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路口】
幼时,为培养特长入了少年宫,面对五花八门扑面而来的项目,一时花了眼,愣在那里踌躇不决,一直认为选择特长和培养性格一样举足轻重,它会是组成多元混合性格的元素之一。
正如培根说的: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所以,考虑角度正是从希望性格怎样出发的,选择也更慎重。
但毕竟年少无知,才浅学疏,独立的思想尚未形成,于是乎选了大众化的古筝。众所周知,古筝自古以来意蕴深厚,内涵丰富,形态高贵典雅,具有古典美,声音纯厚冷厉,如雪山之音。
上课前,总要用胶布缠上尖尖长长的义甲,颜色富丽如黑玉镶琥珀,然后在宽阔的琴面游移。初级只有那几个调,好认的很,来来回回几遍就弹得有鼻子有眼的。
换了高一层的琴谱,难度就上来了。排山倒海般的音符大军连天涌来,眼前一片黑压压的大军,连绵成章,速度就首先举起了白旗,慢则乱,乱则错,错则败。
我自诩勤奋,每周六总来练琴,后来知道不过冠以“虚假的繁荣”尔尔。琴技一落千丈,仍不思悔改,固执的踏上一错再错的道路一去不复返,就连老师也无可奈何。
后来,“放弃”披着拯救天使的外衣出现在选择范围内,一个岔路口无形的出现在面前,究竟应该错而无忧的前行呢,还是应该对而痛苦的前行呢?
最终还是坚持了下去,因为坚持了那么久的东西,怎么可能说放弃就放弃。很多东西如果第一次放弃了,第二次可能就再也拾不起来了。练琴久了,用句文人已经说俗的话:每一下都像弹在琴弦,动在心弦。
面对横纵交织的岔路口,我们就像一块块等待淬炼的玉石,只有选择地狱之火花般绚烂的吞噬跳跃,才能变成一块质地通透的上品晶石。
当我们选择坚持不放弃时,往往就赢了。
【篇二:我也含过一枚青橄榄】
在人生的道路上,你们一定会尝过“青橄榄”的味道,开始感到酸酸的、涩涩的,而当你历经过的这些艰辛后,你就会尝到丝丝甘甜,获得甜蜜的享受。我也含过一枚青橄榄。现在,我就来向你们一吐为快吧!
记得有一次,我去上古筝课,老师突然告诉大家下周要考级,我被吓出了一身冷汗,因为考级的曲子我还没记熟,快板部分也弹得不流畅,这样肯定过不了关,我只能回家以后发奋努力练习。
从那之后,每天回到家,我进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练古筝,我快速戴好义甲端端正正地坐在椅子上,认真地练着曲子,曲子太长了,我只好一个音符一个音符去抠,丝毫不敢松懈,认真地练习着。每天晚上,窗口里都会飘出古筝琴弦铮铮声。我坐得很直,每天都免不了腰酸背痛,我的眼睛长期盯着乐谱,练完后眼睛十分酸痛。我在练习的过程中哭过、生气过,甚至想放弃,但最终还是坚持下来,尽管这克服考级难关的过程太苦、太累了。这正如一枚青橄榄,又酸又涩,我必须付出艰辛,忍受一下这苦难的时光,才能尝到丝丝甘甜,使我顺利通过考级。
时间如流水般悄悄流逝,考级的日子来了。那天上午,我和妈妈来到考级地点,这里人山人海,许多小朋友都在趁考级前再熟背一遍普子,我心里像揣了一只小兔子,紧张极了。几分钟后,工作人员开始喊我的名字,我走进考级大厅,三位教官微笑着看着我,我忐忑不安的心得以平静,于是端端正正地坐下来,开始弹奏《林冲夜奔》,我的指尖在琴弦上娴熟地弹奏着,优美的琴声如流水般飘了出来,我把家里认真练琴的结果带到了考场,当把一曲弹完后,考官不禁拍手叫好,我带着快乐的心情走出了考场。
几个星期以后,考级证书发下来了,当我看到证书上鲜红的“优”字时,我高兴地一蹦三尺高,心里就像抹了蜜一般甜美。我用自己的努力和汗水换来了成功,多么值得自豪呀!
那枚曾含在我嘴里又酸又涩的青橄榄,现在愈发香甜了,也许只有历经艰辛,才能尝到甜蜜、获得成功吧!
【篇三:苦尽甘来】
“吱——”使人烦躁的蝉鸣围绕在耳旁,我心中一烦,一个音弹错了,气得我一巴掌拍在琴上,古筝特有的音色在空气中回荡,久久不能散去……
在上古筝课之时,老师给了我一个选择:“你是想继续把这五级的曲子弹完,还是直接弹六级?”
当然是弹六级啦!经过一番思考后的我正准备回答,可老师却露出了一个神秘的微笑,我不由得犹豫了。
“六级的会不会更难?要不我就老老实实地弹五级好了?”
经过内心的挣扎,我下定决心,咬了咬牙,道:“六级!”
这便是我烦躁的起因,看着书本上排得密密麻麻,能使人犯密集恐惧症的谱子,我咬了咬牙,戴正了义甲,又开始弹了起来,毕竟自己选的,哭着也要弹下去。从此,我便开始了我的漫漫练琴路。
为了练好这首曲子,我放弃了原本用来看书、玩耍的时间,甚至是睡觉的时间,我利用这些时间来练琴。
早上,一向早起的老爸应我的要求,把与周公聊得正欢的我从被子里拖了出来,来到了客厅练琴。在我杂乱琴声的干扰下,一向爱睡的老妈也爬了起来,用哀怨的眼神看着我,我一脸无奈地看向她,心想:我能怎么办啊!我也很绝望啊!
