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坊相关作文

【篇一:陶艺】

六一儿童节到了,妈妈带我去了杭州国际博览中心,那儿正在举办2018杭州(国际)未来生活节。

走进场馆,一眼望去,好看的东西太多了,让人眼花缭乱。有绝版乐高、VR射击、机器人表演、魔幻星空、未来足球等,但我最喜欢的还是未来人居节里的陶艺工程。

到了陶艺“小作坊”,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大小不同、花纹复杂、细节入微的陶碗、陶罐和陶杯。它们呈土黄色,刚刚制作好还没烘干,摸上去很是细腻,隐隐还有一股泥土的清香。

走近细细端详,花纹更为多彩,有的上面刻着牡丹花,四周还有叶子那淡淡的痕迹;有的上面刻着各种不同的线条,有直线、虚线、弧线,还有圆圈儿,看着也是别有一番古韵……

绕到“小作坊”的另一边,有很多人围在一块,里三圈外三圈的,我个儿小,从人缝中钻进去一看,嘿,有个大姐姐正在做陶艺呢!只见她拿出一块陶泥,放在一个转盘上,浇了点儿水,将手摁在陶泥上面,脚踩在踏板上,转盘就开始转了,那陶泥被摁住的地方渐渐陷下去,越陷越深。转盘停住了,大姐姐又浇了点水,轻轻按了按,用手从那块陶泥模型里面向外顶,转盘又开始转了,只见那东西越来越大,越来越薄。转盘又停住了,这次大姐姐用一片薄薄的板沿着转盘一刮,那东西便离开转盘,成型了。嘿!是一只挺精致的碗呢!接着,大姐姐又将碗端到一个台子上,用吹风机吹干,拿起小竹刀,开始刻画了……

我看着这复杂的陶艺工程,心想,这陶艺就不能简单化一点,现代化一点,科技化一点吗?陶艺,我在未来等着你!

【篇二:游中坝七十二作坊有感】

你们听说过中坝七十二作坊小镇吗?它位于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后柳镇中坝村,小镇四周群山环绕,树木茂盛,郁郁葱葱。说来奇怪,远处的山谷时不时会冒出缕缕轻烟,好似一条条薄薄的轻纱在空中舞动,又似一条条白龙曲折盘旋,不经意间给小镇增添了几分神秘。小镇由此也显得格外妖娆美丽!

中坝七十二作坊小镇除了风景优美之外,还汇聚着一些古老传统的手工艺作坊。这些小作坊虽然看起来不起眼,却传承着我国古老的传统文化工艺,它所蕴含的意义是我们无法估量的。

走进小镇,一切都是古香古色的,充满着怀旧的气息。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两边用石头砌成的楼宇,古朴而庄严。石头铺成的路面,悠远地伸向远方,一眼望不到尽头。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走进一间小作坊,这可不是一般的小作坊哟,它是中国伟大的四大发明之一——活字印刷术小作坊。作坊里整齐摆放着各种字模,这些字模可以随便挪动,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排列,用起来十分方便。讲解员叔叔为我们讲解了活字印刷术的具体操作步骤:首先,把滚轮放在墨盘里滚动一下,然后在字模上滚动,接着用左手按住夹子,右手将白纸铺平夹在字拓板上,最后再用粘板轻轻按压就完成了。听完讲解后我也按捺不住性子,迫不及待地想试试。我选了一首自己非常喜欢的古诗《小池》,先将字拓按诗句顺序排列好,再拿起滚轮在墨盘上滚动一下,然后小心翼翼的放在字模上滚动,让墨汁均匀的涂满字模,接着我用左手按住夹子,右手将白纸铺平夹在字模板上,最后再用粘板轻轻按压,白纸上就呈现出《小池》这首诗,我拿着自己拓印出来的“杰作”视如珍宝,爱不释手,心中不由的感叹毕昇的聪明智慧。

