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一只马蜂】
周五的下午,天气晴朗,春光明媚。我拖着沉重的行李箱,带着倦意来到了回家的公交车站。车站的长椅上坐满了“农夫山泉”(我们的校服被戏称“农夫山泉”)。我自知想坐会儿是不可能的了,就默默地走到一旁,蹲下来开始思考人生。
不想不蹲不知道,一蹲吓一跳。“啊!这是啥玩意儿?”我惊得一屁股坐在了地上。面前是一只马蜂,大马蜂!个头足有成年男人的拇指头那么大。“它瘫在这儿干什么?”我鼓起勇气凑上前去。那马蜂是褐色的,有一些黄色的细线缠绕在它那极细的腰肢上,触角也绞在了一起,腰部可能是折断了,只剩下一点点肉和壳连着,勉强支撑着它活着。我这才发现它的“武器”没了——屁股后面那根又细又长的尖刺。我恍然大悟,可能出于保护自己的本能,它刺了人或者其他动物,导致内脏被扯出。它,活不长了。
“帮它一下,踩死吧。”我爸也看见了,在旁边慢慢地说道,“它这样是很痛苦的。”
“踩死它?”我突然想起了以前看过的一篇文章。
它讲述了一个单亲妈妈,拖着三个年幼的孩子。为了生存,妈妈一天打七份工,却还是入不敷出,日子过得异常艰辛。终于有一天,为了温饱,母亲再也无法忍受,她爆发了,想以跳楼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脱离每日的痛苦。可是她转念一想,自己倒是解脱了,可三个年幼的孩子留在这冰冷的世间又怎么办?按照剧情的正常发展,她应该做回那个任劳任怨的母亲。可是,生活的压力实在是太大了,她瘦小的身躯实在是背负不下去了。于是,她面无表情地走进了家旁的一个工地,捡起了一块沉重的砖头。回到自己家后,她用破烂的床单把砖头裹着,走进了孩子们的房间,一下一下地向孩子们的头上砸去,一边砸一边抽泣着。断断续续的呜咽声连在一起,应该是在说:“孩子们,对不起,希望你们下辈子能投胎去个好人家。”事情结束后,她抱着最小的孩子的尸体跳入了冰冷的河水中。警方救起了她,她也必须面对自己犯下的罪孽。想到这里,我不禁要问为什么她要那么做?难道父母给了孩子生命,就可以随意剥夺孩子的生命吗?
《河童》一文中,孩子的降生需要在父亲询问得到孩子同意后,方会降临到这世间,如果孩子不愿意,随着一针针剂注射进母亲的身体,孩子就消失了,母亲的肚子也就瘪了。听起来挺奇怪的,但却是最理想的。因为那些小河童从在母亲的肚子里孕育开始,就拥有了主宰自己人生的权利。
现在,有太多太多的人,打着“为你好”,“为他好”的旗号,残忍地操纵别人的人生。我的人生要走的路是我自己的,我不是没有思想没有头脑的傻瓜。开心也好,痛苦也罢,向着心里的那个地方去,我无所畏惧,就像那只马蜂一样,为了活着努力挣扎。
我要主宰我自己的人生,我又怎能左右马蜂的人生?
“算了,那样太自私了,它有它自己的命。”我对父亲如此回答。
【篇二:河童读后感】
放假了,我总有时间接触奇奇怪怪的东西。这不,最近有一首曲子引发了我的好奇心,其名为“芥川龙之介的河童”。芥川龙之介是我所熟悉的一名日本小说家,而这首曲子竟然与这位名作家有所关联,不得不令人对其产生几分兴趣。
伴随奇妙的旋律,我紧盯着那怪异的曲名陷入沉思,而那时我还不知道所谓《河童》其实是芥川龙之介先生的一部小说。
于是乎,我便去阅读了芥川龙之介的《河童》。小说以一位精神病患者的口吻,讲述他在登山途中误入河童国的事。在河童国,他亲眼目睹了这个与人类社会及其相似又有所不同的世界,接触了与人类有同等智商的河童国居民。他最后因怀念人类社会而逃出了河童国,却立即又对人类社会感到嫌恶和绝望,又想逃回河童国,却在途中被认为是精神病人而被送进了精神病院。
作为一名只读过芥川龙之介《罗生门》《地狱变》等作品的少年读者,我还是第一次接触芥川龙之介这种虚构而荒诞风格的作品。芥川以往的作品,大部分都是对古代故事的改写,又或是以其为背景进行,《罗生门》和《地狱变》便在此列。
《河童》是芥川晚年的作品之一,发表之后不久,芥川龙之介就离开了人世。阅读《河童》的感觉也与以往我所阅读的芥川作品不同,倒是读出了几份《格列佛游记》(大人国,小人国那个)的味道——突然脱离人类社会的主人公(那位精神病患者)来到一个与世隔绝的国度,了解并感受到了异于人世的奇异社会及其独有的社会观念。
芥川龙之介处在一个动荡不安,社会矛盾尖锐的时代,他对现实的讽刺,也似乎是这个时代的常态。《河童》中在对这个异常世界的社会制度进行叙述的同时,也讽刺了当下的人类社会。这点是《河童》和《格列佛游记》共有的特征。但是,《河童》也有其特有的一面。
当你一点一点读到后面,《河童》给人的感觉就渐渐从浪漫的奇异国度转变成了荒诞怪异的河童社会。在河童国,河童医生在河童母亲分娩时,会让河童父亲向母亲肚子里的小河童询问其究竟想不想出生。
