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有趣的吹球比赛】
“快,快吹呀!快……”我们的教室里传来了一阵阵欢叫声。你一定很好奇吧?那就跟随我一起去看看吧!
嘘!我们正在吹“球”比赛。瞧,“主人公”上场了——它身子白白的,圆圆的,又蹦又爱跳。这也是老师今天让我们猜的谜语。我们很快就想出了谜底——乒乓球。
比赛开始了,我们队的朱科昱信心满满地走上台,看着充满信心的朱科昱,我们个个跃跃欲试。
朱科昱看着乒乓球,轻轻一吹。哎呀,乒乓球像一个沉睡的小宝宝一样,纹丝不动。我真替他着急,再这样吹下去,可是在浪费时间啊!朱科昱仿佛也意识到了这点。只见他使劲一吹,呀!睡着的小宝宝一下子醒了,它像一个调皮的小娃娃,一下子跑出了自己的家,来到“马路”上。我们呢,就像它的妈妈追着它,把它又抱回了家。
朱科昱“吃一堑,长一智”,吸取了之前的教训,一改刚才吹球的风格,不紧不慢,不轻不重地吹着。哇,太神奇了,调皮的小娃娃一下子变成了乖巧的小娃娃,听话地跳进了第二个杯子里。好厉害,看着计时员王孙凯的手表里写出了37秒。我看着朱科昱,佩服得五体投地。
比赛结果,我们队果然第一。我觉得这次吹乒乓球比赛真有趣!
【篇二:巧吹乒乓球】
你们会玩吹乒乓球的游戏吗?没看过吧,想知道我们是怎样玩的吗?想知道的话就往下看吧!
你想知道游戏规则吗?很简单啦,把五个杯子依次排开,在里面装满水,把乒乓球从第一个杯子吹到第五个杯子里。如果吹到外面了,就由下一个人继续。在规定的时间内,哪个组将球吹进杯子的次数多,哪个组就胜利。
比赛开始!董倩羽先上场,只见她双手扶着桌子,对老师说:“我好紧张。”“别紧张!”孙老师说。董倩羽只好鼓起腮帮子,猛地一吹,那球像一只活蹦乱跳的兔子,猛地飞出了杯子。“哈哈哈……”董倩羽的脸刷地一下红了。她刚要走,孙老师说:“别急,刚刚只是试手。”女生一听都欢呼雀跃。这一次,董倩羽学聪明了,她蹲下身,吸足了气向乒乓球吹去,那球好像被董倩羽的气势吓坏了,一下就逃到第三个杯子里了。董倩羽一下子乐了,继续刚才的方法。可那球好像在跟她唱反调,一跳跳到了地上。董倩羽不好意思地在同学们的欢笑声中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终于轮到我们男生上场了。作为队长的我自信地走到桌前,俯下身子,轻轻地一吹,那球就像被我训练过一样,乖乖地走过了四个杯子,“耶!”男生们高兴不已。接下来,我一路超常发挥,一下子又进了五个。
最后,我们以15:5的优秀成绩赢了女生队。我被称为“吹球之王”,我很高兴!
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我多么希望老师再举行一次吹乒乓球比赛呀!
【篇三:寒假小实验】
寒假的一天,我正在玩百度,看到一个小实验叫“吹球实验”。一听名字就觉得很好玩儿,就动手做了起来。
准备三根木棍、两个兵乓球、两根长短一样的绳子、胶带,按照上面说的,把三根木棍粘在一起,做成一个简单的木架,再把绳子的一头粘在一个兵乓球上,另一头拴在木架上,另一个乒乓球也拴了上去,两球之间相距大约二三厘米的距离。依我看,这就是一个小型的逗猫神器,百度上说,往球的中间吹气会怎么样呢?我想:肯定两球分开了。坐在我旁边的爸爸说:“那可不一定,等实验完了你自己看看吧!”
我鼓起腮帮子,使劲地往球的中间吹了一口气,只听“砰”的一声,两球碰到了一起,爸爸在一旁偷笑。我不服气,说:“哼!有什么好得意的?肯定是我刚才使的劲太小了,所以这两个球才会趁我‘不注意’碰到一起的!”我又试了一次,这回我鼓起腮帮子鼓到了最大,深深吸了一口气,仿佛要把所有的空气吸走一样,猛地吹了一口气,可是两个球还是“调皮”地碰到了一起。我不甘心,一次次的向球中间吹气。爸爸在一旁叫到:“别吹啦!再吹就要起台风啦!”“那你告诉我为啥这球老是会碰到一起呢?”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爸爸笑着说:“这个道理很简单,因为流动的空气压力小,四周的空气压力大,这样吹进中间的气,流动之后,空气压力就减小了,两边空气压力就大,所以就把吹进去的空气给挤出来了。”“原来是这样啊!”我说,“那空气真是压力山大呀!”
啊!原来科学这么有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