离开活字印刷作坊,再往前走看见一间小屋。小屋里摆放着一个大大的鞋架,鞋架上摆放着许多草鞋,鞋架对面坐着一位精神矍烁的老人,在那里专注地编织着草鞋。你看,他那双布满老茧的双手灵活熟练地在稻草中来回穿梭着,不一会一双精美细腻的草鞋就制作好了,速度快得犹如变魔术一样。我接过草鞋仔细打量着,草鞋编织的纹路清晰可见,一根根稻草密密交织,整齐有序不留一点儿空隙。我想,即使是机器也难以做到吧?这种技艺真是让人忍不住拍手叫绝。试问像这样的纯手工的草鞋工艺,现在还有多少人能了解和掌握,恐怕它早已被人们所遗忘。可这位老者却一直坚守着这份技艺,传承着这种精神,我心中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随后我们又参观了铸铁作坊、石泉鼓气馍作坊……美好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太阳渐渐落山了,落日的余晖染红了窗棂,我坐在车窗前细细品味着今天的美景。来到这里你不仅能观赏到浑然天成的自然美景,还能亲身体验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你是否在不知不觉中找到了我们那份遗失已久的美呢?

【篇三:那一缕清香】

磐安,中国香菇之乡,中国药材之乡……有多少人知道,世界上最好的茶叶也出自这里。

正月刚过,冬的寒意还未褪尽,茶农便开始忙了起来,与其说工具,不如说是装备,雨衣、雨裤、套鞋、茶篓、大网兜,街边专卖这些东西的摊子生意也渐渐红火起来。春意融融的时节便是茶叶的旺季了。

春雨,踏着轻快的步子如约而至,淅淅沥沥,滋润着山川大地。花儿草儿尽情地吮吸着自然恩赐的甘露。山坡上一片又一片的茶园,被茶农们精心修剪得整整齐齐,在天然有机肥的作用下显得油光可鉴。经历了严冬的洗礼,在春雨的滋养下,这些茶叶越发的生机盎然。

在春风的吹拂下,茶枝舒展筋骨,手舞足蹈,别具一番神采。经过几日春光的温暖照射。茶从中钻出点点细绒青翠来,点缀着这片单调的灰绿色。这引得茶农们一片开心。可不,着米粒大的芽尖度正是制作龙井茶的好原料,芽苞中不正孕育着茶农们的希望么!

春日的茶园总是这样热闹。主妇们、姑娘们呼朋引伴,三五成群,纷纷上山采茶,茶香的汉子,多数也是采茶的好手,将特制的茶篓系在腰间,两手飞舞在茶丛之上。说起这采茶,不光要有耐心,更要有这样一双灵巧的手。因为采茶的时候,指法很讲究,要用食指和大拇指掐茎采摘,指力的要求更高,用力过大会捏坏茶叶。所以,那更像是孔雀舞的手型,茶乡的歌里唱的“两只公鸡争米上又下”把这采茶的模样形容得生动传神,再恰当不过了。

炒制茶叶的工艺,也逐渐融入了现代化的元素。从小锅手工木炭炒制到电动茶机,再到数控茶机作坊,渐渐地形成了茶叶生产的联营模式。所以,采茶的往往将当天采到的青叶子卖与炒茶的,便可以拿钱回家了。当然,还会有特地请作坊炒制茶叶的,那是留着自己喝或是赠送远方亲朋好友的。

“生在山里,死在锅里,葬在罐里,活在杯里。”这谜语说的就是茶叶,我最爱看的就是茶叶在开水冲泡之下复活的样子。一杯清香扑鼻的龙井,细细品,慢慢喝,鼻尖、舌尖弥漫着茶的香,流淌着茶的魂。

【篇四:八年级作文】

之前的寒假曾去过东阳的横店,深深的被青瓦分明,檐头微翘的亭台轩榭所吸引。在三月这个万物复苏、春意盎然、春游的好时节,我又一次有幸来到最佳影视基地象山影视城,享受这样一个别样的艺术盛宴和视觉享受。

小雨朦胧,浇灭不了同学们高涨的热情,尽管路途遥远,还是阻挡不了同学们按捺不住的喜悦,个个翘首盼望日夜思想的象山影视城。雨在空中回旋飘飞,密密的打在脸上,冰凉冰凉的。这淅淅沥沥的雨,向着远处延伸,终于成了一帘白幕,我们在雨中行进,任这上天赐予的'甘霖润透全身上下。

