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天镜相关作文

【篇一:文学作伴】

天圆地方,大国泱泱,甲乙丙丁,周吴郑王。面对中国的历史,中国的文化。我总是感叹道:”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偶遇《诗经》,就让我爱上了文学,”蒹霞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幽静的芦苇,凄清的冰霜,让我沉醉于大美之中,悠扬的音韵仿佛伴随着美丽的伊人进入我的眼帘,云间仿佛落下了一枚缤纷的色彩,托起一片落霞,依稀能看见那恬淡的笑容却又转瞬即逝,消失不见了;偶遇《乐府》,那种豪迈的气魄恰好与《诗经》的含蓄相反,一句”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震慑住了我,气吞山河的山盟海誓,一下子就将我带入了文学的殿堂,带我寻找那埋藏在我心底的对诗歌的渴望。

偶遇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的风骨总在鼓励着我向前,不被挫折打败,”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更是将我带进了一个似真似幻的奇妙世界;偶遇苏轼,他的大度让我钦佩有加,”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带着浓厚的情怀,”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更是用伤感孤独之调描绘了一个神话般的画面,我时常对着这句诗发呆,她让我的灵魂得到了慰藉,但更多的是一种不可言状的感受。

当我还在牙牙学语的时候,爷爷常常给我讲述古人的故事,生动而又有趣,陪伴着我无数次甜美的梦乡。到后来,我长大了,有时还和爷爷用文言文对话。最后,爷爷去世了,在这之前我与他的最后一个对话,是我给他讲着他给我讲的那些故事,他笑得很开心,但眼眶里却充满着泪水……

现在,我还是离不开文学。每次,我都会捧起一篇美文,泡上一杯香茗,让书香与茶香交融,氤氲如水中的层层涟漪在空气中弥漫,有如春风在我的心飘荡,久久不散去。她从我的身边走过,时而低头吟唱《如梦令》,时而昂首高吟《浣溪沙》,她带着独特的香气,轻盈的萦绕在我心中……她如一曲天籁,让我心如止水地聆听;她又如一杯芳醇,让我不知不觉地沉醉。众里他寻千百度,你已在”灯火阑珊处“。

【篇二:家乡的中秋节】

春节拜新年,端午赛龙舟,中秋赏明月……一个个传统节日,荡漾着两千年不曾间断的精神涟漪,联系着泱泱华夏的繁衍生息,演绎着中华民族的文明。中秋节却是我最欣赏和喜爱的。

在我印象中,家乡的中秋节习俗似乎并不多,只有吃月饼、赏月、吃团圆饭而已。但似乎每一个又很有意义,充满着浓厚的感情。这也是我喜欢中秋节的原因。简单而又重要,单调而又不失真情。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十五的圆月高挂在天,皎洁而又圆圆的,使人不禁联想到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而这又为月亮蒙上了一层神秘而又浪漫的面纱,令人向往。初升的月亮是迷人的,似乎前面有一层云彩半挡住了她的脸庞,宛如一位戴着面纱掩面的羞涩少女。渐渐地,渐渐地,月亮更亮了,薄薄的云彩也散去了,又添了一种成熟美,也又多了一种“月下飞天镜”的感觉。人们望着明月,通常会有“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意境,遥寄对亲人的千里相思之愁。

十五的月饼也是中秋节的一大习俗特色。月饼的种类有很多,豆沙馅的、五仁馅的、红枣的、蛋黄的、果酱的……数不胜数。但每一种都有它独特的味道,都会让人忍不住去品尝。月饼一咬,嘎吱一声,外面酥脆的皮儿便掉进了嘴里,随之,里面那诱人的馅儿便会露了出来。使人食欲大增。圆圆的美味的月饼配上皎洁的月光,也是一大享受!

团圆饭是我们小孩最期待的了,因为这顿饭可是非常丰盛的,一般都有十几道菜,个个让人垂涎欲滴。一般小孩们快速的吃饱之后,便出去和小伙伴们玩去了。而大人却正是享受之际,没有了孩子们的喧嚣声,大人们可以在月光下喝着酒,聊着天,吃着菜,“欢饮达旦,大醉,”真是人间一件快事。如此良辰与佳肴,众人何不享矣?

中国人讲究团圆,喜欢团圆。而中秋节正是团圆的节日,是一家人欢聚一堂的节日。我们又有何理由不喜欢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呢?

