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基相关作文

【篇一:稻草人读书笔记】

暑假,我阅读了叶圣陶的《稻草人》这本童话书,其中《古代英雄的石像》这篇最让我记忆犹新。

为了纪念一位古代英雄,就请了一位雕刻家,让他雕刻那个英雄。雕刻家经过冥思苦想,一丝不苟地刻好了石像。石像栩栩如生,眼睛炯炯有神,看向远方,非常有英雄气概。然后把石像立到广场中心。立石像的台基是雕刻时掉下的碎石块砌成的,市民们非常满意,每次从石像前路过都恭恭敬敬地鞠躬,感觉身上都充满了力量。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石像越来越觉得自己有特殊的地位,充满荣耀,感觉自己尊贵无比。一天,他对脚下的石块像奴隶和囚犯一样大声吆喝道:“你们垫在我脚下算得了什么?”小石块们七嘴八舌地说:“我们原本都是一个整体,离开我们你就会倒”但石像依然觉得自己高人一等,骄傲自大。有个晚上,石像突然倒下,摔得四分五裂,成了一堆碎石堆在广场上,人们非常不方便,有人提议用碎石去铺马路,大家都赞成,新路筑成以后都觉得方便。小石头们也露出了笑脸,它们集合在一起实实在在为人们做了有意义的事。

看完这个故事,我非常受启发,感悟到:在学习中一定不能骄傲,因为骄傲使人落后;谦虚使人进步。在学校,作为班干部,我也要踏踏实实地为班级做奉献,当一颗“铺路石”。也要团结友爱,一起认真学习。

【篇二:北京故宫导游词】

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大家的导游,我姓何,大家就叫我小何吧!很高兴认识大家,现在我将带领大家游览闻名中外的故宫。

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是世界上的五大宫殿之一,也称为“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也是中国现在所保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建筑。198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故宫有一条中轴贯穿其中,三大殿、后三宫、御花园都在这条中轴线上。

三大殿分别是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它们位于故宫前方。现在我们就依次游览观赏吧!太和殿又称金銮殿,是故宫中面积最大的一座宫殿,也是中国最大的木构殿宇。太和殿建在高约5米的汉白玉台基上面,台基四周矗立着成排的雕刻着云龙云凤图案的栏杆,前后各有三座石阶,中间的石阶上雕有蟠龙,衬托着海浪和流云的“御路”。它是皇权的象征,每当有重大的活动,皇帝都在此举行。中和殿位于太和殿后方,平面呈正方形,黄色琉璃瓦、四角攒尖顶,正中间有鎏金宝顶,形体壮丽,建筑精巧。保和殿在中和殿的后方,内部是一个长方形,到乾隆时代后,这里就成为了一个考试的地区。

后三宫分别是乾清宫、坤宁宫和交泰殿。乾清宫是皇帝居住的地方,坤宁宫是皇后居住的地方。交泰殿是一座宫殿,只因和乾清宫、坤宁宫在一起,所以被称为后三宫。

现在大家估计都累了吧?接下来我带大家到御花园休息一下。御花园是后宫里的户外养心之处,占地面积是12015平方米。它的格局,布局紧凑,古色古香,花草树木点缀其间,非常美丽。亭台楼阁相依相承,是个清心雅致,赏心悦目的好地方。

今天的旅行就到这儿,希望这次旅行能给你带来快乐,谢谢大家!

【篇三:美丽的普陀山】

八月,我和奶奶从宁波出发去普陀山。它位于浙江省舟山市舟山群岛,是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古人誉为“海天佛国”。

在码头乘坐“不肯去观音号”向普陀山进发。这是一艘长43米、宽11.5米、96个客位、载重500吨的仿唐帆船,据说是郑和下西洋船队中的代表船型。

站在船头,看着蔚蓝的天空和深蓝的海水连成一线,迎面感受海风的气息,耳边传来欢乐的鸟叫声,原来是一群海鸥围绕着帆船,四处翱翔,好像在说:“欢迎你们的到来”。

我的眼睛一直注视着前方,突然,一幅美丽的景象浮现在我的眼前,一片金色的沙滩像一条金色的彩带围绕着普陀山,沙滩上很多游客和孩子们在快乐地玩耍着。

嘟-嘟-嘟,随着鸣笛声的响起,游轮靠岸了,太阳直射头顶,照得我眼睛都快要睁不开了,但高温丝毫没有影响我的心情。

高达33米的南海观音像是普陀山的地标,上岛远远就能望见它的身影。我拉着奶奶的手向观音菩萨直奔而去。

金铜铸成的菩萨立像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既闪耀又低调,给人以平静的力量。立像通高33米,其中佛像高18米,莲花台2米,立像的台基13米,以碧海蓝天为背景,再加上台基下的小山为衬托,更显法像巍峨壮观。

