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诗相关作文

【篇一:我最喜欢的传统文化】

中国的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有书法、剪纸、古诗、品茶等等,其中,我最喜欢古诗了。

我会背很多古诗,有《静夜思》、《望庐山瀑布》、《古朗月行》……其中,我最喜欢的是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是诗人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它运用了比喻、夸张、想象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诗人生动的描述,让我们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我们不得不为之赞叹,为之骄傲。就连苏轼也赞赏这首古诗,称赞道:“帝遣银河一脉垂,古来唯有谪仙词。”“谪仙”就是李白了。

我还参加了学校诗词大会,我喜欢朗诵古诗时,把自己想象成诗人或者古诗的主人公。我喜欢把自己融入在古诗的画面里,展现古诗的情感。我希望通过我不懈的努力,在以后的诗词大会中取得优良的成绩。

我喜欢中国传统文化,更喜欢栩栩如生、耐人寻味的古诗。

【篇二:找到自己的那扇窗】

蝴蝶从窗户飞进屋里却飞不出屋子,原因是它不肯往低处飞,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扇窗,气尽而死。动物如此,那么人又何尝不是呢?动物没有找到达到目标的那扇窗而死得悲凉,可见那扇窗是多么重要,作为人类,我们更应该找到自己的那扇窗。

东晋时期,“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陶潜拒绝高官厚禄,看破官场的黑暗,淡泊名利,隐居山林,开始了五柳先生的田园诗创作。然而世俗捉弄人,在辞退官场后,“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醉仙无钱买酒,但这并没有摧残他的意志,在虚无缥渺的人生旅途中,他找到了适合自己的那扇窗。在田园里,过着安贫乐道、怡人自得的世外桃源生活,用自己的才华抒写自然的无限风光,为后人留下了大量的田园风景诗。钟情于菊花的他找到了人生的那扇窗,在人生的大舞台上展示田园风情的唯美。

那扇窗使陶潜为后人留下了东晋时期的良辰美景,也使他元亮名留史册。

民国时期的鲁迅因为政局的混乱,弃医从文,在他的思想里,从医只能拯救部分痛苦中的中国人民,而不能救助整个民族。为了挽救民族,只能用文学号召麻木沉睡的中国人民醒来,不要做“东亚病夫”。从文的道路并不平坦,面对麻木人民的嘲讽、敌人的刺刀和枪子,他毫不退缩,反而更坚定了他从事文学的信心,于是便有了白话文,散文、小说集。在动荡的时局下,他带领沉睡的人民在彷徨中呐喊,他从文的窗户打开了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奠定了条件,便有了社会主义道路的诞生。鲁迅先生从文的窗户打开的一刹那,中国现代文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中国人如此,在西方的莎士比亚在青年时代就找到自己的一扇窗。由一个戏剧中的配角成为举世闻名的戏剧作家和语言大师,仅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从一个不起眼的工作者成为世界大师,改变了他的命运。

无论是东方人还是西方人,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只要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扇窗就可以改变自己的人生航向,为自己的人生增添一个光环。

【篇三:我心中的那片海】

海,不是风平浪静的池塘,不是流水叮咚的河溪。海就是海!有一条永不停息的脉搏,有一腔奔流不滞的热血。

那碧绿的海面,像丝绸一样柔和,微荡着涟漪。从高处看,烟波浩渺,一望无际,而有时,海水就在你的脚边,轻轻絮语。而我心中的那片海是——过上自己喜欢的生活。

清晨,在自己的卧室里晨读,在知识的海洋中“游玩”。与文字成了亲密无间的好伙伴,它让我开扩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之后,我便可以写上几首风景诗,记录自己看到的。真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下午,我可以到鼎鼎有名的甜品店中去品尝令人垂涎欲滴的甜品。甜品的颜色五彩斑斓,形状各异,我一边品尝,一边望着窗外如诗如画的美景,便不由自主地开始写生。优美的音乐朝我涌来,令人赏心悦目,真是悠闲、愉快啊!

傍晚,独自一人坐在草坪上,欣赏日落,陶醉其中。

晚上,趁着天亮到西湖公园里散步,运动让身体更健康。只见一大片花儿争相开放,密密麻麻的聚在一起,真是“万紫千红总是春”啊。婀娜多姿的柳枝在风中舞蹈着,我想起高鼎说过:“拂提杨柳醉春烟”。为了让自己能够得到心中的那片海,我不断地努力着。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每分每秒都在奋斗着,珍惜着短暂的时间。

每天进步一点点,聚沙成塔,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一定会得到心中的那片海。

面朝阳光,努力拼搏!——为了我心中的那片海!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