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创相关作文

【篇一:孤独是最大的礼物】

对于孤独,仿佛都是人们避之不及的。尤其是在浮华的当代社会,我们更倾向于喧闹的都市,热烈的交际。而我要说,孤独是独创精神的必需品,是最大的礼物。

有关独创与孤独,赫胥黎曾经说过——“越伟大,越有独创精神的人,越喜欢孤独。”

喜欢孤独?孤独有什么值得喜欢的?我想很多人一定如是想。孤独是深夜万家灯火中的形单影只,是满腹委屈深埋于心的无处倾诉。好像在大众的眼光里,孤独注定是一个负面的词汇,对人只能起到不积极的影响。但是归根结底,只有孤独才会使人思考。

不得不承认一点,随着社会的发展,到了现今的形态,从各式新媒体的出现,到交友软件的普及,再到功利心态的驱使,导致的结果是整个大环境变得越来越浮躁和急功近利。就从创新、思维的角度而言,很少人愿意再去思考。我们更关心的是结果和目的,随波逐流地混迹于人群中,主观或被动地被他人所影响,这就是心理学中所提到的“从众心理”。就好比几年前社会学家做过的一个实验——如果在人流嘈杂的街道,聚集几个人围在一起,就会慢慢有更多的人围过来想要一探究竟。这就是人本性中的群聚心态及追随心态所驱动的。

于是当我们需要一个独立思考的空间是,我们首先要学会摆脱群体心态,留给自己一个独处的空间,也就是所谓的孤独。越喜欢孤独的人,才会更拥有独创精神。一个人如果连放弃随波逐流地勇气和魄力都没有,他注定不会有所成就。究其一生碌碌无为而又惶惶度日。

实际上我们不难发现一个事实,越是那些伟大的学者、科学家,那些各方面顶尖的人才,很难在那些摩肩接踵觥筹交错的社交活动中看见他们,更有说法认为那些“天才”,都是孤僻自闭的“怪人”。但事实在我看来却不尽然。正是因为他们的个人意志、思维来的更有价值,与传统的、陈旧的来的大相径庭,他们有着异于常人而又颇具价值的思想和理念,才会促使他们更愿意沉浸于自己的思考过程。值得玩味的是,现今一些所谓的“文人”、“学士”,在媒体上抛头露面,包装自我左右逢源,看似功名等身,实则……

越是伟大越是具有独创精神的人,他们的灵魂越是截然不同,些许包含了清高,又些许境界的差异,导致了他们更愿意与自己相处,更好的发掘自己的思想和灵魂。而那些所谓的“非孤独”,在他们看来理应是耗费精力而又毫无意义的。

于我而言,只有孤独的灵魂才是熠熠生辉的。享受孤独,更像是享受心态的平静和思维的碰撞。孤独本身,便熠熠生辉。

【篇二:敢为人先,创美好新时代】

一个国家的繁荣兴盛离不开它的创新。新就是推陈出新,它体现在各个方面。在十九大报告中,“新”是报告的字眼,“新时代”则是主题词。中国之所以能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飞跃,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进入新时代,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大胆突破,敢为人先。

敢为人先,实现国家繁荣富强。

《康诰》曰:“作新民。”就是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自古以来,“新”就是我们发展的必然趋势。春秋管仲改革实现富国强兵,秦国商鞅变法为统一打下基础,现今改革开放使中国发展进入新时代。徐悲鸿曾说:“道在日新,艺亦须日新,新者生机也,不新则死。”现今中国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变革创新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谁拒绝创新,谁就会落后于时代,谁就会被历史淘汰。鲧治水时一味运用堵的办法,最终未能成功,而大禹则另辟蹊径,选择疏通的方式,将洪水引入大海;清朝闭关锁国,盲目自信,经过无数次屈辱才走上变法图强的道路。常变常新的思维,激励着我们不断朝着新时代努力奋斗。

敢为人先,要独创的精神。

歌德曾说过:“要成长,你必须独创才行。”马云辞去大学教师的职业下海创办中国黄页,到被迫离开中国黄页创办阿里巴巴,用十几个人凑齐的50万元启动资金,去追求梦想。在不断创新的奋斗中,缔造了中国互联网史上的奇迹,使我国在电商、互联网金融和云计算领域的国际竞争中居于领先水平。而我国现在还有不少企业过于依赖外资,在贸易战中,陷入无法正常运行的困境,这就要不断反思。董明珠所创办的格力集团不断创新,从“格力掌握核心科技”到“让世界爱上中国造”,在科技领域占得一席之地,这都是独创带来的成长。

敢为人先,以开放的心态迎接挑战。

习主席说过:“相通则共进,相闭则各退。”开放创新是新时代的要求,我们要做到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建设强国就要敢于走前人没走过的路,矢志不移努力奋斗。敢为人先的精神则是国家强盛之基,正因为这些,我们才有了今天的神舟飞天,蛟龙潜海,才能“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我们现在比历史上的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更容易实现我们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紧跟新时代的步伐。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我们要敢为人先,以革立新,以创燃新,共创美好新时代!

