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沙画】
这世界上还有什么艺术能如此简朴,只需一盘沙、一只手呢?
这世界上还有什么艺术能用一抹一划一点,展示出瞬息万变的景象呢?
沙画,这古老的艺术,我今日总算有幸亲睹。
荧荧白光屏,簌簌沙落声。那人用手做漏斗状,捧一拳沙,开个小口,沙便如流水般奔泻而下,时而似涓涓细流,柔和地绘出羚羊的外轮廓;时而如决堤的洪水,瞬间填满了空处。手一扬,羊角如珊瑚;沙一抹,四蹄飞扬浥轻尘。霎时,一只矫健的羚羊,便跃然“屏”上,栩栩如生,仿佛真的在狂奔一般。
接着,他抓起一大把沙撒满荧屏,一下子暗了下来。他娴熟地用手侧向上一刮,再往回一提,又用手画出螺旋纹。“呀!这不是羚羊角么?”我小声嘀咕着。很快,他的动作证实了我的猜测。只见他用手撮了一点沙,点在眼鼻上,还顺手一抹,在大羊边上画出了一只小羊。小羊好像依偎着妈妈,脸上有柔和安详的神情,母羊却忧心忡忡地望向远方。是公羊遇到了不测吗?还是它们母子与羊群走散了?
正当我想得出神,那人撒一把沙到母羊脸上。我大惊,不知其所以然,只得静观其变。那人的手似刀光剑影,看不大清,只隐约望见小羊消失了,抹上了一个大鼻子。什么?大鼻子?该不会是——大嘴猴吧!果不其然,他用手一折一回,勾勒出了两只耳朵,又在头顶上加了一撮毛。呵,真是一只憨憨的大嘴猴!它歪着头,微张着嘴,眼里透着机灵和活泼,它一定是在好奇我们为什么都看着它吧!
看!大嘴猴又要变身啦!大鼻子被分成了好几块:有一个小鼻子,两撮“胡须”和一张张得大大的嘴。我好像听见了这动物的吼声,那声音撼动了丛林树木,令人心惊胆战。那人又随意地画了两道,哟,“大嘴猴”已经蜕变为凶猛的食肉动物,那两道向下撇的眉毛为它平添了几分英气。然后那人用五指上下挠动,如行云流水般画出了一圈髯毛,使这只雄狮看上去有一种森林之王的霸气,让我望而生畏。
忽然那人手一抹,一切归为虚无。那悠悠的荧屏,好像在告诉你什么也没有发生过。这次沙画表演真如梦境一般,让我不愿醒过来。
一沙一手一天地,沙画给予我太多太多的想象,令我沉醉其中,好像自己也在画中了……
【篇二:哭泣的藏羚羊】
犀牛因为犀牛角而被猎杀,熊因为熊胆的药用价值而被囚禁,大象因为象牙的珍贵美丽而遭袭,鲸鱼因为肉质鲜美而成为人类口中的大餐。为何当初大自然赋予给万物的美好都成为如今人类猎杀、捕捞他们的借口。央视公益广告中的“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的口号还在提醒着大家,因为一时的贪婪和利益而破坏生态和环境的做法都是残忍和短浅的。这不,生活在生命禁区的可可西里的藏羚羊也因为它的藏羚绒和羚羊角也不可避免的成为偷猎者猎杀的对象。
藏羚羊常年生活在高海拔的无人区,如高山草甸、高寒草原、荒漠地区。藏羚羊本身具有优良的器官功能,它的皮毛质地柔软,适合做各种皮衣、手套等御寒衣物,羚羊角具有镇静、解热的药用功效,是治疗多种疾病的材料,同时藏羚角也是多种工艺品的原料,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正是因为藏羚羊浑身都是宝,它成为盗猎者的天堂。盗猎者们利用各种武器、偷偷潜入藏羚羊的栖息地屠杀这些可爱的生灵。据有关报道显示,每年被盗猎的藏羚羊数量在20000头左右,就是说,藏羚羊以每年2000头的数量在消失,如果我们还不提高警惕,提高打击盗猎的强度,可能多年之后,可可西里这片土地就真正成为了“无人区”,连最后驻守在此的藏羚羊都会灭绝消失,等到那时,我门便只能在博物馆看到它们的身影了。
盗猎者固然可怕,我们也有一群可爱的人保护着藏羚羊,用自己的力量为它们撑起安全之所。相信大家都没忘记哪位反盗猎英雄——杰桑·索南达杰,他在一年中先后12次进入可可西里腹地,查获了大量枪支弹药,藏羚羊皮,端掉了8个犯罪团伙,就连死都保持着跪射的姿势。生命的美好与可贵不言而喻,当每个人都在呵护自己的生命之树时,也请珍惜和保护我们身边的那些脆弱的生命!
【篇三:藏羚羊】
在周末的一天,我闲得没事做便打开电视看了起来。我飞快地按着前进键,直到我看见了那残忍的一幕———伙人拿着枪对着草原上的藏羚羊疯狂地射击,批得藏羚羊在密集的枪声起成中一个又一个倒下了,那片草地都被染成了刺眼的血红色,像一只巨大的、一看就会让人发抖的红眼睛。接着电视冷冰冰的扔出一句话:“由于藏羚羊的羊角在市场的价格一路飙升,使得许多不法份子打上了藏羚羊角的主意,每天都成百的藏羚羊被屠杀、分解,这使得藏羚羊的只数急剧下降。在我国,仅剩一千多只藏羚羊在西藏生活!”
这句话在我的脑子不断回响,电视上的那一段影像也在我的心里扎下了根,在我的脑海中一遍又一遍地回放。这种情况甚至在我的梦境中也不断出现。
梦里,我自己变成了高原精灵一藏羚羊,生活在辽阔无限的青藏高原上,生活在活泼可爱的藏羚羊中。
灿烂的阳光抚摸着草原上的生命,也帮小草披上了一件金黄的披风,我和我的藏羚羊朋友漫步在着美丽的画卷中,渴了喝甘甜的泉水,饿了吃美味的青草。想怎么跑就怎么跑,想怎么玩就怎么玩,生活无比潇洒、自由。
直到他们的到来,完全改变了我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