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向往】
“云敛晴空,冰轮乍涌……”
五年了,再次听到这个声音。多少都有些怀念和刺痛。
在在几年前踏入京剧班的那一瞬间起,我就想到,自己可能并不是学京剧的料。那几年里流过汗,淌过泪可终究与主角无缘。几年后我脱下锦衣,退下舞台,坐到了那黑压压一片的观众里。
窗台边的那枯萎的盆栽里溢出些青翠,几天后这青翠竟染绿了窗景。这是——苔花?
是它,我从小就认得。长得“叶不成叶,花不成花”细小的青绒沿着窗户,爬满了整个外墙。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也像是在讽刺我的渺小同苔花一样无论如何努力都不可能成为牡丹。就像我一样,一直在黑暗的角落里孤独的挣扎。所有做的努力都像是在自欺欺人,渺小的无法用一个词去形容。
但当思绪飘到那个随园,不知袁枚是不是也和我有着同样的处境。苔花如米小,也要绽出属于自己的美好,虽然只是一只小小的苔花……
然而,这不应该是故事的全部——
难道我忘了吗,在每次手绘比赛中我都是特金奖的获得者;难道我忘了吗,在围棋班里,我是受人称赞的棋手……思绪在就引回到着小小的苔花上,也许在此处,我是苔花,但在彼处习惯了“牡丹生活”的我,有了一份顽强和倔强。对于苔花来说,环境只是一个单项选择题,选择了此处就不能选别处。但我们呢?环境是多样的。京剧也好,围棋也罢,每个领域都可以涉足。
我们没有必要在“此处”成为苔花就唉声叹气,因为在“彼处”我们仍是苔花或是牡丹。退一步,作为一朵花,你爱这脚下的土地就够了。
是啊,我爱京剧,何必在意我是不是主角。
我们不可能在所有领域都是牡丹,只要明白这一点便可以成为生活正真的主角。
突然,那里好像打开了一扇窗……
窗外月色正好。
【篇二:秋衣觞歌】
窗外的风吹得很尽职,呼啸着掠过划出破空声,再没入深夜。细雨缓缓的飘落,在窗户上凝成珍珠,然后再悄悄划下来,形成细流,窗外的树开始了婆娑的摆舞,叶与叶子的击奏和着雨的声音敲打着我的耳朵,扰乱了我做题的思路,我的目光被一根无形的线牵引到了窗外的世界。
已经是第三节晚自习了,夜青,冷清,晚来风急。从窗缝中溜进来的风扑打在脸上,便觉舒服了许多,只是劳累了一天的双眼仍觉酸痛,取下眼镜,极目远眺,我想,难怪很少能看到关于深秋时节的夜的诗词呢!这样平凡的夜,怎能引得了诗人们的眼球。它唯一的不同就是太黑,黑得似乎连最浓的墨也不能再将它浸染,然后,我却似乎喜欢上了这样的夜——好静,好静。
远处的霓虹灯不断的闪烁,给这苍茫黑暗的深夜带来了唯一的色彩,却无法在我的内心勾起一丝愉悦。今年的夜真是一个急性子,来得这般匆忙,记得昨夜还是满天星斗,今夜却是天地一色。冷风阵阵。窗内的我看着这一片苍茫,内心的空虚也在不知不知觉中扩散,我想将它填满,扔掉那种无措感,却不知如何下手。
白天的时候,总想将自己的烦闷抒发于笔尖,却整理不出任何头绪。而这样的秋夜却给了我灵感,给了我奋笔的激情,不知是景应了情,还是情应了景,我想将所有的感情付诸在这张纸上。
不知不觉中想起了李清照,“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当时的她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才写出了这样的诗句。心间的泪化为一江水湲湲东流,淌过孤苦的年华,酝酿千古情愁。伊人在窗景下怀,昔日的醉泪微微湿润,泪水变作满天飞雨,夜,沉静,雨,阑珊,人,惆怅。
