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介绍陕西】
陕西在中国内陆,秦岭横跨陕西,秦岭南边叫陕南,陕西最北边全部都是黄土高原,陕南和黄土高原还隔着一块地,它既不是黄土高原占领的地盘,也不在被秦岭分开的地方,那里就是渭河谷地。
秦岭的太白山,是秦岭的最高处。在秦岭山中有着大熊猫的存在,在那里,有着棕色野生大熊猫,有人开玩笑说,大熊猫终于有了彩色照片。到了海拔2000米左右的地方,这里是金丝猴的天堂,在冬天的时候金丝猴会被送到投食区去喂食,但是金丝猴们更喜欢自力更生,每到夏天,投食区的金丝猴就会越来越少。佛坪县还闯进来了一只“怪兽”,警察开着巡逻车才把那只“怪兽”赶回森林,“怪兽”其实就是羚牛,羚牛其实不是牛,它和羊是亲戚,跟羊的叫声差不多。
秦岭是中国南北的分界线。因为有了秦岭,中国有了南北,西北来的干冷空气被阻挡在秦岭以北,就在这里沉积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区,全世界大约70%的黄土分布在这里,在这里东亚的古人们驯化了粟,就是小米,千百年的耕作使得这里植被被破坏,地表形成了沟壑纵横的局面。
在黄土的深处,埋藏着丰富的煤和石油。我们每次灵芝坡爬山的对面,就是蒙华铁路。而这条铁路的起点就在黄土高原的深处,等铁路通车,到那个时候,源源不断的煤就会从这里运往南方。
渭河是陕西人的母亲河,在陕西的中部形成了漫长的渭河谷地,被人们叫做关中,也叫做八百里秦川。这片土地,从远古时代就有人类居住,从半坡遗址到秦咸阳城,到汉唐时代的长安城。尤其以唐长安城为最盛,那时长安城里最多有100万人口,成为东亚城市的典范。日本的京都城就是以长安城为蓝本修建的。
在现在西安的大明宫遗址,根据含元殿的柱础推算,含元殿的规模比故宫最大的太和殿还要大三倍。那是那个时代世界上最大的砖木单体建筑。
从西安向东,到达临潼,那里有中国第一个皇帝秦始皇的地下军阵,威武的士兵,精良的装备,拱卫着这位对权力痴迷的帝王。
继续向东,抵达渭河和黄河的汇流处,潼关。涛涛黄河在黄土的面前温柔的转了一个弯,折向东去。顺着黄河上溯,抵达韩城的时候,就进入到了400公里长的晋陕大峡谷。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但黄河要在土和岩石之间找到最适合的路线。乾坤湾,天然的太极图,这是水和土的杰作。
奔腾的黄河经历了乾坤湾的曲折之后,在壶口瀑布终于释放。50米的落差,黄水轰鸣,掀起层层水雾。如果是冬天,大河上下,顿失滔滔。那是另外的一番壮美。
【篇二:我最喜欢的一本书】
阅读,总使我觉醒,而路遥带给我的《平凡的世界》,却最值得我沉思。那一个世界,也值得所有人去体会。
我们从一出生就是一个平凡的个体,生活在这个平凡的世界,过着平凡的日子。悲、欢、离、合。
但总会有一些人,在宠辱不惊的天地间,活出最闪耀的自己。有一个自由的灵魂,但为了国家却甘愿成为一名普通矿工,那是孙少平的不平凡;脚踏实地,从一无所有到承包砖厂,变成“农民企业家”,那是孙少安的不平凡;始终以深深纠缠的故乡情结和生命的沉重感去感受生活,完成了一部百万字的小说——《平凡的世界》,全景式表现出当代城乡社会生活,那是路遥的不平凡。
窗外阴,微冷。我蜷缩在窗边,一本《平凡的世界》捧在手中。末页了,随着铁路线,我的思绪飘到了黄土高原。
头顶青天,脚踏黄土,这里的人们给我最初的记忆便是朴素勤劳,但黄土高原就像是个粗犷的汉子,顾及不到人们的吃穿。深夜里,便有无数人在月光下反复掐算着开销,那一声声叹息,有如鸡毛落地。在那时的社会,温饱、贫穷永远是问题。最使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开篇,或许是现在的环境使然,我的内心有了巨大的反思:两个高粱面馍,甲、乙、丙三种菜系就代表了三种不同的社会层次。学生吃不饱,书也没得读,有的只有那落后的教育体系和无穷无尽的劳动。而当代的我们,被幸福麻痹得不知道幸福是什么。难道幸福是抱着手机玩到天昏地暗?难道幸福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难道幸福是穿着名牌时别人投来羡慕眼光时的满足感?呜呼!实则不然!
