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爷爷,你在哪】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难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中秋节,又名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这一天,家家户户团团圆圆,吃月饼,赏月亮,可是,我们家永远也缺这一个人。
“八月十五月儿明呀 ,爷爷为我打月饼呀 。月饼圆圆甜又香呀 ,一片月饼一片情哪……”在八月十五听到这首歌,我就想到了您——爷爷。爷爷,您在我心目中是多么的重要。现在,您去世了,我就想被咬了一口的月饼一样,永远也没法复原了。
记得小时候,爷爷带我去登山。登到半山腰时我已经累得气喘吁吁,我眼睛干巴巴的看着您,我还没开口,您就说:“不行!我们一定要登到山顶。”哎!看来半途而废的计划失败了。终于,到了山顶,我看到了远处的美景,赞不绝口,早把疲劳抛到九霄云外去了。这时您老人家语重心长地说:“孙女,如果你想看到好的结果,就要付出代价,你明白我为什么一定要你登到山顶了吗?”我点了点头,心想:“原来,爷爷要我爬到山顶,就是为了给我讲大道理呀!”
爷爷,我想您了。您什么时候再给我讲大道理呀?明年、后年、大后年、十年以后……我一直不相信你去世了,可是这个现实我不能不接受……
汶源学校五年级三班 张佳怡
【篇二:话中秋】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每当听到苏轼的《水调歌头》,我就知道中秋节来了。
关于中秋的传说很多,其中一个是这样的:相传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名叫嫦娥的善良女子,她有一包长生不老药,据说吃了可以升天成仙。有一个坏人,强迫嫦娥交出神药,嫦娥被逼无奈只能吞下了神药,她身子立马飞了起来,飞到了月亮上。人们很舍不得,于是摆上嫦娥爱吃的东西来纪念她。你们知道故事的名字吗?没错,它就是嫦娥奔月。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拜月节、团圆节等,是中国众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中秋节以月之圆比人之团圆,寄托思念家乡,思念亲人之情,期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我每年的中秋节都是在爷爷奶奶家过的,今年也不例外。当天爷爷奶奶家热闹非凡,我的几个可爱的弟弟也来了。我们享用着爷爷奶奶精心烹制的中秋大餐,欢声笑语不断。我们吃饱喝足后,玩了一个小游戏,每人说一句关于月亮的诗词。弟弟们先说:“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呵呵,他们说得还不错呀!爷爷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我接着说:“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游戏玩得十分尽兴,我也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中国的古诗词真是太美妙、太伟大、太神奇了!
【篇三:中秋心愿】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八月节、玩月节、拜月节或团圆节等等。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节日。
在我们凤台中秋佳节之日,人们最主要的活动就是赏月和吃月饼了。每逢中秋我们家都会把小桌子搬到阳台,摆上月饼、桂花酒、大救驾、苹果等食品,这些食物都是圆的,喻意团圆,也是甜的,代表甜甜蜜蜜。中秋节之时爸爸妈妈不管自己工作多忙,都会回家和我团聚,一家人在阳台吃着月饼,聊着天,赏着月……我认为这是世上最幸福的事情了。
中秋节那天我们不能吃梨和藕,因为梨代表分离,藕切开后有窟窿,也是不圆满的意思。以前,每年中秋节一家人都能在一起过,而今年的中秋却少了两人,姥姥和姥爷都回老家了。大姨开了个粮库,没人看,只能让姥姥姥爷去看。唉!如果姥姥姥爷中秋能回来就好了。我多么想让姥姥姥爷回来呀!我希望妈妈能看到我这篇作文,把姥姥姥爷接过来过中秋,希望姥姥姥爷能回来和我一起吃月饼、赏明月。
【篇四:我喜欢过中秋节】
中秋节又称为追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时在农历八月十五,与端午、春节、清明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有着赏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
在这中秋之夜,我们坐在落着黄色桂花的小院里,嗅着浓浓的桂花香气,感受着一阵阵微微的秋风轻轻吹过,沐浴在清亮的月光中,萤火虫不甘寂寞,也提着小灯笼和我们一起赏月了。妈妈端出了带着桂花清香的桂花糕,还有香喷喷的水果,和浪漫的桂花酒,使这美丽的夜晚更添了一份浪漫的情意。
我们仰望星空,只见繁星闪烁,美丽极了,这时,月亮像一个娇羞的姑娘一样,慢慢露出了神秘而可爱的面庞,似现非现。突然之间,月亮又像一个顽皮淘气的小男孩一样躲进了云层后面,似乎要和我们捉迷藏。最后,月亮像一位慈祥的妈妈,把温柔的月光洒在树叶上,洒在小草上,洒在小花上,洒在大地上,同时,也洒进了我的心里。
这时,我想起了远在月亮上嫦娥,她是不是很孤独呢?是不是想跟后羿在一起团聚呢?也许,她已经飞上天宫和神仙们一起聚会呢!
看着这温柔的月亮,感受着家人团聚的温馨和幸福,我希望全中国人都能在这中秋之夜和家人团聚,快快乐乐的度过这美好、幸福、吉祥、和谐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