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我眼中的色彩】
翻阅以前的试卷与作业,纸张已经微微泛黄,但仍有那鲜艳的红色,那田老师写上的“勾”与“叉”,的字迹,依然夺目,假若出现了红色,便要严肃、认真地对待。因为它代表着老师审阅过了,粗红色是只有老师才用的。
一张试卷飘落到我的桌上,最先看到的就是那个鲜红的大的数字。这张卷子被红色铺得密密麻麻的。我心中想:既然老师都已经审阅过了,那么我再来看看吧。很多道题都是打的“半对”,扣了很多分。但是,仔细看,其实也对,只不过没有答的那么标准而已。
下课了,我抄起卷子,径直向老师快步走去,想问个清楚。我站在老师面前,话还没说出口,老师就看着我的卷子说:“你平常考得不是挺好的吗?怎么这回考得这么差?”“老师,可是,这些题。”我指着卷子上的题说道,“是对的啊。”老师皱着眉头,把我手里的卷子拿走,仔细看,“这些题的确错,回去好好改错,下次务必考好!”
回到了自己的座位,觉得很委屈,我盯住试卷。那红色代表的就是老师,红色就是不讲道理,不可理喻,很讨厌。
又有一次,习作发下来了。当时,我自我感觉良好,一定可以取得好成绩。可当我看到那个分数时,仿佛给我了“当头一棒”。我急忙去翻看老师的评语:“本篇文章经过修改还能提升一个空间。并且,这绝对不是你的实力。”我急得泪眼汪汪,老师怎么能这样呢?我仿佛看见老师眉毛一皱上,上挑,眉毛变成了“V”字型,两只眼睛瞪得很圆,怒目而视,严肃地看着我。又是红色,这次的红,多了一分尖酸刻薄。
从那时起,我便十分讨厌红色,我不断努力,发奋学习,尽量不让红色出现在我的试卷上,红笔的痕迹逐渐从我的试卷上减少。
后来,老师找我谈话,老师和蔼地告诉我:她觉得我语文学得还不错。她希望我的答案能变得标准、正确,她不得不再考试中给我扣分,让我长记性。而作文呢,她希望我可以写得更好。
后来吗,在我眼里,红色的意义逐渐改变了对红笔的看法、态度,不再视它如仇。因为我知道,那红色是老师对学生的爱,对学生的谆谆教诲,对学生无私的帮助。
【篇二:那件事真让我难忘】
那是一个阴天,我们正在学校上课,下课之后,我们正准备出去玩,却被一阵很重的推门声打断了。王老师手上拿着成绩单,那生气的眼神似乎是在对我们说:“今天你们一个都别想出去,成绩考得那么差,还想出去玩,放学后语文社团集体参加,试卷上的错改不完就留校。”
老师那严厉的神情让我们惊恐,老师没有说话,而是直接发卷子。我们每个人拿到卷子都很伤心,有几个人还哭了起来,我一看,60分都考出来了,真丢人呀!
很快,下午的社团时间到了,老师让我们自己改。几个成绩较好的同学是老师的检查小助手,顿时教室里闹了起来,有的在写,有的在找同学问答案……反正,什么样的同学都有。最辛苦的要数我了,我的问题太多了,基本上都在翻资料,我还没查完,老师就让我们上交了,可是我还有十多道题还没改完呢!
审阅结果出来了,我有12道题没改,其中改了的题有两道是错的。老师把我和其他四位同学留了下来,老师先让我们把语文书上的古诗默写三遍(一个默写三遍),我抄啊抄,写啊写,手都快要被写断了,终于把所有的古诗都默写完了。
“老师,我可以走了吗?”“可以走了!真是个笑话,你最严重,我把任务布置完了,你把我说的任务做完了……”,“我就可以走了吗?”“还要再补考一遍,才能走。”
老师明显是在挖苦我。我按照老师的任务做,不知过了几个小时,终于做完了。可是给老师看,老师说:“你做得一塌糊涂,这样子吧,你带回家去做,我把补考卷给你。”
我回家后,爸爸妈妈都不说话,难道是他们知道了我这次没考好的事情。直到快要做完作业,爸爸凶巴巴地走过来,说:“你这次语文考试只考了60分,你都没有一点惭愧吗?”我真想对爸爸说,我死的心都有,还说什么惭愧。但当时我一个字也没有说,这倒不是因为抵触,而是觉得真是无话可说。
直到现在,那件事还浮现在我的脑海里。现在,我经常能考90多分了。经过那次教训,我再也不会考得那么差了,可我每次得高分的时候,就会时刻想起那件事——那件让我想忘也忘不了的事。
【篇三:读《一夜的工作》有感】
最近,我读了《一夜的工作》这篇文章,周总理的工作态度和生活作风深深地打动了我。
文章讲的是作者何其芳陪同周恩来总理审阅稿件,目睹了周总理一夜的工作的情形。周总理工作的环境十分简朴,虽然外表是如宫殿一般的大房子,让人感觉很豪华;但是屋内的陈设却极其简单:只是一些办公的必需品。周总理的夜宵也十分简单,只有一小杯绿茶和一碟数的清颗数的花生米。
读完了这篇文章,再想想自己,虽然“工作”只有学习,但是成绩还是一塌糊涂,一点儿也不理想。作业一多就嚷嚷个没完,说学习真痛苦,更别像周总理那样一丝不苟,勤勤恳恳了。周总理审阅文件时是一句一句地审阅,看完一句还要在后面加上一个小圆圈。我们对待作业呢?检查时浏览一遍,有时甚至看都不看就直接塞进书包里。但是,看了这篇文章后,我决定改掉这个坏习惯,坚持每天认真检查作业。晚上学习累了,就嚷着肚子饿,想吃夜宵。夜宵也不能太将就,要么让父母煮一碗面条,要么就要去外边饭店小摊吃饭。周总理还很严谨,还注意到作者小转椅的上部带歪了,走过去扶正在走到里屋里去。
周总理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祖国更加美好,人们更加幸福。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必须向周恩来总理致敬!
