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有趣的奥数课】
每星期三,我们学校就有两节课程超市项目,课程超市是培养每个学生课外知识的一门课程。
我课程超市报的是奥数课,同我一起上课的还有同班同学——高大强壮的逸蕾,知识丰富的圣昌,瘦弱的燚涛,还有庆,以及五名其他班的同学。
“叮铃铃”美妙动听的葫芦丝声响起,上课了,我安静的坐在座上,等待老师的到来。金老师来了,他首先出了一些学过的知识,我们很快就应付了。可是,最后一题老师出了一道字母题,我想了一会儿,想出了答案,可老师说:“已经接近正确答案了。”我想了又想,想不出从哪改。这时,一个同学在我原先的答案上加了一个括号,正确了,我想:奥数虽然难,但答案很有趣。之后,我又答对了两道大题,而且题题都是我答出来的,我高兴极了!
在第一节课下课前,金老师出了一道难题,而且对我们说:“如果没做完,下节课不能主其他作业!我们一听,立刻开始钻研这道难题。
第二节课上课了,我绞尽了脑汁,还是想不出答案,这时,逸蕾转过身来,告诉我她发现的一个规侓,我写上了一个答案,答案是二十四分七,可老师对我说:“接近了。”之后,老师告诉了我们一个提示。我看到了提示,把刚才的思路擦啦,可我完全找不到方向了。后来,两位同学做出了,我很是着急。终于,下课了,金老师讲了解题思路以及答案,太有趣了!原来把分数拆开再分配就可以了,我真笨,我心里暗暗自责。
奥数题真有趣啊,只要稍稍转变一下思路,就能得到答案。你也来试试吧!
【篇二:丝竹悠扬】
今天,我校举行了葫芦丝成果展示,悠扬的葫芦丝声久久地回荡在我的耳畔。
老师之前就提起过这次活动,所以我们从上周不断坚持练习到现在,还有一节课的时间,同学、老师,心弦绷得都紧紧地,希望这次排演能万无一失。第一节课还没上课,午学的音乐依旧响着,老师就带领同学们到楼下排队形。刚排好只听楼上体育老师在喊话,原因可能是这样的:她本以为我们在班里,结果却发现教室空荡荡,原来大家都在楼下呢!大家哈哈大笑,瞬间放松了许多。
活动马上就要开始了,已经有的班下去了。老师不慌不忙地又整改一番,做出了临时变动,又排练了一遍,我们班才排好队,下楼去。
同学们排着队进到了活动场地,我们来得有点晚了。进去发现跟我们以前排练的不一样,也只能故作镇定了。
只见主持站在一旁,三位葫芦丝高手像被风吹来的一样,只听一声马嘶,便开始吹奏了,这个开场真“惊喜”,恢宏气势感染了全场。吹奏完主持人才开始,随后敬爱的张主任开始讲话并祝福我们。下一个节目是高年级的《木兰颂》与《金色的孔雀》,我一开始就观察到第一个一定是《木兰颂》,因为无论是动作神态以及葫芦丝声音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都是英勇的、威严的,不断变化的花样和队形让人为之赞叹。《金色的孔雀》十分灵活地动作,深沉悠长的葫芦丝声让人觉得这是一场精心排演的节目,费心思下功夫,其中也有我之前提到的葫芦丝技术高超的炳耀同学。
终于轮到我们比赛了,一班、二班……口号响亮,节目别出心裁,让我们个个惊叹,自愧不如。这让我想起了刚上的那一课《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两个秀才赶考,一个往好处想,一个还没考就先否定自己,这样怎么行呢?所以不能不战而退,即使取得好成绩也不能骄傲,失败也不要气馁。
这不仅仅是场比赛,也是场视觉与听觉的盛宴,结果到底如何呢?拭目以待吧。
【篇三:新春音乐会】
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艺术学校准备举办一场新春音乐会。我参加了小提琴合奏,心里既紧张又激动,期待着音乐会的到来。