对于那些黄土高原的少年们来说,幸福是偷偷揣在怀里的一本书,幸福是几个白面馒头,幸福是从嗓子眼里打出来的饱嗝。可即便是这样小小的期望,在那个时代下,竟变成了奢求。
贫穷和苦难的恶爪,不断伸向挤在破旧窑洞里的那一家,他们从不轻易低头,从不轻易向命运妥协。就这样,孙少平背着一个承载着全家人希望的包,只身踏上了前往一个陌生城市的路。为了生存,也为他那不羁的魂灵。虽然日子过得很苦,但他却在这个黑漆漆的世界里真正蜕变。孙少安在经历种种磨难后终于把窑场竖了起来,红红火火的生意使他挺直了腰杆,也使他低了一辈子头的父亲孙玉厚很是宽慰。他们都是普通人,但“最平凡的人,也得要为他那个世界的存在而战斗” 。
落叶飘下,我的心神又回到眼前,我似乎是明白了什么,路还很长,要为梦想而不息奋斗。不知不觉,我又翻回扉页,重新品味。
【篇三:我最喜欢的一本书】
阅读,总使我觉醒,而路遥带给我的《平凡的世界》,却最值得我沉思。那一个世界,也值得所有人去体会。
我们从一出生就是一个平凡的个体,生活在这个平凡的世界,过着平凡的日子。悲、欢、离、合。
但总会有一些人,在宠辱不惊的天地间,活出最闪耀的自己。有一个自由的灵魂,但为了国家却甘愿成为一名普通矿工,那是孙少平的不平凡;脚踏实地,从一无所有到承包砖厂,变成“农民企业家”,那是孙少安的不平凡;始终以深深纠缠的故乡情结和生命的沉重感去感受生活,完成了一部百万字的小说——《平凡的世界》,全景式表现出当代城乡社会生活,那是路遥的不平凡。
窗外阴,微冷。我蜷缩在窗边,一本《平凡的世界》捧在手中。末页了,随着铁路线,我的思绪飘到了黄土高原。
头顶青天,脚踏黄土,这里的人们给我最初的记忆便是朴素勤劳,但黄土高原就像是个粗犷的汉子,顾及不到人们的吃穿。深夜里,便有无数人在月光下反复掐算着开销,那一声声叹息,有如鸡毛落地。在那时的社会,温饱、贫穷永远是问题。最使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开篇,或许是现在的环境使然,我的内心有了巨大的反思:两个高粱面馍,甲、乙、丙三种菜系就代表了三种不同的社会层次。学生吃不饱,书也没得读,有的只有那落后的教育体系和无穷无尽的劳动。而当代的我们,被幸福麻痹得不知道幸福是什么。难道幸福是抱着手机玩到天昏地暗?难道幸福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难道幸福是穿着名牌时别人投来羡慕眼光时的满足感?呜呼!实则不然!
