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西安之旅】
今年暑假,我和爸爸兴致勃勃地乘着飞机去西安旅游。
早听说西安是13朝古都,那一定有坚固、雄伟的城墙吧?我的猜想没错,在西安有一座全国保存最好的明城墙。进入大门,我就看到了一扇拱形的大铁门,跟我们现在见到的长方体门截然不同,那是为了防止敌人的炮弹轰炸,不造成全部倒塌。这座城墙有13。8公里长。哇,相当于我家与奶奶家的距离,汽车也要开半小时,真长呀。
城墙每隔120米,有一个突出的城楼。我爬上城墙,看见旁边有一条又长又宽的护城河,看到正门写着“旭日东升”四个大字,还有威力无比的投石器,用来爬城墙的云梯,明清时期的大炮……城楼下面还有一座瓮城,如果敌人攻破第一道城门,进入瓮城,守城的士兵就瓮中捉鳖,打个敌人措手不及。
最壮观的就数秦始皇兵马俑了。它是秦始皇陵的一部分,整个秦始皇陵一共有50、60平方公里呢,兵马俑是它的其中一个陪葬坑而已。总共有3个俑坑,第一个最大,第三个最小。
一进入兵马俑坑,展现在眼前的是数以万计的兵马俑。它们身高1米8,头上梳着发髻,被雕刻得栩栩如生。每个兵马俑又神态各异,有的面带微笑,手握着兵器,对胜利充满了希望;有的骑着战马,身体前倾,像是马上要奔赴战场似的;有的神情严肃,是个久经沙场的老战士……可惜的是有些兵马俑已经不完整了,要么没头,要么缺胳膊,这应该是项羽烧兵马俑的缘故吧?
接下来几天,我们还游玩了唐玄宗、杨贵妃的沐浴的地方——华清池,龙门石窟,包公祠,大相国寺。每一处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收获不少,真是不虚此行。
【篇二:从古至今的龙文化】
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守护神,一直从古流传至今,而我们中华民族也是龙的传人,他甚至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雄伟的长江三峡、秀丽的桂林山水、壮观的秦兵马俑、神奇的敦煌石窟……从古流传至今,我最想赞美的是被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的万里长城,和举世闻名的秦兵马俑、甲骨文。万里长城是我国古代一项伟大的军事建筑,远看像一条龙蜿蜒盘旋在崇山峻岭之间,全长一万三千多里,前不见头,后不见尾,凝结了许许多多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他真是一个伟大的奇迹,无不令人惊叹!因此,“不到长城非好汉”家喻户晓,世界闻名。
在陕西西安临潼东边的骊山北麓,有一座巨大的陵冢,这就是秦始皇陵。据史书记载,骊山陵墓里面修建了恢宏的地下宫殿,藏有无数奇珍异宝。1974年,考古工作者在陵墓东侧1500米处发现了巨大的陪葬坑里,埋藏着约8000件陶制武士俑,还有上万件兵器,100余辆木制战车。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发现,是20世纪中国最重大的考古成就之一。
甲骨文是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甲骨文记载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甲骨文使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等多种造字方法。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很多字体至今仍在使用,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今天的汉字就是从甲骨文演变而来的。
中华民族的文化真是博大精深,无不令人惊叹!今天,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作为中学生的我正在珍惜时间,好好学习,将来为祖国的发展献出一臂之力。
【篇三:西安兵马俑,让我心生敬意】
跨越漫长的历史,悠久的远古文化,著名的名胜古迹数不胜数。有幸在游学时一览了秦始皇陵兵马俑,它如同长埋于地下的璀璨珍宝,让我不由得生出敬意之心来。
整座墓呈”品”字形排布,走进光线略暗的一号坑,映入眼帘的是何等一番盛景:8000多个,排列工整的陶俑跃然于前。他们形貌各异,有怒目圆睁者英武果断,有眉清目秀者忠诚敢言,有庄严肃穆者一身正气,仿佛将活人点塑了形,永久的保留下来,他们为一统天下的秦始皇守卫皇城,身先士卒的决心。每个陶俑都身披盔甲,足登战靴,昂首立身,称为直立俑,几千兵将组成的巨形方阵,不禁让我想象秦始皇当年征讨六国,天下一统之时,定然是立于百万军林中,一声令下,行军的气势可引起万里尘沙漫天,大地撼动,又将是怎样一番震撼人心的壮观之景!回望今天,秦时之昌盛繁耀仿佛一首动人心魄的旷世之曲令人叹为观止。
再往里走就是二号坑了。这一坑跟一号坑大有不同。工匠们按照塑形,定形,雕刻,由下到上按件组装,最后以红,黄,蓝,绿等釉彩上色。直立俑立于阵中,后有弩兵排阵:立射俑呈拉弓立射之态,跪射俑如跪射满月之姿,将军俑身着战袍,衣饰上的花纹被精心雕刻,清晰可见,明暗交错,似云上腾龙般呈现出庄重威严的架势,让我敬佩古人的巧夺天工。
立于秦始皇的画像前,我端详着他不可一世的风采和眉宇间的果敢睿智,仿佛陷入了他统治下的先秦盛世。前朝的辉煌荣辱,在这西安秦始皇陵兵马俑里发出了耀目的光芒。我好像看见了秦国富丽堂皇的宫殿,博大精深的文字和历史印记,还有行军打仗威风凛凛的军队……我仿佛感受到了工匠们日夜赶工,精雕细琢的小心仔细,他们把毕生的精力,化作这一刷一刀,谱写着生命的诗篇和秦时工匠技艺的妙不可言。耗时多少人力物力修砌的地下宫城,浩然大军,过去隐于黄土之中,众生脚下,如今得以重现天日,向我们展现的,是漫漫历史长卷中令人赞叹的一笔,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文化的传承,如何能不叫我心神为之激荡,敬意油生呢?