【篇三:赶路】

自古以来,月亮是人们心中的寄托,人们把思念、愁思、喜悦等情感寄托在月亮身上,月升月落、阴晴圆缺,月亮在人们心中赶路,在人们喜怒哀乐中赶路,在历史的长河中赶路,赶往那遥远的远方。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闲适的诗情、豪迈的诗风,给了月的广阔豪情。“耐可乘明月,看花上酒船。”“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月带着粗矿、豪迈在历史的长河中,喜怒哀乐中赶路。

“玉阶生白露,夜久浸罗袜,却不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瞧呵,多么有趣的月哈,刚刚还拥有壮志豪情,转眼间,就变成了一位闭月羞花、沉鱼落雁似的少女,娇滴滴的,“绿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月,带着少女的水嫩与娇羞,在尘世里继续赶路。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月啊月,它现在又变成了思乡的征人,奈何身不在乡,只得遥遥远望。“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独上江楼思悄然,月光如水水如天。”“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月带着征人的绵绵思乡情,在历史的长河里赶路。

那一轮明镜如水的白月光,从远古到今朝,才从乡村到城市。它沐浴过古人,又照耀着来者;它守候清风,又静待白云。它流淌过江南的水乡,跋涉过塞北的烟尘,抵达了清秋的人间,将宁静、团圆与温馨留给天涯的旅人,留给纷纷众生。

【篇四:诗中的月】

古人喜欢月亮,因为抬头见月,低头又见“月”可以思念故乡。

我也很喜欢月亮。我喜欢月亮从学识字开始。记得一次我会背的第一首古诗是一个晚上:“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窗。”这是李白借晚上思念家乡亲人写的诗。这句诗的意思是在窗前的明月又大又亮,好像是地上的霜。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句诗选自苏轼的《水调歌头》,这句诗的大意是人有悲欢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以来难以改变。不过我可不喜欢弯月亮,我喜欢圆月亮,因为我不喜欢家人分离,我喜欢大家永远团圆、永远幸福地在一起。虽然不大可能,但我还是抱这个幻想。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选自白居易的《长恨歌》,大意是行宫里望月满目凄然,雨夜听曲声声悲壮。“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选自李白的《渡荆门选别》。又是写思念家乡的,意思是月映江面,犹如明月飞镜;云变蓝天,生成海市蜃楼。

我读了这么多描写月亮的诗之后,发现月亮通常被古人用为悲伤,思念,愁苦的代名词,很少用来表示快乐、兴奋和热情,不过也代表着美好,纯洁,幻想的象征。

【篇五:月光】

那三分月光,射进灯下的窗,映着,太白半卷,子瞻半章。——题记

是夜,灯光晃了眼,把黑夜烧了一个洞。眼睛早已疲惫不堪,眼皮打起了架子鼓,我无奈丢下笔——这里,还剩下堆叠成山的作业,更令我着急的是,那张空白的作文纸上,我已经整整徘徊了两个小时。“‘难忘的夜晚’,又是这个题目,除了‘床前明月光’,除了作业和作业,还剩什么呢!”我实在无可奈何,打定了主意:算了,作文也懒得再费尽心思了,翻翻以前的文章再抄一遍,应付了事就行。

我翻箱倒柜,却没能找到那熟悉又厌烦的“难忘的夜晚”,倒是翻出不少小时候的日记来。反正无济于事了,不如彻底放弃。我把作文纸扔到一旁,翻开了那本旧日记的第一页。

“今天天气真好!出去玩了一整天,回家已经晚上了,月亮真美!”

“作业还没完成,家里就剩我一个人,可是有月亮陪着我……”

我实在忍不住噗哧笑出声,那小时候的书写和文笔实在“不堪回首”,倒是这不知哪里来的乐乐呵呵,令人忍俊不禁。小时候多喜欢月亮啊,总把它当成自己的“护卫”,好像他在,就算孤单一人也不会害怕……

可是,现在呢?

我被自己脑海中一闪而过的想法吓了一跳——好像是的啊!可是现在呢?随着年龄增长,我的书写好像也拿得出手了,文笔至少也有所长进,可是月光依旧,初心不再。我越来越看重作业和成绩,头也越埋越深地“苦干”,可是我还能不能再写出“月亮真美”这样的话了呢?我还能不能为自己的喜乐悲忧倾诉和表达呢?

好像不能。

仿佛醍醐灌顶,我猛地站起身,一个趔趄跑向书架,取下那本《唐诗宋词》。那里有太白的“月下飞天镜”,有子瞻的“明月几时有”,有半山的“明月何时照我还”,文人雅士早已醉倒在如水月光之下。那是一个略掩门扉的世界,我在门外兜兜转转,曾自以为少年功成,奔疲于灯下,劳累于心神,却忘了抬头望望,那一抹月光。

原来那三分月光、七分剑气一直在萦绕,那是李白年少时的孤勇与豪情。原来书香在生活,表达在少年。原来扣人心弦的诗,不诞生于虚苦劳神的成绩,而在如水月光、如月心窗之间。而那涓涓月色,前人之述备矣,只是少了月下倾听少年心声的饮者。

窗外,月光还是少年的月光,初心冉冉,时光不旧,还是李白的霜。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4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