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月是他乡明】
也许世间真有神灵,不然它为什么总把月挂在他乡,那刺眼的光总是吸引着你,让你忍不住的翘首,望呀望,望得你是望眼欲穿呐!
这神灵到底是谁啊?你让人终受离愁之凄凉、之凄楚、之凄迷。你让人牵肠挂肚,虽是百般痛苦,却无一丝悔意,那种执著、遒劲,似乎是傲霜斗雪的梅。然而,它要说的无非只是:活着就有牵挂,牵挂构成人生。
月是他乡明。苏轼,命运就是这样不济,它给了你杀敌报国之豪情,却让你坎坎坷坷,让你人生流连忘返,让你“颂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让你“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尽欢颜”,让你屋破偏逢连夜雨,让你悲愤渡晚年。
月是他乡明。李白,举杯消愁愁更愁,你举杯邀明月,能饮一杯无?虽是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然而最终也只是落得一醉方休。
月是他乡明。辛弃疾,你历尽艰难,最终壮心难酬。屈原,你功名唾手可得,却只落得无端感慨、遭人迫害。
你们,望呀望,望着他乡的明月,满怀希望之情,向京城投入期待之情,你们望着建功立业,你们望着捐躯报国。然而月呀只是他乡明,孤舟独赏他乡之月,风雨阻归程。
然而,你们没有放弃,在这壮志难酬的时刻,你们无不奋勇向前,你们拥有“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的豪情,拥有“大江东去,浪淘尽”的感慨,拥有“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执著。
也许,就是这种执著,这种热忱让你们勇往直前,永不屈服,即使是在风雪破茅庐之、时,也不忘“大庇天下寒士尽欢颜”。
也许,就是这种执著让你们在望着他乡之明月仍怀希望之情。
你们不是同一朝代的人,但有种莫名的东西牢牢地将你们拴在一起。
活着就有牵挂,牵挂构成人生。因为活着就有理想,理想需要执著。
月是他乡明,所以,当我们向他乡奔跑之时充满了期待,也许有坎坷、有困难,但同样有毅力、有执著。
月是他乡明,所以,我们才有追求,才有期待,才有朝着理想的狂奔,才有胜利的喜悦。
月是他乡明,所以,带着那份执著,在这奋斗的时节,扯起你的帆向那明月他乡航行!
【篇二:我心中的李杜】
“昔日乘马去,今驱万乘来”的李白,他是“其翼若垂天之云”的大鹏,不屑做“翱翔蓬蒿之间”的斥鷃;他是“双睛曜宿,六翮垂云”的大鹗,昂首观宇宙把视野扩大到最大限度;他是云,飘到天顶去探寻天空的浩渺;他是水,奔向大海去扬起海上的狂涛。
他说“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从而走向仕途。后来,他呐喊着“君王虽爱娥眉好,无奈宫中妒杀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便“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又浪迹天涯了。
李白想游,会说“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李白想家,会说“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李白想上天,会说“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李白好剑,会说“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李白好酒,“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共销万古愁”。客路塞外,便说“明月出天外,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即便是在朋友家中,仍然不妨碍他高唱“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政坛的失意,使他诗坛得意,无尽的踌躇,成就了他无边的自由。他明白了“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李白相信,总有一天,他可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但是李白不会说“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在那一个晦暗的时代,有一人是唯一的明灯。他便是杜甫。
杜甫没有青年,他给人的形象总是一副老气横秋的样子。年少时,他说“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暮年时,他说“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他不曾想过“长风破浪”,也没有机会“直挂云帆”。
他怒不可遏地批判着“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的统治者,批判中带以忧愁,忧愁中又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博大胸襟与崇高理想,打动着每一个人。你看到了动荡生活下人民的苦难,“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只能无奈“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于是长吁短叹“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面对衰落的国运“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生”,你能做的也只是祈愿“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愁上心头,你却不能借酒消愁;国家危机,你却不能为国效力;异居他乡,你却不能回归故乡。“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这只是你梦中的景象,如泡沫一般。