一位小河童向他父亲表示:“我不想出生,因为首先仅爸爸的遗传性精神病我就受不了,其次我不愿做一个河童。”随后,河童医生便顺从这位尚未出生的生命的意愿,将这个生命抹消在其母亲的肚子里。
河童国的河童有着充分的自我权力,孩童出生与否可以由自己选择,而这份权力在人类社会是没有的。这种荒诞的存在反衬着芥川龙之介眼中那种人受制于人,人的自由可望而不可求的世界是多么扭曲。河童们的孩子还没出生就会说话,这看似荒谬且违反科学的事情,却恰如其分地突出了作者眼中对人世间的绝望。
芥川龙之介一直在绝望中苦苦挣扎,大正四年尚在大学学习的芥川龙之介在给挚友恒藤恭的信中曾写道:“社会是丑恶的,自己也是丑恶的,而目睹这样的现实去生活更是痛苦的……如果说这一切都是神的安排,那么这种安排就是最恶毒的嘲弄……有时我曾想对神的复仇就意味着抛弃自己的生命。”
在晚年,芥川龙之介不但对现实社会感到绝望,而且对人生也失去了信心。所谓他的晚年,也不过35岁,他最终服下安眠药自杀了。那个年代的文人似乎都很短命,不是死于无药可医的疾病,就是因对社会的绝望而自我了结。
读过芥川龙之介小说的人都知道他究竟有多么天才。他的创作注重技巧,风格纤细华丽,形式结构堪称完美。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在无法忍受社会的丑恶之后,选择了结束自己生命这个唯一能够逃离人世的做法。芥川龙之介的一生,在某些地方与《河童》中那位想要逃离人世而终成疯子的主人公出奇地相似。
我接触《河童》的缘由——那首名为“芥川龙之介的河童”的曲子能给人一种平静的感觉,细听之下,那份悠扬的旋律令人百听不厌,仿佛细雨的湖面荡起缓缓的涟漪(虽然大部分感觉是因为前一首曲子过于欢快而形成了对比,两首曲子是同一组的,应该是作者特意弄的)。而小说《河童》更像是矛盾、疑惑、绝望心境的产物,通篇给人一种阴郁、压抑之感。
读完小说再去听曲子,你会觉得,静谧的湖面上,几多荷花点缀其上,本来悠扬的旋律竟也生出几份淡淡的忧愁来。在对其背景进行些许了解之后,感觉这首原本就很美的音乐更添了几份灵动的内涵,这大概就是文化的魅力所在吧。
【篇三:河童之夏观后感】
河童之夏是一部日系小清新风的动漫,也算是很久以前的了,如今再回忆起来,还是那么想哭。简朴的画风,耐人寻味的细节,是这部《河童之夏》较其他日漫优秀之处。好的日漫好像就是这样,让你看清现实的黑暗的同时,忍不住深爱着这世界。
之前我看过芥川龙之介的河童,在造型上,《河童之夏》可以说是高度还原了,既有妖怪的丑陋,也有一种别样的蠢萌。河童是妖怪,但是看完整部电影,我只想说,世界上最可怕的不是鬼神,而是人心。世界上最黑暗的,也莫过于人心。
小咕是河童是妖怪,也是孩子,还是没爹没妈的孩子。小咕的父亲请求官大人不要把河童赖以生存的龙神沼改造成稻田,但未果,且惨遭杀害。可他在面对康一一家的时候,依然坚持善良,单凭这一点,他比人强千倍百倍。全片最温馨的时候,就是小咕和康一一家安稳生活的时候,没有记者没有摄像头,没有铺天盖地的舆论和质问。只有凉凉的夏风,康一和小咕沐浴在阳光下,躺在草地上望着蓝蓝的天空。只有夏日的蝉鸣,和昆虫窸窸窣窣的声音。影片初始的美好往往是为了后面的悲伤而铺垫的。好的影片通常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而接下来小咕所遭遇的一切,从记者不断的穷追不舍,直到名叫大伯的狗被车撞死。不得不称赞的是这部动漫对情节节奏,张力的把控,一系列的连环事件,越来越给人压迫的感觉,将人的难过和童趣怜悯推至高潮,化为泪水释放出来。这些悲剧,何尝不是现实的缩影呢?又无一不是人性的丑陋呢?鲁迅曾说过,所谓悲剧,就是把最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那么在《河童之夏》中,就是伤害一个孩子,暴露出人性的负面。
这部电影很好的诠释了人性之贪婪、无情、虚伪、可笑、愚昧。在河童心中,最重要的是一条鲤鱼,而在人类心中,绝对没有利益的终点。
人类从我们这里抢走水和地,然后是风与天空,连神的居所都要据为己有,作为交换,人肯定要失去灵魂吧。
这是小咕在康一一家人面前说的话。
从什么时候起,人类不再敬畏自然,所谓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恐怕早就只剩下关乎利益的索取与掠夺。从人类和自然的关系不再友好的那一刻,人类就已经交换了自己的灵魂,剩下了贪欲和麻木。
对于人来说,最重要的,莫过于灵魂了吧?连这都交出去了,我们已不再是造物者最完美的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