终于,音乐会开始了,悦耳动听的葫芦丝声在台上响起,我向台上望去,只见小演员们的服装有黄,有蓝,有红,他们个个眉清目秀。女生的裙摆在灯光下轻轻摆动,真是美若天仙。台下鸦雀无声,观众们都闭着眼,倾听这娓娓动听的音乐。演奏完毕,台下立刻响起热烈的掌声。
接着,主持人走上舞台,举起话筒道:“接下来有请小提琴乐团的同学们为我们演奏!”身旁的同学轻轻碰了碰我的胳膊,故意大惊小怪地说:“要上台喽,别紧张哦!”我微微一笑,自信地跟着前面的同学走上亮堂堂的大舞台。
伴随着钢琴伴奏,我们拉响了琴弦。从f孔里,传出了美妙的琴声。余光看着台下几百号观众,不由地开始紧张,腿也越抖越厉害了。定了定神,给自己鼓劲道:只管拉自己的,不要去看台下,观众爱怎么说怎么说,难道你希望大家这么多天付出的汗水全是徒劳的吗?坚持就是胜利,加油,你能行!想到这,我更加卖力了,身体也随着悠扬的琴声轻轻摆动。当最后一个音结束时,我们深深地鞠了一躬,台下立刻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大家都欣慰地笑了。
“新春音乐会”结束后,我愉快地走出了演播厅,来到了喧嚣的大街上,望着川流不息的汽车,我会心一笑,感受到无尽的快乐,因为这次的音乐会让我的精神得到了放松。
阳光照在我的脸上,感到无比温暖。突然莫名其妙地对自己说:“我怎么才发现,世界竟是如此美妙,生活竟是如此美好!”
【篇四:葫芦丝】
耳畔,再次回旋起熟悉的旋律——《月光下的凤尾竹》。那悠扬动听的乐声,让我忍不住又拿起我心爱的葫芦丝。
葫芦丝,顾名思义,它的主要部件就是一个葫芦,呈土黄色,外表光滑极了,却也不比我的拳头大多少。葫芦正中央,雕刻着一幅唯美的图画:两个身着艳丽服装的傣族青年静静地坐在草地上。皎洁的月光流泻下来,如同给这一切蒙上了一层薄纱。两个青年拿出葫芦丝,轻轻地吹奏起来。天籁般的音乐,在如此美妙的环境里表现得淋漓尽致及。一旁,一株株凤尾竹随着音乐慢慢摇晃……葫芦丝颈部,系一根蓝白相间的丝带,使它显得格外精巧可爱。葫芦丝的顶端,安装着一个约两厘米的吹口,连这上面,还有很多不易发觉的花纹。而连接着葫芦丝底端的,是发音管,中间的长一点、粗一点,两边的短一点、细一点。长管子的正面,有六个小孔,背面还有一个孔,别看它们微不足道,你可知道,那悠扬的音乐,就是从这里飘荡出来的。葫芦丝的最底端吊着一个手工编织的中国结,它在默默告诉我们:葫芦丝是我们中国特有的民族乐器!葫芦丝全长约30厘米,小巧且便携。
葫芦丝,还是一种历史悠久、十分古老的的民族乐器,也算得上是乐器中的“老前辈”了。它主要流行于云南傣族、阿昌族等地。他们用家乡土生土长的简易材料:葫芦、竹子制造出了这样的乐器,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无与伦比的智慧。葫芦丝,是云南人用智慧凝聚起来的结晶!由于葫芦丝小巧、便携、易学的特点,不管是在繁华的大都市,还是宁静的小村庄,现如今几乎都能听见优美的葫芦丝声。而在我们三小,葫芦丝也成了一大特色。在我们五年级,每一个学生都会吹奏葫芦丝,没有例外。每到星期二的中午,校园里总会响起整齐划一的葫芦丝声,使得每一个人都陶醉其间。
相比钢琴。提琴等西洋乐器,我情有独钟的自然还是中国古典大方的葫芦丝。每每疲劳、不悦之时,只要奏起葫芦丝,抚摸着它那较为粗糙的表层,总会使我放下一切烦恼,舒缓身心,如痴如醉地沉迷于其中。委婉清亮的声音驻入我的心灵,惊异这小小的葫芦丝能发出如此动听的声音,我任凭它净润着我的内心,安抚着我的情绪……
《月光下的凤尾竹》还在继续,我也捧起葫芦丝和他们一起合奏起来。两处的声音,竟天衣无缝地交融在一起,似乎它们原先就是一个整体。而我的心,也随着葫芦丝声,飞向那湛蓝湛蓝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