【篇四:秋思】
离开亲人和家乡已经很久了,真是太思念家乡的亲人了,我站在家门口,看着片片一黄了的叶子,看着他们一个一个的如蝴蝶一样飘落了下来。
洛阳城里,秋风瑟瑟,落叶在空中翩翩起舞,秋天到了,我已经有好几个春夏秋冬没有回家了,真是让我思念不已,真想回家看看,但是却不能,不知道现在怎么样,家中的一切还好么?这一系列的问题让我牵肠挂肚,如果在这时候能回趟家该多好呀!
我站在门外看这片片落叶,落在地上,看着许许多多的行人有的大人出去工作,有的小孩要出去玩,还有许许多多在劳作的人们,这是一个念头忽然萦绕在我的心中,不如给家中写一封信吧!这样我就不愿那么挂念他们的生活了,说时迟,那时快,我飞奔回我的家中,找来纸,找来笔,这是以有一肚子的话想对我的亲人说,家中怎么样,家里的亲人还好么,这是我看到了送信的人,跑上去对他说:“你等一下,我这里有一封信拜托你帮我送一下。”说完我就跑回家中写信,由于时间的紧张,我也不好说的那么详细,只能几笔匆匆的改过,我写完后马上审阅了一遍,检查的没问题了的时候,我马上把把新封号,之后给了那个送信的人,就在他马上要走的时候,为了保证新的准确无误,我又从新看了一遍,着他才把信送走。
真是太想家了,真想回去看看。
【篇五:《一夜的工作》读后感】
今天,我学习了何其芳描写周总理的文章,就是《一夜的工作》。课文说的是:作者陪周总理审阅稿子,并且亲眼目睹了周总理整夜工作的事情。
周总理用自己的行动实践着“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后一代树立正确的学习榜样。我对周总理最初的印象,就是那句惊天地泣鬼神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我细细的品读着当看到“你到隔壁值班室去睡一觉,到时候叫你”,我的心头涌起一股巨浪。周总理叫“我”先去睡一觉,而自己呢?却在不辞劳苦的批阅文件,周总理为了国家,为了人民,不爱惜自己的身体;他为了人民的利益,每天工作的昏天暗地;为了伟大的国家,每天工作的废寝忘食;为了中国这个庞大的集体,每天都孜孜不眷的工作。我终于明白周总理在病床上是怎么坚持下来的,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的满满的!
我继续浏览着课文。“他一句一句地审阅,看完一句就用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上一个小圆圈。他不是浏览一遍就算了,而是一边看一边思索,有时停笔想一想,有时问我一两句。”从“画”想”“问”看”这几个动词,就可以看出周总理审阅稿子是专心致至的。周总理不是粗略的看一下,而是细细品味,似乎生怕会遗漏一字一句。周总理他关心同志,工作时一丝不苟·谦虚谨慎。
欣赏完《一夜的工作》,我不禁想起毛主席曾经做过的演讲为人民服务”。周总理,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啊!
【篇六:读父亲】
父亲像书,其中不乏许多精彩片段,也总有我读不懂的地方。
从我有意识开始,便翻开了这本书的第一页,懵懂的我,极力去读却不懂他。
当我翻开他时,便不曾合上。小学时,我对神秘的他有了初步的印象:
他是辛苦的,他在工作,不能常年在家。休假时,会来与我们团聚。他依然精神焕发。
蹉跎的岁月悄然划过,我已将他翻阅了厚厚的一层,理性的我重新翻阅了他一遍。才发现,他变了,他曾经的成熟感,在现在看来,是多么幼稚,曾经那高大伟岸的挺拔身躯。以如今的眼光看来,是那么渺小。不,是我长大了。
时光依旧,父亲的年龄火箭般地上升,越是往高处,变化越明显,快到不可思议!岁月无情,一点点蚕食着父亲的青春,岁月如刀,在他脸上刻下了一道道皱纹。我阅读着父亲,读到了心酸,读到了泪!却也读到了坚持,读到了任劳任怨!
唯独,读不懂父亲的爱。
他总是寡言少语,却顶天立地,撑起了一个家。他有些冷漠,从不心疼我受伤,生病,总是说我没用。
他是无情的,至少我是这么读他的。
步入初中,当我再次重新审阅父亲这本书。父亲像书,不善言语,只靠生涩的文字表达。
父亲是爱我的,如今我,已能读懂,父亲爱的深沉,爱的严厉。他从不表现爱我,总说我没用,却铸就我的坚韧。父亲像是一把锤,不断地锤炼着我,排除杂质,浓缩精华。这是父亲的爱,我始终无法读懂的爱,终于在心中有了解答!
父亲像书,一本人生之书,一本哲理之书,阅读他,我才学会坚强,阅读他,才知道他爱的伟大而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