观音菩萨,手持金色法轮,保佑众生出海平安,在菩萨慈悲地的目光垂视下,我许下了自己的愿望:“让自己的老师,亲人,同学,都远离一切痛苦、烦恼,福慧增长,永远健康快乐。”

这是天空中飘来一朵白云,像一朵洁白的莲花,我许下的愿望一定会如愿所成的!

【篇四:校园的操场】

我的校园是个美丽的校园,我喜欢校园的教学楼,喜欢校园的长廊,喜欢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但我最喜欢的就是校园的操场了。

操场上的草坪非常美丽,从远远的地方望过去,真像一块洁白无瑕的翡翠,又像是妈妈脖子上挂着的珠宝一般,走近细看,原来这碧绿的草坪都是人造的,虽然是人造的,但是也非常美丽,再加上周围的塑胶橘色跑道,真像是橘色的果盘里放着的青苹果。

操场正中央有个大圆圈,从高高的地方鸟瞰,像是奥运五环中的一环。正前方就是我们的国旗台了,旗台上高高竖着三根旗杆,中间那最鲜艳的就是祖国的五星红旗了,旁边俩面中的一面,上面写着“山西现代双语学校”几个字,另一面写着“台基公司”,据说台基公司就是开发我们学校的公司。

操场周围是一排排整齐的橘色椅子,他们手拉着手并排挨着,中间还有一个土坑,土坑里栽着四棵和我一样高的小塔松,每当去操场活动时,如果自己玩着不看它们,偶尔一眼望过去还真感觉它们非常凄凉,于是玩累的我们就过去坐一会儿,这下它们大概就不会感觉凄凉了吧!

每当下去的时候,操场上同学们有说有笑,谈笑风生。这片操场就像是我们的照片,记录了我们的喜怒哀乐。

我爱我的校园,我爱这片操场!

【篇五:紫禁城里过大年】

年关将近,京城内外的年味越来越浓了。不仅仅是寻常百姓沉浸在节日的氛围中,从腊月二十六开始,皇宫中也开始张灯结彩。紫禁城整个开放区域中,春节元素随处可见。故宫博物院特举办己亥春节大展“贺岁迎祥——紫禁城里过大年”,为观众呈现一个充满年味的紫禁城。

我慕名而来,像孩童一样欣喜着,发现着,展品是生活的。衣食住行,吃喝玩乐,笔墨纸砚,锅碗瓢盆,隔着玻璃也能感觉到皇宫的烟火气。春联门神福字压岁钱,好像一伸手就是新年。

这次展览不但是文物展,更是文化展。印象最深的是天灯和万寿灯。立天灯、万寿灯是清代早中期过年最盛大的活动之一。从立到撤,前前后后要使用八千多人次。自道光二十年(1840)被节俭的皇帝取消以来,它们已经消失在历史长河中将近200年。相关文物也早已分散各处,渐渐不为人所知。今天,研究人员成功将它们复原出来,重新树立在乾清宫的台基上下,让康乾盛世的过年景象又重新出现在今天。

仰视着万寿灯,我的思绪不禁飘远……

康乾盛世的某个除夕夜,隆重的上灯仪式正式开始。那时,一定是位地位不低的总管,从乾清门引着众多的太监、宫女到台阶上两边排列,而营造司总管则上行一跪一叩礼,并高喊“上灯”。太监们在乾清门檐下点起“标灯”。台阶之上,清乐响起,同时,营造司太监点上万寿灯,各处的首领太监等,则点上两廊的灯以及石栏灯,瞬间,乾清宫乃至整座紫禁城,都变得明亮起来,华美非常。这些灯全部点上完毕后,音乐之声停止,太监、宫女等全部退出,上灯仪式结束,皇宫中的新年也拉开了大幕。

此次游览故宫,不但有幸见到了众多文物,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经久不衰的魅力,更是新奇的发现,故宫利用新技术,将古老与现代相融合,戴上VR眼镜,我了解了故宫建造的过程,为此行增添了又一份惊喜!

希望万寿灯每年除夕都会出现在乾清宫的台基上,春节所代表的中华文化继续传承下去,为中国、为世界增添无尽的色彩!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