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人心向善感动常青】
奋发向上,是中华儿女几千年来与大自然拼搏而储蓄的核心精神;崇德向善,是中华文明发展历史的光辉结晶。奋发向上的精神,促进了社会人文的发展,崇德向善的品质,增进了人类与自然,国与国,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发展。
以“明礼知耻崇德向善”为精神引领,讲道德,树新风,做正直友善的人;讲学习,能奋斗,做刻苦勤奋的人;讲健康,懂文明,做乐观开朗的人;讲诚信,守信用,做一诺千金的人;讲秩序,会友好,做遵纪守法的人;讲奉献,助友爱,做乐于助人的人。
记得中国古代有这样一个故事:从前,一位远行寻佛的苦行僧,在一个漆黑的街道上遇到了一位挑着灯笼的盲人,苦行僧百思不得其解,一个双目失明的人,完全没有光的概念,更看不见高山流水,来往行人,他这拎着灯笼的行径岂不是可笑至极?于是僧人问,“怎么你什么也看不见,却挑一盏灯笼呢?”盲人笑道,“虽然现在是我所看不见的黑夜,但夜晚没有灯光的照映,那满世界的人,不就和我一样是个盲人了吗?”僧人若有所憎地说:“原来你是为了给他人照明!”盲者微笑着说:“因为我是个盲人,我什么也看不见。但如果我挑盏灯笼,既为别人照亮了路,又让别人能够看见我而不会碰撞到我了。”
僧人恍然大悟:“原来我寻遍天涯海角去寻找心中的佛,没想到佛就在我的身边。佛就像一盏灯,只要点燃它,即使自己看不见,佛却会看见我。”
英国著名诗人雪莱曾经说过:“爱都是甜蜜的,无论是给予还是回报。爱就像阳光,无所不在。”是啊,爱就像一盏灯,照亮别人,温暖自己。捧着一颗心上路,一生都会沉浸在爱的温馨之中。爱是一种非常美好的人生情感,像花开一样,愉悦别人,自己也结出果实来酿造芬芳四溢的美来。
人心向善,感动常青。我们要用观念来指导我们做人,做一个有价值的人,那么,这价值就像一滴水,许多人的水会聚起来,终会成为真、善、美的海洋。从身边小事做起,摒弃丑、恶、假,继承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美德。
著名作家冰心奶奶说过:“爱在右,情在右,在生命的路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踏着荆棘,而不觉痉痛苦,有泪可挥,不觉得悲凉!”
【篇二:让人文之花常青,常绿】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影响并变革着社会,身处其中的人们无不感受到了人工智能这一新生力量的巨大力量。于是有人质疑,有人恐惧,有人拍案疾呼——信息科技终有一天会取代人类,并进一步戕害人类的身心健康。而我认为大可不必忧心疑虑。人工智能并非洪水猛兽,但我们确实应谨防科技的进步而导致自我人格的矮化,人文精神的退步。
每每有新兴事物的出现,必将出现困惑与疑虑。我们可喜的发现人们的质疑精神与批评精神的兴盛,但一如库克总裁所言,我们对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无需担心也不必庸人自扰。有人曾将手机比作新时代的鸦片,认为它空洞了人们的思想,贫瘠了我们的精神。但细细读来,我们不难发现,就连鸦片都具有亟待挖掘的药用价值,更遑论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手机了。手机如此,人工智能等一切具有革命性的新事物亦然。倘若我们永远固守旧事物、旧文化的窠臼,成为林语堂先生在《吾国与吾民》中描述的那种“轻视一切少年热情”的人,必然趋于固步自封,敝帚自珍,落得日薄西山的可悲下场!
