾。日出了,它渐渐地爬上山头,变得炙热,显得更加明亮和硕大了。它渐渐的成长,开始懂得如何向世间撒满温暖,带来光明。
有次去看海,脚下的沙舒适而柔软,天空明媚湛蓝,空气中泛滥着甜蜜气息。再回头,沙滩上留下了我走过的脚印,一深一浅,给人以无限美好的遐想。突然,一线白色的大浪花扑打上来,一瞬间,那些脚印便消失的无影无踪。
我茅塞顿开,明白了那句:“沙滩上已没有脚印,但我已走过。”
是啊,人的成长也是如此,还来不及细细品味和回忆,就被新一轮的事物如白色浪花一般掩盖,扑灭。
再回首,从我们牙牙学语时的懵懂,到现在巧舌如簧的自豪;从我们站都站不稳的稚嫩,到现在可以健步如飞的兴奋,这些看似平凡,普通的种种,都是我们成长的足迹和见证。我们那曾经稚气的脸上,现在已经写满了成长的日记。
不知何时起,对“阿衰、呆头”的小漫画已不屑一顾,却整日沉浸在张爱玲和安妮宝贝的名作中。
不知何时起,“月光光,照地堂……”,已经一去不复返,而喜欢在遇事时低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童年已经渐行渐远,只能将那些美好藏进厚厚的纪念册和相册里,偶尔翻出来自己傻乐一番。将承载儿时记忆的大纸箱拖出来,轻轻拂去尘埃,听时光老人娓娓道来儿时的记忆。打开儿时的抄写生字小本,为上面稚嫩的字体和天真的语句而发笑,抚摸着已经泛黄的纸张上的字痕,佩服儿时只为做好一件事执著的自己,看看那些曾经让自己引以为傲的“杰作”,不过是一个圆圈加两条线条的小人。
原来成长就是这样,或许20年后的自己也会为现在自以为成熟的想法而发笑,为现在自以为潇洒的字体而觉得稚嫩……
这便是成长吧:褪去天真和稚嫩,多几分成熟和沉稳;少了些不切实际的幻想,多一些实际的奋斗。人越长大了,责任也就越大了。
是的,长大就是一个脚印,一个脚印地走过,不必太在意留下的脚印是深是浅,也不必太在意脚印是直是曲,只要我们知道,我们曾经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