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我最喜欢的传统文化】
中国的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有书法、剪纸、古诗、品茶等等,其中,我最喜欢古诗了。
我会背很多古诗,有《静夜思》、《望庐山瀑布》、《古朗月行》……其中,我最喜欢的是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是诗人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它运用了比喻、夸张、想象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诗人生动的描述,让我们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我们不得不为之赞叹,为之骄傲。就连苏轼也赞赏这首古诗,称赞道:“帝遣银河一脉垂,古来唯有谪仙词。”“谪仙”就是李白了。
我还参加了学校诗词大会,我喜欢朗诵古诗时,把自己想象成诗人或者古诗的主人公。我喜欢把自己融入在古诗的画面里,展现古诗的情感。我希望通过我不懈的努力,在以后的诗词大会中取得优良的成绩。
我喜欢中国传统文化,更喜欢栩栩如生、耐人寻味的古诗。
【篇二:找到自己的那扇窗】
蝴蝶从窗户飞进屋里却飞不出屋子,原因是它不肯往低处飞,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扇窗,气尽而死。动物如此,那么人又何尝不是呢?动物没有找到达到目标的那扇窗而死得悲凉,可见那扇窗是多么重要,作为人类,我们更应该找到自己的那扇窗。
东晋时期,“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陶潜拒绝高官厚禄,看破官场的黑暗,淡泊名利,隐居山林,开始了五柳先生的田园诗创作。然而世俗捉弄人,在辞退官场后,“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醉仙无钱买酒,但这并没有摧残他的意志,在虚无缥渺的人生旅途中,他找到了适合自己的那扇窗。在田园里,过着安贫乐道、怡人自得的世外桃源生活,用自己的才华抒写自然的无限风光,为后人留下了大量的田园风景诗。钟情于菊花的他找到了人生的那扇窗,在人生的大舞台上展示田园风情的唯美。
那扇窗使陶潜为后人留下了东晋时期的良辰美景,也使他元亮名留史册。
民国时期的鲁迅因为政局的混乱,弃医从文,在他的思想里,从医只能拯救部分痛苦中的中国人民,而不能救助整个民族。为了挽救民族,只能用文学号召麻木沉睡的中国人民醒来,不要做“东亚病夫”。从文的道路并不平坦,面对麻木人民的嘲讽、敌人的刺刀和枪子,他毫不退缩,反而更坚定了他从事文学的信心,于是便有了白话文,散文、小说集。在动荡的时局下,他带领沉睡的人民在彷徨中呐喊,他从文的窗户打开了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奠定了条件,便有了社会主义道路的诞生。鲁迅先生从文的窗户打开的一刹那,中国现代文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中国人如此,在西方的莎士比亚在青年时代就找到自己的一扇窗。由一个戏剧中的配角成为举世闻名的戏剧作家和语言大师,仅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从一个不起眼的工作者成为世界大师,改变了他的命运。
无论是东方人还是西方人,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只要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扇窗就可以改变自己的人生航向,为自己的人生增添一个光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