对于那些黄土高原的少年们来说,幸福是偷偷揣在怀里的一本书,幸福是几个白面馒头,幸福是从嗓子眼里打出来的饱嗝。可即便是这样小小的期望,在那个时代下,竟变成了奢求。
贫穷和苦难的恶爪,不断伸向挤在破旧窑洞里的那一家,他们从不轻易低头,从不轻易向命运妥协。就这样,孙少平背着一个承载着全家人希望的包,只身踏上了前往一个陌生城市的路。为了生存,也为他那不羁的魂灵。虽然日子过得很苦,但他却在这个黑漆漆的世界里真正蜕变。孙少安在经历种种磨难后终于把窑场竖了起来,红红火火的生意使他挺直了腰杆,也使他低了一辈子头的父亲孙玉厚很是宽慰。他们都是普通人,但“最平凡的人,也得要为他那个世界的存在而战斗” 。
落叶飘下,我的心神又回到眼前,我似乎是明白了什么,路还很长,要为梦想而不息奋斗。不知不觉,我又翻回扉页,重新品味。
【篇四:安塞腰鼓那些事】
莫笑陕北民风淳,安塞腰鼓震断魂,血脉相连厚土沉。——题记。
家里有一面鼓,一面安塞腰鼓。漆面仍旧光滑如新———通红的鼓身,黄铜的鼓钉,紧绷的鼓皮,雪白的腰带。用手一敲,就响起低沉的鼓声隆隆,把我的思绪拉回那黄土高原的塬峁峁,圪梁梁。
十岁那年,同父母一起乘车回老家。灰扑扑的吉普驶过黄河,驶过安塞,驶过南风阵阵的高粱地,驶过那一片激越的鼓声……
君不见黄土塬,秦道边,平沙莽莽黄入天。一望无际的塬上,目光可以任意伸展。扑面而来的风挟着沙,将一切染成了土黄。土黄的天空,土黄的屋舍,土黄的人群,和一片突如其来的白与红。
一声鼓响。随后千万鼓齐响,狠狠碰撞在土地的沟壑之间。山崖蓦然间变成了牛皮鼓面,发出隆隆的声响。开始了!头上扎着白羊肚手巾的后生们手中拿着鲜明的红绸和鼓槌,发狠的锤击着那一方鼓面。脚下也一刻不停。跳跃,跳跃,跳跃!他们恣意地摇摆着身体与头部,脸上的神情时而肃穆,时而张扬。一片眩目的红,一群淳朴的人,爆发了惊心动魄的力量!
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
看,闹腾的是欢乐的人群,是汹涌的力量,是生命的波涛!听,鼓动的是雷霆,是嘶吼,是黄土高原千万年来爆发的咆哮!一时间,犹如千军万马滚滚而来,犹如黄河壶口一泻千里,奔流汹涌,浊浪排空,隐天蔽日。黄土高原上,爆发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热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太阳升到天空正中,将炽热的光芒洒向大地。领头的后生们却未见有丝毫疲惫。正是茂腾腾的,如同旱柳一般激烈的释放着奇伟磅礴的能量!臂上的肌肉虬结成块,脚下的舞步沉稳有力,面上的神情激昂慷慨。越捶越烈,越捶越狠。雷霆阵阵,是强劲的鼓点;乱雨纷繁,是飞溅的汗珠;火花四射,是奔突的眼神;斗虎一般,是不容羁绊的生命。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
一时间,我忘记了被震得生疼的耳膜,忘记了脚下被震撼的黄土塬,忘记了眼前的风沙迷散。只有一团夺目地红,舞动的黄,一团汹涌的生机勃勃的生命叩问着我的灵魂!
我看到千年前秦直道上的战马嘶鸣战车辚辚;我看到秦王挥剑一扫六合,诸侯尽西来;我看到红军与敌人缠斗不休,枪林弹雨,火光映天;我看到千百年来一代又一代的陕北人在这片土地上与自然搏斗,与生命较量。我明白了为何鼓声如此激越,那是生命的爆发,是厚土的呐喊,是从千年前开始绵延至今的坚韧、纯朴与不屈!
安塞不比江南,那里的天空是青绿的琉璃,易碎,纤弱而又精美的,断然承受不了这样的厚重。而安塞的天空是缀满了奇妙瑰丽的鼓声与信天游的,安塞的土地是积淀着与我们血脉相通的厚重的。代代相传,生生不息,那是一种厚积勃发,不容束缚的生命力量!
从安塞回来,我的血液里沉淀了新的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