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我学会了蒸葱油鱼】
我非常喜欢吃葱油鱼,每次妈妈做好葱油鱼,我总是能吃到光盘。
这天,妈妈又在厨房做葱油鱼,我见了,就对烧鱼这件事充满了好奇。这么美味的鱼是怎么做出来的呢?于是,我做了一个很勇敢的决定,让妈妈教我做葱油鱼了,妈妈也同意了,我非常兴奋。
妈妈先向我简单说了一遍做葱油鱼的流程,然后我就在妈妈的指导下开始做鱼了。
首先是杀鱼,将鱼处理干净。不过,杀鱼这件事我实在是无法胜任,所以只能请妈妈帮忙。妈妈拿着刀熟练地给鱼做着“小手术”——在鱼肚子上切开一个大口子。我站在一旁仔细观察着,这条鱼的眼睛刚好对着我,好像在说:“求求你,别往我肚子上切!”我真有点不忍心看下去了。第二步——洗鱼,我打开水龙头,妈妈把鱼放到水柱下冲洗。妈妈说:“鱼的内脏和鱼鳃是不能吃的,要全部摘掉丢掉。瞧,这是鱼胶,是能吃的……”妈妈细细讲解着,我认真地记着。
洗干净了鱼,沥干水分,接下来就是给鱼配上调料。我用小勺舀了一小点白糖,一小点盐,一小点味精。再用大一点的勺子舀了两勺料酒,两勺蒸鱼豉油,给鱼泡了个“澡”。泡澡后的鱼少了腥味,散发出了一点清香。妈妈说还需要加一些姜丝,我先把姜切成片,再把片叠起来,切成丝,放在鱼身上。这样,调料就完成了。再把鱼放入蒸箱蒸个十分钟。蒸鱼的同时,我进行了下一步工作——切葱花,别以为这是个简单的活,葱花要切得细、匀称,这可是个很考验刀工的。我边切边想:电视里那些大厨切葱花那么利索、那么快,不知得要练习多久呢!
“叮……”蒸箱停止工作,鱼蒸好了。我戴上手套,小心翼翼地把鱼端出来放好,把切好的葱花匀称地撒在鱼身上,再淋上少许的醋。最后一步要烧热油,妈妈帮我把油倒进热锅里烧开,然后再端起来淋到鱼身上。热油淋在鱼背的葱花上发出“滋滋”的声响,顿时,一阵鱼香夹着葱花香扑面而来,香喷喷的葱油鱼就做好了。
虽然我做的没有妈妈做的那样好吃,但我还是很自豪,因为这是我自己亲手做的!
【篇二:做葱油鱼】
我的家乡在椒江,这里的人们都喜欢吃鱼,也擅长做鱼。今天我也要学做一道本家乡的地道菜——葱油鱼。
一大早,我和爷爷去菜场买了一条扁鲫鱼,还买了葱、姜和大蒜。回到家后,准备杀鱼,我系好了围裙,在爷爷的指导下,杀鱼行动就此开始。我先把鱼鳞一片一片刮干净,再给鱼做“剖腹手术,”把鱼肚剖开,取出内脏,这条鱼就杀好了。
中午,开始烧鱼了,我请了两位烧鱼大厨——爷爷、奶奶。奶奶让我在鱼身上切几道口子,这样鱼才熟得快。然后再把鱼肚里的血水用水冲洗干净。爷爷说:“先把鱼蒸熟,然后再把油倒进锅里,把葱、姜、蒜撒上去,倒点老酒和酱油爆炒,最后将酱料泼倒在整条鱼的鱼身上,这样做出来的味道绝对好极了。”
我按照爷爷说的步骤一步一步去做,同时也在奶奶地耐心指导下,我人生中的烧鱼处女作—葱油鱼终于完美出锅了。哇!鱼的色、香、味、形,样样无可挑剔,我的口水都快要流出来了,赶紧先尝一口,啊!简直太美味了!我一连吃了很多口,每一口的味道都是那么回味无穷,流连忘返。
今天,我不仅学会了做葱油鱼,还被大家称为“米其林三星”厨师。
【篇三:吃鱼】
餐桌上,放着一盘热腾腾、香喷喷的红烧鱼。
我很喜欢吃鱼。红烧鱼啊,清蒸鱼啊,炸鱼啊,葱油鱼啊,我都爱!虽说宁波是一个沿海城市,可是超市里买来的鱼总是不太新鲜,所以人们都喜欢去海边吃刚抓上来的鱼,一是享受鱼的鲜美,二是体验海滨地区的民俗民风。这么好的地方我怎么会放过?于是我以语文期中考全班第一的成绩,换来了去舟山大饱口福的机会。
我们到了舟山一家民宿,望着餐桌上各种各样琳琅满目的鱼,我的眼神牢牢地粘在了鱼身上,鼻中充满了鱼的香气,嘴里的口水不停“泛滥”。我使劲一下又一下地咽着口水,迫不及待地举起筷子,对我面前的一盘红烧黄鱼开始了猛烈的进攻。一番狼吞虎咽后,鱼的一面被我吃完了,可正当我习惯性地准备将鱼翻个面继续吃的时候,主人家的小孩突然跑过来制止了我的动作:“姐姐不要翻,不要!”正当我迷惑不解时,主人开口了:“小朋友,这鱼翻不得,翻不得啊,在我们这里把鱼翻了,就是表示这家的船在出海的时候也会翻船,自古以来我们祖祖辈辈都有这个忌讳。你要知道我们舟山人都靠出海捕鱼为生,最怕的就是翻船了,在海里翻船了,别说是鱼了,可能连人命都带不回来了。”这一番话,听得我汗毛直立,乖乖地剔掉鱼骨继续吃。我一边吃一边想,虽然我不相信这样的忌讳,但是既然主人家相信,那就遵重这个忌讳吧。平日里,也总有这样那样的忌讳,虽然有点麻烦,但总归是长辈的一片爱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