人工智能等一系列科技产物的盛行是科技渗透生活的结果,是锐意革新的美好创造,我们应以兼容并包的胸怀去拥抱它,但蒋勋也在《生活十讲》中揭示了与库克总裁同样的忧虑:“物质不是不好,不好的是没有抗衡的能力。”北岛在酒杯碰撞声中听到了梦破碎的声音,我却在键盘敲击声、机器轰鸣声中渐渐听闻了人文精神破碎的声音。
穆旦先生在《隐现》中曾言:“我们有机器与制度,却没有文明!”的确,我们都是站在现代文明荒原上的人。当我们终日卷缩于沙发,抱膝于井底,妄想通过一块块冷冰冰的荧屏窥见这大千世界的美好时,我们已然被机器同化、役使,失去了挺立于世界、体悟世界的能力;我们日夜追逐机器的速度和精准,而不屑于为一朵花低眉、为一朵云驻足时,我们已经被现代化的浪潮裹挟,丧失了精细的感官与淡然的心性。当我们因一切打破原有的快节奏、损害利益的事情的发生而去指责为分娩的妇女迫降的航空公司、谩骂为急救车让路的队列时,人类的价值观与同情心早就因一颗颗被机器蚕食,被利益熏黑的心而荡然无存。
与鲁迅而言,恐吓与辱骂绝不是战斗!而于我,一味地质疑和屈服都不是对待现代文明的应然之态和辽阔视角。我们仍应勇敢地革故鼎新,以创造推动文明的进程,但与此同时,自我的审视、观照和反省同样是必不可少的品质。人类的价值观,同情心不是一种廉价的情感,而是对生命深刻的体悟后的于世界同理共情的能力,是机器、科技远远无法企及的高度和厚度。切勿用乔治·奥威尔的方式、用人工智能等科学文明的方式将我们囚禁,让人文之花常青常绿,去温暖机器的冰冷,战胜程序的萧索。
【篇三:与榕树常青】
阴翳的榕树屹立在庭院里,细雨滴落在葱茏的枝叶上迸溅成一朵朵晶莹剔透的小花。在这细雨润物无声的春日里,正是农耕的好时节。
爷爷奶奶戴上泛着草香的草帽,扛起锄头径直走向田地。而我则屁颠屁颠地紧跟其后,牵起两只厚重温暖的手,紧紧攥着,两脚腾空跃过一个个凹凸不平的小水洼。雨后的田地像个恬静乖巧的新生儿,静待爷爷奶奶去给它“更衣”。雨后的空气清新,蝴蝶萦绕,爷爷奶奶欢愉地锄着地,我则追着蚂蚱上蹿下跳。榕树下的田野充斥着我的欢笑声,弥漫着爷爷奶奶欢愉耕作的气息。
细雨滋润过的天空是清新淡雅的蓝色,云是缤纷的千姿百态,榕树是无私的遮阳伞。奶奶提着个竹篮到院里采摘“小红花”,之后将它们捣碎和各种面粉混合揉成一个光滑的面团,分成几个小球球,粉嫩嫩圆鼓鼓像一个个吉祥福娃。奶奶握起一个小福娃,在手里不停转动形成一个窝,包上馅料,在木板上轻轻转压,漂亮可人的红粿就做好了。耳濡目染之下我也稍稍会包,却没有奶奶那么娴熟。
上锅蒸熟,热腾腾的白气里弥漫着香喷喷的糯香,萦绕着榕树,包围了整个村子。奶奶把蒸熟的红粿分成好几分装到喜庆的红盘子里,带我去邻家拜访,把香嫩可口的红粿拿给他们。我自是不舍得,却也倔不过奶奶。“小妹啊,你记住分享美好是能够温暖彼此传递幸福的。”我点点头,似懂非懂。
夕阳西下,天色昏黄,爷爷奶奶牵着彼此的手在榕树下漫步,微风拂过他们的脸颊。他们畅谈着生活的美好,憧憬着儿孙的未来。余晖中,两个微微弯曲的身影倒映在河面上,渐行渐远,慢慢消失……
雨滴撞在金属器上叮叮当当的声音拉回我的思绪,我注视着窗外那棵榕树,和家乡的一样挺拔。枝头伸展出的嫩叶仿佛是爷爷奶奶带给我的爱。这爱是勤劳朴实的传承,是消除罅隙的红粿,是农家小院的温馨。
而我将传承这份爱,与榕树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