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活着便好】
人,出生下来,存于这个世间,便称之为活。有的人,他可以活,但觉或者无趣,选择了死;有的人,面临着死,却在死的边缘线挣扎:是的,他想活。
于是,活着,对于不同的人而言,便有不同的意义。
而我认为,活着,便好。
从字面上理解,活着,是一种状态。更深的理解为没有被世界所抛弃,你依然可以沐浴阳光,呼吸空气,沉醉于自己的天地。活着,何其有幸。
可君不见夕日红极一时的阮玲玉,却因“人言可畏”而在最为耀眼的时刻摒弃了尘世。
越剧名角筱桂丹因生活不如意,终于用血在被单上写下“做人难,难做人,死了”之后,放弃了生命。
活着,真就如此之难吗?从一方面而言,她们是懦者,因为她们没有面对生活的勇气;从另一方面而言,她们是勇者,因为她们敢于面对死亡。
对于她们的看法,只留给后人评说。
而我认为:活着,便好。
活着,是一个大前提,不管你是想要平淡一生,还是成名于世,都得活着。
韩信先忍胯下之辱,才有后来的成名于世。
昭君无惧异族之苦,才有那几百年的两朝和平,百姓安乐。
刘备早期乃一袭布衣,寄人篱下,后来才成为一代明主。
活着,且忍耐的活着,终于会有厚积而薄发,傲然于世的时刻。
当然,不乏这一种活着的方式,不被世俗牵绊,清清淡淡,亦是耐人寻味的一生。
忽然想起了陶渊明,那个淡如秋菊的文人,他所追求的,不就是如此吗?单纯的活着,为了自己那颗追求正义的跳动的心。甘愿作历史的尘埃,只因你曾来过。泰戈尔不是说过吗?天空不留下鸟的痕迹,但我已飞过。何其睿智,何其洒脱。
哪怕再平凡不过,只要坦坦荡荡,无愧吾心的活着,这已足矣了吧。
活着,实在是太过玄妙。肉体的不灭抵不过精神上的活着上帝给了我们这样一个似真非真,似假非假的命题,是否是要指点着我们不让我们活的不知所措。
我们无从得知。
这是一个多美丽又神秘的世界。
好好活着吧。世事太过无常,也许,明天一颗流星砸在你的头上,便会一命呜呼。
活着,便好。
【篇二:拼搏后的黎明】
人生苦短,一路的艰辛、困难,别逃避,越过眼前的障碍,迎来的是光明与掌声……
人生靠拼搏,那些碌碌无为的人,每天重复着手头的活,他们不想拼,不敢去拼,他们总觉得那璀璨辉煌的人生本不属于他们,日子这样平平淡淡过挺好,那其实是一种逃避,要成功是经历无数次的挫折与失败,他们害怕去面对,他们怕输光自己的一切。
如若人人抱有这样的态度去逃避人生中大大小小的困难,倒不如呆在原地,等待时光流逝,等自己一天天老去,那样的人生也就不会存在什么挫折,那样的人生也就不会遇到困难,其实那样的人早已迷失了自己。
如若那些伟人全抱有这般态度,那楚汉争霸之际,刘邦害怕与项羽抵抗,那就不会有在东方屹立了四百多年的大汉王朝;诸葛亮前往东吴游联合抗曹之时,孙权若不敢与曹操对立,那就不会有三国鼎立的局面;那李世民还念及手足之情,不想斩杀隐太子,依旧妇人之仁,不想与隐太子争夺皇位,那就不会有所谓的贞观之治。
成大事者,得自信,得敢去搏,人生就像偌大赌场里的一粒骰子,成或败得看自己,而成功的前提是你要放手一搏,你不敢去搏,骰子便永远在那里,你就永远无法成功!
项羽、韩信,一战成名,名声大噪,统领千军;张角、黄巢一举成名,抵抗暴政,为民请命;王莽、杨坚纂位称帝,废除旧制,另立新法……这些古人都是拿自己的性命去拼搏的,不去计较他们的功与过,光是这份勇气就让人佩服!
不去搏的是败者,不敢赌的是懦者。不论前方有多少挫折与困难,向前跑,风雨总会过去,淋湿了一身又如何,至少迎来了黎明时的那一束曙光!
【篇三:竞争与合作】
曾经有有这样一个耐人寻味的小故事。
甲乙在森林里过夜。一早,森林里跑出一只黑熊。甲连鞋子也顾不上穿,拔腿就跑;而乙慌忙地穿上鞋子,甲问乙生死攸关了,为何还要顾着穿鞋?乙告诉他:“我不是要跑得过熊,而是要跑得过你!”