秋,真的是一个很适合让人深思的季节。下课铃响,走在回寝室的路上,细雨静静的飘落,凝成一地的花瓣,下一秒便消失殆尽,化成小小的水洼,如昙花一现般一闪而逝,留下刹那的永恒。昨日的空中还弥漫着浓浓的桂花香,现在却只剩下那一地的芬芳。我想,是不是现在还有人像林黛玉那样容易感伤,为了花的凋落而悲伤,然后将残败的花瓣掩盖在土壤下,如果真的有,我定会毫不犹豫的将那一幕定格,采撷下那一抹美丽的身影留在心间。
躺在床上,我蜷缩着身体寻求更多的温暖,泛黄的灯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落在阳台。这样的秋夜,给了我内心一片净土,让我沉沉入睡。
【篇三:读《我们去看海》有感】
所谓诗中有画,有意,有情,《我们去看海》正是有这三大特点,可谓是一本佳作。
《我们去看海》的作者是著名作家金波,这本书以诗的形式来向我们展现他的奇妙之处。它里面完全是十四行诗,十四行诗这种诗歌体裁最早出现于中世纪欧洲普罗旺斯地区,是流行在民间的一种可以歌唱的小诗,十四行诗顾名思义,有十四行诗,前三小节都有四行,可第四小节却只有两行。
诗中的乡情在那《雨中的森林》,金波曾经看见过那雨中的森林是多么美丽。他的耳畔只有那小鸟的鸣叫、,那蛙噪声⋯⋯眼中的只有一棵棵大树、森林里的动物⋯⋯他的心中只有这个森林,这个家乡。他曾感觉走进童话世界般的森林变为了一只小精灵,每棵树都会给你喜悦,森林里的万物在他眼中都是美的,可见他的心早已飘到了自己的家乡,怀着对家乡的思念感情,让我们领悟到诗中有乡情。
诗中的友情是那巜我们去看海》,金波眼中的海是令人心旷神怡的。海风温和地吹过他们心中,耳边是那潮声澎湃,海也是他们的梦想,可见金波他们的梦想正如这海一样宽阔,无边。他们只记得在海中玩耍,而忘记了一切的烦恼,可见还带给他们的快乐是无限的。他写这首诗就是为了怀念儿时同他一起玩耍的小伙,让我们深深体会到其中的友情。
诗中的亲情在那《窗》,金波心中,平淡无奇的窗景是一本翻开的书,早晨写满阳光,夜晚写满星星。但他每天推开窗子看到天空时,心里的梦早已忘却,只有那蓝天。一面窗就可以让家人与家人之间变得更加友好,使每户家庭的眼睛。
诗中情可以让你忘却一切烦劳,是我们体会到诗中情是多么美好。
【篇四:忆苦思甜】
又是一次不一样的游学,队员不一样,目的地不一样,收获自然也不一样。
这次我们去的是胡老师的母校龙爪沟小学。
原学校,早已荒废,但胡老师的讲解让感受到当时同学们刻苦学习的场景,仿佛身临其境。
听胡老师说,在当时,她们学校没有桌子,就爬在土坯垒起的中间放着木板的“桌子”上听讲。板凳呢,是从自己家里拿来的。因为当时没有条件买本子,所以老师让同学坐在操场上,用树枝在地上写作业,老师也在地上检查作业。两个年级在一个班上课,胡老师说,这叫复式班。
在艰苦的条件下,他们不放弃,而是更加刻苦努力,相互督促激励,最终都取得应有的成就。
想想我们,高大的教学楼,成套的桌椅,崭新的书本,我们有什么资格不爱惜眼前这些物品?又有什么理由不去珍惜眼下这美好的时光?我们身上穿着漂亮的校服,背着爸爸妈妈精心挑选的书包,坐在窗景窗明几净的教室里,听着老师讲知识,还有什么不满足?……
这次研学,忆苦思甜,我深刻地体会到环境的好坏并不是阻碍成功的绊脚石,唯有努力才可以使自己离成功更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