近了近了,眼前的茶楼酒店,画廊作坊,透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心头泛起一丝久违的新鲜,那些身着各式古装站在一个个特色商铺前吆喝的商贩,更是让我在不知不觉中过下“穿越”瘾。置身于此,仿佛与古城融为一体。

走进怡春院,有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古往今来,多多少少的风尘女子,脂粉弥漫,仿佛在眼前缭绕。附近的村街作坊更是具有南方水镇之韵味,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更戏剧化的是,竟然还有身着戏服的猪八戒和滑稽可笑的卓别林大师,“大侠,请留步!”眼前是一个眼神凌乱,身材瘦不拉几,披头散发的黑衣大侠,我们赶快冲了上去,仿佛看见了失散多年的亲兄弟,在相机上留下了史之绝骚,堪比摄影界神话的笑脸。来到桃花林,不顾形象与桃花合影后,又雅情大作,上演了一部现代版桃园四结义,若是有导演,一定会重金邀请我们去拍戏的!来到衙门官府,非凡皇家风范和古代官人的那种威严和霸气,令人精神大振,于是,一行四人在此进行了午餐。

然后又来到了蟠桃林和水帘洞,水花飞溅,此林的蟠桃仿佛吸收了天地之精华,帘洞之沐浴,个个都压弯了枝头……没想到这鸟不拉屎的地方周围奇峰环列。

最后翠桔婆娑,阡陌如织,时间过得飞快,一派南国山乡风情,宛如仙乡,渐渐消失在我的眼前……

【篇五:学会做一个匠人】

这是个需要匠人的时代。

匠人不同于工人,他们有自己的作坊,他们有自己的独创的思想,他们对自己的“产品”负有全部的责任,他们需要用十分的激情与热情与这个世界碰撞,他们在用生命去完成一件又一件伟大的杰作。

后工业化时代已经离去,互联网时代已然到来。新的时代,正需要这种热情、负责、坚持、创新的匠人精神,而我们也只有学会做一个匠人,才能登上人生的制高点,在这个纷繁错杂的世界中立于不败之地。

乔布斯曾说:“只有那些疯狂到认为自己能改变世界的人,才能真正改变世界、”他的确用一个啃了一口的苹果改变了世界,这一切都源于他对产品无限的热情,严谨的态度以及对美学、人文、科技完美融合的“苛求”。他曾经因为字体不理想而将所有程序全部改写,他曾经将工厂全部涂成白色仅仅为了美观。他也曾经将一批成品电脑外壳全部打回工厂重做。他不会得过且过,而是力求完美。有人说,乔布斯不懂电路板,亦不是一个工程师,他只是一个营销天才与美学大师。而我觉得,他只是一个匠人,他用他的匠人精神征服了世界,改变了世界。

真正的匠人,耐得住寂寞,受得了孤独。他们在通往真理的道路上默默耕耘。

达尔文,他在海上漂泊五年后回到了伦敦。那时的他早已将全部的热情与心血转化成了丰富的标本与资料。但他没有急于写出《物种起源》,而是选择了沉寂二十年。究其原因,只因他是一个匠人,他要对自己的“产品”负责任。一个雄性孔雀为什么长有尾屏的问题足以推翻他所有的假说。于是,他选择了用二十年来想明白这个问题。在他回国的第二十一个年头,仅用了一年时间,便写出了这部生物学的皇皇巨著—《物种起源》。