秋上心头,一半是那乡愁,剩下一半化作忧国,提笔落墨,便是一片悲秋。你生于盛唐,却唱不出盛唐的繁华;你与李白为友,却不能像他一样“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你唱出的是唐朝的衰落和动乱,你挥洒的是苦难人民的哀叹与泪水。
李杜啊,你们留下的诗篇让我细细地品尝,你们高高的身影让常我痴痴地仰望。
【篇三:爱是荏苒时光中的独家记忆】
时光荏苒一如白驹过隙,不经意间心上已满载回忆。有关物质、名利的记忆是被我们握在掌心的水,随着岁月的变迁渐渐流淌干净;而有关爱的记忆则是被珍藏的琥珀,映照着我们的心灵与生活。这爱中包含着母亲的欢颜与父亲的眉眼,成为我们荏苒时光中的独家记忆。
旧时母亲的模样即便不是倾国倾城,也定是光彩照人、闪现着活力。然而,母亲现在似乎已不复往日的年轻光彩。她的两鬓或许已生出几丝华发,脸上亦平添了岁月打马而过的痕迹,只剩笑容依旧明晰。她会在我离家时紧张而宠溺地叮嘱“路上小心”;她会在我学习至深夜时神色安详地默默陪伴;她会在我难过委屈时将笑容中的那份恬静传递给我……她将全部的爱执着地倾注在家庭上,曾经年轻的容颜亦随如风的岁月飘逝在往事中,多了份沧桑,唯有那恬静而明晰的欢颜不曾离去。母爱渗透入我生活的点点滴滴,一丝一缕,都在我不经意间刻在了自己的灵魂上,成为我值得珍藏一生的独家记忆。
若说母爱如水般轻柔,那么父爱定是如山般深沉却内敛的。父亲也许不会如母亲般将爱填充在笑靥里,但他对我严格几近苛刻的要求和严厉的批评又何尝不蕴含着浓浓的爱意呢?父亲会在批评我过后独自叹息;会在责罚我后眉头深锁;会在看到我取得优秀成绩时只轻描淡写地称赞几句,却赠予我激励的眼神……父亲对我的爱也许埋藏得太深,但如若仔细观察,便会发现其中情感均蕴藏在那深刻的眉眼之中,或严厉或关心。如此深沉的关爱,教会我成长与坚强,甚至决定着我的思想与心境,成为我值得回味一生的独家记忆。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是否当年华一去不返后,我们才能看清这一生中最珍贵的东西?掌心中的水无论如何紧握也终会离我们远去,而心上的琥珀才是伴我们一生的唯一。这份爱,这份心上的唯一,就是我们荏苒时光中的独家记忆。
【篇四:生命因爱国而绚丽】
祖国更重于我们的生命,她是我们的母亲,“国好”才能“家齐”,“国安”才能“天下俱欢颜”。
——聂鲁达
爱国之情是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豪言;爱国之情是杜甫“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壮语;爱国之情是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誓言。
爱国者当如纳忠
爱国英雄岳飞曾说过:“以身许国,何事不敢为?”其实,我们可以这样说:“以身许国,何事不能为?”纳忠就是这样一名为了国家,“何事不能为”的爱国者。早在1937年7月,居住在阿拉伯的纳忠偶然发现当地报纸写着:“上届网球冠军得主,日本人许承基已到达。”纳忠很疑惑,许承基应是中国人,经过探听,才知道许承基不懂阿拉伯语,对于报纸上的错误,他更是毫不知情,于是,纳忠竭尽全力,在他们举办的茶话会中,改正了错误,引起了无数外国人的敬佩。
事关国家荣誉,无关大小。我们要学习纳忠,为了国家倾尽全能,他这不是小题大做,更不是哗众取宠,纳忠是在用一种特殊的方式,为祖国的荣誉而“战”。
爱国者当如赵老嘎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当我们的家园,我们的国家遭到破坏时,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拿起手中的武器,与敌人血战到底。赵老嘎,一个铁骨铮铮的汉子,在面临日军强大的兵力与先进的武器时,他没有走向懦弱,而是毅然选择了与敌人作战,即使他的女儿惨死,即使经历了巨大的伤痛,他仍然毫不退缩。因为他是铁血的中国人;因为他热爱祖国;因为在他的胸膛中始终充满了三个大字——“中国地”。这是他不屈的信念。
每当侵略来临之际,总有不屈不挠的声音与之抗衡,这是爱国的声音,这是中华民族绝不屈服的爱国之音。
爱国者当如温家宝
“我深深爱着我的国家。”这是温家宝在3月14日回答中外记者提问前的开场白。在这几年中,由于金融危机与频繁的自然灾害,我国的经济犹如千斤压身,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作为一国之总理,温家宝殚精竭虑,不辞辛劳,以“盖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明志,在午夜的办公室,地震的废墟前,干涸的田地上……我们都能看到他,他用行动证明了他对祖国深厚的热爱之情。
反观我们这群00后,又有多少人是爱国者呢?有些人连国歌也不会唱,这是多大的耻辱?而我们的汉语也被我们改编成火星文,桃体字,在小吃铺招牌上,广告上……大肆宣传。这是否值得我们深思?
风,从水上吹过,留下粼粼波纹;阳光,从云层穿过,留下丝丝温暖;岁月,从树林中走过,留下圈圈年轮……那么我们从时代的大舞台上走过,又应该留下些什么呢?我们应该留下对祖国无私的奉献,对祖国的无限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