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卷相关作文

【篇一:我与书】

时常抚摸一本书的扉页,反复摩挲着,又恰如喃喃细语,神醉心迷。手指于书页间穿梭、流连,在倾听一个个与书相知相惜的故事。即便残缺不全,即便暗淡褪色……

青灯下,手持黄卷,品着香茗,好不惬意!读书,就是去感受月的朦胧,星的灿烂和花的嫣然。翻开扉页,缕缕墨香如杨柳风般清香怡人,仿佛品到了生命的含义。

我从小与书有不解之缘,书中的世界是博大的,而我在书前显得那么渺小与无助,张开双臂,迎接心灵的洗涤,心灵便浸润了,如水般,纯净,正直……

月朗星稀,一个清高的身影在楼上独酌。苏东坡,让我领会到了清;“上善若水”,老子让我领悟到了善;“只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如雨。”陆游使我感受到了不被人理解的悲。倘若他们的灵魂会有所依附,我相信那是书。他们崇高的灵魂在泛黄的纸页上流淌,这便是最好的结果。当书中所有的文字汇聚起来,汇成一幅图画时,我坚信:那是一泓清泉,一轮明月。

书,陶冶了我的情操,洗涤了我的心灵,拓宽了我的视野,充实了我的思想。我的心离不开书,我为书醉,我为书迷。

只要读书,心灵就会迷醉在那动人的七彩光华之下。我们用洁净的笔触,在那青春的书籍上绘出一道绚丽,一道清澈。

梦无痕,夜不停,只是青春依旧……看远方,金色的朝阳与美景在等我,我凭借着书的羽翼飞去……

【篇二:几多愁绪】

伴随着春水的东流,伴随着岁月的脚步,任花开花落,草青草黄,时光又过了一年。

“年光似鸟翩翩过,世事如棋局局新”。曾几何时,发誓当一名物理学家而不辞劳苦地拆开家里的电器,受到爸妈的批评;曾几何时,沉迷于做一个鲁滨逊式的大英雄,独自一人露宿在野外,回来时感冒发烧达39℃;曾几何时,为了使自己文章变成铅字,在孤灯寒窗,表册黄卷中熬了一夜。适值儿时,总希望自己快快长大,来告别这童年的生活。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读初二了,开始慢慢脱离了妈妈的肩膀,总觉得有那么一点不习惯,似乎对现实还有一种陌生的味道。

“韶光若水兮,逝者如斯夫。”初二的第一学期悄然而过,然而成绩给我留下了那么一点遗憾,伴随着新年钟声的敲响,第二学期的又一轮校园生活悄然而至。我,一个平凡的中学生,相貌平平,成绩平平,作文比赛与我擦肩而过;运动会上,我疯狂地喊″加油″;光荣榜,也冒不出我的名字,我怀念童年的懵懂与无知,即使什么也不曾拥有;我更能怀念那苦似柠檬味的校园生活,即使被蚊子叮得起泡,也是开怀大笑的,现在的我,心中不是充满满腔的喜悦,而是有满怀的伤感、愁思。生活这块魔镜,让我一次又一次地陷入了伤心,乃至绝望,使我对生活、生命越来越没有信心。

前几天,看到贝多芬,看到华罗庚,看到牛汉的事迹,一股崇敬之情油然而生,一种对生的欲望多么之强烈啊!他们遭受了最不公平地待遇,遭受了最大的心灵打击,但是,他们还是坚强地站起来,勇敢地面对现实,面对生活,试问,我这点对他们来说微不足道的挫折又算什么呢?我曾屡次问自己。

最喜欢看太阳落山的情景,蔚蓝的天空透出缕缕的金黄,那情景令人浮想联翩,它连最后的一丝光辉都要挥洒给大地,都要无私地奉献给大地,那么,我为什么不坚持自己的目标,去闯,去创造自己的一片天地呢?我对自己轻声告诫道。

曾经我也能静静地站在树下,听风翩舞树林,小鸟鸣唱,而感动,可现在,只听到它淡淡的忧,淡淡的愁。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朋友,你知道吧?忧愁是可怕的,放弃它吧!放飞你的心灵!--让快乐跟随着你的脚步,让梦想属于你,让忧愁远离你吧!让我们唱响花季哆唻咪,生活红绿蓝吧!让我们为之而努力吧!