李时珍跋山涉水,亲尝百草,凝毕生心血终成《本草纲目》;英国木匠哈里森三十年间,不畏艰辛,制成航海钟;司马迁忍辱负重、坚韧不拔,用生命写成了《史记》。

这便是匠人,他们用匠人精神照耀着整个时代,推动了社会前进的齿轮,造就一个又一个辉煌。

学会做一个匠人,时代便是我们的作坊,人生就是我们的产品,负责任地过好每一天,让生命之花承载着匠人精神,开得那样绚烂,那样芬芳。

【篇六:泉州风味】

也许,它并没有华丽的外表,但是,在朴素的外表下却潜藏着独特的风味。泉州美食正是如此,简单的外貌下却别有一番滋味。

涂门街贡糖

漫步在南俊巷,在那些繁华绚丽的服装店之间,却有一家看似朴素、简单的作坊——涂门贡糖。信步走进这家作坊,简朴的包装下,一块块贡糖散发出了诱人的香气。禁不住美食的诱惑,我随手挑了一包贡糖,坐在这家简洁的小店,细细地品味涂门贡糖的那种质朴的香甜。酥脆的贡糖入口即化,那番香甜在我嘴里如烟雾般弥漫开来,我回味着,甜而不腻,就像一股热流甜到我的心头,我久久沉浸在这美好的香甜之中。贡糖已经吃完了,而那种最纯真的传统美味,却久久弥漫在我的心头之上……

西街面线糊

凡是泉州人,最熟悉的一道家常美味非面线糊莫属了。外表清淡美味,可谓是“香飘千里”,那股香甜,直勾勾地引起你无限的食欲。一碗面线糊,细细的面线上撒上几片葱花点缀,白中夹着一丝绿,百看不厌。轻轻地舀起一勺面线糊,放入口中,所有的烦恼都融化在了这碗面线糊中,香甜在口中弥漫开,热乎乎的汤化作一股暖流,甜津津地直透心窝。

安海土笋冻

安海,是我的家乡,而安海土笋冻,则是我最爱的风味小吃。土笋冻由冷冻土笋熬制而成,冰冻的土笋冻上撒上一层调料,搅拌下,味道更好。虽然味道不是那么香甜,却有股酸酸的味儿,吃起来有一种独特的口感,咬下去脆脆的,给人一种清新之感,让我久久回味……

泉州,一座清新朴实的小城市。而泉州美食,虽然外表十分朴素,但它却有着浓浓的泉州独有的韵味。

【篇七:食品安全调查记】

一个晚上,我才刚睡了过去,忽然,天亮了。怎么回事?我才刚睡着呢,怎么就天亮了?我疑惑地想。我往自己身上看了看,发现自己的脖子上竟然挂着照相机,手里还拿着本子和笔。我吓了一跳,急忙跑到镜子前看个究竟:我变成了一个记者模样的大人。

当我疑惑时,有一个人使劲地敲门,并且暴躁地叫道:“新来的,时间很晚了,怎么还不去调查?还想不想干了?!”

我这才明白,我是一个记者,今天得去调查食品安全,给报纸提供素材。我马上打开门,向那个人道了歉,急急忙忙去调查了。

我先来到一个在这里生意比较好的便利店,伪装成一个大学生,来这应聘的。老板看我还不错,就聘用了我。我来到收银台,老板对我说:“你每天负责收钱,架子上的东西不用管。”“为什么?”我感到奇怪,“东西过期不用更换吗?”老板压低了声音:“你傻呀,换下来不卖不就浪费本钱了吗?哪个老板会做亏本生意?做生意不赚钱岂不是瞎子点灯——白费蜡!”

就因为食品质量有问题,老板很快被投诉,我马上前往下一个地点调查。

我来到一个食品工厂,也是伪装去应聘工作。这是一个火腿肠加工厂,肉腥味十分重,地上还有一些血水和肉渣,我看了感到恶心。我来到一台机器旁,制作火腿肠竟然是这样:二名工人合力将一头已经开膛剖肚的猪抬到传送带上,转眼间,那肉带骨头就被碾成一堆血糊糊的肉泥!我感到不忍直视,这样的肉做出来的香肠,还能吃吗?

我又来到了一个黑作坊,同样也是良心丧尽的地方。这个作坊是做汽水的,这汽水是这样做的:把一大勺色素倒入可乐瓶里,再倒入水,放进泡腾片和苏打粉,盖上盖子摇晃几下,使物体溶解于水,一瓶色泽鲜明的汽水就做好了。如果不行还会加入香糖和甜蜜素,这样喝起来就更可口了!我不禁想对他们说:做得出来,你们喝得下去吗?