【篇三:要么孤独,要么庸俗】

叔本华写下:要么孤独,要么庸俗。倘以孤独低到尘埃再开出花,那么盛开的瞬间,应是万丈光华,伟大而独绝。

赫胥黎说:“越伟大、越有独创精神的人,越喜欢孤独。”这句话在历史中无数次被证明其正确性。人是社会性动物,而当有人的目光看向更高远的地方,他势必将一个人历经成就伟大与独创精神的过程,因为倘若有人并肩前行,那么就将不再是独创,而他势必将陷于孤独。

比如卢梭,法国自由三剑客里最激进的卢梭,被称为自然之子、真理之子的卢梭。和伏尔泰不同,卢梭是孤独的。他不被法国上流人群所接受,不为平民群众所爱戴,甚至与其他启蒙思想家针锋相对。迟暮之时,他离开巴黎,去往圣皮埃尔岛。正如他自己所说:“我喜欢孤独。”当他成为了一个真正孤独的人,他才真正获得了自由的心灵。“我常常想,若是把我囚在巴士底狱或一间伸手不见五指的暗室里,我也仍然可以悠悠幻想。”他仗剑浴血,孤身一人,遥遥望见法国大革命的血光。他无疑具有独创精神,他站在时代的最前端,偏执浪漫桀骜而孤独。

他成为浪漫主义之父也由此成为了必然。那个时代,大师辈出,而他独一无二,只有他能够开创这样一个崭新的流派。从一问世,就带了无法言说的张狂与恣意。浪漫主义,罗曼蒂克。当浪漫的乐章声消退,它渐弱的尾声里,我们捉到了孤独的一点影子。

再比如托尔斯泰。他是享誉世界的文豪,他的生平事迹被写尽,往事一一被翻出,陈旧的历史里我看到更多的是他的孤独。

托尔斯泰的身上,或多或少带了一点苦修的色彩。他生于钟鸣鼎食之家,却对物质的需求降到最低。他亲自参与劳动,一生过着清苦的生活,最终在阿斯塔波沃车站逝世,孤独地走向了死亡。他一生孤独,来时孤独,离去时孤独。

他不为世人理解,甚至不为妻子索菲亚理解。但是,他写下了《安娜·卡列尼娜》,彪炳史册的一部巨作。他的名字,从未沉沦。

孑然一身的梭罗在瓦尔登湖畔时,他是孤独的,但他却看到了云朵与蔚蓝的天;《肖申克救赎》里的安迪在暗无天日的囚室中时,他是孤独的,但他有莫扎克陪着他;五十年代的巴黎街头,马尔克斯是孤独的,但他看到了海明威,自此,又宣告了一个时代的交接。

里尔克在《秋日》里写:谁此刻还孤独,就永远孤独。孤独是一个太过常见的命题,你此刻视孤独为孤独,势必永远孤独。孤独者亦会庸俗,庸俗者亦会孤独。而真正伟大的,具有独创精神的人,他们能够享受孤独。

孤独是酿了一坛好酒,蕴藏春秋,只敬爱酒之人。

【篇四:独创西瓜汁】

与爸逐走,渴,欲食瓜。遥见卖瓜者,促爸买也,瓜车逃!追未果,愈渴矣!

当然,我爸不可能买不到哇!只要他大喊一声,再加上无敌飞毛腿“嗖”的一声,脚下像踩了风火轮一般飞了过去。终于追到了瓜车。嘿!嘿!老爸果然厉害!

“喂!爸爸!等等我呀!”

“这个大的自己抱回家吧,”爸爸得意的说,“看看你的力气大不大?”

“什么?还要考验我啊!”我大声喊到。不就是个西瓜吗?难得到本小姐?我一鼓作气把西瓜抱了起来。还真是沉啊!我必须得用双手紧紧地搂着,还得仰着身子用肚子顶着。想着离家还远着呢!什么时候是个头啊?再一看,爸爸一转弯不见了身影!我心一急、气一泻、手一滑。“砰”!我的脚哇!我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呀!西瓜没摔破,还像长了脚向前跑了。嘿!有了!我眼睛一亮,想出了一个好办法。

我一边向前滚西瓜,一边唱着:“滚西瓜,滚西瓜,滚的西瓜大又圆……”引得路人争相观望,本小姐好不得意!要到家了,最后一招,我后退了几步,然后大步跑上前,大喊一声“看我无影脚!”!我天!西瓜好像一个大火球冲向大门,“啪”!我的西瓜撞到了门墙上,我闭上了眼睛,不忍直视。咦?咋没没声?我慢慢睁开眼睛,没碎!没碎!我高兴地跳了起来。

“爸爸!先切我这个宝瓜!”“好哇!”爸爸把西瓜放在桌子上,拿起了锋利的水果刀。我瞪大了眼睛,只听见“咔嚓”一声西瓜被切开了,一大堆西瓜汁流了出来,溅到了我的脸上和衣服上。看着我目瞪口呆的熊样,爸爸哈哈大笑起来。哎,还别说,我这独创的西瓜汁还蛮甜哩!