【篇三:黄卷青灯,品读先贤】

朝雨寒风,冷月波心,青冥浩荡,春和景明……携一缕佛言禅音,观一片青云梦影;或执一柄青霜玉龙,战一片四方皆寂。一幕幕,一幅幅,即连在梦中,也似乎把景观着。这里有春风桃李花开的快意,有秋雨梧桐叶落的凄凉;有仙骨豪情、傲岸狂放的不羁,有心之所善、九死未悔的悲壮。这里有欢笑,有哀伤,有明道,有迷茫;这里还有永不过时的情怀与思想。这便是——国学。

仁义礼智信,忠孝悌节恕勇让。谈及国学,必谈孔孟。没有柔弱温婉的华丽辞藻,没有考究整齐的排版布局,孔孟之道的深邃,在其思想。“求善贾而沽”的入世;“讷于言,敏于行”的谨慎;“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的气节……它是历代帝王铭心恪守的金科玉条,是文武百官永不背弃的至高信仰,是边关将士九死未悔的坚定信念,是乡野村夫明颂默念的原始经典。它贯穿了中华民族整整半部历史,它那忠君爱国、学思结合、尊师重道、仁者爱人的思想,依旧被后人称道效仿。而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愈发过分注重利益,而逐渐轻视自身思想文化的修养。多少人泯灭了良知忘却了君子之道?多少人苟合小人的准则而不能慎独己身?多少人学富五车却流失海外?这些只在意个人利益而弃家国民族利益于不顾者,是在践踏自己的尊严,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一种抛弃与玷污!

而受孔孟之道影响的中国先贤们,逐渐将自己对于社会人生乃至天地真理的感发思索融入了一种精雅的文学形式——词。尤其是兼顾诗的韵律与文的哲思的宋词,无疑让国学迎来了又一个春天。

论宋词,便不得不触及婉约与豪放。而婉约与豪放的代表人物,则以济南二安为最。

日间,黑云压城城欲摧,但稼轩的心中已无恐惧。“金戈铁马”的恢弘,沙场杀敌的豪情,耀目的青春与飞扬的激烈相佐,战出了金兵的胆战心惊;夜里,辗转难眠的忧虑,执笔披衣的急切,高昂的情绪和着跳动的烛火,燃出了《美芹十论》与《九议》之著。他的爱国情怀,无论何地,都是永不落后的正能量;他那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无论何时,都会激励着我们奋发前行。

但李清照只是一介文弱女子。先有夫君早逝,金石之录未成;又遭灵修抛弃,再嫁伪君子。故后人评李清照,常常止步于她的一杯愁绪,殊不知她的灵魂深处,也藏着抗争的火花与对理想的呼喊!她是绝世的文姬,是乱世的美神,有不输于美成的文采与格调,有不亚于稼轩的气魄与雄心。她曾有诗句:“木兰横戈好女子,老矣不复志千里。但愿相将过淮水!”从诗文中可以看出,她真是“位卑不敢忘忧国”,是何等地心忧天下、心忧国家啊。史上固然有不少男儿赤胆忠心、奋发报国:祖逖闻鸡起舞,班超投笔从戎,宗泽病危仍拥被高呼“过河!”,宋瑞被俘却仰首长歌“丹心!”。但易安一介女子,发出同样的爱国之声——“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此时的呼喊与她早期的闲愁闲悲真是大相径庭。这其中蕴藏了多少民族之忧、家国之痛啊!

宋词,真的是血骨凝铸的经典啊!连年兵荒马乱造成的赤土千里、白骨露野,深深刺痛着每一个崇高圣洁的灵魂。它们在国家倾倒、民生多难、志不得抒的悲哀萧索中煎熬。直到失落失望失意凝练到了极致,便和着那些真正的志向思想——国学的精粹,通过“词”喷发了出来。这,才算国学;这,才算经典!

国学浩瀚!国学,是中华民族历代先贤对人生社会的思考与感悟;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对天地真理的探索与追求。多少的温软欢歌,多少的悲怆离恨;多少的晨烟雾柳,多少的夕阳薄暮。李白的狂,杜甫的沉;晏殊的恬淡,苏轼的通达……这些都给沉堕于纷繁嘈杂物质世界的我们提供了一个个“黄卷青灯”般的的心灵净土。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