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丝相关作文

【篇一:快乐之旅】

微风徐徐拂过树梢,发出“沙沙”的响声,调皮的阳光趁机钻过浓密的树叶从车窗外透进来。

没过多久,坐在车上的我们已经可以远远望见小镇里的绝美景致了——青山环抱着高楼,绿水泛着微波,成群的白鹭在水面上空盘旋,时而飞起扶摇直上,时而俯冲掠过湖面,溅起点点浪花。如诗似画,如梦如歌。

一场独轮车运粮食的比拼拉开了研学的序幕。比赛开始前,各队的第一棒都紧握着独轮车的车柄,眼神坚定地盯着前方的粮食。正式比赛虽还未开始,可各组第一棒的组员角逐冠军的决心,却已经在激烈地较量着。

经过几棒激烈的角逐,终于轮到我了!前一棒一回来,我便赶紧扶起独轮车,抓着就向前跑。可这是独轮车,重心不稳,我踉跄了好几回才顺利运完粮食,不久前那十拿九稳的自信心瞬间就随着踉跄的脚步掉在了赛道上。但我的斗志没有丧失,心中一直对自己念着:“不能放弃!为了小组的荣誉!为了团队的荣誉!”随之,我推车的步伐也逐渐变稳,把粮食运回到起点时,我看着我们队的成绩并没有因为我而落后,终于松了一口气。

下午,我们走进海丝电影小镇,一跃“穿越”回上个世纪初的上海滩。“夜上海,夜上海……”动听的旋律似在耳畔环绕。我们换上了时代感极强的学生装,在游览了整个海丝小镇后,我们还开启了寻宝大赛。奇妙的研学时光,伴着同学们的欢笑声圆满结束了。坐在回程的大巴上,脑海中还回想着研学之旅的点点滴滴。突然间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尝试和毅力让我们成为一个真正的整体,只要有团结的精神,胜利的曙光就不会太远!

【篇二:走进文都泉州感受海丝魅力】

“蓝蓝泉州湾,青青戴云山,海上丝路从这里铺向世界……”每当听到这首歌,我就会想起我的家乡泉州来。我的家乡历史悠久、古迹遍布、文化多元,是个可爱的地方。今天,请大家随着我走进文都泉州,感受海丝魅力。

泉州历史悠久。宋代时期,泉州就和70多个国家有通商往来。到泉州来贸易、旅游、侨居、传教的外国人如天上的星星一样数也数不清。泉州港也逐渐兴旺起来,成为当时全国的第一大港。马克·波罗认为当时的泉州港比埃及的亚历山大港还要繁荣。今天,在泉州海交馆里陈列着的宋代大木船、石刻、瓷器等大量文物和图片,生动展现了当年泉州港的繁华;数百外文的墓碑、石雕等珍贵文物古迹见证了当年泉州和海外各国的友好往来。

泉州名胜古迹,数不胜数。在这里,峰峦起伏、绿树与石刻盎然成趣的清源山浅唱着古城之歌;凌空矗立的东西双塔诉说着开元寺源远流长的历史;庄严肃穆的清净寺赞叹着泉州多元的宗教文化;势如飞虹的洛阳桥是,跨江接海,历数着千年沧桑;古朴醇厚的红砖古厝讲述着优美动人的故事……在众多的名胜古迹中,我独爱老君岩。它屹立于清源山脚下,像一位慈祥的老人,静静地守护着泉州人民。泉州,像一位画家,手拿妙笔,轻点丹青,在东亚尽情描绘。

泉州文化长河,灿若星辰。在这里,动听婉转的南音弹奏着意味深长的人间百态;精彩绝伦的提线木偶演绎出了人生的喜怒哀乐;富有地方特色的梨园戏、高甲戏向我们讲述着这座古城的佳话;浔埔女、蚝壳厝彰显着浔埔文化,诉说着浔埔女的美丽与善良,勤劳与智慧;南少林武术博大精深,传播海内外……泉州,如一位音乐家,手执乐器,口诵佳音,在东亚低吟浅唱。

现在,每当听到《蓝蓝泉州湾》,我就会想起我的家乡泉州,想起这个历史悠久的古港,这个名胜古迹遍布的地方,这个文化底蕴丰厚的城市。她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东亚,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泉州,我可爱的家乡,我将发扬“爱拼才会赢”的精神,努力学习,长大把您建设得更有魅力。

【篇三:研学实践活动】

今天我们怀着激动无比的心情坐上汽车,一路上我们欢声笑语不断,眼里满是对这次旅程的期待和向往。

第一站,我们来到“海丝电影小镇”。教官带我们参观各种建筑,介绍了建筑的历史文化。随后,我们观看了精彩的电影;举行了一场“寻找宝藏”的比赛,经过有趣而激烈的比赛,虽然我们队没能发挥到最好,但我体会到团结一心、坚持到底的信念!最终,我们“圆梦队”共同努力,收获一枚“优秀学员奖章”。

第二站,我们来到插秧的地方。在教官带领下认识了蔬菜水果种植基地、了解了菜棚温度……随后,我终于见到了插秧的场地,大家卷起裤脚慢慢迈入田里,我差点站不住脚。拿着秧苗插入泥土中,我顿时手上脚上都是泥……结束了这次的劳动体验,我发现真的很不容易,也真正体验到农民伯伯的辛苦。

今天的研学实践让我收获甚多,寻宝活动让我感受到集体的氛围、团结的力量,短暂的插秧体验让我体会到粮食的来之不易。我会更加珍惜学习时光!