这则故事看似残酷,但却形象地反映出当今社会的现状。
在这个现代多元化社会中,随时随地会趁人不备之时冒出“黑熊”,这时人就要面临两个选择:一是坐以待毙,听天由命;二是奋力一博,不知输赢,也要全力一击。而选前者大多是优柔寡断,畏畏缩缩的懦者;而后者尽管不知输赢,哪怕是失败,那仍是苦难面前的强者。
说到这,又令我想起另一则故事,形象地诠释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有一群人住在草原上,总受到野兽的侵害。若他们不断地练习跑步,各自比速度,不成为野兽的口中餐,这就是竞争;而若众人设计想法打死野兽,这就是合作。
由此看来竞争与合作是在这个社会生存的必然选择。竞争就是要比别人优胜,以此为筹码超越同行,在众人之中脱颖而出,战胜对手,从而提升自身的价值观。然而团结力量大,合作在当今社会中仍发挥着重要的优势,合作精神也应弘扬。从而说明这两者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共同促进着社会积极进步
而这本是个弱肉强食的世界,竞争无处不在。说大了是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说小了是两人之间的较量。那么如何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呢?
一是要赋有上进心,绝不愚昧地满足于现状,停滞不前。要时刻具有危机感和压迫感,充分了解自己的竞争底线。别忘了你的对手也在努力,所以不应松懈,否则对手就会乘虚而入,这点在商业职场上尤其重要。因此这是竞争的前提。
二是要不断地学习扩充自身的知识面,时刻更新旧知识,在学习中不断激活大脑,积极培养自身的能力和创造力。这样才能快速地比别人获取多一倍的筹码,以速度战胜同行,以能力迎备竞争。因此这是竞争的中心环节,也是成功与否的关键。
三是要有正确权衡是非的人生观。竞争是良性,切不可扭曲了竞争的本意,这样才会让竞争在良好的氛围中蓬勃发展。这是竞争的保证。
来吧,备好你的筹码,在竞争中奔跑,看谁笑到最后!
【篇四:失败,我成长中的一座桥】
失败,是每一个人必经的过程,人生并不会一帆风顺,有得只是崎岖不平。让我们用失败在成长中架起一座桥,这座桥然我们通向成功的彼岸,品尝成功的果实。
在小学时的一次期中考,我因为没复习好,而导致了考试成绩的不理想。在成绩公布后的一段时间里,我仍然处在失败的阴影中。爸爸看到我闷闷不乐的,便对我说:“你不用伤心,我的乖女儿。其实成绩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你那向学的心啊。爸爸相信你下次一定能取得好成绩的。”正正因为这一句话,我重新振作起来。并且努力向上,我只想着一件事情:不能让爸爸失望。这一股动力使我无论遇到什么风风雨雨都咬紧牙关闯过去了。这一次的失败让我懂得了: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过程。
转眼间,我已经是以个初中生了。回忆起刚刚上初一时,我面对着历史、地理、生物这三门科目措手无策时,是爸爸鼓舞我:“刚刚学肯定是比较难得,不要伤心。你和同学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你并没有比他们差,”话落,还慈爱地抚了抚我的头。我模糊地记得,我有一次生物周测我只有68分,我曾为此哭过。但后来我反思过自己,只有懦者才会哭泣,强者是反思自己的错误,绝不会为自己的错误伤心。我把每一道错题都在世上找出了正确答案,并抄在试卷上。而且在下一次的周测钱,仔细阅读每一道错题,果然,我在那一次测验中取得了进步。在第二次失败中,我知道了只有在反思的基础上改正错误,才能飞跃障碍。
初二分班了,来到了一个陌生的班级,周围的一切仿佛都是陌生的,顿时有一种无力感涌上了心头。昔日同窗好友已被发散,惟有一条缘分的细线连接着你我他。物理,这一科让我低头。因为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就足以将我击溃,我只有一一把它记熟,才能保住我的成绩,不然偏科的下场我可想而知。在每一次的周测中,我一次次地进步,虽然只有几分,但我也心满意足了。当初我还因物理不好而懊恼呢,在物理上我摔过一跤,但我站起来。失败的感悟: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站起来。
把失败看做桥,那你一定可以走向成功。失败乃成功之母,只有品尝过失败之苦才能能显出成功之甜。经历过失败,才会知道成功的难得,才会更珍惜成功。失败是我成功中的一座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