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风化的文明】
晴朗的上午,贺兰山。山上的岩石如千万匹奔腾的骏马被勒住了咽喉,只得悻悻地扬蹄,却止住了步伐。嶙峋的山石裸露着,在阳光下反着光,一如千年前泛着冷光的战士盔甲。
想起了西夏王和他的王朝。西夏并非一个番夷小国,在北宋的时代,它是足以与之并立的。犹是西夏的第一个皇帝——李元浩,以及他的父兄祖父,他们都骁勇善战,立下赫赫战功,为自己和部落乃至国家争得一份荣誉。西夏的开国皇帝更开创了西夏独有的文明。他改变了原有的文字和服饰,请人撰写编造西夏文字……
我站在贺兰山巅,如一块久屹于此的岩石,遥遥望下,只见赤红或青的石,以及遍于山石间隙的黄土沙,轻轻一步,就带起些许的沙尘。千年前,是否也有一个人,这样俯瞰这座贺兰山?当他的白鸽从山腰飞起,他就指挥千军万马,歼灭敌人。所过之处,金戈铁马,硝烟四起。一场场战争过去,他依然屹立于此,俯瞰着他的王朝,他的子民。岳飞有言:“踏破贺兰山厥!”然而,南宋的军队却不曾踏足于此。西夏王也许觉得,贺兰山厥终不会被踏破。毕竟,这里是他毕生的心血。
我蹲下来轻抚岩石,感受岁月侵蚀的疤痕,石是粗糙的,并不如平日所见的磨光的玉石一类,让人心生敬意,有的还有未被岁月磨平的棱角。它们不知在这儿沉默了多久,经受了多久的风吹雨打日晒,也许几千年,也许几万人,乃至几亿年。远远的,可以看到一些岩画,痕迹已经被岁月冲淡,图画已模糊难辨。导游叹一口气:“这个岩画已经太久了,怕是撑不了多久了。只能看一眼是一眼。”太深太深的叹息,如一块沉石,在我心上印下了迹。
千年前,亦是有过这样的叹息,继北宋、大辽之后,成吉思汗灭掉了西夏王朝,灭掉了建立了西夏王朝的党向族。二十二年,党向族和西夏王朝坚守了二十二年,却终究败在了成吉思汗射大雕的弓箭之下。西夏王朝,终消失在了宁夏轻沙的吹拂下,消失在了沙湖荡漾的轻波下。而灿烂的西夏文化,也逐渐被历史的风尘掩埋。直到近代,一位外国的学者搜集走了所有的西夏文献,一如敦煌的文物,被人一箱箱运走,国人却无能为力。宁夏的风沙,渐渐的凄迷了,又凄迷了。
一切俱往矣,有多少人在追问如果西夏没有灭亡,如果文献被国人保存完好……只是,历史没有如果,而西夏的英雄,西夏的悲沧也只能随岩画旁日益模糊的西夏文字一样,渐渐模糊在历史的洪流中。
西夏,一如贺兰山的石,风化了。
【篇二:最是书香能致远】
从古到今,文学在历史舞台上占有重要地位,而写好文章成了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5月19日下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作家沈明老师带领我们小记者一起走近写作。
沈老师说,写作就是特殊的说话,通过文字把自己感受到的事物描绘出来。从古老的岩画,到芬芳的竹简;从简单的留言,到华美的小说,到处都可以见到写作的足迹。而写作的第一要素,便是读书!
“不读书,千万不要写作。”这是沈老师信奉的理念。他说,一个人要想学好写作,最重要的便是读书。书中的名言警句,我们可以借鉴;书中的结构,我们可以运用。读一本书,就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交流,学会了书中的写作技巧。是呀,我想许多同学的作文之所以千篇一律,不正是由于缺乏创造性思维,不能开拓眼界吗?可见读书有多么重要!
不仅如此,沈老师还说,读书要有选择性,“读书就像练武功,不要和平级的人过招,要和高手过招,这样才能领会精妙。读书也是如此,要读就读世界名著,而且要读原版,这样才能体会大师的文采。”
沈老师的一番话给了我们许多启迪。随后,他又针对如何读书为我们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要在不同的书里学不同的方法:在《水浒传》里学人物刻画,在《西游记》里学想象,在《三国演义》里学场面描写……原来,可以在书中学到这么多知识啊,我们终于明白了读书的重要性。
古语说得好:“鸟欲高飞先振翅,人要上进先读书。”没错,我们要像沈老师说的那样,好读书,读好书,在文学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篇三:宁夏之旅】
我们期待已久的宁夏之旅终于开启了,我们一下飞机,宁夏的天空阳光明媚、晴空万里,回酒店睡一觉起来以后,天气完全变了,宁夏的天就像小孩的脸一样,说变就变,这时候,窗外已经乌云密布、狂风大作,就像小孩子生气了一样,再过一会儿,就滴答滴答下起雨来了。
第二天,我们来到了宁夏的景区之一——沙湖景区,一到景区就被眼前的一大片紫色花海吸引了,旁边还有一片的芦苇丛、小雏菊、向日葵——整个景区在花海的辉映下五彩斑斓。接着我们坐上了摆渡船,穿梭在沙湖中,微风袭来,处处可闻到芦苇的香气。到了停靠点,我们又换坐了摇撸船,摇撸船最终的停靠点有三个点,有鸟岛、沙岛、花田。摇撸船先载着我们来到了鸟岛,观看芦苇丛林里的各种各样的鸟,接着摇撸船又把我们载到了沙湖中央的沙岛,沙岛上放眼望去都是一座座沙子堆积起来的小沙丘,有的高有的低,沙岛上的沙子细如棉,踩在沙子上就像踩在了云朵上一样,当然,沙子在火辣辣的太阳照耀下,也是火辣辣的烫。沙岛有个好玩的项目叫滑沙,从沙丘的高处向低处滑下去,当我坐上滑沙板的那一刻,工作人员就把我推了下去,我就像脱了弓的箭一样,“嗖”的一声飞一般的往下冲,太刺激太好玩了。
最有意思的是骑骆驼,这是我第一次这么近距离的接触骆驼,骆驼们既高大又强壮,但是它们又都很温顺,一只只趴在沙地里,像卫兵一样排成长长的队伍,等待着游客们,太有意思了。
第三天,我们来到了史前人类的艺术长廊——贺兰山岩画,这里峰峦叠嶂,崖壁陡峭,森林资源丰富,早在西夏王朝时期,就已被视为避暑胜地。走进贺兰山峡谷,岩画就分布在沿溪道两侧绵延800多米的山岩崖壁上,大大小小总数多达6000余幅,记录了3000至10000年前远古人类写实的生活画面,如今,这些石头的史书就是人们宝贵的文化遗产。
接着参观了西夏博物馆,西夏博物馆陈列基本分为西夏史、西夏文化、西夏宗教艺术、西夏社会经济、西夏陵、保护与传承等六个部分,保证了内容的完整性,对于各部分的处理表达准确,重点突出。参观完西夏博物馆,让我对西夏的历史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
在宁夏虽然才短短的五天时间,但是我们去了很多地方,看了很多美景,玩了很多好玩的,学到了很多知识,体验了很多以前从没体验过的事,马上就要回去了,但是我并不遗憾,因为这趟的宁夏之旅,让我对西夏的历史文化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同样还有很多的新事物等着我们去发现、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