看了这么多恶心的画面,我马上吓醒了,不禁陷入了深深的忧伤:不法商贩所作出来的食品,留给子孙后代将会是巨大的危害!我将把这些赚黑心钱的不良商贩曝光于报端,让他们不再祸害别人。

【篇八:我和他的铜灯不得不说的故事】

在家乡门前的那条路上,总有那几盏铜灯在静谧的夜里闪烁着光芒……只见灯光洒落在民房,点亮了零星的窗灯,也点亮了记忆深处的那份回忆,那是我——和他的铜灯不得不说的故事。

我的思念随着光线,飘到了那遥远的故乡,璀璨的繁星点缀着夜空,挥挥洒洒。妈妈和奶奶早已放好了碗筷,倚在门边等候着爷爷回来,一起吃团圆饭。而我是知道的,爷爷肯定还在小作坊里敲打制作着铜灯。村里几乎每家每户的铜灯都是由爷爷一手制作的,他们不仅散发亮光,驱赶黑暗,更带给人们家的温暖。

抬头看去,悬挂在大门上的那盏铜灯,就是爷爷制作的。它虽然没有白织灯般闪耀,没有玻璃灯般晶莹灿烂,却有着金属独有的质感色泽。每盏铜灯都是一样的,都要经过一样的工作流程,但每盏铜灯又是不一样的,我觉得只有在爷爷那布满老茧的双手下诞生的铜灯才有灵魂,才有璀璨的光华。

在一旁看着爷爷打造铜灯,只见那苍老却强有力的双手一下又一下地敲打着灯架,发出当当的响声,灯架打造好后,爷爷总是要认真细致地进行加固。接着,还要仔细打磨、抛光。因此,爷爷要耗费很多时间,但他总是那样认真地去做每一盏铜灯。如同一个虔诚的教徒一般,如此郑重的对待。他认为,每盏铜灯都有自己的灵魂,就像人都拥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一样。他觉得只有认真制作,才能把灵魂注入到每一盏铜灯里去。于是,他用岁月和汗水,一丝不苟地将每盏铜灯做到近乎完美,而他那执着坚持,认真虔诚的那种精神,亦将永远镶嵌在每一盏铜灯的灵魂深处,永不褪去。

记得六岁那年,我一路小跑去爷爷的小作坊。一进门,便看见爷爷在认真地对铜灯进行加固,当我看到他那聚精会神的样子时,那份认真与执着便烙印在了我的心底,使我久久难以忘怀。过了许久,爷爷才发现我早已来到,爷爷抱歉地对我笑了笑,说刚才太专注了,没有注意到我。也许正是因为这份认真,激起了我对铜灯的极大兴趣,我便央求爷爷让我也动一动手。他负责指导我,把铜灯的边缘仔细的打磨,使之呈现更美的色泽。触摸着黄中带黑的铜灯灯柄,我似乎也嗅到了它的气息,感受到它清凉的躯体。也许,正是因为这样,让我对爷爷的工作有了更深的理解吧。

铜灯,是爷爷几乎用一生打造的宝物,更是每一位工匠用他们的一生去打造的辉煌!他们将自己的生命也铸进了灯里,使它发出的光芒充满着希望与梦想,引领着一代又一代工匠去执着追梦,永不言弃!

如今,再见着昏黄的灯光,我思绪万千:随着时代变迁,白炽灯逐渐取代了铜灯,越来越多的占据了整个世界的主要位置。故乡的铜灯似乎也随着时代的变迁而落下帷幕,但心中的那盏铜灯却永不熄灭。

我恍然大悟,一个人便是一盏铜灯,是一份执着的追求与坚持的心境。千千万万的追梦人是千千万万盏铜灯,心怀永恒的执念与梦想,追逐更美好的明天!我想,爷爷不正是这样吗……

深夜,爷爷拖着疲惫的身子回来了,昏黄的灯光把他的影子拖得很长很长。

也许,这就是每盏铜灯背后的故事吧,这个故事承载着爷爷的那份执着与深情,亦让我见证着他梦想的闪耀与光彩,这就是我与他的铜灯不得不说的故事。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4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