炎热的中午,太阳直射客厅,正在练琴的我看着脚下那电脑专用小风扇,不禁叹了一口气。背上的衣服已经被汗湿透了,听着手中弹出来虽不流畅但能听的乐曲,我咬了咬牙,继续坚持了下去,心想:一定要为了自己的选择而努力啊!
经过我每天不懈的努力,辛勤的汗水,甚至那弹断的琴弦,我终于可以把这首曲子用双手完整、顺畅地弹了下来。回想这几天的努力,我不禁感叹道:“宝剑峰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苦尽甘来,练琴如此,学习亦是如此!
【篇四:在路上】
初闻筝音的刹那,我已走在路上。
儿时,妈妈常陪我在一架古筝前,勾、托、抹、劈,一遍遍重复枯燥乏味的音符。我厌倦,它夺走了我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每当小伙伴们嬉闹的笑声从窗外传来,我心中便会腾起一股无名的委屈:凭什么我要与这筝相伴,凭什么只有我不能奔跑在阳光下?
妈妈只说,我长大了就会懂。就这样,我懵懵懂懂走过了八年古筝路。
不知从哪一日起,我的厌倦竟渐渐浅淡。
开始会每天有计划地练琴,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的错误;开始认真对待每次比赛,在每个夜晚反复揣摩;开始陶醉于义甲与琴弦振动的瞬间绽放的星光飞溅。
一向严厉的老师,也会欣慰地拍拍我的头;许多次我立于聚光灯下,听见淙淙的琴声在剧院流淌,看着金色的奖杯折射出五彩光,我知道,我的脚下踏着坚实的古筝路。
随着手下流出的乐曲越来越有生命,我无可抑止地爱上了它们。透过面板上木头的纹理,我仿佛能看到跨越千年的岁月悠悠。
《高山流水》的轻音袅袅,是俞伯牙钟子期相逢的瞬间,让人忍不住一掬清泪,为那千古不朽的知音情。《梅花三弄》的萦萦绕耳,让傲雪挺立的梅花在摇指悠然的琴音里栩栩如生。听着《春江花月夜》的古朴幽远,我好像看见那一条平静的大江,浪花亲吻彼岸,打翻人心里的软,不由轻吟“江畔何年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而《战台风》则绘出一幅激昂场景:工人们立于船头,手握纤绳,汗流满面。每一次扫弦、刮奏,都好像是台风呼啸,天崩地摇。更有《井冈山上太阳红》的欢快喜悦:遥遥万里长征途,都在会师的刹那化作拥抱的温暖以及指点江山的豪情。
远在春秋时期,古筝就已走在路上,如今已然成熟而丰满。岁月千年,刻映着它一路走来的痕迹。而我,何尝不是背负着文化的传承奔跑在这条路上?这路上,有炎黄子孙钟爱的筝音悠长,更有历史长河需要再续的香火因缘。
那份使命与责任,让人不惧风雨。
一个清朗的午后,我坐在古筝前,脑海中浮起那些让我心醉的曲。一霎时,忽地明白,原来——
初闻筝音,我早已走在路上。
【篇五:用什么装扮自己】
用琴声妆扮自己
九岁的深秋,我终于有了第一台古筝。
第一次见到这个大家伙,我的眼睛都是放着光的。一边轻拂雕刻着两只凤凰的面板,一边又惊叹于它那浑厚古朴的音色。只奈何,年幼的我实在没有“要成为娴静大小姐”的心思,只热闹地弹了几日,便被打回原形,把练琴一事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渐渐长大后,我终于正式开始了我的练琴生涯。
我热衷于练琴。每次义甲与琴弦相碰的瞬间,我的心头就会涌上一股不可名状的情感,许是惊叹,许是喜爱。虽然练琴依旧枯燥,可悠扬的琴声却始终深深吸引着我。静静地看着指尖在琴弦上灵活变幻,悠扬的乐声便流淌出来,把我带进了一场烟雨迷离的梦中。仅仅是浅尝辄止,这流淌的琴声就足以令人神清气爽。琴声回荡在整个房间,光是浅浅品味一番,就令人怦然心动。若是细细品味,只觉如一杯清茶,清新醇香,雁过无痕,却又耐人寻味。
可无论我的技巧练得再高超再绝妙,那蕴藏在乐曲深处的情感,却是我从始至终未曾领略过的。
老师说,若是闭上眼睛听,我演奏的乐曲则显然有些空洞乏味,是“美则美矣,尚无灵魂”的典型。我惶恐,却又不知如何去改。无奈之下,老师给了我一个表演机会,让我自行领悟。
我走上舞台,平静地找到座位坐下。我本就对表演不抱希望,此次前来也不过应付老师。可我的心弦却在弹奏间被惊动了。筝声清丽,时而婉转,时而低沉,一如绕梁之音,不绝如缕。远听似无声,近听犹耳畔。眼前的画面仿佛与许多年前的画面重叠着。我的手在琴弦上灵活变幻着,仅仅是简单的指法,就把我带入了多年前那个未完的梦,那个充满着烟雨迷离的梦。仿佛在一个有雨的夜晚,月色朦胧,我撑着伞,在雨中静默着,听着雨打芭蕉的声音,细腻却又回味无穷。琴声一转,我又仿佛置身于茫茫雾霭中,不见前路,不见远方,寂寥无人,凄神寒骨,终发出了“何处可寄怀”的感叹。琴声如诉,悠悠扬扬,一种情韵令人荡气回肠。一曲终了,忧思忽上心头,哀伤笼罩心间,一如郦道元所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的凄切。
我仿佛明白了什么。
原来我所练习的一切一切,是为了那被拨动的心弦,是为了飘渺的梦境,是为了片刻的烟雨相逢,是为了用琴声妆扮自己……
弹指一瞬间,琴声已无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