秦始皇陵兵马俑啊,你融入了多少能工巧匠的心血和历史的兴衰,我由衷地敬佩你的壮观,你的传世千古。
【篇四:等待千年】
我是秦始皇陵下的一尊陶俑。当我初生的时候,一名叫嬴政的武夫,已经驾着长车,踏破了六国的山河,统一了华夏。
我从两千年前走来,不停息地漫步在历史的征途上。
我静静地躺在地底,聆听历史车轮滚滚而过;
我静静地躺在地底,旁观时代的风云变幻;
我知道,我在等,等那个心中的时代,那个日子的降临。
我聆听金戈铁马之声,在猎猎旌旗下,不同的时代在更替;我聆听“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高唱;我聆听“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的绝唱;我聆听“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哀叹。
我听到了一声枪响,神州的大门被一个叫英格兰的强盗粗暴地打开了。硝烟滚滚中,他一手拿着鸦片,一手拿着炮火,肆意地践踏中国的土地……我听到《辛丑条约》耻辱的声音;我听到了南昌起义的号角;我听到了一位身穿中山装的老者疲惫的叹息;我听到日本屠杀者在尖刀上滴着中国人的血时得意的笑声……
于是,我懂得了战争、火光、流血;懂得了奴役、欺凌、反抗;懂得了腐朽政府的无能和血泪斑斑的黑暗……我只能痛苦地闭上眼,偷偷流泪,沉重地睡去。我期待的时代,何日出现?
公元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我听到了一句带着浓浓湖南口音的语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顿时,我热血澎湃,激动得仿佛一位少女听到了恋人的足音一般。我多想站起来看一看,可是,我不能。我是秦始皇陵的一尊陶俑,被深深埋在地底。于是我沉沉地睡去。
直到那一天,我再次睁开眼睛的时候,发现自己已经站在偌大的展览厅里,周围是一群群不同的人,面孔陌生而美好,充满奔放的活力,像满山花儿一样灿烂。
我惊讶地聆听他们的交谈,今夕是何年?为何只见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为何只见艳杏千林,湘桃绣野,芳草如屏,一片安定繁荣?
我知道了当代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知道了“深圳速度”,知道了社会主义……
我的眼前展开了一幅壮阔的画卷,华夏大地上出现姹紫嫣红,百花齐放的胜景。
中国这只雄鸡,正日出东方,慢慢崛起,走向世界的最前方。
看到这一切,我如何能安奈自己激动的心情?我已经沉默了千年,走过漫长的历史长河,我只是一尊兵马俑。我等待了千年。这个日子,这个时代终于来临……
千年等待,只为今朝,看我华夏腾飞!
【篇五:观秦始皇兵马俑有感】
秦始皇兵马俑,我相信这个名字大家肯定都熟悉,因为他是华夏人民的骄傲,世界历史上一颗璀璨的东方明珠,而在这个暑假,我就去了十三朝古都——西安,亲身领略了这一份辉煌。
在去的路上,我一直在问爸爸关于秦始皇兵马俑的一切,也从爸爸的口中得知,秦始皇陵是由丞相李斯依惯例开始主持规划设计,大将章邯监工,修筑时间长达39年之久,兵马俑是修筑秦陵的同时制作并埋入随葬坑内的,也从爸爸的口中得知,项羽攻入关中后,大规模破坏秦始皇陵,地面建筑毁于一旦,并挖掘了帝陵,兵马俑在这场浩劫中也损毁严重。考古发掘情况表明,一号俑坑和二号俑坑有黑色木炭遗迹,说明一、二号俑坑的塌陷都是因为被火焚烧后造成的,为此,我无不惋惜。
正当我想要了解更多的时候,开车的叔叔告诉我们到了,我兴奋地朝车外望,望见了秦始皇的雕像,虽然外面烈日炎炎,但是照在秦始皇赢政的身上就显得无比的辉煌伟大,我不禁想到秦始皇的种种功绩,而秦始皇最大的功绩应该就是统一了全国的文字!就连现在的欧洲都没有统一文字,而两千多年前的我们早已统一文字!也许,只有这样心怀伟大,志在高山的人才能统一我们华夏走向富强吧!
我们稍作停留,便走向了一号坑。
我一进去就不由自主的惊叹起来,以前只在网络上看到过秦始皇兵马俑的图片,心中虽然有许感叹,但是从不像今日这般完全说不出话来。
正如那一句话一样:“看着那一个个孔武有力的典型的陕西人外貌的秦军将士,看着那一匹匹昂首嘶鸣奋蹄欲奔的战马,仿佛看到残阳如血浴大旗、仿佛听到北风潇潇战马嘶。
就觉得这一辆辆精制的马车、这一个个强壮有力的将士,浩浩荡荡的从公元前出发,穿过历朝历代的关隘,浴血奋战、风尘仆仆、兢兢业业,一直走到现在,然而又在突然间,鼓角无声,天地缄言,硝烟渐散,血雨腥风之后,古战场挺立着引起全世界千古惊叹的奇迹。
看眼前形态各异的将士,虽然外形灰白,可看那表情栩栩如生,无一雷同,兵阵阵法严谨,战袍俑、跪射俑、甲士、将军等级森严,发型装束、仪态气质各不相同,虽然在地下尘封了两千年,仍然气宇不凡。”
在离别时,我依旧依依不舍,我不舍得,是那中华几千年的文化!我不舍得,是那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壮观的兵马俑啊!你是我们祖先留下来的宝贵的财富,是一种历史更迭的见证!您坚韧挺拔的身躯,向我诉说了你挺过来的风风雨雨!您是世界上不可取代的辉煌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