【篇五:一个人的孤独】

花谢了,来年可以重新绽放,但不再是那一朵;云去云来,也早已不再是原来的模样。这个世界无时无刻不在变幻着,我们越想活在从前,生活就偏偏拽着你向前跑,于是,你前进的路上往往只有一个人,与孤独为伴。

那时,夕阳还是那么美,余晖映照在我的脸上,几个小伙伴挽着裤脚,踩在河底的沙石上,用手扬起水花,溅落在每个人的身上,爽朗的笑声可以赶走一天的劳累。天黑了,回家的路上采一朵路边的野花别在耳后,风吹过,那田野的清香在空中飘散,芳香着你的鼻翼。

高楼大厦逐渐兴起,我们一家搬进了大房子,望着窗外林立的高楼,我叹了口气,以后不用再担心猛烈的阳光会刺眼,因为太阳已经隐没在“楼海”里,看着桌子上堆积如山的作业,我只顾低头,耳边不再是花开的声音,笔尖在纸上的摩擦声隔绝了一切,这成了我的生活常态。周围没了笑声,只有孤独在窃窃私语。

我开始习惯,一个人安静地坐在课桌前写作业,开始一个人面对困难,生活因为学习变得紧张而充实,可是我总觉得少了什么。

我少了儿时的那些随意时光,少了自由。

生活开始变的麻木,我们在这样的生活里苦苦挣扎。于是,我开始抗拒每天沉迷学习,没有人愿意和你分享内心,每个人都自顾自的埋头苦干的生活。我不愿相信这就是我的成长,我逃离了这里,回到儿时生活的地方。

这里也同样使我失落。老房子依旧存在,村口的那条小溪也还在流淌,只是,老房子里没有人愿意再住,积满了尘埃,小溪里不再有扬起的水花,路边的野花垂下了头,因为没有谁还会在那里玩耍,没有人愿意将野花放在耳后,一切都没有了生气,回归一片沉寂。

我坐在岸边,风吹来野花的香,淡淡的惆怅。

或许那样的日子是回不来了。

既然这样,那为何还要回避现实,既然回不到过去,又何必执着。孤独,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东西,是成长中的一道坎,我们必须跨越。孤独,是人必吃的苦,苦到尽头,甘自来。或许,只有经历过孤独才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成长。

“越伟大、越有独创精神的人,越喜欢孤独。”这说明强者往往是不惧孤独的,狮子不怕孤单,所以强大,而羚羊因为弱小,喜欢群居。有自己的精神世界,有自己的独创精神的人,因为他们的内心世界丰富,所以孤独对于他们来说什么也不是。

人生无处不修行,热闹固然快乐,孤独又何尝不美丽,能在孤独中心静如水,才能在纷扰中安然无恙。

【篇六:孤独】

勇敢地融入孤独之海

当代英国作家巴恩斯说:“作家抱怨孤独更多的是一种炫耀。”英国伟大科学家赫胥黎也说:“越伟大,越有独创精神的人,越喜欢孤独。”可以看出,活在人类社会金字塔顶端的人们,都十分喜爱并享受着孤独。

对此,人们心中也许会想问:“为什么呢?孤独有什么好?”

首先,应该理解何为“孤独”?乍看上去,孤独充满着一种凄凉的色彩,其实不然,充满凄凉色彩的,那叫孤单。孤独实际上是一种清高、独立的处世态度与状态。当人们主观意愿上融入其中时,它会提高个人独立思考能力,让人辩证地、冷静地思考。这也是越是伟大、越有独特精神的人越喜欢孤独的原因。

为什么我们又需要孤独地思考呢?另一位著名的科学家说过,我们人类之所以与其他动物不同,因为我们会思考。对于我们每一个个体,独立的思考的能力是让我们拥有健全人格的重要因素。作为一名中学生,学不会独立思考,意味着无法成功地完成一项作业,一项任务;作为一名成年人,学不会独立思考,意味着无法通过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因为,他们都对父母、周围的人有一种先天的依赖性,这是人前进路上的裹脚布,一日不除,寸步难行。对于科学家、思想家们而言,越能体会到“孤独”之妙,体会到这种独到的思想是能够推动社会、国家进步的。研发两弹一星的科学家们,都是在孤独中得到安静、独创的境界,最终研制成功定邦神器的。

古罗马、古希腊的思想家们,日复一日地思考、再思考,领悟出了真理、真谛。他们一个个的个体独立思考后的成果,共同促进了当下这个美丽和谐的世界。

然而,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人们开始畏惧孤独,畏惧一个人与自己相处,害怕形影相吊,于是,他们开始拉帮结派,出入于各种聚会场所。其实,他们真正害怕的不是孤独,而是害怕自己不知如何与自己相处的那份比较,害怕面对的真实自己与内心,害怕面对已长成的、不可更改的自己,与当初自己最不想成为的模样一致。伟大的人之所以伟大,不仅仅是“孤独”所给予他的独立思考使他着迷,他能熬过枯燥而品味出这一点与众不同,更是因为他有勇气面对真实的、不完美的自己,并安然地在孤独中学习、思考,使自己更加优秀。

当一个人真的勇敢地融入孤独之海后,我想我会解其中味。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