【篇四:研学活动】

小时候,总是羡慕哆啦A梦能乘坐时光机穿越时空;长大后,尽管已不再幼稚,但我依旧抱有这样的幻想。几天前的小记者研学活动,除了满足了我的幻想,还让我明白了一些人生哲理……

走下公交车,五月的阳光悄无声息地穿过云层,照到身上,增添了几分炽热;路边的栀子花盛开,传递着淡淡的清香,我不禁抬头一看,写着“海丝电影小镇”的大门映入眼帘,走在这古香古色的小镇,十几栋南洋风格的建筑物拔地而起……在教官的解说下,我们每个小组接过任务卡。看着卡上密密麻麻的地图,我差点晕过去。“我们要先去哪儿?”“警察局应该比较近。”“不对,是医院更近些。”也许是因为初次见面,其他队员也似乎很不团结。在众人的催促下,我们队急急忙忙地出发了,匆忙中,我们就像无头的苍蝇四处乱窜,无论再怎么努力,也都只是徒劳,折腾了老半天,结果一个印章都没有找到。哎,生活就是那么不尽如人意……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其他队的队员都笑容满面地拿着任务卡从我们身边经过。看着队友们心灰意冷的样子,我恨不得挖个地缝钻进去,刚才这么长时间的努力都要付之东流了。我历来争强好胜,我的字典里决不允许有“失败”二字,然而,已没有任何希望,一切都化为乌有了。也许,我变了,我忘记了当初参加小记者的初心是什么,我忘记了曾经不到最后一刻都不放弃希望的我……我茫然了,究竟该放弃,还是坚守。“距离结束还有10分钟!”教官的声音响起。10分钟!我似乎感受到了心中的那把火,它焚尽绝望,燃烧希望,我和队友们开始进行严密的分析,短短的10分钟,我们队却奇迹般地完成了5个任务,甚至超越了其他队,我们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原来,希望并不是遥不可及的。

因为这次活动,我多了几分成熟和坚毅,其实,只要不放弃,终会收获成功、收获希望!

【篇五:有趣的研学活动】

终于迎来了研学这一天,我带着激动的心情坐上大巴车出发了。

到了目的地——海丝电影小镇。大家被这一排排极具特色的建筑物给吸引住了。教官让我们换上学生装,我们仿佛回到了那个年代。接着,我们玩一个很有趣的游戏——找印章。这时小镇里传来了一阵阵欢笑声,一群穿着学生装的小精灵正穿梭在这个小镇里。我们找啊找,找啊找,还是找不到。可笑的是我们正在找消防局的时候,转了好几圈,都没找到,其实它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它就在邮局的对面。虽然印章没盖齐,但是我们还是玩得很开心。

时间过得真快,像小马车跑过,一转眼就到了下午。我们来到西畴农场,首先,参观了整个农场,见识了大自然的美。接下来的活动任务——插秧。我们换上拖鞋,挽起裤脚。踩进软软的泥土里,整只脚陷下去。我差点摔了个“狗啃泥”。下田插秧可真不容易。这次插秧让我懂得农民伯伯的辛苦和粮食的来之不易,明白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我们一定要珍惜粮食!

我真希望时间可以倒流啊!这次活动真是好玩又有趣,期待下次活动的到来。

【篇六:研学活动】

今天,我来到了惠安海丝电影小镇和西畴农场,开展研学活动。

“立正!”教官正向我们发号施令。口令一下,大家精神抖擞,腰背直如松。接着,教官和我们讲了一些规章制度,并交给我们任务。一开始,教官要求我们上台跳舞,我们个个都不愿意,但是当教官一说上去一个加5分时,个个都冲上台去,像只饿狼正找到自己的猎物一般。有几个小队“全军出击”,一窝蜂似地要抢到这次机会。教官见台上的人太多了,比台下的还多,就让各队都派出两名“大将”上台表演。教官教了我们一些动作后,就让我们随着动听的音乐跳了起来。当我们跳得不亦乐乎时,我们小队因为跳得太认真,被教官加了10分,简直就是锦上添花、喜上添喜。

坐了二十几分钟的车后,我们到达了西畴农场。插秧的时候,我的脚踩下田去,冰冰凉凉的,使了很大的劲儿才把脚拔出来,后来,我走着走着就轻松起来了。我们拿着秧苗,把它插到泥土里了。

插完秧,教官评选了两个最优秀的团队,又让每个队员在本队中选出最优秀的营员。我队夺得了优秀团队的称号,我又被选为优秀营员,真是太好了。奖状和奖牌发完后,我们的旅途就结束了。

这次研学,使我懂得了农民的辛苦,让我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懂得了珍惜,我学到了很多很多……

【篇七:一场奇妙的研学之旅】

西畴农场专场研学之旅虽然已经结束了,但研学路上的一幕幕却不时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插秧体验——节约是美德

“耶!可以去插秧了!”可是当踏进水田那一刻,我才发现在泥潭中走的每一步都倍感艰难,仿佛每走一步都要陷下去似的。那一刻,我才明白“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真正含义。原来我们每天吃的粮食是农民伯伯们辛勤耕耘、付出无数汗水才换来的。想想平时挑食的我,嫌这个不好吃,嫌那个不可口,每天浪费了多少食物,我的脸不禁都红到耳根了。

电影小镇闯关行——团队力量大

下午,我们来到海丝电影小镇,换上充满时代感的学生装,开启了一场奇妙的闯关之旅。老师先带我们参观了这里的各处景点,之后给我们分配任务。任务开始后,我们队的成员都急切地想要找到任务中的地点、线索和印章,可惜的是,我们没有做好计划,大家像无头苍蝇似的到处乱闯,我们队没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哎……那时候,我们方才懂得团队需要分工合作,才能事半功倍的道理。

这一天,我成长了许多,收获了许多,怎能不说是一场奇妙的研学之旅呢?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